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集成版”Farnace
本都国王米特拉达蒂(光明王),是罗马战争史上几个最著名的“蛮族”劲敌之一。以这位国王及其子嗣的演义故事为脚本的歌剧自然不胜枚举,内容无非是常见的多角恋爱外加政治阴谋。
Farnace 这部歌剧,据说仅“最著名”的版本就有十五个之多。其中,维瓦尔第的版本首演于1727年的威尼斯,科塞利的版本则首演于1736年的那不勒斯,两部歌剧都采用了 Antonio Maria Lucchini 的脚本。
Lucchini 撰写的故事,情节大致如下:
当年 Mithridates 曾在战争中打败过卡帕多西亚,王子 Farnace 爱上了俘获的卡帕多西亚公主 Tamiri,娶她为妻并生下一子。多年以后,继承了王位的 Farnace 在对抗罗马的战争中一败涂地,弃城而逃,绝望中命王后 Tamiri 杀子自尽,以免落入敌手受辱。
卡帕多西亚国王的遗孀 Berenice 女王,因为与 Mithridates 父子有杀夫戮子夺女之仇,自愿与罗马结盟,协助罗马大将庞培追杀 Farnace 一家 ---- 女王的复仇怒火是如此的炽烈,连自己(背叛祖国的)亲生女儿和外孙也不肯放过。Tamiri 因为对丈夫的爱而被母亲唾弃,又因为不忍杀子导致儿子被 Berenice 抢走献给罗马人而被丈夫责骂,陷入绝望的双重痛苦之中。
另一方面,卡帕多西亚将军 Gilade 与罗马将军 Aquilio 同时爱上了在战争中俘虏的 Farnace 之妹、本都长公主 Selinda。Selinda 心里虽然喜欢 Gilade,可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哥哥和侄子的性命,故意对这两个追求者都若即若离,并以“爱的考验”为由,怂恿他们背叛各自的主人....
顺便提一下相对来说不太知名的作曲家科塞利。
法国血统的意大利/西班牙作曲家 Francesco Corselli,本名 François Courcelle,其父 Charles Courcelle 是帕尔马公爵 Antonio Farnese 的 Dance Master。1727年,年仅二十二岁的科塞利,开始担任 Santa Maria della Steccata 教堂的乐长。1731年,Antonio 公爵薨殁,由于他是 Farnese 家族最后一个男性继承人,当时的西班牙王后 Isabella(即 Elizabeth)Farnese 的儿子、波旁家族十六岁的 Don Carlos(即 Charles)de Borbón 王子、也就是后来的西班牙国王查理三世,被选为帕尔马公国的统治者。
这一权力转移对科塞利的音乐生涯影响很大。众所周知,Isabella 王后向来对音乐家求贤若渴,因为她认为,音乐是治疗她丈夫菲利浦五世的忧郁症的最好方法(Farinelli 就是因此于1737年被聘请到西班牙的)。1733年,王后将科塞利招至马德里,科塞利申请并获准担任西班牙宫廷助理教堂乐长,同时负责皇家子女的音乐教育。1738年,当时的教堂乐长 Joseph de Torres y Martínez Bravo 去世,科塞利被正式任命为教堂乐长,他在这个职位上一干就是四十年,谱写了大量的宗教音乐和若干部歌剧,其曲风熔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的巴洛克音乐精华于一炉,非常华美绚烂。Glossa 曾经出过一张介绍他的音乐的唱片,值得一听。
1739年,为庆祝 Don Carlos de Borbón 的弟弟 Don Felipe(即 Philip)de Borbón 王子(日后帕尔马公国的统治者)与法国公主 Louise Elisabeth d'Orléans 的婚礼,科塞利在西班牙的 Real Coliseo del Buen Retiro 安排上演了一出全新版本的 Farnace,这个版本以维瓦尔第的歌剧为主干,在每一幕前都加入了科塞利自己谱写的歌剧 Farnace 的片段:第一幕前加入一段序曲、一段进行曲、一段宣叙调和 Berenice 的咏叹调 Da quel ferro che ha svenato;第二幕前加入 Farnace 的咏叹调 S'arma il cielo di tuoni e di lampi;第三幕前加入一段进行曲。
2001年,作为千禧庆祝活动的一部分,在西班牙政府资助下,马德里的 Teatro de la Zarzuela 将科塞利这个1739年“集成版”的 Farnace 重新搬上舞台,由西班牙炙手可热的巴洛克音乐演绎大师 Jordi Savall 指挥他的 Le Concert des Nations,合唱团则是 Antonio Fauró 指挥 Coro del Teatro of Zarzuela。Alia Vox 的这套唱片,采用的就是当时那两场演出的现场录音。独唱阵容如下:
Farnace - Furio Zanasi, baritono
