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想念原来那个Sammi

又把那张《生活语言》翻出来听,先说封面吧。一个人唱了十几年的歌,把她每一年的唱片封套摆齐了,呈现出的是时间,她在每一年的新款服装中老去。那时候的Sammi二十多,蓬松的黑色短发,眼角眉梢仍是中性的坚毅。
早期Sammi的作品总是喜欢扣住她的名字说事,这次选的是“秀”字,占据一头一尾两轨,《星‘秀’传说》的两个版本,主题是平民的追星梦——Everyone is a super star。我越来越觉得香港90年代的舞曲令人欣喜,并不说它们有多好,只是说有种原创的精神。那时候也有翻唱,却没有一窝蜂的乱,更多的考虑本身对一首歌的喜欢,没现在那么商业。
《亲密关系》,温暖的词温暖的曲,在冬日里甚至温暖你的胃,听到副歌部分的叹气声时,总能想起Sammi在MV中满脸的笑意,我相信那是幸福在一个人身上的外在表现。《生活语言》的前奏制造了“这里太过寂寞”的气氛,“幻想偏偏太多”,“她”的形象便在空气中孤零零地凝固出来,后面的副歌却走了老套的路子,生生把之前建立的疏离感破坏了,一片烟火气,是生活的本意?
拉丁风味的开场响起时,我以为这是Sammi的又一支舞曲。前两天仔细看了歌词,才发现《表演时间》原来是一个很讽刺的还击,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所谓爱情”的故事。Sammi在里面贡献了吐字最快的一次,比起前两年宣传强烈的中文Rap,不知道要好多少。而《如果我是男人》在今天听来颇有Lo-Fi风范,再一次宣扬女权主义,只是曲子写得实在和TVB那时期的武侠或警匪电视剧如出一辙。
接下来的一首值得强烈推荐,《III》不仅是Sammi唯一没有唱词的一首歌,也是整个中文乐坛难得一见的优秀电子乐。Sammi失魂一般的吟唱,加之中段酥软的耳语,还有不时跳出的诸如“Ecstasy”等敏感字眼,以及那个粗粗的男声最后的插话,耳朵里听到的只有性感。仅有的瑕疵来自Sammi的唱腔,和现在的她一样,出气总显得勉强,导致总体上技巧的生硬。
《隔着玻璃》是写得很讨巧的一首歌,简单的钢琴伴奏,竟然格外陪衬Sammi的声音,尤其是结尾一句,两相结合下倒真真透出了一丝无望的黯然。而且,它很聪明地将曲子低调地限定在很窄的音阶范围内,这样音域本不宽广的Sammi唱起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过度发力的毛病。另外,或许它讲述的情绪太沉静内敛(现在流行的说法叫闷骚),13岁时候的我不喜欢这么一首四平八稳毫无起伏的歌,只是在老了7、8年之后,觉得它还是好的。
在很滥俗的《缠绵》之后,《行运一条龙》的插曲《为何又是这样错》再一次响起。戏中Sammi一直想报复星星角色,使之在人前同样出丑,最终欢喜冤家终成眷属;戏外的Sammi,一路唱着各式情歌,终于摒弃天生的喜感,风姿绰约地踱进关锦鹏的光影中,且不论成败,中间我看到的是一个女人极度光鲜的一段时光。
之后的《忘记巴黎》是另外一首值得极力推荐的歌曲。旋律在浓浓的复古情绪中流淌出颇为大气的局面。这样子的东西在一张专辑中是只能出现一次的,其韵致才能闪现出应有的光芒。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如果说在别的歌里Sammi总表现得像另类的年轻女子、不甘寂寞的白领,在这里便是一次华丽的转身,脱胎换骨为一名大家闺秀、古典贵妇。这样子的Sammi是因为少见而显得矜贵的。
《长恨歌》的一篇评论里尖刻的说,Sammi总是在演戏时表现得像歌手,唱歌时表现得像演员。这种说法至少在后面一句话上是极不负责任的。你并没有看见她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过程,又怎么有权力指责她现在的姿态?Sammi终究是商业的宝贝,我也承认她现在也陷在形形色色的口水歌中拔不出自己来,但若仔细看看整个华语流行乐坛的样子,这也不是一个三十四岁的女人能自己去改变的。
http://www.blogcn.com/user17/aprilbadapple/blog/27753521.html
早期Sammi的作品总是喜欢扣住她的名字说事,这次选的是“秀”字,占据一头一尾两轨,《星‘秀’传说》的两个版本,主题是平民的追星梦——Everyone is a super star。我越来越觉得香港90年代的舞曲令人欣喜,并不说它们有多好,只是说有种原创的精神。那时候也有翻唱,却没有一窝蜂的乱,更多的考虑本身对一首歌的喜欢,没现在那么商业。
《亲密关系》,温暖的词温暖的曲,在冬日里甚至温暖你的胃,听到副歌部分的叹气声时,总能想起Sammi在MV中满脸的笑意,我相信那是幸福在一个人身上的外在表现。《生活语言》的前奏制造了“这里太过寂寞”的气氛,“幻想偏偏太多”,“她”的形象便在空气中孤零零地凝固出来,后面的副歌却走了老套的路子,生生把之前建立的疏离感破坏了,一片烟火气,是生活的本意?
