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而又激切的舒伯特演绎——略谈内田光子演奏的D. 850
原载《音乐周报》,欣赏内田光子的录音,我往往是佩服多于感动,聆听这款舒伯特D. 850的唱片却不然。这大概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一张内田光子的唱片了,甚至超过她在日本现场版的莫扎特独奏作品。当然由于先前对她的演奏缺乏收藏的热情,听得也不算多。
张可驹
对于内田光子这位钢琴家,我聆听她的演奏有时并无很深刻的感动,对她身为音乐家的某些做法,却常常心生敬佩。譬如,她演奏德彪西《12首练习曲》的录音被奉为经典,钢琴家却并没有乘胜追击,大量灌录德彪西其它的独奏作品。内田光子两次灌录贝多芬的协奏曲全集,对于奏鸣曲部分,却止步于最后的五首。少年时,肖邦比赛或许成为她苦乐参半的回忆,而成名之后,钢琴家除了两首奏鸣曲,就不曾留下其它的肖邦录音。
换言之,内田光子确实只演奏那些她真正擅长,在其中“有话要说”的作品。这样的态度自然极为宝贵,但有时,我会更多留意到钢琴家的一些小手笔,却没有看到更为强有力的宏观景色。最近听她演奏舒伯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D. 850的唱片,却是精神为之一振。说起来,内田光子探索最深入的领域就是莫扎特与舒伯特。相对于黄金年代的经典演绎,她系统灌录舒伯特独奏作品的唱片虽然较新,却仿佛也渐渐被视为行之有年的新经典。先前听过D. 894、D. 664等作品的录音,确实是她的录音中,自己比较喜欢的部分。这次D. 850听得我耳目一新,首先就因为这有些不太像她往常的演奏了。
当然,这也同作品本身有关。《D大调奏鸣曲》是舒伯特笔下最为交响化的一首钢琴奏鸣曲,第一与第三乐章的激荡,让我们联想到他宏伟的交响乐巨作,或是后期的室内乐。内田光子表现该作第一乐章,可说是强化了原作的交响性气魄。她的音响原本就有出色的立体感,呈现声部结构的稳固自是拿手。而在这里,钢琴家还特别从乐章的横向结构层面着眼,通过不同部分衔接的设计,以及细节中自由速度的收放效果,特别将整个乐章弹出一种环环紧扣,间不容发的紧张。如前所述,有时内田光子做出一些生动的变化,在我听来,却没有更大格局的一种贯通。譬如她重录的莫扎特协奏曲,很有兴趣地收了一张,听后却未满足期待。D. 850中,钢琴家却完全弹出贯通一气,一推到底的效果。
听后颇感畅快,而仔细观察,你又会发现她在速度变化中的自发性仍旧是充分。仅是钢琴家(特别地)牢牢抓住原作的推进力,配合她富有立体感的音响,在这样的紧凑之中,也把乐章雄伟的结构充分勾勒出来了。为了呈现雄伟感,有人会放慢一些,最典型的莫过于吉利尔斯的经典演绎。他强调句子的宽阔,配合独有的黄金之声,境界自是高迈。内田光子的音响既非辉煌的路子,也未在此努力表现丰富的层次变化,而是在一种纯质的朴素中,呈现纵向的和声结构的坚实骨架。她的表现让我想到布伦德尔。配合紧凑的速度,内聚的句法,依然弹出这种宏大感,只有对于结构的不同层面都进行透彻的思考之后,方才能够以纵横一体的演绎思维加以呈现。
在这样鲜明的立意之下,内田光子也将这种凝聚统一的追求推向全曲的其它部分。第二乐章的速度很流畅,乐章大致呈现A—B—A—B—A的结构,钢琴家进入第一个B段时,弹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热情。吉列尔斯在此探索最为内省的气质,内田光子则走向几乎相反的方向。至乐章后半,她先后在A、B两段中所弹出的激切,更是将音乐带向一些短暂的白热化的瞬间。而表现乐章中间的那个A段时,内田光子毫无疑问弹出了她最为敏感、柔和而富有变化的声音。在整体的朴素中,这样的指触可谓点睛之笔,可见钢琴家塑造音色的功力仍是不俗,却始终比较惜墨。
D. 850的终曲尤为特别,因为在高度戏剧性的三个乐章之后,舒伯特设计了一个看似单纯是轻松幽默的结尾。如此一来,全篇的起承转合就更加充满奇诡的意味。有人会突出那种轻松气质,这也是顺理成章的,内田光子却选择削弱演奏中的轻盈与谐趣,转而在音乐形象中求取更稳健的分量感。演奏开头的主题部分,钢琴家仿佛在说明自由速度的含义:左手保持基本节拍的稳定,右手则弹出自如的变化。在这里,内田光子特别做出一种强化,并非强化自由度,而是强化左手节奏的稳固(分量感由此浮现),以此明确她演奏终曲的方向。有趣的是,她同时也弹出了右手旋律充分的自由,呈现出节拍的稳固与Rubato的表达性相互突出的妙笔。这为钢琴家关于四个乐章凝聚统一的构思划上有力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