Tamiri - Sara Mingardo, contralto
Berenice - Adriana Fernández, soprano
Selinda - Gloria Banditelli, contralto
Gilade - Cinzia Forte, soprano
Aquilio - Fulvio Bettini, baritono
Pompeo - Sonia Prina, contralto
和 Alia Vox 出的其它很多唱片一样,这套片子精彩多多,问题也不少。(Alia Vox 和 Savall 的片子可能会成为我最烦恼的购片经历之一,以后有时间我得专门谈一谈。)
首先,我极喜欢听现场音乐会和歌剧演出,那种“面对面”聆听音乐的参与感,是一种永远不可能靠听唱片来替代的巨大享受。然而把歌剧的现场录音灌制到CD唱片这种可以反复播放的介质上,效果又常常是不完美的,尽管这一点可以由演唱者受现场气氛影响所作的即兴发挥,而或多或少地得到补偿。
Savall 的这套 Farnace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方面,音乐中那种灵动灿烂的“巴洛克活力”自始至终赫奕丰沛,听来令人振奋不已,演唱家们甚至依照巴洛克歌剧传统唱法,即兴在咏叹调的 da capo 部分自由加入装饰音;另一方面,由于演唱家们在舞台上位置的不断变换,有不少咏叹调的录音效果都受到了严重影响,最明显的,是第一幕第七场 Gilade 的 Nell'intimo del petto,这首美丽的咏叹调,就因为演唱者的“走位”而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不但声音忽远忽近,其间还夹杂了服装面料的窸窣摩擦声,实在是一件令人扼腕的憾事。
Savall 选用的几位独唱演员也不能说是一个完美的搭配。仅就几位主要角色来说:演唱 Tamiri 的女低音 Sara Mingardo 声音宽厚温暖,无疑是上佳选择,其第三幕中感人至深的咏叹调 Forse o caro in questi accenti,毫不夸张地说,绝对能称得起是“the aria you must listen to before you die”;Gilade 的演唱者 Cinzia Forte 虽然有很多出色表现,可是在一些需要巧妙驾驭明暗变化的段落里留下的细微缺憾,还是让人觉得她未必是演唱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而唱女王 Berenice 的女高音 Adriana Fernández 就未免太过“轻松”,缺乏这个角色所需要的那种疯狂的“穿刺性”快感,没能给听众带来应有的听觉冲击,尤其是她对第一幕中科塞利写的咏叹调 Da quel ferro che ha svenato 的处理。
然而最最离奇的编排,莫过于对男主角本都国王 Farnace 的处理了。作为剧中的第一男主角,无论是维瓦尔第还是科塞利,都绝没有把这个角色交给男中音演唱的道理,而 Savall 却偏偏起用了一位男中音 Furio Zanasi!
mathias 以前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我自己后来也在网上查找了一下,发现 Nuova Era 在1996年出的那套“纯维瓦尔第”歌剧 Farnace 的唱片里,不仅唱 Farnace 的的确是位女低音,就连 Aquilio 也一样是女低音,而不象 Savall 这个版本里,用的是另一位男中音 Fulvio Bettini。
不过当初这个1739年版的 Farnace 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唱片说明书里语焉不详,只是简单提了一句:演员阵容中包括当时的头牌女高音 Anna Peruzzi 和最著名的阉伶之一 Gaetano Majorano(Caffariello)。至于其他角色的演唱者是谁,以及 Caffariello 唱的究竟是 Farnace 还是 Gilade,却只字未提。这种隔靴搔痒的态度,也是 Avia Vox 唱片说明书的一贯作风。
好在经过一番 google,我终于在网上发现了一篇法文报道,Savall 说自己之所以选用男中音来唱男主角,是因为“找不到合适演唱这个角色的意大利男高音”的缘故。原文是这样的:
"Notre création respecte la distribution originale, mais n'ayant pu trouver de ténor italien (je tiens beaucoup à la latinité des voix) adéquat pour ce rôle-titre, j'ai choisi le baryton Furio Zanasi, qui monte d'autant plus facilement que le diapason sonne à 415 Hz."
