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音乐只是巧合,关键在唱歌的许美静
许美静的所有唱片作品里,《静电》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一是因为这是美静发行的最后一张录音室大碟(距今已19年);二是因为风格是非常前卫的迷幻电子风格;三是因为这是美静唯一一张从头冰冷到底的唱片,改变了之前每张唱片渗透一些亮色以及用一首励志歌收尾的先抑后扬传统。
这张唱片在音乐内容上,歌词采用的是很诗化的语言和写法,使用了大量如凋谢、枯萎、触礁、摧毁、溶解、粉碎、凄凉、搁浅、沉沦等幻灭的词汇,以及飞蛾扑火、蜻蜓点水、昙花一现等意向性概念。在音乐形式上,采用大量电子合成器,简单riff,淡入淡出式效果,搭配美静沉静冰冷又轻描淡写似的吟唱,营造了迷幻、氤氲、充满末世感的氛围。
唱片有几个标志性的意向:一是“梦”,第一首歌《迫在眉梢》的第一句就是“如果这一切只是梦”点明了整张的基调,之后“一睁眼做梦到天黑”、“明天的梦也太凄凉”、“让梦沉沦”,持续将梦境编制得朦胧深邃。二是“阳光”,《今天的太阳》如此亮,但“合上眼感觉阳光强烈”、“忘了阳光透明”,最终还是《当阳光变冷》。三是“眼睛”,除了陈珊妮写的同名歌曲外,还有“犹豫在你眼里,快变成雨季”、“你眼中一颗雨露,沙漠中一间酒馆”,将眼睛作为爱情美好一面的化身。四是“飞”,“还麻木地飞”、“一有了翅膀,竟然会更远离了目的”、“你只管往前飞,我只好往后退”。
这张唱片采用了大量新的尝试,但归根结底还是在讲“爱情”,歌词里的“想起小说开头藏有悲伤的伏笔”、“动人爱情永远看不清结局”、“当光阴对垒感情,会是谁将谁放弃”都已经表明。可以这样想象,在一个寂静的城市午夜,美静想到一段逝去的爱,让自己在回忆里沉沦,静电就是她思绪的电波,她在《迫在眉梢》中开始回忆,在《昙花》中感慨生命的无常,在《多事之秋》中想象爱情的另一种可能,在《挽歌》和《挂失》中告诉自己要忘却,在《falling》中情绪沉沦到底,在《空气中的迷》中恢复平静,在《当阳光变冷》中将思绪定格在分手的最后一刻,阳光那么足,但投下来的只有冰冷。回忆结束,静电结束。
我很爱这张唱片,但又不敢太多地触碰,担心自己跌入这迷人又冰冷的感官世界。就如陈佳明说的“虚拟城市萎靡相爱,在错觉构成的世界里惊觉幻象如此美丽”。
而今,再没有人这样唱歌,没有这样迷人的静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