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色羅大佑到無色羅大佑
在一開始,有兩個理由讓我不能在這次羅大佑的2004臺北演唱會中缺席。首先,最近正開始要執行一個「臺灣流行音樂史」的專題片計畫,羅大佑當然會是其中的要角之一。第二個理由,則是因爲我錯過了他20年前的第一次個人演唱會;那時,我家離臺北有300公里遠,而我還是個十來歲的高中生,只能抱著生命中的第一台手提答錄機,關在房間自顧自地浸入黑色羅大佑激昂的歌聲漩渦當中,成爲我成長血液的一部分。20年之後,他的演唱會就在眼前,當然不能夠再錯過了。
在演唱會開始之前,我扛著一台PD150攝影機,跟製作人在入口處搜尋聽衆,做一點即席的訪問。來聽的幾乎都是三十來歲到四十來歲的人,用臺灣的術語來說,叫做五年級生﹙出生於民國五十幾年,即1960年代﹚或四年級生﹙出生於民國四十幾年,即1950年代﹚。訪問了四五個「四、五年級生」之後,我跟製作人商量著,是否該找一個年輕一點的。於是就看准了一個背著背包、已經掏出門票,一路往收票口沖去的男生;我們趕緊用攝影機將他攔下來…
「我對這場演唱會早就充滿了期待!」這年輕人一開口,雙眼就閃耀著異樣的光輝、雙頰忍不住興奮的紅暈:「…絕對不能錯過,對我來說,這是很重要的生命經驗!」
我有點傻住了;彷佛看到了二十年前的自己----如果我當時在臺北的話。但是,今天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有誰會對羅大佑這麽熱切?
「你是哪里人?」我問道。
「馬來西亞華僑,現在在臺灣念書!」
是啊,馬來西亞華裔,一個令人眼睛一亮的族群。不久之前,他們才把第二屆「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頒給臺灣的小說家陳映真;而陳映真,這個在我心中猶如巨人一般的知識份子文人,恐怕已經在新一代臺灣年輕人的文化語彙裏頭,人間蒸發了。只是當場限於時間,我並沒有追問這個馬華年輕人,是否知道陳映真?是否曾經從陳映真的作品中,得到跟我類似的感動?
在我的大學時代,陳映真的小說,是讓許多年輕人得以摸索這個島嶼歷史肌理與人性尊嚴的少數媒介;他的〈山路〉、〈鈴鐺花〉、〈夜行貨車〉…等等,是我們那時候的文學社團活動不可回避的討論物件。從這些先行者的寫實主義文學當中,我們在自己的年輕時代,找到一個思想與生命的窗口,可以呼吸到不一樣的新鮮空氣。
在那時候,除了文學陳映真之外,我們有侯孝賢、陳坤厚、楊德昌、萬仁等人合力塑造的新電影,有張照堂所拍攝的「映象之旅」新電視節目,有許多新的思潮與文化形式被介紹進來,法國的後結構主義、英國的後叛客﹙post-punk﹚搖滾,還有中國大陸第五代導演的作品,像「老井」、「黃土地」、「紅高粱」等等,以及鍾阿城的小說、北島與顧城的詩作,也在少數學生之間流傳。而黑色的羅大佑,就是那襯托了這個時期的背景聲響。
是的,音樂常常不是歷史舞臺的主角,但是它永遠像潺潺的流水聲一般,讓我們在森林、草原或者沙漠中進行生命追索的時候,潛意識裏還可以因爲那些起起伏伏、揮之不去的旋律、節奏,而有一絲絲心理上的根本憑藉與方向感。
音樂,這空氣的震動,跟人體的呼吸共用著一樣的載體或內容物,亦即大氣。而對這載體或內容物,德國作家卡內提﹙Elias Canetti﹚曾經這樣說,「我們這個世界的複雜絕大部分也是由呼吸空間所組成的。各位現在坐在這裏的空間有一種完全固定的秩序,幾乎完全與周圍隔絕,各位呼吸混合的方式,形成了各位所共同有的空氣…」放在八O年代臺灣的時空中來說,我們呼吸著由羅大佑等人的音樂所激發的空氣分子,與文學、電影、藝術的氣息彼此共振;他們所共同振動的空氣,充滿了省覺的、有厚度的、反叛的氣味----反叛那些閉鎖的、淺薄的、帶著濃厚黴味的空氣。1990年代後半,在〈啓蒙者羅大佑〉一文裏頭,我曾經這樣回憶:「以他的音樂襯底﹐一個脫離舊時代的思考與感知方式方能有血有肉地架構起來。」
我們就帶著對這種空氣之聽覺、嗅覺甚至觸覺的記憶,走出校園、進入社會;那時候,儘管黑色的羅大佑已經拋出他的《昨日遺書》,向一個新的白色羅大佑轉進,但我們依然按照那記憶中的空氣的振動頻率與氣味,摸索著向前進:走過第一個工作、第二個工作,走過這個單位、那個單位,走過榮耀與墮落、堅持與背叛…。一直磨蹭到現在,在那年輕時代曾經大口呼吸的空氣,已然稀薄;對於新一代,我們幾乎已經不知道該怎麽跟他們描述,曾經在出現過的空氣的振動、以及對於曾經經歷新文化降臨與開創的感動,到底是什麽?
