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想歌唱

很早很早就知道这个名字,姜昕。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烽烟四起,英雄辈出,唐朝,黑豹,魔岩三杰,校园民谣……没有人能一统天下,而这里面一个女孩的名字,不过象一颗石子扔进江湖中,激起一朵小小的涟漪,很快消失了。
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记得她。
当年,1996年吧,在音像店里,我肯定见过她的第一张专辑《花开不败》。在那么多录音带和CD中间,就好象在人海,那些檫肩而过的脸都似曾相识,目光也许停留0.1秒,就过去了,流水一样。
2004年年末,偶然的,我打开一张报纸,被一个标题吸引住了,“不再丢失希望这宝贝”,是对姜昕的专访,当时她出了第2张专辑《纯粹》。我没想去听,我只是喜欢那篇文章,喜欢文章里那个女孩诉说的“那些象尘埃一样飘荡在空气里的心情”。
很久以后我还在想那个女孩的话,我就是想歌唱,我就是一个做梦的人,梦想之外的东西我都不在乎。
1988年,姜昕上大学,会计专业。她特别爱玩,扎着两个辫子,背着吉他,在校园里晃,很快认识了几个玩摇滚的哥们,那是几个后来如日中天的名字,张炬,窦唯,丁武……那时侯他们年轻,十八九岁,二十出头,弹着吉他一起唱鲍伯狄伦的《答案在风中飘》。扎辫子的女孩傻了,原来,歌可以是这样的,充满力量。
第二年,她退学了,去唱歌——
“北京有名的歌厅都被我唱遍了。最开始是因为好玩,后来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还能挣点钱。而且我和其他唱歌厅的女孩“范儿”都不一样,她们都穿那种大蓬蓬裙子,唱点《恋寻》啊什么的,我那时候穿破牛仔裤,全是拷贝英文歌。”
1995年10月26日,姜昕进录音棚开始制作她的第一张专辑,那一天是她的25岁生日,也是张炬下葬的日子。
很多年过去了。
那些名字,曾经赫赫的名字,都被风吹散了。但是这个女孩还在唱歌,并不大声,并不嘹亮,只是温暖,坚定,自由——
已经决定好了
做个做梦的人
一个不切实际的人
就算青丝变成了白雪
皱纹也渐渐
爬上曾经光滑的脸庞
就算心裡的梦永远不能实现……
那个晚上,我坐在办公室里,窗户紧闭,还是有车声,刹车,减速,踩油门,按喇叭……但是,我点开专辑下载的试听……有点沙哑的女声,随意的,懒散的,却好象一把琴砸过来,琴弦断了,琴音回翔,把你眼睛蒙上,我一下子怔住了,影影绰绰的,好象记起一些事情,不清晰,心情飘飘荡荡的,在水里,在风中。
我想我已经很老了,已经被归入老男人的行列,怎么还可以被这样一首歌打动。我想她怎么可以唱出我年轻时的誓言,在很多年以后,梦想这两个字早落满灰尘。
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是有那样的人,说固执也好,幼稚也好,他们知道自己不是随便的花朵。有些枯萎了。有些,还在坚持。
我把这首歌传给小更,她说,很久没有听到这么认死理的歌了。
姜昕在歌里说,感谢音乐让我发现一个更加完美的世界。
我说,我还没有发现,但是已经老了。
但是你要不停地找啊,小更说,不停下来,就不会老。象歌里唱的,就算青丝变成了白雪,皱纹也渐渐爬上曾经光滑的脸庞,就算心裡的梦,永远 不能实现。
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做到。但是想想也很好啊。
想想。
希望我是特别的
不随着时间放弃
姜昕说,她特别喜欢列侬那首《Imagine》的歌词:“也许你认为我是一个做梦的人,但我肯定不是惟一的一个。”
她一直记得,1988年的时候,和朋友们一起看伍德斯托克演唱会,有一个画面,那里面的老头和老太太系着牛仔巾,穿着皮夹克,骑着摩托车,手里拎着酒去看演出。
“那时候我还没退学,朋友们也都还年轻,我们都对这个镜头印象非常深刻,当时我就想,这样的生活应该在我们身上实现。”
于是我知道自己不是随便的花朵
只为梦幻的声音而绽放
虽然一切就像流水奔腾不复返
