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老问题:什么是马勒?
首先描述一下我听到的东西,并和其他各版马勒第十交响曲作下对比:
1. Carpenter给马勒第十的残稿添加了很多很多对位的旋律声部,于是和其他各版相比,多了很多很多奇怪的声音。
2. Carpenter在不添加旋律声部的时候,配器比其他各版厚实、花哨无数倍;几个本来就花哨的乐章自不用说,连第五乐章也……不少地方写得像乐队炫技音乐和电影音乐。
3. 一些重要的细节作了改变,如第五乐章开头和后来的闷如暴雷的鼓声力度小了很多。据说,这鼓声是马勒在楼层很高的宾馆房间里受了大街上的葬礼队伍的启发,而据Amazon的某顾客评论说,Carpenter之所以把它改成轻声,是因为他认为“马勒在很高的楼层里听到的鼓声不应该很响”。
结论:我不喜欢这个版本。
那么,不喜欢这个版本,可能是以下两种情况:
1. 先前的经验足以令我信服并印象很深,而这个版本区别太大,并不足以令我信服。如果是这样,那么有可能存在相反的情况,即先听了这个版本觉得不错,然后就受不了其他版本了。
2. 这个版本确实很差。
那么为什么差呢?除了听者(我)的主观感受以外,评判标准又是什么呢?好的音乐学者应该能从各个角度而不只是听觉经验和听觉分析的角度解决这样的问题,好的乐评应该也能就这个问题 谈些比较客观的说法。可是我不是音乐学者,也不指望把这篇写成好的乐评,就只能凭着自己对马勒的一知半解稍微说几句。
1. 普遍认为,马勒晚年的风格不是Carpenter续完的这个样子。具体地说,就是马勒晚年的配器通常比较简单,织体比较稀疏,音响不如早期那么绚丽。但是另一件事情是这样的:马勒一般在作品首演之后都会作些修改,然后才定稿出版。但是(0)这种修改一般幅度是多少,我不知道,(1)“织体稀疏、音响平实”的第九交响曲并非由马勒亲自指挥首演,因此也没有修改定稿这个过程,(2)第九的前一部作品、同样没有经过最终修改定稿的《大地之歌》依然织体不那么稀疏、音响不那么平实。于是,只能根据《大地》和第九的风格有多令人信服这一点来判断他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这些作品。对于第十的可能风格的预测,也只能以此为依据。一直觉得马勒最后的三部曲(大地、第九、第十)里面表现出来的音乐风格的跳进跨度大到让人恐怖,如果这种跳进确实是马勒晚期作品里真正的规律,那么可以认为Carpenter续的马勒是在乱写,真的在乱写。莫名其妙的对位声部几乎阴魂不散地裹在主旋律周围,显得极为拖沓;许多配器都溺于表面的美感,听起来就是淹没了主旨。老大,命都快没了,老婆都跟人飞了,还炫呢?
但是谁知道马勒的真正想法呢?有读过Henri Louis de la Grange的“巨”著《马勒》的能够说一说么?
2. 前面提到“主旨”,那么马勒第十的主旨是什么?为什么加了花哨的配器感觉就淹没了主旨呢?反过来讲,如果认为加了花哨的配器就是淹没了主旨,那就是说主旨存在于配器的精简。配器的精简会让和声和旋律光秃秃(也就是更明确),那么和声和旋律就表现了主旨。那么马勒第十的和声和旋律是什么样的呢?根据Chailly在纪录片《Conducting Mahler》里的说法,马勒在第十里面已经用自己的方式走到了“九音体系”,再加三个音就是十二音了。这意味着(我们的听觉也证明了)调性的游离和和声的怪异是相当地严重。和之前在和声和调性上保守得多的交响曲(第九的调性和结构的不规则毕竟远远没这么严重)相比,结合马勒这个人的极度浪漫主义性格,调性的游离和和声的怪异可能——只是可能——又意味着他内心受到极度的煎熬(这一点应有大量书信和其他证据可证)。这样的煎熬又体现在他的手稿上(比如手稿上对妻子的挣扎的呼唤)和音乐里——像心痛爆炸几欲吐血而亡一样的真正的和声的大噩梦(不知道哪里说过拉威尔说瓦格纳的音乐是“和声的大噩梦”)、骷髅舞曲(第三乐章)、撕心烈肺的平静的哭泣(第五乐章的长笛独奏)——这样的音乐都写出来了,还有心情炫技啊?
再加例行乐评一句:指挥和乐团都处在它们的顶级形态,有大量细节和优秀的平衡,音响工程也让没有人失望。(Both the conductor and the orchestra is in their top form, with plenty of details and excellent balance. The engineeringalso lets nobody down.)
