前味,潜味,绝非前卫 —— 对谈大钧
Curtis Mayfield一生阅人无数,好歌亦无数,“People get ready”中唱道:准备好吧,火车渐渐开来,无需行囊,仅管上车。揣满信念吧,发动机轰鸣作响。感谢上帝吧,你无需车票。这样的歌词,有朴素的神性,让人知天知地知己,想起圣经里的话——上帝说有了光,于是便有了光。
六七年前,也有一列火车,无需行囊,无需车票,搭载着一帮年轻人,天南地北。车长姓姚,名大钧。火车驶向何处?是印度恒河,是“外表冷漠,内心狂热”的俄罗斯?亦或如银河列车999,直接开入外太空?
我常想,那大概是一辆时光列车。更多的时候,大钧驾着它,回到70年代,回得去吗?回不去。如今的梦想是曾经的现实。
与大钧相对,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一些如烟的往事,一些并不如烟的往事。想起Lou reed的老歌,可以窜改成另一个名字:Walking on the deep listening side。
我不知道所谓的怀旧是什么,往大处说,所谓的历史,尤其是某种具有“意义”的历史。回头看,事实上几乎是没有了“意义”就没有了历史,结果变成重要的是 “意义”。可是七年前电脑机箱中的56K小猫哪里去了?20G硬盘哪里去了?或许连第N手市场都早已没有了它们的容身之地。当然,如今刻录机一阵叽叽喳喳后,前卫音乐网的全套节目可以固定在一张DVD刻录盘上,可是七年前某个周末的凌晨,还是楞头青学生的你,在街头啃完大把大把的羊肉串,回到家中,开启电脑,连上“网络蚂蚁”,以稳定的5K“高速”下载上下两集各13M的“巨型”文件。你望着节目单中又是一长串敢想(梦想)不敢听(听不到)的名字,你笑了:“Shit,真爽!”
往事,对于某个人,某些人,也许是在那些特定的年代里,不能与其他人,后来人共享的部分。
方:前卫音乐网的节目刚起步时,你制作节目的硬件环境是什么?
钧:当时节目都是在我的录音室里录的。至于硬件,主播部份包括一支Audio Technica 4050 的大振膜电容麦克风,接到Sound Devices MP-1 话筒放大器,然后经过一部dbx166 compressor/gate(作人声压限,并把人声休息时背景的杂音去掉),之后才输入到 Behringer 的 DJ 混音器上,混入两部CD 机及两部 DJ 黑胶唱盘播出的音乐内容,而这全部声音信号再经过一部 TC Finalizer 作整体压限 (compression)并同时将信号全部数码化,输出来的数码信号直接以 S/PDIF 线输入一部 Tascam CD-RW500的CD录音机。然后把这录好的CD-R 再放进Macintosh 电脑作最后剪辑(剪成上下集各 55分钟),最终完成品再刻成光盘(每集节目两小时,两张光盘),再各复制七八份后邮寄到各个广播电台播出。之后并编码压缩成 RealAudio 或MP3 格式上传到节目的网络版上。
方:前卫音乐网的节目曾经在内地少数几家调频电台播出过,比方说南京音乐台的《新音乐天书》。可是最后都陆续停播,是遇到了何种阻力?
钧:并没任何阻力,只是我一个人忙不过来而已,作完的节目要复制,在光盘上写标题,又要航空或快递邮寄这些光盘,你可以想像要费多少时间。到后来很像杂技团里转盘子的把戏,看到哪个盘子快掉了就跑去摇两下。因为我作这节目一切全是无酬劳的,节目是我免费送给各地电台的,所以也没有经费去请人帮忙。
方:开办节目出于什么原因,或者说信念?
钧:狂热吧,没有别的。
其实我从1979到1982年就在台北一家广播电台作节目,内容完全自由的性质跟现在差不多。还记得第一集就是北印度专集。当时播的是Ravi Shankar, Shakti等等黑胶唱片。而2000年的这个“前味音乐网”节目是受到台北一家广播电台邀请而作的,当时感觉有了“前卫音乐网”前几年的热烈讨论之后,大家更需要接触音乐实体,不然空谈枉然。开播后长春、武汉、桂林、天津、南京、长沙、益阳等七个其他城市的朋友也陆续来联系要求播出,于是一个月后就成了多城市联播的节目。随后又顺便作了网络版。要说信念的话,就是同乐吧。
方:当时“前卫音乐网”连BBS都没有,只是一张简陋的留言板。但就是在这张有着吃字bug 的留言板上,汇聚了海峡两岸的乐迷,两岸乐迷是否有着不同之处?
钧:整体来看,两岸氛围很不一样,也是两地大环境文化走向完全背道而驰的反映,这点从留言板上就可以感觉得到。大陆的音乐爱好者由于在许多乐类方面是从头开始,而且有这个自我认识(这一点是差异的关键),同时也没有太多的预设成见,所以对各类音乐有极大的狂热,较开放的心态,超强的吸收力。另外也很关键的一点是,由于过去五十年的批判传统,加上前卫传统,对于异类音乐也会投入大量的认真的讨论。不过,就个别的音乐狂热份子而言,完全没有差别,两边很多人甚至透过这个网站成了很好的朋友。
1996年开始的“前卫音乐网留言板”在当时是挺有突破性的,因为它是两岸之间交流异类音乐想法的唯一园地。现在的“前味珈馡”论坛也是继续这个方向,但在当时是没有Unicode 汉字通用编码的,网页编码只能繁体 Big5 或简体 GB二选一,不能共存(有一度“前卫音乐网”为了解决这问题,甚至还专门排了繁体版和简体版两个版本)。但我拒绝让区区字体因素阻挡大家的交流,所以那时的留言板其实是我用手动转码、手动编排的网页,没人作过这样的蠢事。
方:我非常怀念留言板早期的讨论氛围,大家都年轻,都在很热诚的交流音乐,印象最深的是来自武汉的Acidrain,他曾经有次翻译了几千字的日本能乐文章,贴在留言板上。而你也很认真的挑出翻译上的若干错误。请问让你印象深刻的网友有哪几位?关于音乐的讨论有哪几次?
钧:很多朋友到今天还跟我说怀念当时的留言板上的讨论气氛。当时激烈讨论的人太多了,议题范围也很广,现在没法一一举出来,但印象都很深刻,因为我很重视这个留言板的。当时聊得很猛的像深圳的李如一(Lawrence)、台北的陈昱玮 (ywc)开始加入时都只有十八岁。颜峻有次写信给我要我把文章原稿发给他,说我的直排中文网页让他看得头疼,很可爱,但我不知如何回覆他,因为中文直排是我当时的坚持,等于是文章的一部份。何松(Acidrain) 当然胃量奇大,也很多产,大家都知道的。后来《声声慢》的且歌加入,然后突然神秘彻底失踪,是大家至今都挂在心上的。反正我一直没把这个网站看作是个人网站,而是个交流园地,大家聚起来玩儿的俱乐部。
方:关于节目,你曾有过长期的规划。在你推出的音乐专题中,比如:ECM绝版黑胶系列,Ken Burns爵士火在烧,北印度人声等等,哪几档专题是让你自己满意和特别偏爱的?