不过这种说法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因为既然连庞培和 Gilade 这两个男角都可以用女低音和女高音来替代,为什么 Farnace 就不可以呢?另外至于 Aquilio 为什么用男中音,就找不到什么解释了。我手里没有 Nuova Era 的那个版本,这两个问题还有待考证。
当然,抛开这一点不谈的话,男中音 Furio Zanasi 的声音还是非常好听的,第二幕中的咏叹调 Gelido in ogni vena 唱得尤其动人。另外一处值得推荐的 Farnace 咏叹调,是第二幕前加入的那段科塞利写的 S'arma il cielo di tuoni e di lampi,只是由于演员的位置可能在舞台的深处或高处,唱片里的声音显得有些“空”。
Selinda 这个角色最好听的咏叹调,是第三幕中的 Ti Vantasti mio guerriero,只不过我对 Selinda 的演唱者 Gloria Banditelli 不是十分满意,总觉得她情绪上还不够投入。
也许是由于原本对 Pompeo 就没有什么过高期望的缘故,女低音 Sonia Prina 的声音本身我倒是很喜欢,不管她的演绎如何,Pompeo 的咏叹调 Roma invitta una clemente 还是非常好听的。
最后谈几个与音乐无关的问题。
Alia Vox 的唱片说明书里一向有明显的印刷错误和语法错误,这套唱片也不例外,最过分的是,第三幕第六场结尾,庞培一段宣叙调的英文译文里,竟然出现了漏译 ---- 两句意大利语直接就连到了英语的后面!
另外唱片的包装设计也很成问题:整套唱片被设计为一本书的样子,“书”的内容是说明书和脚本,好看是好看,可是这样一来,三张唱片本身就需要分别放在“封面”“封底”的夹层、以及“书”和“封底”之间的一个纸套里,取放都相当不便。
然而这本“书”里的彩色剧照真是太漂亮了!所有人物的服饰都色彩艳丽、奢华富丽,Gilade 的盔甲战袍靓丽夺目,女王 Berenice 的王冠有如美杜莎的蛇发,庞培的样子则酷似一只大鸟。在看惯了歌剧舞台上的现代手法舞美设计后,这种“复古”的设计愈发令人向往那个“声色无度”的黄金时代....
Farnace 这部歌剧,据说仅“最著名”的版本就有十五个之多。其中,维瓦尔第的版本首演于1727年的威尼斯,科塞利的版本则首演于1736年的那不勒斯,两部歌剧都采用了 Antonio Maria Lucchini 的脚本。
Lucchini 撰写的故事,情节大致如下:
当年 Mithridates 曾在战争中打败过卡帕多西亚,王子 Farnace 爱上了俘获的卡帕多西亚公主 Tamiri,娶她为妻并生下一子。多年以后,继承了王位的 Farnace 在对抗罗马的战争中一败涂地,弃城而逃,绝望中命王后 Tamiri 杀子自尽,以免落入敌手受辱。
卡帕多西亚国王的遗孀 Berenice 女王,因为与 Mithridates 父子有杀夫戮子夺女之仇,自愿与罗马结盟,协助罗马大将庞培追杀 Farnace 一家 ---- 女王的复仇怒火是如此的炽烈,连自己(背叛祖国的)亲生女儿和外孙也不肯放过。Tamiri 因为对丈夫的爱而被母亲唾弃,又因为不忍杀子导致儿子被 Berenice 抢走献给罗马人而被丈夫责骂,陷入绝望的双重痛苦之中。
另一方面,卡帕多西亚将军 Gilade 与罗马将军 Aquilio 同时爱上了在战争中俘虏的 Farnace 之妹、本都长公主 Selinda。Selinda 心里虽然喜欢 Gilade,可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哥哥和侄子的性命,故意对这两个追求者都若即若离,并以“爱的考验”为由,怂恿他们背叛各自的主人....