拉丁风味的开场响起时,我以为这是Sammi的又一支舞曲。前两天仔细看了歌词,才发现《表演时间》原来是一个很讽刺的还击,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所谓爱情”的故事。Sammi在里面贡献了吐字最快的一次,比起前两年宣传强烈的中文Rap,不知道要好多少。而《如果我是男人》在今天听来颇有Lo-Fi风范,再一次宣扬女权主义,只是曲子写得实在和TVB那时期的武侠或警匪电视剧如出一辙。
接下来的一首值得强烈推荐,《III》不仅是Sammi唯一没有唱词的一首歌,也是整个中文乐坛难得一见的优秀电子乐。Sammi失魂一般的吟唱,加之中段酥软的耳语,还有不时跳出的诸如“Ecstasy”等敏感字眼,以及那个粗粗的男声最后的插话,耳朵里听到的只有性感。仅有的瑕疵来自Sammi的唱腔,和现在的她一样,出气总显得勉强,导致总体上技巧的生硬。
《隔着玻璃》是写得很讨巧的一首歌,简单的钢琴伴奏,竟然格外陪衬Sammi的声音,尤其是结尾一句,两相结合下倒真真透出了一丝无望的黯然。而且,它很聪明地将曲子低调地限定在很窄的音阶范围内,这样音域本不宽广的Sammi唱起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过度发力的毛病。另外,或许它讲述的情绪太沉静内敛(现在流行的说法叫闷骚),13岁时候的我不喜欢这么一首四平八稳毫无起伏的歌,只是在老了7、8年之后,觉得它还是好的。
在很滥俗的《缠绵》之后,《行运一条龙》的插曲《为何又是这样错》再一次响起。戏中Sammi一直想报复星星角色,使之在人前同样出丑,最终欢喜冤家终成眷属;戏外的Sammi,一路唱着各式情歌,终于摒弃天生的喜感,风姿绰约地踱进关锦鹏的光影中,且不论成败,中间我看到的是一个女人极度光鲜的一段时光。
之后的《忘记巴黎》是另外一首值得极力推荐的歌曲。旋律在浓浓的复古情绪中流淌出颇为大气的局面。这样子的东西在一张专辑中是只能出现一次的,其韵致才能闪现出应有的光芒。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如果说在别的歌里Sammi总表现得像另类的年轻女子、不甘寂寞的白领,在这里便是一次华丽的转身,脱胎换骨为一名大家闺秀、古典贵妇。这样子的Sammi是因为少见而显得矜贵的。
《长恨歌》的一篇评论里尖刻的说,Sammi总是在演戏时表现得像歌手,唱歌时表现得像演员。这种说法至少在后面一句话上是极不负责任的。你并没有看见她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过程,又怎么有权力指责她现在的姿态?Sammi终究是商业的宝贝,我也承认她现在也陷在形形色色的口水歌中拔不出自己来,但若仔细看看整个华语流行乐坛的样子,这也不是一个三十四岁的女人能自己去改变的。
http://www.blogcn.com/user17/aprilbadapple/blog/27753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