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就是永不止步

這次的《相遇》,是彩虹的首張錄音室專輯。它本身便是許多新嘗試融合之後的產物,這個成果真的非常“酷”。
它的“酷”在於與以往的“首演代表誕生”不同。這次的作品有更多棚內製作方面的考量,導致最終的作品更加適宜隨時隨地的享受而不僅僅是在音樂廳欣賞。以往的《白馬村遊記》,《落霞集》,《澤雅集》的錄音版本也非常優秀,但總歸是缺少了live版本的激情。
它的“酷”也在於這次不僅有著合唱,而且還有許多音樂元素的融合,正如這部作品的標題:《相遇》。這部作品也是許多音樂元素的相遇,採樣音樂,電子音樂,管弦樂……這些不同的元素相遇,極大的豐富了這部作品,也為作品本身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說完形式的“酷”,它的內容本身也非常的“酷”。
第一首《遙遠的呼喚》著眼於蠻荒與萬物初始,開頭便是用《千字文》起筆:“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一切都由此開始並周而復始的運轉著,永恆不變毫無驚喜。但可以改變這樣一成不變的新意與驚喜也即將誕生。“請來辨認,請來找尋,從此刻開始光芒滴落此處。”這裡的光芒如同液體一般,不是流淌,不是奔騰而是滴落,也許證明著這樣的改變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如水滴石穿一般的積蓄著自己本身的力量。
第二首《奔騰的江水》帶來的是不同元素的聚集所積聚的嶄新的生命力。你能夠聽到不同的音樂元素在其中穿梭:電子音樂,民族樂器,管弦樂器……這些元素看似衝突,但它們在此處確實如此的渾然天成,共同描繪出了江水奔騰的畫面。你能感受到其中的力度是由弱到強,最終的人聲是力度的爆發也像是燃燒。“燃燒的水,奔騰不息,匯聚出從未出現的天地。”這首作品本身便是沖刷與重塑,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第三首《高聳入雲》是一首譜寫給人類的讚歌,人類改造著自然:“森林的褪色是木頭,大地的燃燒是石頭。”人類用雙腳丈量著疆域,用肩膀創作屋頂,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和聰明才智建造起了高樓大廈,建造起了自己的家園。這裡的人聲氣勢如虹,蘊含著吞食天地的豪氣,其他的元素作為地基則是加強了作品的厚重感,更加襯托出了人聲的力量。
第四首《賣花姑娘》和《白馬村遊記》中的《西山雨》有些許相像,但《西山雨》更加純粹。《賣花姑娘》選取的基本都是生活中的聲音,貓叫聲,說話聲……伴奏基本只是鋼琴,緩慢的鋼琴聲帶來的是日常的溫馨。細細傾聽人的對話,其中包含著三個故事:小明的媽媽催促去真真家打彈子的小明回家吃飯,賣花姑娘和先生相遇,工人甲和工人乙下工後閒談。三個故事交叉敘述,鋪面而來的是濃濃的煙火氣息。這看似不同的三個故事卻都蘊含著對明天(之後)的期望:小明回到了家準備吃飯,工人甲明天要和張主任說訂單的事情,工人乙明天還是要和女朋友一起去看電影,賣花姑娘和先生約定了明日就算下雨還要相見。這些故事溫馨卻又帶著希望的閃光。
第五首《繁星落江》則著重描寫了夜晚的寧靜與安詳,雖然基調是冷的但是卻帶著柔軟,就像是夜晚靜靜流淌的江水。鋼琴聲如同星星墜落水中,人聲也輕輕柔柔像一陣清風,構造了一個溫柔的夜。“江面上,歸家的鈴鐺,躺著等天亮”連鈴鐺也要安靜下來好好休息,更何況人呢。“樹葉吻清風,魚兒吻月光”也帶著淡淡的溫度 ,一切都正正好。“風也有溫度,你也有溫度,把話說清楚。”這句便開啟了之後的《水底之聲》
第六首《水底之聲》像是寧靜水面下湧動的暗潮,看似寧靜卻將帶來新的故事。有人回到了家,由於疲倦打算無視晚飯直接睡覺,有外國友人依舊在外面奔波,而他的友人還沒有他的消息,有人將要短暫離開這裡回到故鄉……人類在水下並不安定,面對著短暫的結束,短暫的安眠卻也面對著新的開始“醒來後,誰都一樣,蝴蝶飛,振動翅膀。”一隻在南美洲雨林裡的蝴蝶振動翅膀,兩周後可以在德克薩斯引起龍捲風。人類在水底便猶如一隻隻蝴蝶,自身微小的變化就將會極大影響將來故事的走向。
最後一首《故事》作為一切的結束與新的開始是最好不過的了。人類自身的變化放大到時間長流中不過是滄海一粟,人生老病死像是一場循環,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故事啊,千萬種變化,可觀來看去卻都一樣。”讓我想起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一切都在變化,只有奔騰的江水和時光永恆不變,永遠在人類身邊緩緩流淌。
這部作品描述的不僅是濱江的一天,也不僅僅是一條黃浦江,更是一場融合的盛宴,一個新的可能性,一份金承志對於“時間”這個命題提交的答案。這樣的作品怎能不“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