钧:“潜味声纳”第一集,因为它不播音乐,只谈斗牛,只播斗牛现场录音。“Ken Burns 剑在烧”系列,因为它坚决反抗 Ken Burns 这种篡改历史的恶势力。“俄罗斯新音乐系列”,因为俄罗斯是英美音乐洗脑机的终极他者。
(注:Ken Burns——美国导演,制片人,曾为PBS频道拍摄过《棒球风云》,《内战》等著名记录片。但其拍摄的《爵士乐》,视野狭窄,把爵士乐剪辑成惟有Louris Armstrong廖廖数人的小圈子。)
方:2002年,你开始忙于筹划“北京声纳”国际电子音乐节,节目开始出现间隔性的中断,一直到最后,宣告停播。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你从“天外飞仙”一下子转变为“双脚落地行动派”。可以说,你在节目和音乐活动这两者之间做出了选择。有没有想过如果节目一直制作下去,影响力会更大一点?
钧:时间、时间。如果时间够的话,什么都会同时作。其实这些事一直是实际行动派的,连网站都是很费功夫的行动,像我刚说过的手动排版。再者,像前面说的,广播节目其实绝对是行动派的作为,要花多少精力金钱去作这样一件非营利的事。
广播节目是长久的集体的聆听的问题,这还是要一直作下去。但“北京声纳”注重的主要是中国的先锋音乐创作环境,是有它时间的迫切性。当时中国的新音乐环境刚刚出现苗头,我从局外看得很清楚,在那个历史点上,非常有必要去用力推一把,让它进入国际圈子。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缓急需要。
方:你是一个爵士发烧友,你也曾在文章里直言:自己是喝着爵士的羊奶长大的。为什么你在内地致力于电子音乐的推广、城市声音讲座,而对爵士乐绝口不提?
钧:清楚记得七十年代全球最重要的爵士乐杂志《Down Beat》有每年一度的读者及乐评家的票选奖项,相当于爵士乐圈内的葛莱美或奥斯卡奖,在圈内是件大事。在众多奖项里(比如最佳乐团,最佳钢琴手等等),有一项TDWR 奖我最感兴趣,也一直最佩服设置这个奖的态度。TDWR 是颁给没有受到应得的重视和肯定的乐人 (“Talents Deserving Wider Recognition”)。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奥斯卡奖和葛莱美奖根本不值得一看,就因为得奖的都是不需要得奖的已知作品,机制本身没有这种对多样化的包容性。
自己作节目或是网站基本上也是这种心态,省掉已经被炒作过头的东西,而去关注没被炒作的好东西。我自己是在摇滚时代爵士时代长大的,它们都是我的一部份,但是在今天的中国或台湾的语境,没有急迫的必要多谈这些。这是一个优先顺位的问题,也是每个人尽他自己那份责任的问题。2003年在中国办“北京声纳”推广前卫电子音乐,是因为当年这种先锋电子、笔记本电脑音乐和噪音现场还没有被完全认识,没被认可,而在今天这种必要性可能就不一样了。
至于城市声音,也是当下很新鲜很重要的题目,需要有系统的说清它的理论脉络和分析全球作品及研发方向。所以我要在不同的大学谈这个题目。在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作这个讲座时,听众兴趣很高,问题问不完;在台南成功大学建筑系,两小时的演讲后的提问时间也长达一个半小时。2005年在台北艺术大学科技艺术研究所开了“城市声音艺术:理论与实践”这门课,深入谈这个议题,结果学生作出来的作品也相当好,还准备出一套专辑唱片。也就表示当下有这个需要和兴趣。
方:去年,前卫音乐网的节目有过短暂的复播,当你把几十MB,几百MB的MP3文件放到服务器上时,有没有想起多年前大小为13MB,RM格式的节目文件?心头是否闪过“The time they are changing,时间改变很多人”的想法?
钧:首先要更正一下,前味音乐电台去年重新开播,现在还是继续在播的,只是节目更新现在改为不定期的,所以间隔会有长有短。但电台还是持续在作的。是的,看到从前RealAudio 格式的一大堆节目,也很感慨,过去大家都太辛苦啦。
方:客观的说,前卫音乐网在当时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直到现在依然鲜有同类中文节目能及。但我觉得当时的节目有一个遗憾:Funk,Soul这两类音乐才刚刚开一个头。你在节目中介绍了Tower of Power, War,像 The Blackbyrds,Curtis Mayfield,Harry Whitaker,Incredible Bongo Band 等乐队和音乐人都没来得及介绍。可以说70年代的Funk,Soul,大而言之,也就是Rare groove,是90年代大量舞曲音乐人赖以生存,发迹的土壤。当时有没有想过制作几档关于Sampled的节目?
钧:Funk 和Soul 都非常重要,你观察得很细。Funk,Soul这些音乐的介绍极其重要,因为我一直认为它可以说是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感性的反命题。这种美国黑人的灵魂音乐,如你所说的,也是许多其他音乐的动力泉源,包括当下的电子舞曲。前几天才在看Barry White 在伦敦 Royal Albert Hall的现场,还是很激动。这个路线的节目今后还是要继续作的,我从来没有停过这个方向的想法。
(注:由Barry White领衔的Love Unlimited Orchestra,整整四十人的超豪华管弦乐团。名作“Love theme”甚至惨被赵薇第二张大碟的主打单曲《我与上官燕》抄袭。有句趣话:如果连Barry White都救不了赵薇,那赵薇可真的无药可救了。)
方:有哪些计划好的专题,因时间问题未推出,你觉得比较遗憾的?
钧:“前味音乐电台”节目现在重新开播了,一切都还要继续作,不需要遗憾。
方:谈到这,想起你的另一档独立于“前卫音乐网”之外的节目——“潜味声纳”。当年觉得你在其中的状态特棒,冷,静得像一块石头。记得有一次你说:“西班牙人斗牛,我们听音乐,其实呢?就是在斗唱片。”另一次说:“犹太人遭受过德国的残杀,但现在真正控制好莱坞的斯皮尔伯格等等,又是些什么人呢?”就你个人而言,是不是更喜欢制作“潜味声纳”这样的节目?不需要报歌名,不需要做点评,只是在开头说几句无心快语,然后关灯,在一片黑暗中和听众分享音乐?
