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All Things Must Pass
1970年,在The Beatles解散之后的一年,乐队主音吉他手George Harrison发行了自己第三张专辑《All Things Must Pass》,这张专辑无疑是后披头士时代最为精彩的作品之一,其乐曲的深邃与强烈鲜明的感情色彩给每一位乐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All Things Must Pass》在滚石排行榜“500张最杰出专辑”里排名第433位。
Harrison自1963年的《Don’t Bother Me》(《With The Beatles》1963)后鲜有佳作,但随着乐队羽翼逐渐丰满,Harrison的创作力自专辑《Help!》(1965)开始,总能拿出佳作,渐渐的打破了披头士音乐=Lennon-McCartney的局面;同时在1965年,Harrison对东方文化与宗教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在自身的努力下,披头士的音乐有了更多的音乐元素,更是在1968年引导乐队前往印度,对精神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1968年在制作《The Beatles》(白色专辑《White Album》1968)时,乐队内部的合作就显现出一种紧张的氛围,对于Harrison来说,最大的心结便是自己的作品不被Lennon-McCartney看好而无法收录在专辑内,于是他总是悄悄写下歌,默默收起来,等待作品被发掘的日子。《All Things Must Pass》中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那些不被看好的作品,但是在这里,这些作品真的发光发热了。
Harrison是个虔诚的印度教信徒,除了将东方乐器、思想注入自作品内,更是在作品里对主虔诚呼唤,他的为人处世总是有着浓重的东方思想色彩。《My Sweet Lord》便是一个典型,在《All Things Must Pass》发行之际,这首饱含宗教味道的单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并在来年成为年度最佳单曲,《My Sweet Lord》的成功,也带动了《All Things Must Pass》在商业上的成功。
让我们来聊聊专辑里的内容。这张专辑除了有18首音乐部分,还有5首乐器合奏曲,这里对此部分不多加赘述。在《All Things Must Pass》发行的30周年之际,专辑推出了再版,也增添了几首额外曲目,在此会选择性的聊一聊。
George Harrison与Bob Dylan有着很深的友谊,《I’d Have You Anytime》便是对他们友谊的最佳诠释。Dylan在乡村专辑《Nashville Skyline》(1969)发行后,Harrison登门拜访Dylan。在最开始的几日,两人总觉得话不投机,但是在几天后,Dylan拿出了吉他,询问:“你是如何写出美妙的旋律的?”,而Harrison则反问Dylan是如何写出如此出色的歌词,Harrison便端起吉他,当即写下这首歌的主歌部分;Dylan也顺势完成了副歌部分的歌词。后来Harrison聊到这首歌,提到他当时本以为Dylan会写些类似于《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专辑《Bring It All Back Home》1965)的词,但是Dylan却写下了简单的几行情诗。在那个创作时点,Harrison用“Let me in here , I know I’ve been here , Let me into your heart”来呼唤暂时无法袒露心声的Dylan。这首歌在后来《Early Takes Volume 1》里收录了早期的录音。(我这里也收集到了不同于这个版本的take)
《My Sweet Lord》无疑是Harrison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作品之一。这首歌绝妙的滑棒吉他演奏、赞美诗般的和声编排、略带沙哑的嗓音都是Harrison音乐作品的典型符号。《My Sweet Lord》本是写给Keyboard手Bill Preston的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达成,于是Harrison便留下收录在专辑里自己唱。制作人Phil Spector选定了这首歌作为单曲A面,同时说服了Harrison关于歌曲题材是否适合市场的顾虑,果然这张单曲因其朗朗上口的美妙旋律,博得了听众的青睐,但是同时也引火烧身,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麻烦。