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里秃的舒曼偶记
舒曼松散结构与钢琴音色强弱对比,一直是苏联钢琴学派挚爱,格外体现其刚柔相济特点,又不会受到古典曲式影响。不过这版壮年里秃早期录音的舒曼合集更多给人抒情风格。
43/44里赫特与罗维茨基合作舒A小调,虽然罗算是波兰一代名指,我对华沙爱乐含糊温吞表现并不喜欢。第一乐章木管与钢琴多次对话,从忧郁到欢快,钢琴保持舒缓克制,强调晶莹剔透的颗粒感。可惜几次高潮时乐团张力差一口气,没火力,铜管虽不润,但没到破的地步。录音整体偏闷,给钢琴音色蒙上一层薄纱。第二乐章活泼木管与优美钢琴依旧,乐队更显被动迟疑。第三乐章钢琴步伐偏慢,乐队小心跟随,高潮部分较为含蓄,里秃相对乐句推进,执着于钢琴柔美通透,音色优美,但热情程度有限的。结尾略有弹性加速。总之整体不温不火,略显中庸的。引子与热情快板是舒另一部不常演的钢琴与乐队作品,这次还是44/38里与W老搭档,相比R,W协奏更为热情直率,圆号与钢琴引出主题,在木管衬托下格外轻柔,钢琴还是舒缓细腻,发展部中热情圆号唤起钢琴战斗,其中热情铜管与低音鼓的主题类似第三交响莱茵,乐团热情之余略显笨重。
相比协奏,独奏曲目里秃更显张力。‘中篇小说’有类似克莱斯勒偶记的结构与特点,第一轻柔与刚劲对比更为俄系。托卡塔是里秃少有炫技的体现,刚劲触键,急速变奏中慢速停顿,扶摇直上和弦自由速度,敲击与炫目中结束,可惜里一生刻意避免被看作炫技大师,因此出名后很少演此类作品。森林景象录音更早,音效更闷,轻柔可爱的小品,里秃克制地处理,营造优雅氛围。‘猎人’中强弱对比,看出日后形成里式风格前瞻;‘闹鬼地方’舒缓惆怅;‘客栈’民歌主题极具歌唱性;‘知更鸟’如同神秘黑森林传来悦耳鸟叫,惟妙惟肖,舒曼灵感的精彩闪现;‘猎歌’又是民歌的欢腾。
Recorded: 1959-04 National Philharmonic Hall, Warsaw
Recorded: 1959-05 National Philharmonic Hall, Warsaw
Recorded: 1956-11-29 Rudolfinum, Pra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