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讲述为演绎,民谣音乐全心体验

作为曾入围金曲奖最佳新人奖、最佳国语专辑奖的音乐人,郑兴实在低调得有些过分。他在华语乐坛已拥有不凡的音乐成就,却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百科专页。而与之相反的,是其首张个人专辑《忽然有一天,我离开了台北》业内高度一致的良好口碑,虽然,他甚至没有在唱片封面露脸。有关他的一切,都是音乐,只有音乐。他的低调与成就之间看似冲突,却毫无矛盾,因为他做好了音乐人该做的一切,以百分之百纯粹的作品力量打动听众,不掺杂任何多余的讯息。在歌迷心中,郑兴即与音乐二字等同。
郑兴的民谣作品清新而真诚,动听的旋律与真实的故事是歌曲的纵深维度,又总是能引发意外的音乐化学反应,延伸出巨大的精神宇宙(比如经典的《台北下的雨》)。他的声音纯净、清透,辨识度存在于迷人的中音音色,展示于唱句的磁性尾音,听过一首就能深深记得,往往与歌词讲述的故事一样,擅能形成强大的第一印象力量。

专辑《忽然有一天,我离开了台北》就是这样,虽然民谣摇滚编曲占大部分,却有轰轰烈烈的精神原力与共鸣震颤,所以,很惊人但实在有理有据地得到了大奖提名;《忽然有一天,我离开了台北》也是一场漫长的旅途,是郑兴在无数个彼时彼刻、认真记录当下的生活状态。它的清新与淳朴不是刻意,而是生活即是如此,早出晚归,波澜壮阔都在深沉内心。所以——不能就此定位郑兴是怎样音乐人,以及他一定要做哪种风格的音乐。先有生活,再有音乐,记录真实当下,本就是独立音乐的日常姿态,不包含风格与演唱形式的固化。

于是,郑兴在新作《雨季不再来》中,让我们听到了新的东西。新的编曲、新的风格、新的演唱手法、新的表现形式,或许,来源于他新的生活状态。《雨季不再来》依然有动听的旋律基础,但在甚有逻辑的前提下,得到了全方位的音乐性提升。不再是很简洁的民谣,而是充满了形式、层次、视角、框架的思维,强化了一首歌所能创造的想象空间,是比一层单纯的folk色彩,更能企及并冲破边界的音乐力量。
但郑兴与《雨季不再来》的存在感,让人并不想说是“风格蜕变”,而是一个生活阶段的完成。与市场无关,与受众无关,只与郑兴自己有关。此番“丰富化”的民谣音乐,并非商业流行化的表象丰富,也不是以追赶潮流为目的性,或所谓时尚元素来增厚质感(不过,“潮流”并非贬义,《雨季不再来》也并非回避高技术品质),而是以“有所思”的编曲形式,来提升民谣音乐的表现力、感染力,这是需要明确的重要一点。他不是被冲进了大势所趋的音乐洪流,而是找到了一个更好的表达方式,继续认真讲述纯粹的音乐故事。

具体说来——假如一些传统的民谣音乐提供了歌词、旋律、乐器演奏构成的聆听空间,那么郑兴《雨季不再来》就像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可身临其境的想象世界。多角度、多风格的编曲形成立体层次,让你置身其中,同步感受“雨季不再来”的情感逻辑。在歌曲开头,电子韵律就在第一时间营造听觉环境,涂画“开始起风的夜里”之对应场景,音乐空间感具象化,不必绞尽脑汁强行共鸣;电子声场沾惹一丝神秘迷幻,管风琴式的音色冷冽雅致,积极铺垫“究竟多少人在忙/你听得到吗/等我一下”的寂寞不甘;摇滚配器出现,激昂,但不焦躁喧嚣,逐渐成为支撑结构的韵律骨骼,电音退下;铜管乐器的插花演出,又为歌曲带来自由恣情的爵士气息,将都市孤独之心的灵魂印象,刻画得更加深刻多姿。一系列创新思维精彩演绎,让《雨季不再来》直观展现了如何用技术传达音乐内在。那不是“技术的泛滥堆砌”,而是“技术的精湛搭配”,也是前面所说——并非回避潮流,而是建立有效的音乐潮流思维。就像配乐音轨中、一条逐渐响起的节奏重击,猛烈、震撼,像故事中那未完的雨季,一声又一声随暴雨落下雷声轰鸣。它不断砸向试图消极的精神情绪,催促自我放弃逃避,向着“隧道再暗再长/闭上双眼/就会有光”的终点勇敢前进。一首歌,一场聆听过程,所获得的想象画面如此具体,毫无空洞的诗性浅白。
郑兴的《雨季不再来》尝试冲破城市民谣风格的边界,这一点既在音乐上,也在精神上。《雨季不再来》依然拥有传统民谣的一切,坦率的语言,简洁的智慧,表达着现实人生的所思所感,概念完整无缺。它的不同,是在音乐性下足功夫,以各种乐器、风格的合力来制造鲜活的、流动的情感表达,歌曲的四分半钟,是这个故事从头至尾的动态演绎。化“讲述”为“演绎”,将一幅现实之人奋斗生活、坦承“接受所有承诺一而再再而三推翻又重来”的真实情感,打造成一场身临其境的音乐体验。《雨季不再来》就像走出忧郁、走出阴霾之前的希翼等待,在隧道中摸黑行走,望向出口的狭小光明汲取力量,将困苦与磨难拼命踩在脚下,或许含着一点眼泪,但始终激励自己不停前进。

《雨季不再来》也鼓励我们信赖自己——自己一个人的勇敢、坚持、自信、担当。在这一点上,似乎“孤独”的性质也变了,不再负面,不再消极,不再带有悲剧式的宿命,而是供给宽广的呼吸空间,让我们有条件在思考中把握命运。一个人的孤军奋战,不畏疲惫、恐惧、焦虑、不安,坚信笼罩心灵的雨季终将过去。“生命会留下好的/会替我们选择”。漫长的煎熬与等待,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