顺便提一下相对来说不太知名的作曲家科塞利。
法国血统的意大利/西班牙作曲家 Francesco Corselli,本名 François Courcelle,其父 Charles Courcelle 是帕尔马公爵 Antonio Farnese 的 Dance Master。1727年,年仅二十二岁的科塞利,开始担任 Santa Maria della Steccata 教堂的乐长。1731年,Antonio 公爵薨殁,由于他是 Farnese 家族最后一个男性继承人,当时的西班牙王后 Isabella(即 Elizabeth)Farnese 的儿子、波旁家族十六岁的 Don Carlos(即 Charles)de Borbón 王子、也就是后来的西班牙国王查理三世,被选为帕尔马公国的统治者。
这一权力转移对科塞利的音乐生涯影响很大。众所周知,Isabella 王后向来对音乐家求贤若渴,因为她认为,音乐是治疗她丈夫菲利浦五世的忧郁症的最好方法(Farinelli 就是因此于1737年被聘请到西班牙的)。1733年,王后将科塞利招至马德里,科塞利申请并获准担任西班牙宫廷助理教堂乐长,同时负责皇家子女的音乐教育。1738年,当时的教堂乐长 Joseph de Torres y Martínez Bravo 去世,科塞利被正式任命为教堂乐长,他在这个职位上一干就是四十年,谱写了大量的宗教音乐和若干部歌剧,其曲风熔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的巴洛克音乐精华于一炉,非常华美绚烂。Glossa 曾经出过一张介绍他的音乐的唱片,值得一听。
1739年,为庆祝 Don Carlos de Borbón 的弟弟 Don Felipe(即 Philip)de Borbón 王子(日后帕尔马公国的统治者)与法国公主 Louise Elisabeth d'Orléans 的婚礼,科塞利在西班牙的 Real Coliseo del Buen Retiro 安排上演了一出全新版本的 Farnace,这个版本以维瓦尔第的歌剧为主干,在每一幕前都加入了科塞利自己谱写的歌剧 Farnace 的片段:第一幕前加入一段序曲、一段进行曲、一段宣叙调和 Berenice 的咏叹调 Da quel ferro che ha svenato;第二幕前加入 Farnace 的咏叹调 S'arma il cielo di tuoni e di lampi;第三幕前加入一段进行曲。
2001年,作为千禧庆祝活动的一部分,在西班牙政府资助下,马德里的 Teatro de la Zarzuela 将科塞利这个1739年“集成版”的 Farnace 重新搬上舞台,由西班牙炙手可热的巴洛克音乐演绎大师 Jordi Savall 指挥他的 Le Concert des Nations,合唱团则是 Antonio Fauró 指挥 Coro del Teatro of Zarzuela。Alia Vox 的这套唱片,采用的就是当时那两场演出的现场录音。独唱阵容如下:
Farnace - Furio Zanasi, baritono
Tamiri - Sara Mingardo, contralto
Berenice - Adriana Fernández, soprano
Selinda - Gloria Banditelli, contralto
Gilade - Cinzia Forte, soprano
Aquilio - Fulvio Bettini, baritono
Pompeo - Sonia Prina, contralto
和 Alia Vox 出的其它很多唱片一样,这套片子精彩多多,问题也不少。(Alia Vox 和 Savall 的片子可能会成为我最烦恼的购片经历之一,以后有时间我得专门谈一谈。)
首先,我极喜欢听现场音乐会和歌剧演出,那种“面对面”聆听音乐的参与感,是一种永远不可能靠听唱片来替代的巨大享受。然而把歌剧的现场录音灌制到CD唱片这种可以反复播放的介质上,效果又常常是不完美的,尽管这一点可以由演唱者受现场气氛影响所作的即兴发挥,而或多或少地得到补偿。
Savall 的这套 Farnace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方面,音乐中那种灵动灿烂的“巴洛克活力”自始至终赫奕丰沛,听来令人振奋不已,演唱家们甚至依照巴洛克歌剧传统唱法,即兴在咏叹调的 da capo 部分自由加入装饰音;另一方面,由于演唱家们在舞台上位置的不断变换,有不少咏叹调的录音效果都受到了严重影响,最明显的,是第一幕第七场 Gilade 的 Nell'intimo del petto,这首美丽的咏叹调,就因为演唱者的“走位”而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不但声音忽远忽近,其间还夹杂了服装面料的窸窣摩擦声,实在是一件令人扼腕的憾事。
Savall 选用的几位独唱演员也不能说是一个完美的搭配。仅就几位主要角色来说:演唱 Tamiri 的女低音 Sara Mingardo 声音宽厚温暖,无疑是上佳选择,其第三幕中感人至深的咏叹调 Forse o caro in questi accenti,毫不夸张地说,绝对能称得起是“the aria you must listen to before you die”;Gilade 的演唱者 Cinzia Forte 虽然有很多出色表现,可是在一些需要巧妙驾驭明暗变化的段落里留下的细微缺憾,还是让人觉得她未必是演唱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而唱女王 Berenice 的女高音 Adriana Fernández 就未免太过“轻松”,缺乏这个角色所需要的那种疯狂的“穿刺性”快感,没能给听众带来应有的听觉冲击,尤其是她对第一幕中科塞利写的咏叹调 Da quel ferro che ha svenato 的处理。
然而最最离奇的编排,莫过于对男主角本都国王 Farnace 的处理了。作为剧中的第一男主角,无论是维瓦尔第还是科塞利,都绝没有把这个角色交给男中音演唱的道理,而 Savall 却偏偏起用了一位男中音 Furio Zanasi!
