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属于我们的情怀
早在去年的八月就在自己的博客上推荐过这张唱片,那个早就倒闭的GZNET论坛上,他们的帖子更是被炒得沸沸洋洋. 广州有俗谚:“西关小姐,东山少爷”, 说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广州曾经令人瞩目的风华一代。我从小就生活在西关,住在西关大屋多年,小时候的老房子里,堪称现实版的"七十二家房客". 我们一家住在二楼,古旧的趟垄门和典型平面格局:“三边过”(三开间),正间以厅堂为主,从临街门廊——门官厅——轿厅——正厅(神厅)——头房(上有神楼祀天神及祖先)——二厅(饭厅)——尾房,形成一条纵深很长的中轴线。这一切,都造就了我与那个封建年代的种种思想碰撞,矛盾的东西总是让人难忘,这一切都是我的记忆深处难以忘怀的部分.
东山少爷的歌正好唤醒了我潜藏在内的广州情怀,走出国门多年,当你把每个停留的城市和自己的出生地做比较,总会冒出几句埋怨,埋怨这里的污浊空气,埋怨这里的人声鼎沸,埋怨这里的市井气氛...可是你却生于厮,长于厮. 当我背着背包一个人走到马来西亚的槟城采风的时候,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老人,他是地道的广州人,清朝有钱商人的后睿,他母亲是这边有名的戏子,父亲不顾一切跟当年被称作最下贱的戏子私奔,辗转来到了这个南洋小镇安定下来,六十多岁的他还未曾踏足过祖国一步.不认识我的他热情地邀请我到家里免费吃住,唯一的要求就是让我讲讲家乡的故事,当我把相机里的相片给他看的时候,他老泪纵横地颤声说:"嗯嗯,这就是我的家乡啊,家乡..."一直重复的这几句话深深地刻进了我的脑袋.是啊,我们这代只懂羡慕国外的好,却没有想到有根的幸福.又引用我常说的一句话:"出走,是为了有家可回;回家,则是为了再次出走",当你厌倦了留离的生活后,你还有家啊,还有家乡的人在等待你.这是何等幸福的事情呢.
或者当我老于厮的时候,长堤的船依旧如故的缓缓而过,茶楼里的叫卖声总是那样的尖响闹,我依然用那熟悉的粤语跟店主杀价.你身边的一切都改变了,人走茶凉了,唯一不变的是你心底的那份情怀,不生于广州,无法体味的情怀.
如今的东山少爷和那位幕后英雄黄毅成已经浮出水面好久,这股怀旧风也开始从去年暑假的狂热慢慢转淡.最近又听到一首带RAP版的"长堤1974",与原版相比,加了很多古今的对比,红豆叶子用RAP的形式来表现,本来就是中西结合的做法,尴尬的一群现代人,是否就那么迷失于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摩擦中?不是的,我们依然可以听到加入的<<步步高>>元素,属于广州的年代,不曾老去.