是。我常想要作无言的节目,因为自己很不爱说话,现在重新开播的节目也会常用这个方式。不过,另一方面,作过主持人的都知道,作节目的快感之一也在于报一遍人名曲名。还有一点就是,网络电台节目其实有开口说话的必要,不然就跟mp3 分享下载没太大差别了。
方:国外的网络电台数量众多,你认为值得推荐的有哪些?或者说自己常听的?
钧:我推荐黄翰民 (Davee) 的《龟壁茶居》电台(http://blog.sina.com.tw/znamenny/)。主要是他对世界音乐看得很通达透彻,并不受英美或是欧洲视角的操控。他甚至还亲自深入中亚内陆和中东等等各地去探当地音乐之险。今天太多强调所谓"世界音乐"的人其实看到的是非常英国的殖民视野,要是在家里抱著 Rough Guide 世界音乐大全那种书的话,是很危险的。
方:对于内地很多乐迷来说,“前卫音乐网”是他们上网后碰到的第一扇门。在之前的打口年代里,音乐似乎就是摇滚 vs. 流行,舞曲 vs.实验,如此的几个对立面。从你这开始,大家突然发现音乐原来是一个球面,俄罗斯流行音乐,韩国佛教音乐,波兰爵士等等,一点都不寒渗。说得煽情点,吃不饱的孩子,在你这都分到了一杯羹,进而寻找合乎自己口味的音乐。比方说痴迷于印度音乐的却情大法师,大力挖掘欧陆前卫摇滚的Luansh。不管这是不是小圈子的文化,但在内地终于能看到各自有不同的选择。说实话,网络电台能做到这份上可谓是完满,你觉得了?
钧:当年整个网站只是强调要流通,大幅度快速流通,只是尽自己那部份力量而已,况且在中国、在网上音乐取得的其他管道的开放其实也是在同时发生的。能跟大家分享快乐就是作这音乐节目的本来目的。而打破音乐类别上的对立、排斥、或者执著,也是我一向的坚持,应该是节目的真正意义吧。
方:请你谈谈网络电台与传统电台的异同之处。
钧:差别第一在与听众的交流。由于我办的网络电台都是附有留言板的,所以讨论聊音乐都很即时很直接。这和作传统电台感觉完全不一样。
另外就是审查问题,在网上没人能限制你所播的所谈的内容。但我要强调的是,我指的审查并非政治上的,而是表面看来是商业与媚俗主导,但骨子里却是人们对自己不懂的音乐所产生的恐惧与否定,那才是最可怕的审查制度。
方:很多人都把你当作一位“前卫”人士,有那么点高处不胜寒,我觉得这多少对你有一点误解。记得前卫音乐网的留言板上有不少人问:DJ,你觉得 Radiohead的《Ok computer》怎么样?你觉得 Massive Attack的 “Teardrop”么样?你每次都以“听不懂”作为回答。我起初几次看到时,心里嘿嘿在笑:哈哈,大钧也有回避问题的时候。但后来次数多了,就隐约有一点明白,或者说单纯的自我揣测吧,大钧归根结底,是一个走过70年代的人,他的感情,他的音乐喜好结构是留在70年代的,是属于70年代的。就拿我自己来说,我这年纪听舞曲长大的,对Aphex Twin, Plastikman, B12, The Black Dog, Carl Craig, 4Hero的感情那不是一般的深,对2000年后的所谓的新风格,新团队就比较疏离。经常拿到一张新唱片,前十秒,前十五秒,音色不对,节奏不对,就不听了。心中还骂一句:什么烂货。我觉得一个时代真的会给一个时代的青少年打上显明的烙印,你认为呢?
钧:说实话,我那时只是在回避问题而已。时代确实影响个人。一切都只是时空问题,在时空座标里,空间很容易超越,就像今天肉身在中国的文艺青年,其实脑子是活在全球化的虚拟圈子里。时间确实比较难超越,但绝不是不可能。就音乐而言,我们接触的都是录音产生的具象声音体,很少是现场音乐,而录音的声音体本身就是跨时间的。九十年代长大的人可能是听五十年代音乐长大的,那怎么解释?就像你对过去的黑人音乐不是也摸得挺透的嘛。
方:因为你长期致力电脑音乐的推广,导致大部分人觉得你很“冷”。其实长期收听你节目的听众,都清楚你是一个性情中人。那时在节目里,你有好几次播完70 年代的爵士乐后就说一句:“好得不得了。”我当时就笑,大钧又在一个人偷偷回味了。最让我动容的一次是你播完Marcus Miller 的作品后说:“刚才曲子中的小号是由 Miles Davis演奏的,这大概是他身前的最后一次录音,1993年听到这首曲子时,真觉得 Miles Davis还活在世上。”这些话,可以说什么也没有,也可以说什么样的感情都在其中了,只有一个真正伴着老迈走过七零电气时代的乐迷才会说出如此朴素的话。这些年来,我一直有这样的想法:乐迷,乐迷,最可贵的是对于自己真正热爱的音乐,能够平等视之,安定,宁静,就好像家里的一张坐久的板凳,一张睡著舒服的席子。而不是捧着,端着,奉为“**经典”。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对Aphex Twin 就完全无“隔“,《Selected Ambient Works 2》听了多少年啦,从来没把它当做什么“Ambient经典”。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一般所谓的Ambient是描写黑暗的深渊,好一点的是描写深渊的黑暗,而《Selected Ambient Works2》就牛比在它直接去写黑暗的质感。可我至今不敢说自己喜欢印度Raga等音乐,因为提到这些音乐,头脑里首当其冲的是一个词——印度,接著第二个词——即兴,然后才轮到音乐本身。这就好象抽鸦片,抽着抽着,还惦记着手上拿着什么款式的烟枪,那根本就是假抽嘛!不知道你能否谈谈: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乐迷?
钧:冷是不可能的吧,我几十年前就开始推广 Stephen Micus,,Shakti,Keith Jarrett,Jan Garbarek,等等,这些全都是玩弄感情的东西。至于电脑音乐,是很后来的事了。我听的音乐几乎全都是热的,虽然表面有可能会不动声色。比如像你提到 AphexTwin 的《Selected Ambient Works 2》,表面幽暗,但多强多狂!
