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蔡徐坤音乐的几点质疑,这首《Hard to get》可以给你答案
套用一个老句式:当人们在听蔡徐坤新歌时,人们在想什么?
这一个问题被提问过很多次,随着今天第9首原创单曲《 Hard to get》的正式上线,次数可以再增加了。
本人性子急,先来抛砖引玉。
虽然《Hard to get》在蔡徐坤的原创作品中时长较短,但是完成度可以排上前几。开头旋律抓耳,you you you的停顿,几乎把人一下子就吸引过去了。中间有一个过渡的中文rap,是个人最喜欢的part。语速快,歌词狠,听起来相当带感,似乎有一股“劲”让你的身体跟着摇晃。
这首曲子十分迷幻风,加上蔡徐坤个人的独特音色,听完有一种不真实的抽离感,特别适合一个人带着耳机在夜晚听。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开个音效,效果会更上头。旋律性强的结果,便是听完几遍,几乎就能哼you play hard to get。
《Hard to get》是蔡徐坤创作经验和技能不断丰富后的一次积淀爆发,它也是一首明显蔡徐坤风格的作品,和之前发布的《wait wait wait》在某种程度上一脉相承。
人们质疑蔡徐坤作品的好坏,无外乎聚焦于两点。
一是他的唱腔,部分人认为有矫揉造作的成分,听起来不是那么舒服。
提出这个疑问的人忽略了一点,所谓的唱腔是建立在歌手本身所具有的音色,在固有音色中结合技巧的发挥,才有可能形成歌手个人的不泯然大众的风格。
二是他的歌词简单,部分人认为没什么水平。
歌词的优劣要放到整体的音乐中进行评价,任何抽离开音乐语境的说辞,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好的歌词和旋律适配,还要传达某种意思,如果还能兼顾一定的文学性更佳。
《Hard to get》的诞生完全可以打破以上两点。个人的尖细音色很适合trap曲风,营造出迷幻的疏离感。歌词是他心境的写照,某些部分的押韵和重复是花了心思的,总体是一首水准以上的作品。
说到旋律,忍不住再叨叨几句。其实听完蔡徐坤的原创作品,不难发现,旋律是他强有力的武器,曲子的好听洗脑几乎要成为坤式音乐的特征之一。
人们常说旋律为王,一般歌曲也是先有demo再去搭配合适的词,所以作曲能力更加考验人。让我很欣慰地是,蔡徐坤的作曲能力在几首原创歌曲的历练下,可以看出进步和提升。《Hard to get》是佐证之一,海外公演中几首老歌的remix版本,说实话比原曲更打动我。
有一点建议:《Hard to get》歌曲中的部分咬字可以更清楚些,中文rap存在部分吞字的问题,让人乍一听分不清中英文。
所以,话说到这,各位大众能不能带着纯粹的心情,简单地听一下蔡徐坤的歌曲。好也罢,坏也罢,至少先静下心去听听看。这个时候,你再问问自己,听蔡徐坤新歌时,你到底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