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伯 田园 贝多芬
通过了有限的几张克莱伯的聆听,我几乎肯定了每次到了结尾,听众之所以要隔那么长时间才断断续续的鼓掌,并非表示他们已经被演绎深深打动,而是他们不认为这部作品就这么结束了。所以当时的媒体类似于沉浸于其中不可自拔这样的描述基本上还是出于职业性的惯性笔法,让他们去挑战观众们心中一个美好的回忆,显然是不愿意的,而且,笔者本身也许正是那些观众之一。
指挥家克莱伯对作品的理解跟听众们是有很大的距离的,他将含蓄和意犹未尽作为结尾不是出于一种煽动的考虑,事实上,这样的结束永远跟煽动搭不上任何关系,除非是在崇尚言有尽而意不穷的中国。在西方国家,一场看上去成功的音乐会表现在指挥将最后一个音符按下的同时响起震耳欲聋的掌声,观众还要陆陆续续的起立(请注意,这里一般是前排的先带头,后排的则跟从),顺便舒缓一下僵硬的大腿。
古典主义音乐严格的程式变化,让深受这种文化浸养的西方观众带着节拍器去检查而不是聆听每一场音乐会。他们 一般选择保守的曲目,以便让自己在狭窄的靠背椅上能够显得更自信。大众的指挥家自然会迎合听众的品味,一遍遍重复前人走过的经验,一场音乐会犹如一次考试,考卷是主办方给出的,但是标准答案却在听众手里。因此像贝六这样的演绎,克莱伯是真的会让所有人无所适从的。快,为什么那么快?是我的节拍器坏了还是他的?如果是第一次听,谁都不能习惯这样的速度,这时我们的脑海中会划过伯姆,瓦尔特的名字,我们甚至会搜索到富特文格勒,但是无论请来哪尊,都不能缓解现在焦虑的情绪。是的,克莱伯把我们吓着了,他没有用它拿手的贝七,而是用这部充满田园风光的贝六来吓我们。 怎么可能相信站在指挥台上的是一个对外界的批评极度敏感以及号称自己是个极其脆弱和害羞的人?他可以让酒神再度附身,肆意挥洒对贝六的理解。 有文章认为“......关于《田园》的整体风格以及细节演绎,看来已经没有争论的必要了……”,可见当时的乐评接受了克莱伯的方式,即便如此,直到现在,所有的指挥家们在指挥相同的作品时,还是选择了大众的老路。我没有听过托斯卡尼尼是如何理解的,任何号称对乐谱绝对忠实的大师,一旦到了贝六就显得有点犹豫。如此胆大妄为的举动,大概也就克莱伯一个人了。
指挥家克莱伯对作品的理解跟听众们是有很大的距离的,他将含蓄和意犹未尽作为结尾不是出于一种煽动的考虑,事实上,这样的结束永远跟煽动搭不上任何关系,除非是在崇尚言有尽而意不穷的中国。在西方国家,一场看上去成功的音乐会表现在指挥将最后一个音符按下的同时响起震耳欲聋的掌声,观众还要陆陆续续的起立(请注意,这里一般是前排的先带头,后排的则跟从),顺便舒缓一下僵硬的大腿。
古典主义音乐严格的程式变化,让深受这种文化浸养的西方观众带着节拍器去检查而不是聆听每一场音乐会。他们 一般选择保守的曲目,以便让自己在狭窄的靠背椅上能够显得更自信。大众的指挥家自然会迎合听众的品味,一遍遍重复前人走过的经验,一场音乐会犹如一次考试,考卷是主办方给出的,但是标准答案却在听众手里。因此像贝六这样的演绎,克莱伯是真的会让所有人无所适从的。快,为什么那么快?是我的节拍器坏了还是他的?如果是第一次听,谁都不能习惯这样的速度,这时我们的脑海中会划过伯姆,瓦尔特的名字,我们甚至会搜索到富特文格勒,但是无论请来哪尊,都不能缓解现在焦虑的情绪。是的,克莱伯把我们吓着了,他没有用它拿手的贝七,而是用这部充满田园风光的贝六来吓我们。 怎么可能相信站在指挥台上的是一个对外界的批评极度敏感以及号称自己是个极其脆弱和害羞的人?他可以让酒神再度附身,肆意挥洒对贝六的理解。 有文章认为“......关于《田园》的整体风格以及细节演绎,看来已经没有争论的必要了……”,可见当时的乐评接受了克莱伯的方式,即便如此,直到现在,所有的指挥家们在指挥相同的作品时,还是选择了大众的老路。我没有听过托斯卡尼尼是如何理解的,任何号称对乐谱绝对忠实的大师,一旦到了贝六就显得有点犹豫。如此胆大妄为的举动,大概也就克莱伯一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