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抛弃的红色——尹吾

记得有一句话这么说:“有一种感动溢满胸口,却不知该怎样说出口···”
这种感觉,自我手里拿到了尹吾的这张唱片,便无时无刻的不围绕着我 。
这是一张比较老的专辑了,但确实直到此时才到我手。一想起尹吾,便会想起2000年的那个夏天,想起在那个夏天的傍晚,走在首师大的林荫道上,空气中弥漫的是大学校园里特有的味道,耳边听王东放着那首《出门》,听尹吾就那样唱着:“只是离开这儿,离开这儿。离开这儿向前走,向前走,这就是我达到目标的唯一办法······”,我没有看过卡夫卡的这篇散文,却仍然可以被尹吾简单直白的歌声所打动;又会想起在嘈杂的阶梯教室里,独觅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清静,手中翻动的是《大学语文》的课本,耳边不止一次响起的就是这首《请相信》······那是一段怎样的日子呢?现在回想起来似乎还可以感受到那种温温的感觉,那种在暖暖潮潮的空气中毛孔微张的感觉······
第一次听到尹吾的名字,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知道了麦田的“红·白·蓝”系列。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叶蓓有了自己的《双鱼》,就连久违的朴树都开始在唱《冲出你的窗口》,可是又有几个人记得尹吾,了解尹吾的音乐呢?王东在介绍尹吾这张专辑时总是为其加上一个副标题,那就是——被抛弃的红色。我喜欢这种说法,有点儿悲壮的意味在里面···那时的尹吾已经让我感动,虽然所有的感动都只是来自“流行也精彩”中的那些零零散散的播放,但只是这些片断的美好,却已定格为我那个夏天最真切的回忆!我本来以为自己会忘掉的,尹吾的歌声会随着夏日的离去而离去。但没想到,一年多后的今天,我长大了,学会了很多很多,忘掉的也很多很多,却浑然不知尹吾的歌声已躲藏进了我记忆中的某一个角落,时时蓄势待发,等待着不知何时便将我淹没。
于是,当我在音像店中,眼光不经意的滑过这张被红色所装点的专辑时,便再也移不动自己的脚步了。当我的目光从这片色彩中经过,这单纯而浓重的红便唤醒了我几近沉睡的记忆,霎那间自己的心有被击中的感觉。
晚上,坐在书桌前,不经意的带上耳机,放进尹吾,按下play键,手中还不忘提起笔写我的年度总结。可是,写着写着,笔便停了,我所有的思想都被尹吾的歌声所牵引,完全进入了他的音乐世界···这是尹吾的音乐第一次如此完整的展现于我面前,我从头至尾的仔细聆听,聆听这每一首既不华丽又不复杂的歌曲.。尹吾的音乐是简单的,在这个崇尚技术的年代,称不上精致,甚至显得过于老旧;尹吾的歌声是质朴的,不矫揉不造作,或是浅吟,或是低唱,或是发自内心的嘶吼···
整张专辑只有8首歌,8首简简单单的歌,《或许》-《好了好了》-《请相信》-《世界是个动物园》-《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次远行》-《各人》-《我不相信》-《出门》-《你笑着流出了泪》,我觉得它短的在我还沉浸于其中不能自拔时,便已由随身听中传来的“咯噔”一声宣告了它的结束。听完了尹吾的音乐不知为什么会有一种浑身无力的感觉,尹吾的吟诵仿佛还萦绕在耳边,我只想静静的躺在床上放松四肢,任思想神游,任这个夜中尹吾所带给我的感动将我团团裹住,紧紧包围···
给尹吾的称谓很多,什么“新一代最具人文精神的创作型歌手”,什么“新文化音乐的杰出代表”,我不在乎这些无甚意义的评价。我只知在这个时代,像尹吾这样用心唱歌的人不多了,像这样真实坦白的歌声也不多了。我被尹吾所打动,一连两个多星期被这同一种感动的心情所包围~~所以,才写出这篇帖子,只为表达我心中所想,也愿与你一同分享······
