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写歌,水平思考着
天后是怎么炼成的?当一个女歌手功成名就,成为人人皆知的天后,我们开始往后倒退:从第一张专辑的一鸣惊人、第二张的稳打稳打,到了第三张终于扬眉吐气,奠定地位。我们从唱片公司的对歌手的定位、包括造型、选歌、一步一份分析其成功因素。这一套路公式百试不爽,即便是音乐行业已经翻天覆地的变化,台湾唱片依旧想在某个不错的苗子上复制这一条成功模式。
艾怡良当然是我们口中的好苗子,从参加《超级偶像》开始,艾怡良就在各大节目展现出对音乐的天分,无论是演唱还是创作,艾怡良都是拿捏自如。她唱什么风格都不会觉得违和,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反过来让她的形象模糊,就像一个什么都会、都感兴趣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工作一样,因为想兼顾得太多,反而什么都没做好。我喜欢她在《中国最强音》里把周杰伦的《印第安老斑鸠》唱出复古又洋气的酸爵士味道。在第一张专辑里,也的确把爵士风格作为她的标签,但整体上还是过于保守,内核依然还是把成人抒情作为卖点。《大人情歌》又一路向“黑化”奔去的感觉,有了张惠妹《阿密特》的雏形,就像她写给张惠妹的《傲娇》一样,充满女性荷尔蒙。但毕竟作为新人,有刻意拔高的嫌疑,又没有完全放开。到了《说 艾怡良》又回到成人抒情的路线,歌是好的,但企划简单。她已经拥有了三张口碑不错的专辑,其实这样一直发片下去,按当前台湾的音乐市场,可以窥见之后的道路,就像那些在台湾已经是一线的歌手,在大陆却无人问津。但《垂直活着,水平留恋着》却难得的抛开了之前的束缚,词曲由艾怡良本人全部创作,浇灌了一张情绪化又颇具深度的专辑。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读《垂直活着,水平留恋着》:
《玻璃心》《灭了我》《一整夜》是三首放在专辑最前面的三首歌,艾怡良毫不掩饰的表达了自己的主张。这是绝大部分港台歌手的做法,开门见山,表明态度。所以在编曲上偏向于厚重的摇滚、电气化处理,与之相反的是接下来要提到的四首舒缓的歌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艾怡良从两种风格当中诠释自己,一个倔强强悍的自己,一个细腻敏感的自己。
旅行三部曲《莱特兄弟有罪》《十四号登机门》《讨厌的艾瑞斯》。《十四号登机门》的主歌编曲让人想起刘若英黄立行的《分开旅行》,轻松又惬意,这是艾怡良之前在《中国最强音》创作过的《Wonderland》的中文版,相较而言,英文版更复古更蓝调。《讨厌的艾瑞斯》则呈现出一种无所顾忌的挑衅意味,这首歌如果是放在《大人情歌》或许更适合。《莱特兄弟有罪》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听第一遍就爱上了,丝丝扣扣的贝斯声音,艾怡良带着声讨的唱腔,充满戏谑的题材视角,关于异地恋这个老生常谈的题材,艾怡良交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如果给你一个异地恋的题材写首歌,你会怎么写?我想绝大部分唱作人都会从异地恋本身出发讲述异地恋,而艾怡良则巧妙地把异地恋的根因转嫁到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交通工具的进步让“距离显得可耻”,别具一格。
构成这张专辑的主轴的《美术课》《给朱利安》《forever young》《夜晚出生的孩子》,它们慢热、平静、舒缓,平淡中孕育着巨大的力量,尤其是《夜晚出生的孩子》里的小号,竟然让人想起《杀死那个石家庄人》,犹如一把锋利的刀,插入永无止境的夜,反光瞥见光明,波澜不惊的歌词叙述,犹如一帧一帧日本青春电影,那些少年不谙世事的罪孽深重。祈祷文吟唱的加入,让这首歌更加荡气回肠,像是一种忏悔,一种救赎。所谓流行歌曲的社会使命,歌以载道,《夜晚出生的孩子》做了一个标杆;点题的《forever young》,总让我想到徐佳莹的《言不由衷》和《寻人启事》,他们隽永、深刻,只辅以钢琴,犹如一股暖流划过心间。流行音乐写关于对生命的歌曲,要么苦大仇深,要么阴沉低落,艾怡良找打了最好的平衡,这首歌足以撑起整张专辑的主题,光是《垂直活着,水平留恋着》这个专辑名,足以证明艾怡良的才华,用垂直和水平两个数学术语概括了人的一生,简直就是神来之笔;令人爱不释手的还有《美术课》,“几座画布/随意摊在一边/摇晃着腿/听着摇滚乐/她笑了三个夏天。”寥寥数笔,利落干脆的写出一个画面,艾怡良的写词水准可见一斑;《给朱利安》是一首失魂落魄的情歌,令人心疼,让人觉得是挣扎着写出来的。一个创作者其实没必要向自己的听众交出自己的所有,赤裸裸的展示给听众,艾怡良这么做了,撕心裂肺的好听。这四首歌有的沉重、有的轻盈、有的刀刀见血、有的掏心掏肺,好像使出了全部的力气,交出了全部的自己,总结过过往的一切。也让听众理解了什么是她口中的“垂直活着,水平留恋着。”
专辑听多了有时候也会想,什么样的唱片才是好的唱片,也许很多歌手用心做的专辑被误解了,也许很多无心栽柳的又过度解读了。与听众的对话如何不产生信息不对称,也是歌手需要考虑的。幸运的是,艾怡良让我感受到了她所想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