什么样的乐迷?大约有点像电影《香水》里那样的吧,对音乐敏感,感觉强烈,爱恨分明。大家都差不多吧。
关于印度音乐,我一直强调,不必强求。它是这世界上非常特别的东西,要看谁在演奏,哪首raga,演奏人的心情,你的心情,你生命走到哪一点,当下气氛、灯光、香味,等等太多因素;所有因素全都凑到点上了,才会响。我也不是随时都可以拿它起来听的。听不同类别的音乐往往是一阵一阵的迷恋。音乐是线性的,人生也是,或许总有交会的时候,不一定就是现在。
方:当初大家第一次接触到“前卫音乐网”,都在一定程度上被“震慑”到。如果究其原因,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内地四九年后就没了娱乐生活,接着文革,到了八十年代,邓丽君的歌曲才传进来,谈情说爱,人之所需,居然被扣上“靡靡之音”的帽子。从90年代开始,欧美音乐才慢慢传播开来。我以为不管大家的口味存在差异,但就其文化结构,大致上是差不多的。我们的传统沉淀,音乐历史的沉淀也几乎一致。突然一下子,你出现了,一个活生生经历过70年代的人。你和我们有什么不同?举个例子,我们提到King Crimson,第一反映是“伟大的前卫摇滚团队,定义了前卫摇滚,Robert Fripp是伟大的吉他手”,尽是名词和意义的堆砌。而你则是娓娓道来几十年前,第一次读到“Epitaph”歌词的感触,很扎扎实实的细节,很扎扎实实的感同身受。包括你谈Shakti,Miles Davis的《Live/Evil》等等也全是你年少时的细节。前卫音乐网的节目涉及了太多领域的音乐,但我觉得在你制作节目的潜意识里,你还是在怀旧,非常的感性,怀念70年代,试图把我们带到70年代。你觉得呢?
钧:不同意。我完全不认为是怀旧。为什么我永远也不会不怀八十年代的旧?再过二十年也不会。1970 与 1980所代表的是极端的反面。这并不是数字问题,甚至不是谁的青春点在哪儿问题,我们应该看看七十年代到底代表什么意义?所谓的七十年代,除了表面的自由、享乐之外,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精神高于物质。艺术、音乐、自我追求、自我超越可以高于一切。精神与心灵上的各种实验是被尊敬的,即使是牵涉到药物的实验,也并不是万死之罪。与今天相比,那是一种价值观的扭转,几乎颠倒。今天的次文化在当时几乎是主流文化。即使不参与嬉皮、后嬉皮与整个潮流的,至少也默认或容许那个浪潮及价值观。它是历史上罕见的东方西方集体的high。拿台湾来说,当时没有物质生活可言。但精神、文化、道德,当时至少仍然是社会打出的追求口号。而今天彻底相反,进入文革时期。所以,你说是怀旧呢,还是只是信仰坚定的理想主义?
(注:当然,怀旧的“旧”是要打双引号的。音乐不是数码产品,没有新旧之分,Beastie Boys的名曲“Root down”直接扒来Jimmy smith的同名原作,不作丝毫改动;DJ Krush借用Skull Snaps的经典拍子,配上尺八,于是就成了“东西融合”;所谓的“抽象Hip Hop”,“器乐Hip Hop”抽象在哪里?器乐在哪里?从Billy Cobham,James Brown那里挖了多少Beat?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要再蒙人了。DJ Shadow说得好:“我们已经制作不出70年代的Breaks,所以我们要去采样。”70年代,一方面Dave Axelrod,Joe Zawinul,Herbie Hancock等天才正值创作力的颠峰期,另一方面涌现出ARP2600,Minimoog等大量经典器材。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方:前卫音乐网的留言板是一块让人难忘的家园,甚至在一些听众的心中,它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每周的节目。我在前面也提到,非常怀念留言板早期的氛围,那时你每天都要回答形形色色问题,真可以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演”形容。可是到了后来,整个氛围慢慢变了,动不动就有人发一段话:“《Live/Evil》让我领悟到人生的真谛。ECM的某某某,让我领悟到某某哲理。”本来一块很真诚的地方,开始有人炫耀,开始有人互相攻击所谓的“品位”。记得当时还发生过一场闹剧:一位台湾网友转来543网站各个乐评人选出的年度十大,于是不少人开始讨论名单的妥贴与否,居然逐渐演变成攻击乐评人其不听音乐,直接copy 国外榜单敷衍了事。记得闹到最后,还是老听众Hitchrock站出来说话:543的榜单合理与否,和前卫音乐网有什么关系?和大钧有什么关系?难道你们要大钧为这种无聊的是非之事做一个判断吗?现在想来,心态是比较放松,放宽了。不管是炫耀,漫骂,攻击,虚荣,可大家都肯把精力耗在音乐上,真的肯跟音乐耗时间,这股劲头多珍贵啊。去年,我看王小帅接受采访,他说:“电影学院里第一次看费里尼,小津,看不懂,看不懂怎么办?硬上呗!”我立马想起前卫音乐网的众多网友,当年我们真的听懂了每个作品吗?我们真的知道自己在讨论什么吗?哈哈,大家对音乐也是一样——硬上!多好的冲动啊,多好的一去不回的冲动啊。对于留言板上的起起伏伏,你作为“主人”,会有一个怎样的总结?
钧:当时的所有讨论,不管表达的是何种音乐态度,我认为都是那个可爱时代的珍贵记录,集体的音乐生活记录。那儿的任何观点,经过了时间的推远,或许可能不再有当下的意义,但那份热情,那种在乎,是无价的。
方:最后一个问题,回到原点吧。怎样去做一个好的DJ?我觉得做一个DJ不是难事,但做一个好的DJ很难,是真的要做到精而博。比方舞曲类DJ,他不仅要了解90年代电音,对其他音乐也要有所涉猎,像Portishead就采样了Isaac Hayes和Lalo Schriffin的很多作品;“Life in Mono”从John Barry为电影《The Ipcress File》所做的主题曲中获得灵感;而“Little Fluffy Clouds”更是直接取材自Stevie Reich编写的简约吉他。如果不把这些脉络梳理清楚……DJ,唱片的主人,这毕竟对乐迷还是一个神圣的名词,即使在资讯如此泛滥的今天。
钧:对内容和知识的掌握当然是作 DJ的先决条件。不过,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抓住并且掌控你听众的心。你播的音乐噪静疾缓的流动,高潮曲线的起伏,那个是要练的功夫。就像古人嵇康在《声无哀乐论》里完全搞错了的,音乐其实当然是可以直接、立即影响听者情绪的。一切音乐必然都是线性的,所以作DJ 和自己作曲、编曲、即兴演奏没有什么太大差别。作DJ,你在哪一刻打出哪一张牌,这就看你的技术了。同样一叠唱片,交给两个人,会作出完全不同的节目。每作一次节目,对主持人而言,就是一场半即兴或全即兴的演出。玩儿的就是听众的情绪。
方:呵呵,这让我想起前卫音乐网早期的一档节目,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听两个小时的音乐。你用日本的萨摩琵琶配Autechre的抽象节拍。
钧:"哈哈,那段即兴我都完全不记得了。"
六七年前,也有一列火车,无需行囊,无需车票,搭载着一帮年轻人,天南地北。车长姓姚,名大钧。火车驶向何处?是印度恒河,是“外表冷漠,内心狂热”的俄罗斯?亦或如银河列车999,直接开入外太空?
