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听傅聪遐想
夏夜微风,又是独自一人,拿出傅聪的肖邦夜曲cd来听,心潮起伏。老先生曾说真正的肖邦灵魂非常热情,也有很深的悲哀,正如李后主的词,充满故国情怀,充满离愁别恨。想到“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又如“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用这些意境深远,气象万千的词句,来与肖邦的音乐对读的确很有意思。
思绪万千,不禁又想到今年四月在音乐厅欣赏老先生演奏时的情景,那场音乐会回来后很激动,直到凌晨都无法入睡。后来翻《傅雷家书》才知道,傅聪当年听完李赫特的音乐会后也曾激动得睡不着觉。
音乐声响起,傅聪立即通过海顿的奏鸣曲为听众营造出一个“太虚幻境”,由于对海顿并不熟悉,我听的时候时而想到巴赫的静谧,时而又想到莫扎特的灵动,时而竟然有贝多芬的悲壮感觉。这似乎也并非惯常听到的那种清淡平和的“古典主义”风格,意境异常丰富。首乐章抑扬顿挫,偶有奇险,次乐章一咏三叹,情绪随音色多变,到末乐章终于回归古典,整首听来又觉得清朗自然,而留有真味,一如陶潜的诗句。
接着是连续演奏莫扎特的小品,听着听着,音符的迸发连绵,音色的层叠变化,节奏的徐缓迅疾,那一句句如吟诵诗词般的呼吸……这一切都勾划出一个真善美的光明世界,令人只感到这体验太美妙了,真是“人间能有几回闻”,不由自主就闭上了眼睛。怪不得人们常说音乐是对尘世桎梏的某种解脱,这种触动是瞬间对人生的满足,如果说我们辩论哲学问题是在格物致知,探求“真”,躬行实践和隐逸清高是在履践“善”的追求,那么人生的最高境界或许正是在感受“美”的片刻欢愉中。爱因斯坦曾说死亡意味着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音乐,恐怕也正是深谙此理。这幸福的一刻,让我体会到浮士德为什么不由自主的赞叹,要让瞬间停留。
下半场全是傅聪赖以成名的肖邦作品,有马祖卡、叙事曲等,他的节奏和韵味十分独特,可是被誉为“比波兰人还要波兰”。其中有一首左手连续低音,右手叮叮铃铃地唱出一段极美的歌,那音色使人感觉像是走在皑皑积雪满盖而将融的树林里,路过正解冻的小溪,岸沿一排排冰柱正在往河里不停滴着水晶般的水滴……随着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音符而“俱怀逸兴壮思飞”,什么版本呀,错音呀,技术呀,甚至此刻弹奏的是哪首熟悉或陌生的曲子,都不用管了,能这样沉溺于老先生所营造的音乐之中,实在是人生不可多得的珍贵体验,偶尔睁开眼睛,恍如穿越时空隧道回来,只见老先生依然摇头晃脑着弹奏,也沉浸在自己的创造之中。
在狂潮般的掌声中,恍惚中突然听到那首曾在波兰斯基的电影《钢琴家》中用过的夜曲作为加演响起。琴声如诉,此刻各种影像重重叠叠萦绕脑际:钢琴家在战争废墟中演奏肖邦、少年负气出走、家书篇篇诉衷曲、满纸赤子之心、书架上那一长排《译文集》,四十年前的永诀,七九年追悼会那张照片中的照片、老先生抖动的身子和长长的寿眉,还有那副不离手的黑手套……从巴尔扎克、罗曼罗兰,到肖邦、莫扎特、海顿,傅雷傅聪这两代人在浸润和传播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又都沉淀着东方的底蕴,想到《望七了》中说白岩松曾问:“您现在平静了?”傅聪回答说:“我从来就没有平静过,从来没有。”也有人曾以“文人的傲骨和生命的悲情”来评说其演奏,在这熟悉的旋律,难以忘怀的种种画面中,四十年生死两茫茫,只感到自己的视线逐渐模糊……
从海顿的清朗舒展,到莫扎特的世象万千,再到肖邦的至情至性,这场音乐会真是一次“百感交集的旅程”,七十多岁的傅老先生指尖依然饱含深情,字字珠玑。每次曲罢,还在那境中未缓过神来,新曲又已开始,如同饥肠辘辘的老饕,眼看着一道道精致绝伦的佳肴飞速上来只能深憾来不及细细回味,又如同初次诵读太白诗篇清照词句,兀自难舍那前一句,转眼又新来一句……
日前读到朱光潜的《诗论》里说陶渊明的一段话,很受启发:文艺到了最高境界,从理智方面说,对于人生世相必有深广的观照与彻底的了解,如阿波罗凭高远眺,华严世界尽成明镜里的光影,大有佛家所谓万法皆空,空而不空的景象;从情感方面说,对于人世悲欢好恶必有平等的真挚的同情,冲突化除后的谐和,不沾小我利害的超脱,高等的幽默与高度的严肃......到了这个境界,人生便经过了艺术化,而身临其境的人,是有道之人。
尽管傅老先生经常把舒伯特比作陶渊明,但我感到这个境界在当晚的海顿奏鸣曲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海顿这种幽默开怀的情趣、人生与自然物我相容的超脱境界,大概也正是经过岁月历练后大师心曲的自况吧。有人觉得海顿、莫扎特似乎都并不是这样的,其实当艺术臻入化境之时,又有什么“应该”和“不应该”呢?
