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一个熟悉的陌生人:重听海布勒的莫扎特协奏曲
前段时间重听海布勒(Ingrid Haebler)的部分莫扎特协奏曲录音,有感而发作此,原载《音乐周报》。多年前,我很喜欢海布勒的演奏,后来却渐渐感到不满足。而如今,又能领略其“非主流”的种种妙处。
张可驹
海布勒演奏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唱片是很多乐迷的珍爱,可惜它们已经停产很久。目前唱片公司发行再版套装再版的热情不低,未来“海布勒Philips录音全集”这样的项目问世,基本是可以期待的。近来翻出海布勒的莫扎特协奏曲录音,听了又感到未来发行全集的话,还是可能要安排一笔预算。海布勒的演奏为许多人所钟爱,却又并非人气最高涨的钢琴家,这是由她本人的风格所决定的。这次听钢琴家演奏莫扎特中期的三首协奏曲,第十四号至第十六号,K. 449—451;以及两首最巅峰的杰作,第二十四号K. 491与第二十五号K. 503,感到她的演奏有时好似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我自己原本很喜欢海布勒的莫扎特,但随着欣赏的深入,还是渐渐倾于德奥学派中肯普夫、埃德温•费舍尔等人,或是哈斯姬尔、傅聪、佩拉亚他们的演奏。而过了一些年,又再次听出她的妙处。海布勒生于奥地利,演奏却并非完全典型的德奥学派风格,这或许同她曾到巴黎音乐学深造有关。
莫扎特的音乐一度被认为是单纯的天才流露,完美中带着天真可爱的特点,却并没有异常深刻的情感世界。随着指挥家瓦尔特、钢琴家施奈贝尔等人的努力,这样的思维与“演绎观”渐渐绝迹于舞台。相反,洞察莫扎特音乐潜藏的戏剧性成为指挥家、钢琴家和四重奏成员们的目标。海布勒却有点回顾往昔的意味,弹出异常典雅而又镇静的莫扎特,爱者叹其风致,听来隔膜之人,又感到美则美矣,还是先却几分更深层的魅力。
无论如何,海布勒与科林·戴维斯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合作,为Philips灌录的莫扎特协奏曲全集仍是战后最有代表性的演绎之一。Philips的唱片品牌成立相对较晚,可一开始,就有放手大干的架势。钢琴方面相继招揽哈斯姬尔、阿劳、马加洛夫等名家,对于海布勒的投入也相当之大。莫扎特协奏曲的录音制作精良,听来十分享受。
海布勒的音响造型也有德奥派的那种立体,却并不追求对莫扎特而言惊人的力度,或惊艳的色调变化。她选择在一种温和而纯质的声音风格中,划分力度的层次,表现色彩的构思。某些大师手中基于宽广的力度范围所表达的戏剧性,在海布勒这边杳无踪迹。同样,某些惊鸿一瞥的音响魔法,也并不融于她的柔情世界。
十分自然地,海布勒这样的视角不会局限于色彩和音量的方面。她的句法也渗透着如此典雅,有时几可称为柔情似水的构思。钢琴家并非将线条弱化,导致结构的不稳,而是无论分句的构思,还是句法结合Rubato,整体所表现的语调与呼吸,都确实有些着意回避戏剧性的意味。如此,在另一些莫扎特经典演绎的印衬下,海布勒的莫扎特势必引起两方面甚为不同的观点。尤其是表现莫扎特最富戏剧灵感之作,如K. 491与K. 503,这两首仿佛黑暗与光明对峙的杰作,海布勒依然弹得如此平静,音乐的措辞、语调皆显为波澜不惊,或许反而成就另一种边缘化的表现方式。
开头将她的演奏形容为“熟悉的陌生人”,即是由于演绎本身是我所熟悉的(很多人都熟悉),细细体会演奏者的思路,却经常又带给我一份陌生之感。可是,在海布勒自己所认同的这个世界中,她的演奏还是不断表现出意想不到的丰富。只不过,钢琴家选择在一个相对单纯的力度与情感层面上表现这些。对前述两首协奏曲来说,她的诠释确实让我感觉太过“和风细雨”,但边缘化的演奏也有边缘化的魅力。
而这样的莫扎特观,在第十四号至第十六号,那三首中期协奏曲里面似乎更得其所。有时,海布勒为了强化那种温和典雅的气质,甚至故意放慢了某些华丽乐句的跑动。很明显不是快不起来,而是她有意为之,效果也实践其目标。但在这里,钢琴家所呈现的情感表现之生动,倒胜过她弹后来那两部巨作。句法构思虽不戏剧化,Rubato所刻画的音乐性格的微妙层次仍值得我们反复欣赏,也正真反映出海布勒身为莫扎特专家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