我常想,那大概是一辆时光列车。更多的时候,大钧驾着它,回到70年代,回得去吗?回不去。如今的梦想是曾经的现实。
与大钧相对,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一些如烟的往事,一些并不如烟的往事。想起Lou reed的老歌,可以窜改成另一个名字:Walking on the deep listening side。
我不知道所谓的怀旧是什么,往大处说,所谓的历史,尤其是某种具有“意义”的历史。回头看,事实上几乎是没有了“意义”就没有了历史,结果变成重要的是 “意义”。可是七年前电脑机箱中的56K小猫哪里去了?20G硬盘哪里去了?或许连第N手市场都早已没有了它们的容身之地。当然,如今刻录机一阵叽叽喳喳后,前卫音乐网的全套节目可以固定在一张DVD刻录盘上,可是七年前某个周末的凌晨,还是楞头青学生的你,在街头啃完大把大把的羊肉串,回到家中,开启电脑,连上“网络蚂蚁”,以稳定的5K“高速”下载上下两集各13M的“巨型”文件。你望着节目单中又是一长串敢想(梦想)不敢听(听不到)的名字,你笑了:“Shit,真爽!”
往事,对于某个人,某些人,也许是在那些特定的年代里,不能与其他人,后来人共享的部分。
方:前卫音乐网的节目刚起步时,你制作节目的硬件环境是什么?
钧:当时节目都是在我的录音室里录的。至于硬件,主播部份包括一支Audio Technica 4050 的大振膜电容麦克风,接到Sound Devices MP-1 话筒放大器,然后经过一部dbx166 compressor/gate(作人声压限,并把人声休息时背景的杂音去掉),之后才输入到 Behringer 的 DJ 混音器上,混入两部CD 机及两部 DJ 黑胶唱盘播出的音乐内容,而这全部声音信号再经过一部 TC Finalizer 作整体压限 (compression)并同时将信号全部数码化,输出来的数码信号直接以 S/PDIF 线输入一部 Tascam CD-RW500的CD录音机。然后把这录好的CD-R 再放进Macintosh 电脑作最后剪辑(剪成上下集各 55分钟),最终完成品再刻成光盘(每集节目两小时,两张光盘),再各复制七八份后邮寄到各个广播电台播出。之后并编码压缩成 RealAudio 或MP3 格式上传到节目的网络版上。
方:前卫音乐网的节目曾经在内地少数几家调频电台播出过,比方说南京音乐台的《新音乐天书》。可是最后都陆续停播,是遇到了何种阻力?
钧:并没任何阻力,只是我一个人忙不过来而已,作完的节目要复制,在光盘上写标题,又要航空或快递邮寄这些光盘,你可以想像要费多少时间。到后来很像杂技团里转盘子的把戏,看到哪个盘子快掉了就跑去摇两下。因为我作这节目一切全是无酬劳的,节目是我免费送给各地电台的,所以也没有经费去请人帮忙。
方:开办节目出于什么原因,或者说信念?
钧:狂热吧,没有别的。
其实我从1979到1982年就在台北一家广播电台作节目,内容完全自由的性质跟现在差不多。还记得第一集就是北印度专集。当时播的是Ravi Shankar, Shakti等等黑胶唱片。而2000年的这个“前味音乐网”节目是受到台北一家广播电台邀请而作的,当时感觉有了“前卫音乐网”前几年的热烈讨论之后,大家更需要接触音乐实体,不然空谈枉然。开播后长春、武汉、桂林、天津、南京、长沙、益阳等七个其他城市的朋友也陆续来联系要求播出,于是一个月后就成了多城市联播的节目。随后又顺便作了网络版。要说信念的话,就是同乐吧。
方:当时“前卫音乐网”连BBS都没有,只是一张简陋的留言板。但就是在这张有着吃字bug 的留言板上,汇聚了海峡两岸的乐迷,两岸乐迷是否有着不同之处?
钧:整体来看,两岸氛围很不一样,也是两地大环境文化走向完全背道而驰的反映,这点从留言板上就可以感觉得到。大陆的音乐爱好者由于在许多乐类方面是从头开始,而且有这个自我认识(这一点是差异的关键),同时也没有太多的预设成见,所以对各类音乐有极大的狂热,较开放的心态,超强的吸收力。另外也很关键的一点是,由于过去五十年的批判传统,加上前卫传统,对于异类音乐也会投入大量的认真的讨论。不过,就个别的音乐狂热份子而言,完全没有差别,两边很多人甚至透过这个网站成了很好的朋友。
1996年开始的“前卫音乐网留言板”在当时是挺有突破性的,因为它是两岸之间交流异类音乐想法的唯一园地。现在的“前味珈馡”论坛也是继续这个方向,但在当时是没有Unicode 汉字通用编码的,网页编码只能繁体 Big5 或简体 GB二选一,不能共存(有一度“前卫音乐网”为了解决这问题,甚至还专门排了繁体版和简体版两个版本)。但我拒绝让区区字体因素阻挡大家的交流,所以那时的留言板其实是我用手动转码、手动编排的网页,没人作过这样的蠢事。
方:我非常怀念留言板早期的讨论氛围,大家都年轻,都在很热诚的交流音乐,印象最深的是来自武汉的Acidrain,他曾经有次翻译了几千字的日本能乐文章,贴在留言板上。而你也很认真的挑出翻译上的若干错误。请问让你印象深刻的网友有哪几位?关于音乐的讨论有哪几次?
钧:很多朋友到今天还跟我说怀念当时的留言板上的讨论气氛。当时激烈讨论的人太多了,议题范围也很广,现在没法一一举出来,但印象都很深刻,因为我很重视这个留言板的。当时聊得很猛的像深圳的李如一(Lawrence)、台北的陈昱玮 (ywc)开始加入时都只有十八岁。颜峻有次写信给我要我把文章原稿发给他,说我的直排中文网页让他看得头疼,很可爱,但我不知如何回覆他,因为中文直排是我当时的坚持,等于是文章的一部份。何松(Acidrain) 当然胃量奇大,也很多产,大家都知道的。后来《声声慢》的且歌加入,然后突然神秘彻底失踪,是大家至今都挂在心上的。反正我一直没把这个网站看作是个人网站,而是个交流园地,大家聚起来玩儿的俱乐部。
方:关于节目,你曾有过长期的规划。在你推出的音乐专题中,比如:ECM绝版黑胶系列,Ken Burns爵士火在烧,北印度人声等等,哪几档专题是让你自己满意和特别偏爱的?