The Chiffons因其和弦酷似《He’s So Fine》(1962)而将Harrison告上法庭,令Harrison饱受近十年的困扰,最后落得了一个“无意抄袭罪”的罪。在此不多加讨论,Harrison在后来写了《This Song》(专辑《Thirty Three&1/3》1976)来表达对这件事的想法。这首歌成为了Harrison演唱会上的必备曲目,在2002年举办的Concert For George上,Bill Preston贡献了一个精彩的翻唱,并且在2013年的George Fest上,The Beach Boys也翻唱了这首歌。《Early Takes Volume 1》中收录了这首歌的Demo,同时在再版的《All Things Must Pass》里,Harrison特意演唱了新的编曲的《My Sweet Lord》。
1969年,在纪录片《Let It Be》(专辑《Let It Be》1970,未发表专辑《Get Back》1969)时期,George Harrison与Paul McCartney发生口角(这在纪录片《Let It Be》中可以看到这一幕)而愤然离队,抱怨与The Beatles一同工作完全不如去与Bob Dylan和The Band共享欢乐时光要好,并在当天晚上写下了《Wah-Wah》。很明显,这首歌是写给McCartney的。据说这首歌最开始的版本是由钢琴独奏,但是制作人Phil Spector擅作主张,将这首歌编成了专辑里的模样,起初Harrison并不喜欢,但是身边的Eric Clapton非常喜欢这个版本,于是Harrison便听从了意见,后来也逐渐喜欢上这个版本。这是一首彻彻底底反映了当时的不满的歌,通过歌词很明显就可以感受到愤怒的情绪。这首歌在Concert For Bangladesh(1971)上有着一个狂放的现场版本。值得一提的是,Eric联合前Electric Light Orchestra主心骨Jeff Lynne在Concert For George(2002)上,当着Paul McCartney 唱了这首《Wah-Wah》,兄弟之情可见一斑。
真香男孩George Harrison在专辑内的第四首歌《Isn’t It A Pity》中上线。这首歌是单曲《My Sweet Lord》的B面曲,是Harrison经典的抒情佳作。Harrison虽然与Paul McCartney因《Hey Jude》(1968)产生争执,但他依旧非常喜欢这首歌。Harrison抱怨《Hey Jude》里采用钢琴作为主要乐器,自己却在这首歌里玩的很开心;他更是三番五次抱怨《Hey Jude》的时长问题,结果《Isn’t It A Pity》长达7分多钟,甚至在歌曲尾奏的哼唱部分,完完全全的运用了《Hey Jude》的旋律。这首歌在专辑内还收录了另一个编曲的版本。《Isn’t It A Pity》也是Harrison演唱会上经常演唱的曲目,在Concert For George(2002)上,Eric Clapton与Bill Preston共同演绎了这首歌。
《What Is Life》是又一首写给Bill Preston的流行摇滚,据Harrison说,他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和Bill Preston提,特别是在他玩了一整天的Funk音乐之后。George Harrison许多歌都是如此,看似是写给某人,但歌词实际上是献给上帝的。
Bob Dylan在1970年录制专辑《New Morning》时与George Harrison录了两个版本的《If Not For You》,Harrison便拿了其中一个版本放在自己的专辑里翻唱。在Concert For Bangladesh(1971)的彩排中,Harrison与Dylan默契的合唱了这首歌。在Bob Dylan 30th Anniversary Concert Celebration上George Harrison也献唱了这首歌,并未收录在现场专辑里。
《Behind That Locked Door》则是在Bob Dylan畏惧上台演出时而写给Dylan的歌,其中有着一段漂亮的滑棒吉他演奏。《Early Takes Volume 1》则收录了一个更为清澈的Demo。
在1969年纪录片《Let It Be》(专辑《Let It Be》1970,未发表专辑《Get Back》1969)时期,The Beatles有时会把《Let It Down》与《Don’t Let Me Down》(1969)放在一起演奏,尽管如此,这首歌依旧没有收录进专辑。《Let It Down》是一首极能反映情绪的歌,歌词整体除了愤怒,还有一种无奈的情绪,这种情绪在再版的木吉他版本《Let It Down》里似乎更能体现。这首歌是我个人比较偏爱的歌之一,Harrison的感情处理在这首歌里显得恰到好处。