这是我第一次现场聆听傅聪的音乐会,这种种无论如何从唱片中无法体会到的从现场感受到的体验至今还在萦绕,早已不只绕梁三日了。夏夜的天空经过大风大雨的洗礼后显得格外疏朗,蝉鸣随微风而至,唱片里的声音总不及现场真切,听朋友说十月份老先生又将上演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遥想那时秋季的天空应该会更加高远深邃吧。
思绪万千,不禁又想到今年四月在音乐厅欣赏老先生演奏时的情景,那场音乐会回来后很激动,直到凌晨都无法入睡。后来翻《傅雷家书》才知道,傅聪当年听完李赫特的音乐会后也曾激动得睡不着觉。
音乐声响起,傅聪立即通过海顿的奏鸣曲为听众营造出一个“太虚幻境”,由于对海顿并不熟悉,我听的时候时而想到巴赫的静谧,时而又想到莫扎特的灵动,时而竟然有贝多芬的悲壮感觉。这似乎也并非惯常听到的那种清淡平和的“古典主义”风格,意境异常丰富。首乐章抑扬顿挫,偶有奇险,次乐章一咏三叹,情绪随音色多变,到末乐章终于回归古典,整首听来又觉得清朗自然,而留有真味,一如陶潜的诗句。
接着是连续演奏莫扎特的小品,听着听着,音符的迸发连绵,音色的层叠变化,节奏的徐缓迅疾,那一句句如吟诵诗词般的呼吸……这一切都勾划出一个真善美的光明世界,令人只感到这体验太美妙了,真是“人间能有几回闻”,不由自主就闭上了眼睛。怪不得人们常说音乐是对尘世桎梏的某种解脱,这种触动是瞬间对人生的满足,如果说我们辩论哲学问题是在格物致知,探求“真”,躬行实践和隐逸清高是在履践“善”的追求,那么人生的最高境界或许正是在感受“美”的片刻欢愉中。爱因斯坦曾说死亡意味着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音乐,恐怕也正是深谙此理。这幸福的一刻,让我体会到浮士德为什么不由自主的赞叹,要让瞬间停留。
下半场全是傅聪赖以成名的肖邦作品,有马祖卡、叙事曲等,他的节奏和韵味十分独特,可是被誉为“比波兰人还要波兰”。其中有一首左手连续低音,右手叮叮铃铃地唱出一段极美的歌,那音色使人感觉像是走在皑皑积雪满盖而将融的树林里,路过正解冻的小溪,岸沿一排排冰柱正在往河里不停滴着水晶般的水滴……随着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音符而“俱怀逸兴壮思飞”,什么版本呀,错音呀,技术呀,甚至此刻弹奏的是哪首熟悉或陌生的曲子,都不用管了,能这样沉溺于老先生所营造的音乐之中,实在是人生不可多得的珍贵体验,偶尔睁开眼睛,恍如穿越时空隧道回来,只见老先生依然摇头晃脑着弹奏,也沉浸在自己的创造之中。
在狂潮般的掌声中,恍惚中突然听到那首曾在波兰斯基的电影《钢琴家》中用过的夜曲作为加演响起。琴声如诉,此刻各种影像重重叠叠萦绕脑际:钢琴家在战争废墟中演奏肖邦、少年负气出走、家书篇篇诉衷曲、满纸赤子之心、书架上那一长排《译文集》,四十年前的永诀,七九年追悼会那张照片中的照片、老先生抖动的身子和长长的寿眉,还有那副不离手的黑手套……从巴尔扎克、罗曼罗兰,到肖邦、莫扎特、海顿,傅雷傅聪这两代人在浸润和传播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又都沉淀着东方的底蕴,想到《望七了》中说白岩松曾问:“您现在平静了?”傅聪回答说:“我从来就没有平静过,从来没有。”也有人曾以“文人的傲骨和生命的悲情”来评说其演奏,在这熟悉的旋律,难以忘怀的种种画面中,四十年生死两茫茫,只感到自己的视线逐渐模糊……
从海顿的清朗舒展,到莫扎特的世象万千,再到肖邦的至情至性,这场音乐会真是一次“百感交集的旅程”,七十多岁的傅老先生指尖依然饱含深情,字字珠玑。每次曲罢,还在那境中未缓过神来,新曲又已开始,如同饥肠辘辘的老饕,眼看着一道道精致绝伦的佳肴飞速上来只能深憾来不及细细回味,又如同初次诵读太白诗篇清照词句,兀自难舍那前一句,转眼又新来一句……
日前读到朱光潜的《诗论》里说陶渊明的一段话,很受启发:文艺到了最高境界,从理智方面说,对于人生世相必有深广的观照与彻底的了解,如阿波罗凭高远眺,华严世界尽成明镜里的光影,大有佛家所谓万法皆空,空而不空的景象;从情感方面说,对于人世悲欢好恶必有平等的真挚的同情,冲突化除后的谐和,不沾小我利害的超脱,高等的幽默与高度的严肃......到了这个境界,人生便经过了艺术化,而身临其境的人,是有道之人。
尽管傅老先生经常把舒伯特比作陶渊明,但我感到这个境界在当晚的海顿奏鸣曲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海顿这种幽默开怀的情趣、人生与自然物我相容的超脱境界,大概也正是经过岁月历练后大师心曲的自况吧。有人觉得海顿、莫扎特似乎都并不是这样的,其实当艺术臻入化境之时,又有什么“应该”和“不应该”呢?
这是我第一次现场聆听傅聪的音乐会,这种种无论如何从唱片中无法体会到的从现场感受到的体验至今还在萦绕,早已不只绕梁三日了。夏夜的天空经过大风大雨的洗礼后显得格外疏朗,蝉鸣随微风而至,唱片里的声音总不及现场真切,听朋友说十月份老先生又将上演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遥想那时秋季的天空应该会更加高远深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