钧:“潜味声纳”第一集,因为它不播音乐,只谈斗牛,只播斗牛现场录音。“Ken Burns 剑在烧”系列,因为它坚决反抗 Ken Burns 这种篡改历史的恶势力。“俄罗斯新音乐系列”,因为俄罗斯是英美音乐洗脑机的终极他者。
(注:Ken Burns——美国导演,制片人,曾为PBS频道拍摄过《棒球风云》,《内战》等著名记录片。但其拍摄的《爵士乐》,视野狭窄,把爵士乐剪辑成惟有Louris Armstrong廖廖数人的小圈子。)
方:2002年,你开始忙于筹划“北京声纳”国际电子音乐节,节目开始出现间隔性的中断,一直到最后,宣告停播。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你从“天外飞仙”一下子转变为“双脚落地行动派”。可以说,你在节目和音乐活动这两者之间做出了选择。有没有想过如果节目一直制作下去,影响力会更大一点?
钧:时间、时间。如果时间够的话,什么都会同时作。其实这些事一直是实际行动派的,连网站都是很费功夫的行动,像我刚说过的手动排版。再者,像前面说的,广播节目其实绝对是行动派的作为,要花多少精力金钱去作这样一件非营利的事。
广播节目是长久的集体的聆听的问题,这还是要一直作下去。但“北京声纳”注重的主要是中国的先锋音乐创作环境,是有它时间的迫切性。当时中国的新音乐环境刚刚出现苗头,我从局外看得很清楚,在那个历史点上,非常有必要去用力推一把,让它进入国际圈子。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缓急需要。
方:你是一个爵士发烧友,你也曾在文章里直言:自己是喝着爵士的羊奶长大的。为什么你在内地致力于电子音乐的推广、城市声音讲座,而对爵士乐绝口不提?
钧:清楚记得七十年代全球最重要的爵士乐杂志《Down Beat》有每年一度的读者及乐评家的票选奖项,相当于爵士乐圈内的葛莱美或奥斯卡奖,在圈内是件大事。在众多奖项里(比如最佳乐团,最佳钢琴手等等),有一项TDWR 奖我最感兴趣,也一直最佩服设置这个奖的态度。TDWR 是颁给没有受到应得的重视和肯定的乐人 (“Talents Deserving Wider Recognition”)。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奥斯卡奖和葛莱美奖根本不值得一看,就因为得奖的都是不需要得奖的已知作品,机制本身没有这种对多样化的包容性。
自己作节目或是网站基本上也是这种心态,省掉已经被炒作过头的东西,而去关注没被炒作的好东西。我自己是在摇滚时代爵士时代长大的,它们都是我的一部份,但是在今天的中国或台湾的语境,没有急迫的必要多谈这些。这是一个优先顺位的问题,也是每个人尽他自己那份责任的问题。2003年在中国办“北京声纳”推广前卫电子音乐,是因为当年这种先锋电子、笔记本电脑音乐和噪音现场还没有被完全认识,没被认可,而在今天这种必要性可能就不一样了。
至于城市声音,也是当下很新鲜很重要的题目,需要有系统的说清它的理论脉络和分析全球作品及研发方向。所以我要在不同的大学谈这个题目。在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作这个讲座时,听众兴趣很高,问题问不完;在台南成功大学建筑系,两小时的演讲后的提问时间也长达一个半小时。2005年在台北艺术大学科技艺术研究所开了“城市声音艺术:理论与实践”这门课,深入谈这个议题,结果学生作出来的作品也相当好,还准备出一套专辑唱片。也就表示当下有这个需要和兴趣。
方:去年,前卫音乐网的节目有过短暂的复播,当你把几十MB,几百MB的MP3文件放到服务器上时,有没有想起多年前大小为13MB,RM格式的节目文件?心头是否闪过“The time they are changing,时间改变很多人”的想法?
钧:首先要更正一下,前味音乐电台去年重新开播,现在还是继续在播的,只是节目更新现在改为不定期的,所以间隔会有长有短。但电台还是持续在作的。是的,看到从前RealAudio 格式的一大堆节目,也很感慨,过去大家都太辛苦啦。
方:客观的说,前卫音乐网在当时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直到现在依然鲜有同类中文节目能及。但我觉得当时的节目有一个遗憾:Funk,Soul这两类音乐才刚刚开一个头。你在节目中介绍了Tower of Power, War,像 The Blackbyrds,Curtis Mayfield,Harry Whitaker,Incredible Bongo Band 等乐队和音乐人都没来得及介绍。可以说70年代的Funk,Soul,大而言之,也就是Rare groove,是90年代大量舞曲音乐人赖以生存,发迹的土壤。当时有没有想过制作几档关于Sampled的节目?
钧:Funk 和Soul 都非常重要,你观察得很细。Funk,Soul这些音乐的介绍极其重要,因为我一直认为它可以说是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感性的反命题。这种美国黑人的灵魂音乐,如你所说的,也是许多其他音乐的动力泉源,包括当下的电子舞曲。前几天才在看Barry White 在伦敦 Royal Albert Hall的现场,还是很激动。这个路线的节目今后还是要继续作的,我从来没有停过这个方向的想法。
(注:由Barry White领衔的Love Unlimited Orchestra,整整四十人的超豪华管弦乐团。名作“Love theme”甚至惨被赵薇第二张大碟的主打单曲《我与上官燕》抄袭。有句趣话:如果连Barry White都救不了赵薇,那赵薇可真的无药可救了。)
方:有哪些计划好的专题,因时间问题未推出,你觉得比较遗憾的?
钧:“前味音乐电台”节目现在重新开播了,一切都还要继续作,不需要遗憾。
方:谈到这,想起你的另一档独立于“前卫音乐网”之外的节目——“潜味声纳”。当年觉得你在其中的状态特棒,冷,静得像一块石头。记得有一次你说:“西班牙人斗牛,我们听音乐,其实呢?就是在斗唱片。”另一次说:“犹太人遭受过德国的残杀,但现在真正控制好莱坞的斯皮尔伯格等等,又是些什么人呢?”就你个人而言,是不是更喜欢制作“潜味声纳”这样的节目?不需要报歌名,不需要做点评,只是在开头说几句无心快语,然后关灯,在一片黑暗中和听众分享音乐?