mathias 以前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我自己后来也在网上查找了一下,发现 Nuova Era 在1996年出的那套“纯维瓦尔第”歌剧 Farnace 的唱片里,不仅唱 Farnace 的的确是位女低音,就连 Aquilio 也一样是女低音,而不象 Savall 这个版本里,用的是另一位男中音 Fulvio Bettini。
不过当初这个1739年版的 Farnace 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唱片说明书里语焉不详,只是简单提了一句:演员阵容中包括当时的头牌女高音 Anna Peruzzi 和最著名的阉伶之一 Gaetano Majorano(Caffariello)。至于其他角色的演唱者是谁,以及 Caffariello 唱的究竟是 Farnace 还是 Gilade,却只字未提。这种隔靴搔痒的态度,也是 Avia Vox 唱片说明书的一贯作风。
好在经过一番 google,我终于在网上发现了一篇法文报道,Savall 说自己之所以选用男中音来唱男主角,是因为“找不到合适演唱这个角色的意大利男高音”的缘故。原文是这样的:
"Notre création respecte la distribution originale, mais n'ayant pu trouver de ténor italien (je tiens beaucoup à la latinité des voix) adéquat pour ce rôle-titre, j'ai choisi le baryton Furio Zanasi, qui monte d'autant plus facilement que le diapason sonne à 415 Hz."
不过这种说法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因为既然连庞培和 Gilade 这两个男角都可以用女低音和女高音来替代,为什么 Farnace 就不可以呢?另外至于 Aquilio 为什么用男中音,就找不到什么解释了。我手里没有 Nuova Era 的那个版本,这两个问题还有待考证。
当然,抛开这一点不谈的话,男中音 Furio Zanasi 的声音还是非常好听的,第二幕中的咏叹调 Gelido in ogni vena 唱得尤其动人。另外一处值得推荐的 Farnace 咏叹调,是第二幕前加入的那段科塞利写的 S'arma il cielo di tuoni e di lampi,只是由于演员的位置可能在舞台的深处或高处,唱片里的声音显得有些“空”。
Selinda 这个角色最好听的咏叹调,是第三幕中的 Ti Vantasti mio guerriero,只不过我对 Selinda 的演唱者 Gloria Banditelli 不是十分满意,总觉得她情绪上还不够投入。
也许是由于原本对 Pompeo 就没有什么过高期望的缘故,女低音 Sonia Prina 的声音本身我倒是很喜欢,不管她的演绎如何,Pompeo 的咏叹调 Roma invitta una clemente 还是非常好听的。
最后谈几个与音乐无关的问题。
Alia Vox 的唱片说明书里一向有明显的印刷错误和语法错误,这套唱片也不例外,最过分的是,第三幕第六场结尾,庞培一段宣叙调的英文译文里,竟然出现了漏译 ---- 两句意大利语直接就连到了英语的后面!
另外唱片的包装设计也很成问题:整套唱片被设计为一本书的样子,“书”的内容是说明书和脚本,好看是好看,可是这样一来,三张唱片本身就需要分别放在“封面”“封底”的夹层、以及“书”和“封底”之间的一个纸套里,取放都相当不便。
然而这本“书”里的彩色剧照真是太漂亮了!所有人物的服饰都色彩艳丽、奢华富丽,Gilade 的盔甲战袍靓丽夺目,女王 Berenice 的王冠有如美杜莎的蛇发,庞培的样子则酷似一只大鸟。在看惯了歌剧舞台上的现代手法舞美设计后,这种“复古”的设计愈发令人向往那个“声色无度”的黄金时代....
© 本文版权归作者 丝管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