於是,在今天,或許還可以有第三個不容易說清楚的理由,來解釋爲什麽我非來聽羅大佑演唱會不可:我很可能想知道,在這個時候,透過羅大佑,我該如何去具體地記起那年輕時代的空氣振動,以及如何述說他們什麽?但我一點也沒有把握是否能夠找到答案,或者,已經失去了尋找答案的動力了。
在這個兩千多個座位的會場中,我坐在第四十二排。羅大佑演唱,台下聽衆用力地應和,簡直就像一個超級巨大的KTV團體包廂;而我,並不特別去揣摩那可能潛藏的第三個理由,只是自顧自地放開喉嚨,盡情融入這種同樂會的氣氛。這個晚上,羅大佑的講話並不像過去大家對他的印象那樣,總是要帶一些對社會對時事的看法;相反地,他反而選擇回到對歌曲最簡單的描述,以及跟聽衆直接的互動,就像是在一個大歌場裏頭。不管是〈未來的主人翁〉、〈亞細亞的孤兒〉、〈之乎者也〉,還是〈鹿港小鎮〉,這些在當年對我來說,有非常強烈衝擊與私密體會的歌曲,於今,都成爲這個大包廂當中,衆人一面看著螢幕般的鏡框舞臺,一面跟著縱聲高唱的空氣振動。而這種「大家唱」的空氣,當然跟當年我關在自己房間所聆聽的空氣是兩回事;但是,在這時候,誰管它呢?跟著唱,就對了。
一直到〈童年〉出現。
這首歌一點也不批判、一點也不黑色、一點也不intellectual,它就自自然然地從羅大佑的手指底下、如流水般傾瀉出來:「池塘邊的榕樹下 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如此單純、如此原真,沒有黑色白色的曲折包袱、沒有藍色綠色的矛盾衝突,沒有太多需要詮釋與再詮釋的意義。於是,在當下,它悄悄地從潛意識中釋放了我更早的少年回憶:在一個夏日午後,從姊姊的抽屜裏找到「童年」專輯的卡帶,記憶中,那個房間的明亮、那個抽屜的木質紋理、被陽光照耀的空氣分子、帶著一絲絲飛揚閃爍的小棉絮、略爲褪色的卡帶封面上張艾嘉的笑容…,歷歷在目。眼前,羅大佑的彈唱,就帶著這些點點滴滴的回憶,越過之後大學時代所有的省覺與閉鎖、深厚與淺薄、反叛與保守的對立,越過畢業之後所有這個工作那個工作、這個單位那個單位、榮耀與墮落、堅持與背叛的磨蹭…,從二三十年前,直接撲面而來;像一個無邪的小孩,帶著一點溫暖的微笑,赤裸裸地站到眼前。不知怎麽地,我不禁流下淚…
走出演唱會場,好一陣子之後,我才明白這眼淚的意思。或許,十多年前那種醒覺與反叛之空氣的振動,在今天已經無法被真確地記憶,甚至複製了;但是,在那種空氣形成的更早以前,還有一些更原初的東西,關於真、關於善、關於美,關於超出各種文化表現形式之上的、更爲純樸的空氣。那可能比前者更珍貴,但,卻也更容易被遺忘。
而事實上,在這個人生階段,我或許可以錯過對於十多年前之空氣味道的再回憶,但是,卻萬萬不可錯過對於二三十年前的、更早的空氣味道的再回憶。那像是人生、社會與歷史的子宮,溫暖而濕潤;在那個點上,我想,陳映真、侯孝賢、陳坤厚、楊德昌、萬仁、張照堂,乃至鍾阿城、北島以及已經過世的顧城,也都曾各自保有他們自己的回憶,以及儲存與表達這回憶的方式;也只有在記憶了這個子宮的氣味之後,進一步新思想的啓蒙、新文化的創造以及新時代的開拓,或曰,醒覺與反叛,才有孕育其胚胎的動力來源與最本質的基礎。
但我不知道羅大佑是否意識到,這場2004年的演唱會將把某個或某些聽衆,帶到對子宮的記憶上頭;我寧願他在這個記憶的表達上是不自覺、不修飾的,而不是精雕細琢、再三安排的。二十年前,我們有一個用腦袋在創作歌曲的黑色羅大佑,二十年之後的今天,如果這個島嶼還需要什麽樣的空氣振動,來提供一絲絲的憑藉與方向感,提供一種新的醒覺基礎,我想,一個以心來演繹歌曲、以子宮作爲共鳴腔的、無色的「羅大佑」,會是最好的背景聲音。
在演唱會開始之前,我扛著一台PD150攝影機,跟製作人在入口處搜尋聽衆,做一點即席的訪問。來聽的幾乎都是三十來歲到四十來歲的人,用臺灣的術語來說,叫做五年級生﹙出生於民國五十幾年,即1960年代﹚或四年級生﹙出生於民國四十幾年,即1950年代﹚。訪問了四五個「四、五年級生」之後,我跟製作人商量著,是否該找一個年輕一點的。於是就看准了一個背著背包、已經掏出門票,一路往收票口沖去的男生;我們趕緊用攝影機將他攔下來…
「我對這場演唱會早就充滿了期待!」這年輕人一開口,雙眼就閃耀著異樣的光輝、雙頰忍不住興奮的紅暈:「…絕對不能錯過,對我來說,這是很重要的生命經驗!」
我有點傻住了;彷佛看到了二十年前的自己----如果我當時在臺北的話。但是,今天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有誰會對羅大佑這麽熱切?