是。我常想要作无言的节目,因为自己很不爱说话,现在重新开播的节目也会常用这个方式。不过,另一方面,作过主持人的都知道,作节目的快感之一也在于报一遍人名曲名。还有一点就是,网络电台节目其实有开口说话的必要,不然就跟mp3 分享下载没太大差别了。
方:国外的网络电台数量众多,你认为值得推荐的有哪些?或者说自己常听的?
钧:我推荐黄翰民 (Davee) 的《龟壁茶居》电台(http://blog.sina.com.tw/znamenny/)。主要是他对世界音乐看得很通达透彻,并不受英美或是欧洲视角的操控。他甚至还亲自深入中亚内陆和中东等等各地去探当地音乐之险。今天太多强调所谓"世界音乐"的人其实看到的是非常英国的殖民视野,要是在家里抱著 Rough Guide 世界音乐大全那种书的话,是很危险的。
方:对于内地很多乐迷来说,“前卫音乐网”是他们上网后碰到的第一扇门。在之前的打口年代里,音乐似乎就是摇滚 vs. 流行,舞曲 vs.实验,如此的几个对立面。从你这开始,大家突然发现音乐原来是一个球面,俄罗斯流行音乐,韩国佛教音乐,波兰爵士等等,一点都不寒渗。说得煽情点,吃不饱的孩子,在你这都分到了一杯羹,进而寻找合乎自己口味的音乐。比方说痴迷于印度音乐的却情大法师,大力挖掘欧陆前卫摇滚的Luansh。不管这是不是小圈子的文化,但在内地终于能看到各自有不同的选择。说实话,网络电台能做到这份上可谓是完满,你觉得了?
钧:当年整个网站只是强调要流通,大幅度快速流通,只是尽自己那部份力量而已,况且在中国、在网上音乐取得的其他管道的开放其实也是在同时发生的。能跟大家分享快乐就是作这音乐节目的本来目的。而打破音乐类别上的对立、排斥、或者执著,也是我一向的坚持,应该是节目的真正意义吧。
方:请你谈谈网络电台与传统电台的异同之处。
钧:差别第一在与听众的交流。由于我办的网络电台都是附有留言板的,所以讨论聊音乐都很即时很直接。这和作传统电台感觉完全不一样。
另外就是审查问题,在网上没人能限制你所播的所谈的内容。但我要强调的是,我指的审查并非政治上的,而是表面看来是商业与媚俗主导,但骨子里却是人们对自己不懂的音乐所产生的恐惧与否定,那才是最可怕的审查制度。
方:很多人都把你当作一位“前卫”人士,有那么点高处不胜寒,我觉得这多少对你有一点误解。记得前卫音乐网的留言板上有不少人问:DJ,你觉得 Radiohead的《Ok computer》怎么样?你觉得 Massive Attack的 “Teardrop”么样?你每次都以“听不懂”作为回答。我起初几次看到时,心里嘿嘿在笑:哈哈,大钧也有回避问题的时候。但后来次数多了,就隐约有一点明白,或者说单纯的自我揣测吧,大钧归根结底,是一个走过70年代的人,他的感情,他的音乐喜好结构是留在70年代的,是属于70年代的。就拿我自己来说,我这年纪听舞曲长大的,对Aphex Twin, Plastikman, B12, The Black Dog, Carl Craig, 4Hero的感情那不是一般的深,对2000年后的所谓的新风格,新团队就比较疏离。经常拿到一张新唱片,前十秒,前十五秒,音色不对,节奏不对,就不听了。心中还骂一句:什么烂货。我觉得一个时代真的会给一个时代的青少年打上显明的烙印,你认为呢?
钧:说实话,我那时只是在回避问题而已。时代确实影响个人。一切都只是时空问题,在时空座标里,空间很容易超越,就像今天肉身在中国的文艺青年,其实脑子是活在全球化的虚拟圈子里。时间确实比较难超越,但绝不是不可能。就音乐而言,我们接触的都是录音产生的具象声音体,很少是现场音乐,而录音的声音体本身就是跨时间的。九十年代长大的人可能是听五十年代音乐长大的,那怎么解释?就像你对过去的黑人音乐不是也摸得挺透的嘛。
方:因为你长期致力电脑音乐的推广,导致大部分人觉得你很“冷”。其实长期收听你节目的听众,都清楚你是一个性情中人。那时在节目里,你有好几次播完70 年代的爵士乐后就说一句:“好得不得了。”我当时就笑,大钧又在一个人偷偷回味了。最让我动容的一次是你播完Marcus Miller 的作品后说:“刚才曲子中的小号是由 Miles Davis演奏的,这大概是他身前的最后一次录音,1993年听到这首曲子时,真觉得 Miles Davis还活在世上。”这些话,可以说什么也没有,也可以说什么样的感情都在其中了,只有一个真正伴着老迈走过七零电气时代的乐迷才会说出如此朴素的话。这些年来,我一直有这样的想法:乐迷,乐迷,最可贵的是对于自己真正热爱的音乐,能够平等视之,安定,宁静,就好像家里的一张坐久的板凳,一张睡著舒服的席子。而不是捧着,端着,奉为“**经典”。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对Aphex Twin 就完全无“隔“,《Selected Ambient Works 2》听了多少年啦,从来没把它当做什么“Ambient经典”。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一般所谓的Ambient是描写黑暗的深渊,好一点的是描写深渊的黑暗,而《Selected Ambient Works2》就牛比在它直接去写黑暗的质感。可我至今不敢说自己喜欢印度Raga等音乐,因为提到这些音乐,头脑里首当其冲的是一个词——印度,接著第二个词——即兴,然后才轮到音乐本身。这就好象抽鸦片,抽着抽着,还惦记着手上拿着什么款式的烟枪,那根本就是假抽嘛!不知道你能否谈谈: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乐迷?
钧:冷是不可能的吧,我几十年前就开始推广 Stephen Micus,,Shakti,Keith Jarrett,Jan Garbarek,等等,这些全都是玩弄感情的东西。至于电脑音乐,是很后来的事了。我听的音乐几乎全都是热的,虽然表面有可能会不动声色。比如像你提到 AphexTwin 的《Selected Ambient Works 2》,表面幽暗,但多强多狂!
