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者的难处是没人会期待妳张口把话说出来

没有选“推荐”,因为我不想让别人听音乐时还去费劲思考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也没有选择“较差”,我觉得对罗大佑来说,说他的某张专辑“还行”,已经是某种程度上的不“肯定”了。
这张专辑我在去年年初听过几次,最初感觉风格、题材杂乱,这个倒也可以理解和接受,毕竟对罗这样一个重量级的歌者来说,除非是做概念或主题专辑,否则他关注的题材本就丰富,他的风格本就多样,不去为了做专辑削足适履,我们觉得还行。
一年半之前听它,因为没有马上就能太入耳,让我有强烈“生理反应”(大概是好多年前台湾那篇特别长的评罗文章中转述的吧,说罗认为音乐给人的反应有三个层次,其中最能说明音乐魅力的是生理层次,让你莫名其妙地就被打动了)的亮点歌曲,就搁置起来了。一年半之后重听,把那些说台湾政治说两岸关系的歌曲除掉(如果是说大陆时事就好了,哈,咱也能听明白听痛快),把林夕、武雄作词的那些歌曲除去(还是喜欢听到更彻底的完全原创的罗大佑),选出一首能让自己自然而然就不但有生理也有心理反应的歌:《舞女》。
这张专辑我在去年年初听过几次,最初感觉风格、题材杂乱,这个倒也可以理解和接受,毕竟对罗这样一个重量级的歌者来说,除非是做概念或主题专辑,否则他关注的题材本就丰富,他的风格本就多样,不去为了做专辑削足适履,我们觉得还行。
一年半之前听它,因为没有马上就能太入耳,让我有强烈“生理反应”(大概是好多年前台湾那篇特别长的评罗文章中转述的吧,说罗认为音乐给人的反应有三个层次,其中最能说明音乐魅力的是生理层次,让你莫名其妙地就被打动了)的亮点歌曲,就搁置起来了。一年半之后重听,把那些说台湾政治说两岸关系的歌曲除掉(如果是说大陆时事就好了,哈,咱也能听明白听痛快),把林夕、武雄作词的那些歌曲除去(还是喜欢听到更彻底的完全原创的罗大佑),选出一首能让自己自然而然就不但有生理也有心理反应的歌:《舞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