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随便谈谈刘以达
在我这个年纪,说起一个象刘以达这样在记忆需要挖掘的人物,就必须经历一次回忆的痛苦,回忆是因为触及到了青春。就好象面对今天的脱发一样,有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失落。某些美好的事物曾经陪伴过我们,但显然他们已经远去。远去的即使现在回忆也很捕捉他们的片刻。
刘以达,达明一派的半边天,这是中央电视台10套的一个官面的说法,我今天提起这个人,也确实是因为10套一个节目,节目叫做《香港电影传奇之钻石配角》。刘以达作为配角被介绍了一下,介绍不是那么被人接受,忽然发现,这上面介绍的许多人很浮于表面,深度不够,广度不够,但这不是纪念回忆的主题,回忆是个一个长相猥琐的中年香港男子,一个打扮总是非常奇怪的男子。很多年后,他们叫他香港另类音乐的教父,当他在许多烂片中很没面子的一付鹾样出现的时候,所有光辉的光环荡然无存,但你鄙视的时候又发现底气不足,没有人相信这个人创造的声音确实陪伴过你的青春。
很多年前,我的一个朋友评论达明的音乐是一个柔字,那天上着厕所,我的朋友信口开河,他说很不喜欢达明的音乐,即是他们太柔,没有力量。
我那时候喜欢的是一支叫做《四季》的歌,《石头记》在前,《十个救火的少年》在后,他的音乐确实弥漫着某种柔媚,但歌词明确传达着某种态度,在若干的歌词中间,这种很难被我接受的粤语写作的字里行间,总在试图触摸的社会坚硬的现实。这种态度在同辈音乐人当中相当鲜见,即使同期出道的beang乐队,唱的更多是他们如朝花般不灭的理想。所以难能可贵的有人跌入红尘,唱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用的却是太多电子的冰冷旋律。黄耀明是这个组合里不能忽视的声音制造者,他把许多游离而飘忽的音乐符号贯穿了起来,确也注定了达明的音乐赢得尊敬,疏于流行。使这个组合后来的分离显的更象是个必然。
后面的故事是两个传奇,黄耀明的发展在我认为是他与张国荣合出专辑而呈现高潮。那段时间他热衷于各样的人合作。比如蔡琴。黄的音乐才能我必须很不客气的评论一下就是很很一般,但他的声音显然是香港众多声音中的不多的一个惊喜,他和别人的合作有着许多的象征意义,和张国荣的那张,使我看到两个美丽男子的惺惺相惜,但作品却注定湮灭。这个做组合出身的人,在他合作的一大票显赫人物后,很没面子的返回航线。他离不开的最终还是那个继续在烂片中以一个表情贯穿到底的三流中的三流演员刘某人合作。(再很不客气的讲,没有对他音乐的那点尊敬,以刘以达的演技,没有毁掉片子那就是对他演出的最高承认。)
我们有理由相信离开黄耀明的刘以达肯定也迷失了方向,虽然刘以达官立学校、刘以达与梦这些不同时间的不同角色还会带来些许惊喜。但他们离经典甚远,就好象刘以达与梦那个叫梦的姑娘,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营业员,唱了几首好听的歌后继续做回自己的工作,把这个经历确实当梦一样的经历了一下。经历也就经历了。
再后来的故事今天还在继续,但我们确实也不奢望他们可以创造奇迹,今天是个很难让老年人接受的社会,也没有任何去评论当今音乐的兴趣,倾听也是折磨。所以达明一派的演出安慰的是那些不甘心老去的人,刘以达继续着在三流演员的身份中沉沦。我们在走音的磁带中老去。
写到这里才发现自己偏离了对一个过去明星的颂扬,真是这太多的偏离,误会了众生,也误导了自己。
刘以达,达明一派的半边天,这是中央电视台10套的一个官面的说法,我今天提起这个人,也确实是因为10套一个节目,节目叫做《香港电影传奇之钻石配角》。刘以达作为配角被介绍了一下,介绍不是那么被人接受,忽然发现,这上面介绍的许多人很浮于表面,深度不够,广度不够,但这不是纪念回忆的主题,回忆是个一个长相猥琐的中年香港男子,一个打扮总是非常奇怪的男子。很多年后,他们叫他香港另类音乐的教父,当他在许多烂片中很没面子的一付鹾样出现的时候,所有光辉的光环荡然无存,但你鄙视的时候又发现底气不足,没有人相信这个人创造的声音确实陪伴过你的青春。
很多年前,我的一个朋友评论达明的音乐是一个柔字,那天上着厕所,我的朋友信口开河,他说很不喜欢达明的音乐,即是他们太柔,没有力量。
我那时候喜欢的是一支叫做《四季》的歌,《石头记》在前,《十个救火的少年》在后,他的音乐确实弥漫着某种柔媚,但歌词明确传达着某种态度,在若干的歌词中间,这种很难被我接受的粤语写作的字里行间,总在试图触摸的社会坚硬的现实。这种态度在同辈音乐人当中相当鲜见,即使同期出道的beang乐队,唱的更多是他们如朝花般不灭的理想。所以难能可贵的有人跌入红尘,唱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用的却是太多电子的冰冷旋律。黄耀明是这个组合里不能忽视的声音制造者,他把许多游离而飘忽的音乐符号贯穿了起来,确也注定了达明的音乐赢得尊敬,疏于流行。使这个组合后来的分离显的更象是个必然。
后面的故事是两个传奇,黄耀明的发展在我认为是他与张国荣合出专辑而呈现高潮。那段时间他热衷于各样的人合作。比如蔡琴。黄的音乐才能我必须很不客气的评论一下就是很很一般,但他的声音显然是香港众多声音中的不多的一个惊喜,他和别人的合作有着许多的象征意义,和张国荣的那张,使我看到两个美丽男子的惺惺相惜,但作品却注定湮灭。这个做组合出身的人,在他合作的一大票显赫人物后,很没面子的返回航线。他离不开的最终还是那个继续在烂片中以一个表情贯穿到底的三流中的三流演员刘某人合作。(再很不客气的讲,没有对他音乐的那点尊敬,以刘以达的演技,没有毁掉片子那就是对他演出的最高承认。)
我们有理由相信离开黄耀明的刘以达肯定也迷失了方向,虽然刘以达官立学校、刘以达与梦这些不同时间的不同角色还会带来些许惊喜。但他们离经典甚远,就好象刘以达与梦那个叫梦的姑娘,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营业员,唱了几首好听的歌后继续做回自己的工作,把这个经历确实当梦一样的经历了一下。经历也就经历了。
再后来的故事今天还在继续,但我们确实也不奢望他们可以创造奇迹,今天是个很难让老年人接受的社会,也没有任何去评论当今音乐的兴趣,倾听也是折磨。所以达明一派的演出安慰的是那些不甘心老去的人,刘以达继续着在三流演员的身份中沉沦。我们在走音的磁带中老去。
写到这里才发现自己偏离了对一个过去明星的颂扬,真是这太多的偏离,误会了众生,也误导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