1. Carpenter给马勒第十的残稿添加了很多很多对位的旋律声部,于是和其他各版相比,多了很多很多奇怪的声音。
2. Carpenter在不添加旋律声部的时候,配器比其他各版厚实、花哨无数倍;几个本来就花哨的乐章自不用说,连第五乐章也……不少地方写得像乐队炫技音乐和电影音乐。
3. 一些重要的细节作了改变,如第五乐章开头和后来的闷如暴雷的鼓声力度小了很多。据说,这鼓声是马勒在楼层很高的宾馆房间里受了大街上的葬礼队伍的启发,而据Amazon的某顾客评论说,Carpenter之所以把它改成轻声,是因为他认为“马勒在很高的楼层里听到的鼓声不应该很响”。
结论:我不喜欢这个版本。
那么,不喜欢这个版本,可能是以下两种情况:
1. 先前的经验足以令我信服并印象很深,而这个版本区别太大,并不足以令我信服。如果是这样,那么有可能存在相反的情况,即先听了这个版本觉得不错,然后就受不了其他版本了。
2. 这个版本确实很差。
那么为什么差呢?除了听者(我)的主观感受以外,评判标准又是什么呢?好的音乐学者应该能从各个角度而不只是听觉经验和听觉分析的角度解决这样的问题,好的乐评应该也能就这个问题 谈些比较客观的说法。可是我不是音乐学者,也不指望把这篇写成好的乐评,就只能凭着自己对马勒的一知半解稍微说几句。
1. 普遍认为,马勒晚年的风格不是Carpenter续完的这个样子。具体地说,就是马勒晚年的配器通常比较简单,织体比较稀疏,音响不如早期那么绚丽。但是另一件事情是这样的:马勒一般在作品首演之后都会作些修改,然后才定稿出版。但是(0)这种修改一般幅度是多少,我不知道,(1)“织体稀疏、音响平实”的第九交响曲并非由马勒亲自指挥首演,因此也没有修改定稿这个过程,(2)第九的前一部作品、同样没有经过最终修改定稿的《大地之歌》依然织体不那么稀疏、音响不那么平实。于是,只能根据《大地》和第九的风格有多令人信服这一点来判断他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这些作品。对于第十的可能风格的预测,也只能以此为依据。一直觉得马勒最后的三部曲(大地、第九、第十)里面表现出来的音乐风格的跳进跨度大到让人恐怖,如果这种跳进确实是马勒晚期作品里真正的规律,那么可以认为Carpenter续的马勒是在乱写,真的在乱写。莫名其妙的对位声部几乎阴魂不散地裹在主旋律周围,显得极为拖沓;许多配器都溺于表面的美感,听起来就是淹没了主旨。老大,命都快没了,老婆都跟人飞了,还炫呢?
但是谁知道马勒的真正想法呢?有读过Henri Louis de la Grange的“巨”著《马勒》的能够说一说么?
2. 前面提到“主旨”,那么马勒第十的主旨是什么?为什么加了花哨的配器感觉就淹没了主旨呢?反过来讲,如果认为加了花哨的配器就是淹没了主旨,那就是说主旨存在于配器的精简。配器的精简会让和声和旋律光秃秃(也就是更明确),那么和声和旋律就表现了主旨。那么马勒第十的和声和旋律是什么样的呢?根据Chailly在纪录片《Conducting Mahler》里的说法,马勒在第十里面已经用自己的方式走到了“九音体系”,再加三个音就是十二音了。这意味着(我们的听觉也证明了)调性的游离和和声的怪异是相当地严重。和之前在和声和调性上保守得多的交响曲(第九的调性和结构的不规则毕竟远远没这么严重)相比,结合马勒这个人的极度浪漫主义性格,调性的游离和和声的怪异可能——只是可能——又意味着他内心受到极度的煎熬(这一点应有大量书信和其他证据可证)。这样的煎熬又体现在他的手稿上(比如手稿上对妻子的挣扎的呼唤)和音乐里——像心痛爆炸几欲吐血而亡一样的真正的和声的大噩梦(不知道哪里说过拉威尔说瓦格纳的音乐是“和声的大噩梦”)、骷髅舞曲(第三乐章)、撕心烈肺的平静的哭泣(第五乐章的长笛独奏)——这样的音乐都写出来了,还有心情炫技啊?
再加例行乐评一句:指挥和乐团都处在它们的顶级形态,有大量细节和优秀的平衡,音响工程也让没有人失望。(Both the conductor and the orchestra is in their top form, with plenty of details and excellent balance. The engineeringalso lets nobody 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