贴一下这首新版的歌词吧:
嚟嚟嚟大家嚟听我讲段故仔
等我酝酿下感情故事跟住就嚟
哩对情侣成长喺五都之市
一个繁华城市百货之肆
哩度应有尽有戏院茶楼
一边行下骑楼一边拖下手
食下潮洲鱼蛋四围逛
或者撑下艇仔开心无间
佢地两个人嚟到广州嘅外滩
望住D潮水斟满荔枝湾
一轮明月慢慢爬咗上青天
好似哩喺爱群大厦嘅侧边
买只深井烧鹅嚟医下肚饿
去糖烟酒公司度买水果
虽然果时候大家钱唔多
八妹同昆哥一样开心过
情浓在广州长堤20号
那天的斜阳伴薄雾
有昆哥同行六十步
WOW,讵心祷告
十三行人潮内漫步
讵海珠桥前静静道
I love u, in my mind, but I won't tell u
眨下眼咁就过咗几十年
我同昆哥依旧咁缠绵
可惜长堤已经风光不再
几多欢笑消失喺人潮内
(八妹:我对你冇变米得咯
你睇我地个女都咁大个啦)
生于斯、长于斯几多野冇人知
1973唔只係一串数字
其中包括咗好多嘅历史
对于我地D后辈真係好少人知
好多年轻人最憎上历史
净係注重学习人地嘅文字
点解唔关心下身边嘅历史
话你知我係广州人我爱我广州
东山少爷的歌正好唤醒了我潜藏在内的广州情怀,走出国门多年,当你把每个停留的城市和自己的出生地做比较,总会冒出几句埋怨,埋怨这里的污浊空气,埋怨这里的人声鼎沸,埋怨这里的市井气氛...可是你却生于厮,长于厮. 当我背着背包一个人走到马来西亚的槟城采风的时候,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老人,他是地道的广州人,清朝有钱商人的后睿,他母亲是这边有名的戏子,父亲不顾一切跟当年被称作最下贱的戏子私奔,辗转来到了这个南洋小镇安定下来,六十多岁的他还未曾踏足过祖国一步.不认识我的他热情地邀请我到家里免费吃住,唯一的要求就是让我讲讲家乡的故事,当我把相机里的相片给他看的时候,他老泪纵横地颤声说:"嗯嗯,这就是我的家乡啊,家乡..."一直重复的这几句话深深地刻进了我的脑袋.是啊,我们这代只懂羡慕国外的好,却没有想到有根的幸福.又引用我常说的一句话:"出走,是为了有家可回;回家,则是为了再次出走",当你厌倦了留离的生活后,你还有家啊,还有家乡的人在等待你.这是何等幸福的事情呢.
或者当我老于厮的时候,长堤的船依旧如故的缓缓而过,茶楼里的叫卖声总是那样的尖响闹,我依然用那熟悉的粤语跟店主杀价.你身边的一切都改变了,人走茶凉了,唯一不变的是你心底的那份情怀,不生于广州,无法体味的情怀.
如今的东山少爷和那位幕后英雄黄毅成已经浮出水面好久,这股怀旧风也开始从去年暑假的狂热慢慢转淡.最近又听到一首带RAP版的"长堤1974",与原版相比,加了很多古今的对比,红豆叶子用RAP的形式来表现,本来就是中西结合的做法,尴尬的一群现代人,是否就那么迷失于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摩擦中?不是的,我们依然可以听到加入的<<步步高>>元素,属于广州的年代,不曾老去.
贴一下这首新版的歌词吧:
嚟嚟嚟大家嚟听我讲段故仔
等我酝酿下感情故事跟住就嚟
哩对情侣成长喺五都之市
一个繁华城市百货之肆
哩度应有尽有戏院茶楼
一边行下骑楼一边拖下手
食下潮洲鱼蛋四围逛
或者撑下艇仔开心无间
佢地两个人嚟到广州嘅外滩
望住D潮水斟满荔枝湾
一轮明月慢慢爬咗上青天
好似哩喺爱群大厦嘅侧边
买只深井烧鹅嚟医下肚饿
去糖烟酒公司度买水果
虽然果时候大家钱唔多
八妹同昆哥一样开心过
情浓在广州长堤20号
那天的斜阳伴薄雾
有昆哥同行六十步
WOW,讵心祷告
十三行人潮内漫步
讵海珠桥前静静道
I love u, in my mind, but I won't tell u
眨下眼咁就过咗几十年
我同昆哥依旧咁缠绵
可惜长堤已经风光不再
几多欢笑消失喺人潮内
(八妹:我对你冇变米得咯
你睇我地个女都咁大个啦)
生于斯、长于斯几多野冇人知
1973唔只係一串数字
其中包括咗好多嘅历史
对于我地D后辈真係好少人知
好多年轻人最憎上历史
净係注重学习人地嘅文字
点解唔关心下身边嘅历史
话你知我係广州人我爱我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