P.S.也许最后我该用尹吾自己的话来表达出他自己最真实的音乐想法
尹吾《每个人的一生 都是一次远行》专辑前言:
听音乐是幸福的,“做”音乐是痛苦的。但没想到,会疼痛至此。
写第一首歌是在十年前了,为此在北京也滞留了将近六年。其中的曲折、种种的遭遇、复杂的感受,难以言表。即使我能说出来,恐怕也没什么人愿意听,它既不传奇也不香艳,只是一个毫无来历的小人物的挣扎史罢了。
一盘录有自己的歌唱的磁带,在少年时,或许只代表一个色彩斑斓的梦幻,来北京后,则逐渐变成了一种责任,因为它耗费了那么多的年华和钱财,承载了亲人们那么多的帮助和期盼。而到现在,却已是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象征了,一个与异己的命运殊死相拼的象征。
为了让这场“相拼”有个结果,这些年,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在窗玻璃前百折不挠的苍蝇,放弃或者完成,都倍感力不从心。大多时候,只是顺着生活的惯性一味的扑腾来扑腾去,然后眼睁睁的看着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
如许多像我一样的平凡的人们一样,除了每天干活、微笑、散步、向坏人致敬、为鸡毛蒜皮烦恼,在许多孤寂的夜晚,我偶尔也会陷入无边际的回忆,陷入那些时间之水流经我的脑海时留下的一个个小小的漩涡。每当此时,我的喉咙里就不由自主的涌动着一些记忆沉闷的声嚣,它们应该就是我笔下的这些歌曲最直接的来处了。
这些歌曲的式样或许比较老旧了,现在听到的这几首的录音也有着那么多的瑕疵和遗憾,但是我想,音乐的意义,不仅在于取悦我们的耳膜,更在于它能通往我们的心灵,这应该也是能让我支撑至今的原因之一。
······
感谢那些曾经在北京街头给过我一毛、两毛、一块、两块零钱的人们·····
兰桡写于02年末
这种感觉,自我手里拿到了尹吾的这张唱片,便无时无刻的不围绕着我 。
这是一张比较老的专辑了,但确实直到此时才到我手。一想起尹吾,便会想起2000年的那个夏天,想起在那个夏天的傍晚,走在首师大的林荫道上,空气中弥漫的是大学校园里特有的味道,耳边听王东放着那首《出门》,听尹吾就那样唱着:“只是离开这儿,离开这儿。离开这儿向前走,向前走,这就是我达到目标的唯一办法······”,我没有看过卡夫卡的这篇散文,却仍然可以被尹吾简单直白的歌声所打动;又会想起在嘈杂的阶梯教室里,独觅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清静,手中翻动的是《大学语文》的课本,耳边不止一次响起的就是这首《请相信》······那是一段怎样的日子呢?现在回想起来似乎还可以感受到那种温温的感觉,那种在暖暖潮潮的空气中毛孔微张的感觉······
第一次听到尹吾的名字,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知道了麦田的“红·白·蓝”系列。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叶蓓有了自己的《双鱼》,就连久违的朴树都开始在唱《冲出你的窗口》,可是又有几个人记得尹吾,了解尹吾的音乐呢?王东在介绍尹吾这张专辑时总是为其加上一个副标题,那就是——被抛弃的红色。我喜欢这种说法,有点儿悲壮的意味在里面···那时的尹吾已经让我感动,虽然所有的感动都只是来自“流行也精彩”中的那些零零散散的播放,但只是这些片断的美好,却已定格为我那个夏天最真切的回忆!我本来以为自己会忘掉的,尹吾的歌声会随着夏日的离去而离去。但没想到,一年多后的今天,我长大了,学会了很多很多,忘掉的也很多很多,却浑然不知尹吾的歌声已躲藏进了我记忆中的某一个角落,时时蓄势待发,等待着不知何时便将我淹没。