George Harrison表示《Run Of The Mill》是其第一首写出来像诗一样的歌,整首歌显得相当有灵性,非常流畅。
在再版的《All Things Must Pass》中,最令人惊喜的就是这首额外曲目《I Live For You》。这首歌是在Abbey Road录音室录制而成的,除了表现出Harrison虔诚的信仰之外,更是透露出一种悲凉感。看似是一首甜蜜的情歌,实则是一首献给上帝的赞歌。
就连Marianne Faithfull也翻唱过《Beware Of Darkness》(《Rich Kid Blues》1971年录制,1985年发行)。这首歌的主题是Harrison在印度僧人朋友口中时常听到的词汇,他便默默记录下来写成了这首歌。在《All Things Must Pass》再版中,收录了一首极为深邃的木吉他版本《Beware Of Darkness》。在Concert For George(2002)上,Eric Clapton翻唱了这首歌。
尽管The Beatles后期关系是如此紧张,但是George Harrison对粉丝的爱可从未消褪。《Apple Scruffs》是一首专门向粉丝致谢的歌,其中华丽的口琴演奏配合着Harrison在副歌部分宛如乐器一般的嗓音,让人回味无穷。
《Ballad Of Sir Frankie Crisp(Let It Roll)》是我的至爱,也是对我而言最为重要的一首歌。70年代初,George Harrison买下了Sir Frankie Crisp的豪宅,这首歌便是向他致敬。这首歌的歌词是非常私人化的(尽管我认为其中蕴含许多深意),制作人Phil Spector提出若是改动歌词,定会出现许多翻唱的版本,却被Harrison否决。这首歌的原型是源自Jackie Lomax的《Everybody , Nobody》(1966),在一些Bootlegs中能清楚辨别。阴云、草原、森林、溪水、水底、光点,对我来说这些都是这首歌的意向。2013年George Fest上有着一个加入口琴的精彩翻唱,在Mojo杂志2011年发行的George Harrison的翻唱专辑中,《Ballad Of Sir Frankie Crisp(Let It Roll)》也被演绎的非常出色。
《Awaiting For You All》是George Harrison的某个好友经常想听的歌(具体是谁我忘了),所以私底下Harrison一定唱了许多次这首歌。在Concert For Bangladesh(1971)上亦有一版现场版本。《Early Takes Volume 1》亦有收录早期的录音。
The Beatles时代对我而言最大的遗憾点就在《All Things Must Pass》上,据George Harrison的前妻Patti Boyd所说,这首歌是在某次拜访Bob Dylan的路上写就的。在纪录片《Let It Be》(专辑《Let It Be》1970,未发表专辑《Get Back》1969)时期,《All Things Must Pass》几乎就要被送上专辑曲目的行列,在当时拥有着极为丰富完整的版本,乃至于有着团员和声,可最后终究是被Lennon-McCartney否决。在The Beatles的《Anthology 3》(1996)里能够听到Harrison电吉他独唱的版本。在2002年的Concert For George上,Paul McCartney也化身真香大叔,演唱了当年被自己否决的《All Things Must Pass》;在2003年McCartney的世界巡演上,Paul McCartney又无数次成为真香大叔,《All Things Must Pass》也成为了当时演唱会的常驻曲目。
《I Dig Love》是一首我不喜欢的歌,有着极为不协调的Funk元素。
《Art Of Dying》从标题上来看就是一首意义深远的歌,具体阐述了George Harrison关于“生命”与“轮回”之类的看法(详见George Harrison自传《I Me Mine》)。这首歌有一首非常阴郁的木吉他独唱版本,而专辑版本要显得更加热烈。
专辑的末尾曲是George Harrison对主的呼唤——《Hear Me Lord》。这首歌在纪录片《Let It Be》(专辑《Let It Be》1970,未发表专辑《Get Back》1969)时期亦有排练。这首歌表现了Harrison的虔诚,有着极为响亮而厚重的鼓声演奏,浓厚的个人色彩令这首歌增添了不少出彩点。
在此我仅仅只是以我的了解说一说《All Things Must Pass》这张专辑,关于其余的一些同期未收录在本张专辑的曲目,在此也不多加讲述。
《All Things Must Pass》是我的最爱专辑之一,去年是,今年是,未来也是。愿每一位深爱这张专辑的乐迷都能在此捕捉到触动自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