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匆匆
当胡德夫打败周杰伦获得第17届台湾金曲奖6项提名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充满了欣喜,好像自家的爷爷凭上了劳模。6月10日晚上我守着电脑,等待获奖名单,知道胡德夫最终获得了最佳作词人和年度最佳歌曲奖,又不由得打开音箱,认真地将《匆匆》又听了一遍。
胡德夫是谁?半年前我们谁也不知道。年初的时候,弥散妹妹托台湾的朋友花了140元买了一张《匆匆》,当时只是看到有杂志介绍这是一张多么不错的唱片,并不知道这这位花甲的老人,那孩子气的笑容背后到底是什么。光听音乐,就把我们几个给迷住了,每一个句子,每一个音符都似乎吃饱了传奇的故事和化不开的情感,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刻了一张,拷到MP3里,歌曲换了一批又一批,就是不肯换下这8首。最终在尹亮生日的时候,弥散不舍地将原CD送给了他,这份礼物,其实带着生命的重量。
还是将“传奇”两个字加在胡德夫这个名字前面吧,这个1950年出生在台湾东部原住民部落里的小孩一直在放牛,听着五音不全父亲从卑南族老家那边学来的民谣,接受了最早的音乐教育,父亲每每在晚饭的时候哼唱的一首关于丰收的歌,就是胡德夫后来的成名曲《美丽的稻穗》。
12岁,胡德夫由一个盲人大哥带着远离家乡,来到了台北郊区的一家教会中学淡水中学上学,他参加了学校的唱师班,从此和音乐正式结缘。
18岁胡德夫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4年后他因运动受伤辍学打工,在哥伦比亚咖啡厅唱歌,他遇到了李双泽和杨鲜,他们致力于原住民音乐的收集与整理,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台湾民歌运动”,胡德夫跃进了时代的洪流。
胡德夫31岁那年,台湾北部发生矿难,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搬运尸体。灾变过后,他举行了一场纪念演唱会,并写下了《为什么》,从此他走上了政治道路,为台湾原住民的生存和发展奔走呼告。他的《最最遥远的路》,《飞鱼 云豹 台北盆地》等作品背后都是真实的台湾原住民不幸地遭遇,但最终,他因政治失意而落魄隐居。
1996年,46岁的胡德夫复出,在黑名单工作室的第二张专辑里献唱了催人泪下的两首歌曲《不了歌》和《摇篮曲》。这时的他确定了基于原住民民谣之上的“Hay Yang Blues”的创作方向,声音沧桑浑厚,人已是满头白发。
1999年,台湾大地震,胡德夫再次将音乐和民歌运动结合起来,但不久后再次失意退出。
2002年,熊儒贤筹组“野火乐集”,为胡德夫筹备专集,录音地点选在了淡水中学,胡德夫40年后又回到了自己初试啼声的地方,录音期间,胡德夫还会偶尔失踪,为遭受台风袭击的原住民送大米。
2005年4月15日,胡德夫首张个人专辑《匆匆》问世,并在台北的红楼剧场举办发表会,这离他首次开个人演唱会,已经搁了31年。
《匆匆》里收录的这8首歌,最早的歌和最晚的歌也搁了将近30年……
当知道了这些故事之后,再去听这张唱片,那种浓重的土地气息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渗入其中,多了几分悲壮和苍凉的味道。
而这个老人如今面容和蔼,有孩子般天真的笑容,他说自己的职业,是看树……
一个市场化的颁奖仪式,两个并不重头的奖项,也许根本说明不了任何问题,但想着这样一个56岁的老人一生的风雨历程,心中不由得又多了几分感叹。
当牛背上的小孩转瞬间变成了花甲的老人,你是否感慨岁月的匆匆?
当一个颠沛流离的青年成为了台湾民歌运动里程碑式的英雄,你是否感慨命运的匆匆?
30年生命的长度和质量凝结成一张伴着钢琴宽阔悠长的简约唱片,你是否感慨记忆的匆匆?
当胡德夫穿着的深蓝与浅蓝交错的夸张上衣和各式风光无限造型奢华的娱乐明星站在一起,当《天平洋上的风》与光良的《童话》齐名,你是否感慨生活中的讽刺也是来去匆匆?
陈绮贞脸上有细碎的皱纹和沉稳,陈珊妮已经有了天后的气质,我喜欢的自然卷、苏打绿都提名了,尽管这届台湾金曲奖颁奖依然被诟病为商业上的“分猪肉”,但没有了周杰伦和蔡依林的舞台,却有另一种光华,朴素的,独立的,坚强的……胡德夫的这张《匆匆》在台湾卖出了3万张,谁说流行音乐不做得花里胡哨就没有市场,那只是太多的借口,纵容我们自己的降低放逐。好的音乐,就像那些古老民歌,是真正打动人内心的在东西,是在每个晚霞飘飞的傍晚不禁想起的旋律,是被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
匆匆,匆匆,匆匆。还有多少机会可以让我们摒弃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