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无二的Mravinsky
好东西说的太多了,往往就会走向方面,我们太年轻,因此逆反心理还是有的。对于这张唱片,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不屑的声音,他们拿各种各样的版本与之比较,指出种种“盛名不符”之处,当然了,Mariss Jansons,Karajan,Ferenc Fricsay,Celibidache这些名字是会经常提到的,哦,还有一个Bernstein。这里不想提Karajan,一般推崇Fricsay的还有很多的。至于把Celibidache评的神叨叨的我就不能理解,当然了,如果你现在正处于脑死状态,或许很能体会他的用意,但我还没活够。
我看到了“古典音乐网”中一个网友对Celibidache版的看法,他说“你们都别急着说celibidache的柴六不好,别急着否认他的柴六。的确,celi的柴六与其他版本差别很大,我也知道为什么mravinsky的最受欢迎。可是音乐指挥不是要“戏剧性”,“过瘾”才是好的,重要的是反映出作品的气质内涵。celi的音乐不是以激动的效果取胜的,不讲究“抓人”,所以初听有不近人情之处。但是celi的柴6充分表现了压抑,焦灼,阴郁的一面,是不可多得的佳作;长长的第一乐章,有掏心之感!我相信诸位如果好好的听,把他的听个至少几十遍,再听听friscay,mravinsky等人的,celi的绝对是可以与fricsay媲美的上乘之作!!!”
首先对柴氏的作品要有多么深刻的理解,是用不着听个几十遍的,如果说要把柴氏的作品搞得需要听几十遍才能听出味道来,那只能说明指挥的失败,而并非听众的低能。对于柴氏后三部交响曲,尤其是第六交响曲,它究竟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的样的情绪,非常的显而易见。作为一个歇斯底里的音乐家,他的感情是最人间的,任何高深莫测的改动或者有什么所谓的“不近人情”之处都是失败的演绎。
就说说Mravinsky的缺点:铜管乐水平太高,使得乐队不均衡;弦乐部分比较粗糙;神经质;过于火爆……等等。
好了,现在说说他的优点:铜管乐水平太高,使得乐队不均衡;弦乐部分比较粗糙;神经质;过于火爆……等等。
Ok,我承认上一段我偷懒了,用了快捷键,我只是想说,这种表现手法,不正是Tchaikovsky后三部交响曲所需要的效果吗?柴氏的交响曲里面不仅仅是阴郁和焦灼,更有着爆发的哭喊,若没有那些突兀的铜管乐,若没有乐队几乎癫狂的发挥,如何才能表达这种情绪来?
这位网友提到了作品的内涵,这就是作品的内涵,三个字概括“神经质”,四个字概括“歇斯底里”。对于Celibidache的勃拉姆斯,我报以崇高的敬意(仅次于Kleiber),不过对于柴氏,他不合适。
对于穆氏的柴4、5&6,不得不提的还有他的录制背景:这是他在1960年率领列宁格勒爱乐造访英国,趁隙录下了的,因此,其中的一气呵成以及统一感非常的明显,甚至连所谓的“缺陷”也是一模一样。
有人把世人对穆氏版本的推崇,归功于某种“巧合”,时值东西方冷战的关口,尤其是我们中国人特别爱做如此的猜想,不敢说是胡扯,但对于爱乐者来说,纠缠于这些历史的文章而不去体会音乐的本身,实在无聊。
历史上只有五张唱片曾经同时登上日本究极100、日本名曲300、企鹅三星戴花与留声机百大这四份权威榜单,这张就是其中之一。听众不是白痴,曲高未必和寡。
我看到了“古典音乐网”中一个网友对Celibidache版的看法,他说“你们都别急着说celibidache的柴六不好,别急着否认他的柴六。的确,celi的柴六与其他版本差别很大,我也知道为什么mravinsky的最受欢迎。可是音乐指挥不是要“戏剧性”,“过瘾”才是好的,重要的是反映出作品的气质内涵。celi的音乐不是以激动的效果取胜的,不讲究“抓人”,所以初听有不近人情之处。但是celi的柴6充分表现了压抑,焦灼,阴郁的一面,是不可多得的佳作;长长的第一乐章,有掏心之感!我相信诸位如果好好的听,把他的听个至少几十遍,再听听friscay,mravinsky等人的,celi的绝对是可以与fricsay媲美的上乘之作!!!”
首先对柴氏的作品要有多么深刻的理解,是用不着听个几十遍的,如果说要把柴氏的作品搞得需要听几十遍才能听出味道来,那只能说明指挥的失败,而并非听众的低能。对于柴氏后三部交响曲,尤其是第六交响曲,它究竟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的样的情绪,非常的显而易见。作为一个歇斯底里的音乐家,他的感情是最人间的,任何高深莫测的改动或者有什么所谓的“不近人情”之处都是失败的演绎。
就说说Mravinsky的缺点:铜管乐水平太高,使得乐队不均衡;弦乐部分比较粗糙;神经质;过于火爆……等等。
好了,现在说说他的优点:铜管乐水平太高,使得乐队不均衡;弦乐部分比较粗糙;神经质;过于火爆……等等。
Ok,我承认上一段我偷懒了,用了快捷键,我只是想说,这种表现手法,不正是Tchaikovsky后三部交响曲所需要的效果吗?柴氏的交响曲里面不仅仅是阴郁和焦灼,更有着爆发的哭喊,若没有那些突兀的铜管乐,若没有乐队几乎癫狂的发挥,如何才能表达这种情绪来?
这位网友提到了作品的内涵,这就是作品的内涵,三个字概括“神经质”,四个字概括“歇斯底里”。对于Celibidache的勃拉姆斯,我报以崇高的敬意(仅次于Kleiber),不过对于柴氏,他不合适。
对于穆氏的柴4、5&6,不得不提的还有他的录制背景:这是他在1960年率领列宁格勒爱乐造访英国,趁隙录下了的,因此,其中的一气呵成以及统一感非常的明显,甚至连所谓的“缺陷”也是一模一样。
有人把世人对穆氏版本的推崇,归功于某种“巧合”,时值东西方冷战的关口,尤其是我们中国人特别爱做如此的猜想,不敢说是胡扯,但对于爱乐者来说,纠缠于这些历史的文章而不去体会音乐的本身,实在无聊。
历史上只有五张唱片曾经同时登上日本究极100、日本名曲300、企鹅三星戴花与留声机百大这四份权威榜单,这张就是其中之一。听众不是白痴,曲高未必和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