于是,当我在音像店中,眼光不经意的滑过这张被红色所装点的专辑时,便再也移不动自己的脚步了。当我的目光从这片色彩中经过,这单纯而浓重的红便唤醒了我几近沉睡的记忆,霎那间自己的心有被击中的感觉。
晚上,坐在书桌前,不经意的带上耳机,放进尹吾,按下play键,手中还不忘提起笔写我的年度总结。可是,写着写着,笔便停了,我所有的思想都被尹吾的歌声所牵引,完全进入了他的音乐世界···这是尹吾的音乐第一次如此完整的展现于我面前,我从头至尾的仔细聆听,聆听这每一首既不华丽又不复杂的歌曲.。尹吾的音乐是简单的,在这个崇尚技术的年代,称不上精致,甚至显得过于老旧;尹吾的歌声是质朴的,不矫揉不造作,或是浅吟,或是低唱,或是发自内心的嘶吼···
整张专辑只有8首歌,8首简简单单的歌,《或许》-《好了好了》-《请相信》-《世界是个动物园》-《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次远行》-《各人》-《我不相信》-《出门》-《你笑着流出了泪》,我觉得它短的在我还沉浸于其中不能自拔时,便已由随身听中传来的“咯噔”一声宣告了它的结束。听完了尹吾的音乐不知为什么会有一种浑身无力的感觉,尹吾的吟诵仿佛还萦绕在耳边,我只想静静的躺在床上放松四肢,任思想神游,任这个夜中尹吾所带给我的感动将我团团裹住,紧紧包围···
给尹吾的称谓很多,什么“新一代最具人文精神的创作型歌手”,什么“新文化音乐的杰出代表”,我不在乎这些无甚意义的评价。我只知在这个时代,像尹吾这样用心唱歌的人不多了,像这样真实坦白的歌声也不多了。我被尹吾所打动,一连两个多星期被这同一种感动的心情所包围~~所以,才写出这篇帖子,只为表达我心中所想,也愿与你一同分享······
P.S.也许最后我该用尹吾自己的话来表达出他自己最真实的音乐想法
尹吾《每个人的一生 都是一次远行》专辑前言:
听音乐是幸福的,“做”音乐是痛苦的。但没想到,会疼痛至此。
写第一首歌是在十年前了,为此在北京也滞留了将近六年。其中的曲折、种种的遭遇、复杂的感受,难以言表。即使我能说出来,恐怕也没什么人愿意听,它既不传奇也不香艳,只是一个毫无来历的小人物的挣扎史罢了。
一盘录有自己的歌唱的磁带,在少年时,或许只代表一个色彩斑斓的梦幻,来北京后,则逐渐变成了一种责任,因为它耗费了那么多的年华和钱财,承载了亲人们那么多的帮助和期盼。而到现在,却已是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象征了,一个与异己的命运殊死相拼的象征。
为了让这场“相拼”有个结果,这些年,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在窗玻璃前百折不挠的苍蝇,放弃或者完成,都倍感力不从心。大多时候,只是顺着生活的惯性一味的扑腾来扑腾去,然后眼睁睁的看着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
如许多像我一样的平凡的人们一样,除了每天干活、微笑、散步、向坏人致敬、为鸡毛蒜皮烦恼,在许多孤寂的夜晚,我偶尔也会陷入无边际的回忆,陷入那些时间之水流经我的脑海时留下的一个个小小的漩涡。每当此时,我的喉咙里就不由自主的涌动着一些记忆沉闷的声嚣,它们应该就是我笔下的这些歌曲最直接的来处了。
这些歌曲的式样或许比较老旧了,现在听到的这几首的录音也有着那么多的瑕疵和遗憾,但是我想,音乐的意义,不仅在于取悦我们的耳膜,更在于它能通往我们的心灵,这应该也是能让我支撑至今的原因之一。
······
感谢那些曾经在北京街头给过我一毛、两毛、一块、两块零钱的人们·····
兰桡写于02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