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 Love
Yiruma的钢琴曲,对于我这个不懂音乐的人来说,非常容易听懂。所谓听懂,也许是指心有灵犀,能够感觉到作曲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和语言,甚至还可以翻译成文字。
于是,这算不上传世之作。比如肖邦,几个世纪以来弹奏者不断,聆听者不断,其中原因之一便是无法明确感受一个固定的主题,于是一遍接一遍,随着演奏者、聆听者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不过,仍然无法说“听懂”。在懂了Yiruma后,在听过无数次之后,也许,人们会厌倦地将其抛置一边。
即便是在容易懂的音乐中,First Love中的曲子也算得上小儿科了。几个简短的音符,重复几遍,构成一个曲子,让人想起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
然而奇怪的是,这样简单、平常的曲子,却让人——至少是我——感动,并破天荒地着迷、倾心,很难理解其缘由。后来想,这也许即是生活,一日三餐,两点一线,不断地重复,而平凡的气息中却穿梭着希望、爱情、亲情、伤感、分离,等等等等,这种共鸣——抑或是移情,便是Yiruma音乐的魅力所在吧。
于是,这算不上传世之作。比如肖邦,几个世纪以来弹奏者不断,聆听者不断,其中原因之一便是无法明确感受一个固定的主题,于是一遍接一遍,随着演奏者、聆听者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不过,仍然无法说“听懂”。在懂了Yiruma后,在听过无数次之后,也许,人们会厌倦地将其抛置一边。
即便是在容易懂的音乐中,First Love中的曲子也算得上小儿科了。几个简短的音符,重复几遍,构成一个曲子,让人想起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
然而奇怪的是,这样简单、平常的曲子,却让人——至少是我——感动,并破天荒地着迷、倾心,很难理解其缘由。后来想,这也许即是生活,一日三餐,两点一线,不断地重复,而平凡的气息中却穿梭着希望、爱情、亲情、伤感、分离,等等等等,这种共鸣——抑或是移情,便是Yiruma音乐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