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总要落幕 人生难免别离
"就像听完《Kill Bill 1》片尾那曲The Lonely Shepherd竟然也会长叹,电影就这样完了……"
大半年前要离开某个地方时反复循环播放的一张原声带,来自Kill Bill Volume 1。其实我们都知道电影总是要落幕,在KB1片子结尾突然传来的空远的排箫声,悬在半空的心灵一下子掉了,掉到一个周围只有黑幕的无边无际的封闭空间,与剧情毫无关联。Georger Zamfir的排箫就这样被昆汀拿来放在了结尾,我分不清这是激动情绪的跌落还是纯粹对于片尾曲的沉迷,隐隐的还有些小伤感。面对着一串字母组成的Quentin Tarantino,牛逼二字已经不足以形容那种接踵而至的冲动,还要确认下这不是膜拜,只是纯粹的真挚的情感。就像最近写wiki里杨德昌从美国回台湾后逢人提及赫尔佐格说完“哇操”之后就激动得难以为继。
即便我们知道后面还有KB2,电影没有就这么完了,而那张原声更是美妙得不行。不知道大家在KB1和KB2之间隔了多久,反正我是有隔着一段时间,于是在结尾落幕的一刹那,真的就在音乐中感慨及了许多。
自然而然,原声带成了一个不错的慰藉,除了N多人知道的口哨段,个人喜欢的有bang bang,dont let me be misunderstood,the flower of carnage以及结尾的the lonely shepherd。不过我要说的是整张拼盘式OST都喜欢,区别就在于不同曲目喜欢的痴迷疯狂程度上。
我不能用去年流行的句式说喜欢电影的人不能不喜欢痞子,不能不喜欢里头的音乐种种(是热诚的影迷就一定要看,是中国人一定要看之类),但喜欢痞子的一堆人绝对是真心的——至于说及Five Point Palm Exploding Heart Technique,那是两年前KB2的记忆了,总要纠缠在一处。
大半年前要离开某个地方时反复循环播放的一张原声带,来自Kill Bill Volume 1。其实我们都知道电影总是要落幕,在KB1片子结尾突然传来的空远的排箫声,悬在半空的心灵一下子掉了,掉到一个周围只有黑幕的无边无际的封闭空间,与剧情毫无关联。Georger Zamfir的排箫就这样被昆汀拿来放在了结尾,我分不清这是激动情绪的跌落还是纯粹对于片尾曲的沉迷,隐隐的还有些小伤感。面对着一串字母组成的Quentin Tarantino,牛逼二字已经不足以形容那种接踵而至的冲动,还要确认下这不是膜拜,只是纯粹的真挚的情感。就像最近写wiki里杨德昌从美国回台湾后逢人提及赫尔佐格说完“哇操”之后就激动得难以为继。
即便我们知道后面还有KB2,电影没有就这么完了,而那张原声更是美妙得不行。不知道大家在KB1和KB2之间隔了多久,反正我是有隔着一段时间,于是在结尾落幕的一刹那,真的就在音乐中感慨及了许多。
自然而然,原声带成了一个不错的慰藉,除了N多人知道的口哨段,个人喜欢的有bang bang,dont let me be misunderstood,the flower of carnage以及结尾的the lonely shepherd。不过我要说的是整张拼盘式OST都喜欢,区别就在于不同曲目喜欢的痴迷疯狂程度上。
我不能用去年流行的句式说喜欢电影的人不能不喜欢痞子,不能不喜欢里头的音乐种种(是热诚的影迷就一定要看,是中国人一定要看之类),但喜欢痞子的一堆人绝对是真心的——至于说及Five Point Palm Exploding Heart Technique,那是两年前KB2的记忆了,总要纠缠在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