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这么大的承受能力?
我很矛盾地推荐这张唱片。为什么?
我的第一个马太的版本是leonhardt的,现在我也觉得leonhardt在器乐的处理上比起声乐来更深得我心。于是听这个如雷贯耳的名版之前也是做好心理准备的。一气把这套唱片听完以后,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有两个感受:第一是好;第二是过于好了。我觉得李希特的版本达到了一种宗教般的‘入定’的感觉。听的时候无法再思考其他事物了。完全都沉浸在音乐当中了。如果说之前没有任何对这套唱片的概念的话,我也会认为这是一次伟大的演绎的。李希特在速度上一向是以慢为主的,这倒是有一点像沉溺的Bernstein。李希特最让人钦佩的就是对速度的处理。虽然慢但是不拖也不乱。一切都缓慢地推进,有条不紊地进行,就好像在你面前展开一幅长卷,非常富有经历感。巴赫正是因为绝无仅有地利用旋律和对位表达一种人或人们的极复杂的感情而成为伟大的,李希特的这个伟大版本的令人赞叹指出也正是因为它很好地把握了这种音乐对于精神的把握。如果把卡尔.李希特比作一个导演的话,我得说他对剧本核心的理解是非常透彻的,而且是一位很善于‘讲故事’的导演。这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这是整个演绎具有一种老电影版的美感。
但是我又觉得李希特少了一点‘淡’,虽然我知道不用仿古乐队做到这点也困难,而且他追求的也并不是这个。但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成了一个大问题。当开场大合唱开始的时候,有排山倒海史诗般感觉。全部的精神都被拉了进去。我每次听这个开场大合唱的时候都是消耗式的。李希特把它处理得太感人了,以至于我听完了以后已经无法摆脱开来,它就像拉开了一段伟大旅程的序幕一般,当它宣告一切都将开始的时候,我都会怀疑自己有没有准备好去经历。李希特好像是毫无保留的。以至于从那里后,我每次要么听完开场就听不下去了,要么就首先跳过开场直接往后听。我很苦恼地没办法很正常地听完整。正因为如此,我更倾向于开始做一些保留,把感情控制压抑一些才好。
除此之外,对于这个版本我可以说是完美无暇的。如果你不像我心里承受能力这么低的或者是古乐的死硬派的话,那么这就是给你准备的一套经典演绎。
我的第一个马太的版本是leonhardt的,现在我也觉得leonhardt在器乐的处理上比起声乐来更深得我心。于是听这个如雷贯耳的名版之前也是做好心理准备的。一气把这套唱片听完以后,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有两个感受:第一是好;第二是过于好了。我觉得李希特的版本达到了一种宗教般的‘入定’的感觉。听的时候无法再思考其他事物了。完全都沉浸在音乐当中了。如果说之前没有任何对这套唱片的概念的话,我也会认为这是一次伟大的演绎的。李希特在速度上一向是以慢为主的,这倒是有一点像沉溺的Bernstein。李希特最让人钦佩的就是对速度的处理。虽然慢但是不拖也不乱。一切都缓慢地推进,有条不紊地进行,就好像在你面前展开一幅长卷,非常富有经历感。巴赫正是因为绝无仅有地利用旋律和对位表达一种人或人们的极复杂的感情而成为伟大的,李希特的这个伟大版本的令人赞叹指出也正是因为它很好地把握了这种音乐对于精神的把握。如果把卡尔.李希特比作一个导演的话,我得说他对剧本核心的理解是非常透彻的,而且是一位很善于‘讲故事’的导演。这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这是整个演绎具有一种老电影版的美感。
但是我又觉得李希特少了一点‘淡’,虽然我知道不用仿古乐队做到这点也困难,而且他追求的也并不是这个。但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成了一个大问题。当开场大合唱开始的时候,有排山倒海史诗般感觉。全部的精神都被拉了进去。我每次听这个开场大合唱的时候都是消耗式的。李希特把它处理得太感人了,以至于我听完了以后已经无法摆脱开来,它就像拉开了一段伟大旅程的序幕一般,当它宣告一切都将开始的时候,我都会怀疑自己有没有准备好去经历。李希特好像是毫无保留的。以至于从那里后,我每次要么听完开场就听不下去了,要么就首先跳过开场直接往后听。我很苦恼地没办法很正常地听完整。正因为如此,我更倾向于开始做一些保留,把感情控制压抑一些才好。
除此之外,对于这个版本我可以说是完美无暇的。如果你不像我心里承受能力这么低的或者是古乐的死硬派的话,那么这就是给你准备的一套经典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