「你是哪里人?」我問道。
「馬來西亞華僑,現在在臺灣念書!」
是啊,馬來西亞華裔,一個令人眼睛一亮的族群。不久之前,他們才把第二屆「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頒給臺灣的小說家陳映真;而陳映真,這個在我心中猶如巨人一般的知識份子文人,恐怕已經在新一代臺灣年輕人的文化語彙裏頭,人間蒸發了。只是當場限於時間,我並沒有追問這個馬華年輕人,是否知道陳映真?是否曾經從陳映真的作品中,得到跟我類似的感動?
在我的大學時代,陳映真的小說,是讓許多年輕人得以摸索這個島嶼歷史肌理與人性尊嚴的少數媒介;他的〈山路〉、〈鈴鐺花〉、〈夜行貨車〉…等等,是我們那時候的文學社團活動不可回避的討論物件。從這些先行者的寫實主義文學當中,我們在自己的年輕時代,找到一個思想與生命的窗口,可以呼吸到不一樣的新鮮空氣。
在那時候,除了文學陳映真之外,我們有侯孝賢、陳坤厚、楊德昌、萬仁等人合力塑造的新電影,有張照堂所拍攝的「映象之旅」新電視節目,有許多新的思潮與文化形式被介紹進來,法國的後結構主義、英國的後叛客﹙post-punk﹚搖滾,還有中國大陸第五代導演的作品,像「老井」、「黃土地」、「紅高粱」等等,以及鍾阿城的小說、北島與顧城的詩作,也在少數學生之間流傳。而黑色的羅大佑,就是那襯托了這個時期的背景聲響。
是的,音樂常常不是歷史舞臺的主角,但是它永遠像潺潺的流水聲一般,讓我們在森林、草原或者沙漠中進行生命追索的時候,潛意識裏還可以因爲那些起起伏伏、揮之不去的旋律、節奏,而有一絲絲心理上的根本憑藉與方向感。
音樂,這空氣的震動,跟人體的呼吸共用著一樣的載體或內容物,亦即大氣。而對這載體或內容物,德國作家卡內提﹙Elias Canetti﹚曾經這樣說,「我們這個世界的複雜絕大部分也是由呼吸空間所組成的。各位現在坐在這裏的空間有一種完全固定的秩序,幾乎完全與周圍隔絕,各位呼吸混合的方式,形成了各位所共同有的空氣…」放在八O年代臺灣的時空中來說,我們呼吸著由羅大佑等人的音樂所激發的空氣分子,與文學、電影、藝術的氣息彼此共振;他們所共同振動的空氣,充滿了省覺的、有厚度的、反叛的氣味----反叛那些閉鎖的、淺薄的、帶著濃厚黴味的空氣。1990年代後半,在〈啓蒙者羅大佑〉一文裏頭,我曾經這樣回憶:「以他的音樂襯底﹐一個脫離舊時代的思考與感知方式方能有血有肉地架構起來。」
我們就帶著對這種空氣之聽覺、嗅覺甚至觸覺的記憶,走出校園、進入社會;那時候,儘管黑色的羅大佑已經拋出他的《昨日遺書》,向一個新的白色羅大佑轉進,但我們依然按照那記憶中的空氣的振動頻率與氣味,摸索著向前進:走過第一個工作、第二個工作,走過這個單位、那個單位,走過榮耀與墮落、堅持與背叛…。一直磨蹭到現在,在那年輕時代曾經大口呼吸的空氣,已然稀薄;對於新一代,我們幾乎已經不知道該怎麽跟他們描述,曾經在出現過的空氣的振動、以及對於曾經經歷新文化降臨與開創的感動,到底是什麽?