那些声音 不会枯萎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烽烟四起,英雄辈出,唐朝,黑豹,魔岩三杰,校园民谣……没有人能一统天下,而这里面一个女孩的名字,不过象一颗石子扔进江湖中,激起一朵小小的涟漪,很快消失了。
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记得她。
当年,1996年吧,在音像店里,我肯定见过她的第一张专辑《花开不败》。在那么多录音带和CD中间,就好象在人海,那些檫肩而过的脸都似曾相识,目光也许停留0.1秒,就过去了,流水一样。
2004年年末,偶然的,我打开一张报纸,被一个标题吸引住了,“不再丢失希望这宝贝”,是对姜昕的专访,当时她出了第2张专辑《纯粹》。我没想去听,我只是喜欢那篇文章,喜欢文章里那个女孩诉说的“那些象尘埃一样飘荡在空气里的心情”。
很久以后我还在想那个女孩的话,我就是想歌唱,我就是一个做梦的人,梦想之外的东西我都不在乎。
1988年,姜昕上大学,会计专业。她特别爱玩,扎着两个辫子,背着吉他,在校园里晃,很快认识了几个玩摇滚的哥们,那是几个后来如日中天的名字,张炬,窦唯,丁武……那时侯他们年轻,十八九岁,二十出头,弹着吉他一起唱鲍伯狄伦的《答案在风中飘》。扎辫子的女孩傻了,原来,歌可以是这样的,充满力量。
第二年,她退学了,去唱歌——
“北京有名的歌厅都被我唱遍了。最开始是因为好玩,后来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还能挣点钱。而且我和其他唱歌厅的女孩“范儿”都不一样,她们都穿那种大蓬蓬裙子,唱点《恋寻》啊什么的,我那时候穿破牛仔裤,全是拷贝英文歌。”
1995年10月26日,姜昕进录音棚开始制作她的第一张专辑,那一天是她的25岁生日,也是张炬下葬的日子。
很多年过去了。
那些名字,曾经赫赫的名字,都被风吹散了。但是这个女孩还在唱歌,并不大声,并不嘹亮,只是温暖,坚定,自由——
已经决定好了
做个做梦的人
一个不切实际的人
就算青丝变成了白雪
皱纹也渐渐
爬上曾经光滑的脸庞
就算心裡的梦永远不能实现……
那个晚上,我坐在办公室里,窗户紧闭,还是有车声,刹车,减速,踩油门,按喇叭……但是,我点开专辑下载的试听……有点沙哑的女声,随意的,懒散的,却好象一把琴砸过来,琴弦断了,琴音回翔,把你眼睛蒙上,我一下子怔住了,影影绰绰的,好象记起一些事情,不清晰,心情飘飘荡荡的,在水里,在风中。
我想我已经很老了,已经被归入老男人的行列,怎么还可以被这样一首歌打动。我想她怎么可以唱出我年轻时的誓言,在很多年以后,梦想这两个字早落满灰尘。
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是有那样的人,说固执也好,幼稚也好,他们知道自己不是随便的花朵。有些枯萎了。有些,还在坚持。
我把这首歌传给小更,她说,很久没有听到这么认死理的歌了。
姜昕在歌里说,感谢音乐让我发现一个更加完美的世界。
我说,我还没有发现,但是已经老了。
但是你要不停地找啊,小更说,不停下来,就不会老。象歌里唱的,就算青丝变成了白雪,皱纹也渐渐爬上曾经光滑的脸庞,就算心裡的梦,永远 不能实现。
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做到。但是想想也很好啊。
想想。
希望我是特别的
不随着时间放弃
姜昕说,她特别喜欢列侬那首《Imagine》的歌词:“也许你认为我是一个做梦的人,但我肯定不是惟一的一个。”
她一直记得,1988年的时候,和朋友们一起看伍德斯托克演唱会,有一个画面,那里面的老头和老太太系着牛仔巾,穿着皮夹克,骑着摩托车,手里拎着酒去看演出。
“那时候我还没退学,朋友们也都还年轻,我们都对这个镜头印象非常深刻,当时我就想,这样的生活应该在我们身上实现。”
于是我知道自己不是随便的花朵
只为梦幻的声音而绽放
虽然一切就像流水奔腾不复返
那些声音 不会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