什么样的乐迷?大约有点像电影《香水》里那样的吧,对音乐敏感,感觉强烈,爱恨分明。大家都差不多吧。
关于印度音乐,我一直强调,不必强求。它是这世界上非常特别的东西,要看谁在演奏,哪首raga,演奏人的心情,你的心情,你生命走到哪一点,当下气氛、灯光、香味,等等太多因素;所有因素全都凑到点上了,才会响。我也不是随时都可以拿它起来听的。听不同类别的音乐往往是一阵一阵的迷恋。音乐是线性的,人生也是,或许总有交会的时候,不一定就是现在。
方:当初大家第一次接触到“前卫音乐网”,都在一定程度上被“震慑”到。如果究其原因,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内地四九年后就没了娱乐生活,接着文革,到了八十年代,邓丽君的歌曲才传进来,谈情说爱,人之所需,居然被扣上“靡靡之音”的帽子。从90年代开始,欧美音乐才慢慢传播开来。我以为不管大家的口味存在差异,但就其文化结构,大致上是差不多的。我们的传统沉淀,音乐历史的沉淀也几乎一致。突然一下子,你出现了,一个活生生经历过70年代的人。你和我们有什么不同?举个例子,我们提到King Crimson,第一反映是“伟大的前卫摇滚团队,定义了前卫摇滚,Robert Fripp是伟大的吉他手”,尽是名词和意义的堆砌。而你则是娓娓道来几十年前,第一次读到“Epitaph”歌词的感触,很扎扎实实的细节,很扎扎实实的感同身受。包括你谈Shakti,Miles Davis的《Live/Evil》等等也全是你年少时的细节。前卫音乐网的节目涉及了太多领域的音乐,但我觉得在你制作节目的潜意识里,你还是在怀旧,非常的感性,怀念70年代,试图把我们带到70年代。你觉得呢?
钧:不同意。我完全不认为是怀旧。为什么我永远也不会不怀八十年代的旧?再过二十年也不会。1970 与 1980所代表的是极端的反面。这并不是数字问题,甚至不是谁的青春点在哪儿问题,我们应该看看七十年代到底代表什么意义?所谓的七十年代,除了表面的自由、享乐之外,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精神高于物质。艺术、音乐、自我追求、自我超越可以高于一切。精神与心灵上的各种实验是被尊敬的,即使是牵涉到药物的实验,也并不是万死之罪。与今天相比,那是一种价值观的扭转,几乎颠倒。今天的次文化在当时几乎是主流文化。即使不参与嬉皮、后嬉皮与整个潮流的,至少也默认或容许那个浪潮及价值观。它是历史上罕见的东方西方集体的high。拿台湾来说,当时没有物质生活可言。但精神、文化、道德,当时至少仍然是社会打出的追求口号。而今天彻底相反,进入文革时期。所以,你说是怀旧呢,还是只是信仰坚定的理想主义?
(注:当然,怀旧的“旧”是要打双引号的。音乐不是数码产品,没有新旧之分,Beastie Boys的名曲“Root down”直接扒来Jimmy smith的同名原作,不作丝毫改动;DJ Krush借用Skull Snaps的经典拍子,配上尺八,于是就成了“东西融合”;所谓的“抽象Hip Hop”,“器乐Hip Hop”抽象在哪里?器乐在哪里?从Billy Cobham,James Brown那里挖了多少Beat?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要再蒙人了。DJ Shadow说得好:“我们已经制作不出70年代的Breaks,所以我们要去采样。”70年代,一方面Dave Axelrod,Joe Zawinul,Herbie Hancock等天才正值创作力的颠峰期,另一方面涌现出ARP2600,Minimoog等大量经典器材。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方:前卫音乐网的留言板是一块让人难忘的家园,甚至在一些听众的心中,它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每周的节目。我在前面也提到,非常怀念留言板早期的氛围,那时你每天都要回答形形色色问题,真可以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演”形容。可是到了后来,整个氛围慢慢变了,动不动就有人发一段话:“《Live/Evil》让我领悟到人生的真谛。ECM的某某某,让我领悟到某某哲理。”本来一块很真诚的地方,开始有人炫耀,开始有人互相攻击所谓的“品位”。记得当时还发生过一场闹剧:一位台湾网友转来543网站各个乐评人选出的年度十大,于是不少人开始讨论名单的妥贴与否,居然逐渐演变成攻击乐评人其不听音乐,直接copy 国外榜单敷衍了事。记得闹到最后,还是老听众Hitchrock站出来说话:543的榜单合理与否,和前卫音乐网有什么关系?和大钧有什么关系?难道你们要大钧为这种无聊的是非之事做一个判断吗?现在想来,心态是比较放松,放宽了。不管是炫耀,漫骂,攻击,虚荣,可大家都肯把精力耗在音乐上,真的肯跟音乐耗时间,这股劲头多珍贵啊。去年,我看王小帅接受采访,他说:“电影学院里第一次看费里尼,小津,看不懂,看不懂怎么办?硬上呗!”我立马想起前卫音乐网的众多网友,当年我们真的听懂了每个作品吗?我们真的知道自己在讨论什么吗?哈哈,大家对音乐也是一样——硬上!多好的冲动啊,多好的一去不回的冲动啊。对于留言板上的起起伏伏,你作为“主人”,会有一个怎样的总结?
钧:当时的所有讨论,不管表达的是何种音乐态度,我认为都是那个可爱时代的珍贵记录,集体的音乐生活记录。那儿的任何观点,经过了时间的推远,或许可能不再有当下的意义,但那份热情,那种在乎,是无价的。
方:最后一个问题,回到原点吧。怎样去做一个好的DJ?我觉得做一个DJ不是难事,但做一个好的DJ很难,是真的要做到精而博。比方舞曲类DJ,他不仅要了解90年代电音,对其他音乐也要有所涉猎,像Portishead就采样了Isaac Hayes和Lalo Schriffin的很多作品;“Life in Mono”从John Barry为电影《The Ipcress File》所做的主题曲中获得灵感;而“Little Fluffy Clouds”更是直接取材自Stevie Reich编写的简约吉他。如果不把这些脉络梳理清楚……DJ,唱片的主人,这毕竟对乐迷还是一个神圣的名词,即使在资讯如此泛滥的今天。
钧:对内容和知识的掌握当然是作 DJ的先决条件。不过,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抓住并且掌控你听众的心。你播的音乐噪静疾缓的流动,高潮曲线的起伏,那个是要练的功夫。就像古人嵇康在《声无哀乐论》里完全搞错了的,音乐其实当然是可以直接、立即影响听者情绪的。一切音乐必然都是线性的,所以作DJ 和自己作曲、编曲、即兴演奏没有什么太大差别。作DJ,你在哪一刻打出哪一张牌,这就看你的技术了。同样一叠唱片,交给两个人,会作出完全不同的节目。每作一次节目,对主持人而言,就是一场半即兴或全即兴的演出。玩儿的就是听众的情绪。
方:呵呵,这让我想起前卫音乐网早期的一档节目,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听两个小时的音乐。你用日本的萨摩琵琶配Autechre的抽象节拍。
钧:"哈哈,那段即兴我都完全不记得了。"
© 本文版权归作者 redhousepainte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