於是,在今天,或許還可以有第三個不容易說清楚的理由,來解釋爲什麽我非來聽羅大佑演唱會不可:我很可能想知道,在這個時候,透過羅大佑,我該如何去具體地記起那年輕時代的空氣振動,以及如何述說他們什麽?但我一點也沒有把握是否能夠找到答案,或者,已經失去了尋找答案的動力了。
在這個兩千多個座位的會場中,我坐在第四十二排。羅大佑演唱,台下聽衆用力地應和,簡直就像一個超級巨大的KTV團體包廂;而我,並不特別去揣摩那可能潛藏的第三個理由,只是自顧自地放開喉嚨,盡情融入這種同樂會的氣氛。這個晚上,羅大佑的講話並不像過去大家對他的印象那樣,總是要帶一些對社會對時事的看法;相反地,他反而選擇回到對歌曲最簡單的描述,以及跟聽衆直接的互動,就像是在一個大歌場裏頭。不管是〈未來的主人翁〉、〈亞細亞的孤兒〉、〈之乎者也〉,還是〈鹿港小鎮〉,這些在當年對我來說,有非常強烈衝擊與私密體會的歌曲,於今,都成爲這個大包廂當中,衆人一面看著螢幕般的鏡框舞臺,一面跟著縱聲高唱的空氣振動。而這種「大家唱」的空氣,當然跟當年我關在自己房間所聆聽的空氣是兩回事;但是,在這時候,誰管它呢?跟著唱,就對了。
一直到〈童年〉出現。
這首歌一點也不批判、一點也不黑色、一點也不intellectual,它就自自然然地從羅大佑的手指底下、如流水般傾瀉出來:「池塘邊的榕樹下 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如此單純、如此原真,沒有黑色白色的曲折包袱、沒有藍色綠色的矛盾衝突,沒有太多需要詮釋與再詮釋的意義。於是,在當下,它悄悄地從潛意識中釋放了我更早的少年回憶:在一個夏日午後,從姊姊的抽屜裏找到「童年」專輯的卡帶,記憶中,那個房間的明亮、那個抽屜的木質紋理、被陽光照耀的空氣分子、帶著一絲絲飛揚閃爍的小棉絮、略爲褪色的卡帶封面上張艾嘉的笑容…,歷歷在目。眼前,羅大佑的彈唱,就帶著這些點點滴滴的回憶,越過之後大學時代所有的省覺與閉鎖、深厚與淺薄、反叛與保守的對立,越過畢業之後所有這個工作那個工作、這個單位那個單位、榮耀與墮落、堅持與背叛的磨蹭…,從二三十年前,直接撲面而來;像一個無邪的小孩,帶著一點溫暖的微笑,赤裸裸地站到眼前。不知怎麽地,我不禁流下淚…
走出演唱會場,好一陣子之後,我才明白這眼淚的意思。或許,十多年前那種醒覺與反叛之空氣的振動,在今天已經無法被真確地記憶,甚至複製了;但是,在那種空氣形成的更早以前,還有一些更原初的東西,關於真、關於善、關於美,關於超出各種文化表現形式之上的、更爲純樸的空氣。那可能比前者更珍貴,但,卻也更容易被遺忘。
而事實上,在這個人生階段,我或許可以錯過對於十多年前之空氣味道的再回憶,但是,卻萬萬不可錯過對於二三十年前的、更早的空氣味道的再回憶。那像是人生、社會與歷史的子宮,溫暖而濕潤;在那個點上,我想,陳映真、侯孝賢、陳坤厚、楊德昌、萬仁、張照堂,乃至鍾阿城、北島以及已經過世的顧城,也都曾各自保有他們自己的回憶,以及儲存與表達這回憶的方式;也只有在記憶了這個子宮的氣味之後,進一步新思想的啓蒙、新文化的創造以及新時代的開拓,或曰,醒覺與反叛,才有孕育其胚胎的動力來源與最本質的基礎。
但我不知道羅大佑是否意識到,這場2004年的演唱會將把某個或某些聽衆,帶到對子宮的記憶上頭;我寧願他在這個記憶的表達上是不自覺、不修飾的,而不是精雕細琢、再三安排的。二十年前,我們有一個用腦袋在創作歌曲的黑色羅大佑,二十年之後的今天,如果這個島嶼還需要什麽樣的空氣振動,來提供一絲絲的憑藉與方向感,提供一種新的醒覺基礎,我想,一個以心來演繹歌曲、以子宮作爲共鳴腔的、無色的「羅大佑」,會是最好的背景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