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ELVA一起努力!

我被莫名其妙归为萧亚轩和孙燕姿歌迷,都是拜某个让人无语的组织所赐!但我比较惭愧,自己不能算这两位歌手的支持者,我能做的就只是买她们的唱片,听她们的歌。回顾小时候买过的专辑,我长大以后有特地补买了萧亚轩的台版CD。她的《红蔷薇》、《明天》、《4U》和《爱的主打歌·吻》连续四张国语专辑,都是不断升级惊喜的作品,从没有糊弄的套路,即便上一张大获全胜,下一张仍求新求变,崭露不同的萧亚轩。台湾维京打造的萧亚轩,也代表了真正有资质进入国际唱片体系的华人,所拥有的行业经验和集体智慧。
《红蔷薇》开始,萧亚轩有了“最美女中音”的封号。她在这张专辑逐步摆脱了小李玟的印象,歌手形象变得更沉稳、淡雅。除了伍思凯的《窗外的天气》,鲍比达作曲电影《夜奔》的主题曲《夜》,EMI总公司特地让这位亚洲区销量冠军接棒宇多田光的华人歌手,翻唱了日本EMI力推的女性音乐人Sakura的作品,虽然《蔷薇》如果对比Sakura的原曲《Oh I...》(单曲版),萧亚轩简直在唱卡拉OK(制作上没什么新的东西),可是她充分发挥了自己中低音的优势和优雅,将原曲唱出了别样的韵味和美感。《蔷薇》的成功也奠定了萧亚轩、台湾维京,在整个EMI系统里的地位。也因为有萧亚轩的翻唱,日本EMI类似R&B、SOUL风格的女歌手专辑开始引进台湾。同时,李玟同期专辑里有一首很像《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歌叫《当爱成碎片》。
《明天》专辑,萧亚轩将华人R&B女歌手的标准由唱腔转向节奏。《明天》、《秘密》、《Let it go》引入全新的编曲音色和风格,专辑成了空降销量冠军,听萧亚轩成了最时髦的事。EMI总部特地让萧亚轩再次改编Sakura的主打歌《ONE》,并且安排Sakura赴台湾拍摄MV,《ONE》与萧亚轩的《下一次恋爱》互为上下集。两个版本对比,会发现,萧亚轩真的很有自己的音乐风格。
一张主打抒情歌,一张主打舞曲,到了《4U》专辑,萧亚轩的第一首派台歌曲是顺子写的《问自己》。第一次在电台听到,一度觉得这首歌真的很难听。但《4U》却是我个人认为萧亚轩的专辑里最耐听的一张,而且对比顺子自己演唱的《问自己》,会发现萧亚轩的演唱表达的情感更浓厚。专辑的B-side《插曲》,后来也被改编成《美丽的插曲》作为萧亚轩告别维京时代的精选辑标题。《美丽的插曲》新歌➕精选,则一直被我称赞视觉企划。因为我觉得是把流行歌曲的新与旧,借用看时装秀的形式进行展示,对照的是T台上的模特来来往往,秀场里的观众视线投射的方向也是不同的。
《爱的主打歌·吻》算是萧亚轩的歌唱事业跃居一线的代表作。当年不只唱片销量赢了张惠妹。艺人形象,音乐形象,都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爱的主打歌》和《吻》都是萧亚轩的养老保险。除了电音舞曲、抒情R&B的主打歌,专辑里继续延续了“亚洲最美女中音”的定位,《转眼之间》、《离境》的收录都非常适合也凸显萧亚轩的嗓音。此外,还尝试探索未来感的电子音乐《开始飞吧》、《未来》。不得不提,《U Make Me Wanna feat. Blue》还有萧亚轩与Blue男团的跨国合作,也说明萧亚轩是当时华人青少年偶像的代表,靠唱中文歌成了国际偶像。
萧亚轩凭借自身努力为华语音乐市场赢得了国际声誉。功不可没的是台湾维京帮她选歌、找制作人和制定策略的幕后工作人员,绝非姚谦一人的功劳,只是无奈姚谦坐着发言人的位置。不过还是感谢,姚谦废了很多功夫,才跟EMI协调到把Virgin子品牌向华人开放,诞生了「台湾维京」。有别于主品牌百代唱片的主流、大众向的大牌定位,台湾维京更像是小众设计师的精品。继90年代台湾本土唱片工业开辟的“华语流行大金曲时代”之后,「台湾维京」培养了85后一代乐迷找寻个体的音乐审美,体验并且理解什么才是流行音乐的流行。(因为一个人的审美养成,与13、14岁时接触到的音乐有关。)
台湾维京是一个文案能力完全不及滚石千分之一的音乐厂牌,但萧亚轩的实体唱片写过一句话:「和Elva一起努力」。在她人生的四十岁,她的外表、家事与恋情,是外界觉得最值得关注的事。但我觉得,人生最难得,是寻找到一起努力的人、愿意共同努力的事!
愿热爱音乐的人,无论任何年纪,都可以像萧亚轩在《蔷薇》的收尾,那般自信、从容、真挚的高唱“TO MY LIFE”!
附上Sakura当年写给萧亚轩的话。《Oh I…》在成为《蔷薇》之前,是Sakura写给自己女儿的歌。
「我并不懂中文。但当我听到Elva的歌声时,她那优美、真挚的感觉,让我觉得仿佛被某种宽大而轻飘飘的东西怀抱。我所一直追求像大地般无边无际的温柔感受,从Elva的歌声中得到了。虽然我还没见到Elva本人,但同样身为女人,对她我感觉到一种超越人种与文化的联系。因此,我把我最重要的宝贝《Oh I…》,寄托给Elva…… 请你用你的呼吸,温柔而摇曳自在地重新灌注在这首歌曲中。我十分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