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情花”

之前有档《隐藏的歌手》节目,出场的歌手都自带了时代感。特别每一首久别重逢的老歌响起时,仿佛时间也变得缓慢且倒转起来,这是怀旧金曲的魅力。有一期陪你倒数的是陈慧娴,台下坐着一堆电视台嘉宾,他们提到了八十年代香港歌坛的“四大天后”。这些每年和春天有场假唱的嘉宾也真是打得一瓶好酱油,我记得应是“五朵金花”,陈慧娴、叶倩文、林忆莲、邝美云和刘美君。 1987年香港歌坛百花齐放时期,各位哥哥姐姐们佳作不断、层出不穷的新人初生牛犊、夹band乐队风起云涌。而注定不走寻常路的刘美君第二张大碟《点解》正是在这港乐盛世年代里推出。现代唱片公司力求延续首专一鸣惊人的势头,制作人+编曲+监制陈永良以及幕后团队也期待重现叫好又叫座。于是这张唱片从黑白封面设计到选曲风格,处处可见之前的影子。 或许首专惊艳在前,续篇《点解》感觉延续巅峰相当不易。不过整体仍保持了较高水准,诞生了多首经典代表作。十首歌曲原创与改编各一半。八十年代香港唱片业一派繁荣景象,流水线每月都有一定数量的新唱片推出,香港这弹丸之地为了解决僧多粥少的问题,各种来自欧美、日本的流行曲顺势大行其道。《点解》翻唱的半壁江山如下:一曲“Man In The Moon”唱来,一幅夜凉如水画面,她来自Lady Lily的同名原曲;疑似描述昼颜的“生活一小时”翻唱自沢田研二作曲,田中裕子的原曲“チャイナ.ドール;选择咖啡或茶来纪念告别的“失恋Cafe”,原曲则是西班牙三人组合Daydream的成名曲“In The Night”;而大家旋律耳熟能详“这双眼只望你”翻唱自FrankieValli西洋古董金曲“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刘公子这个版本有型有款,才二十出头的年纪,已经对歌曲的拿捏诠释有着与年纪不相符的老道。 不得不提同名曲“点解”,原曲Pet Shop Boys与英国歌坛常青树Dusty Springfield合唱的神曲“What Have I Done to Deserve This?”同样诞生于1987年,点解八十年代的港乐与欧美Hit曲总能够无缝连接?神奇係八十年代的港乐,女有刘美君,男有陈百强。无独有偶同年Danny在《梦里人》翻唱了PSB的另一首嗨歌“it's a sin”,打造成一首超酷且前卫的“地下裁判团”。神奇的他们之间的音乐也有了交集,二年后记得有《冬暖》收录的“燃点真爱”。时光如驹,又闪回到2018年环球推出高歌陈百强大碟刘美君版的“粉红色的一生”,录音采访花絮里默默看了属于她的关于danny的点滴印象,纪念演唱会上她又唱了“等”。也许音乐就是这么神奇,真的是一种无法解释的缘。 《点解》专辑还帮我挖掘出了“齐成乐队”。虽然在星闪闪的香港乐队潮流中不免如流星般划过,两位成员翁家齐和周功成在推出两张全英文大碟后,转入唱片幕后团队为他人做嫁衣。而粤语版中画龙点睛的男声念白正是来自后者。刘公子的率真搭配早期林夕的词干净利落,另选角度来调侃何谓爱,原曲英伦备胎被甩日记顷刻变成一道东方爱情谜题,点解搵不到挽救失败爱情的配方?点解没有都市爱情症候群的解药?点解三十几年过去,“点解”每每重温一遍依旧历久弥新? 翁家齐的名字,初相识于张国荣/陈洁灵的“只怕不再遇上”作曲。再遇此碟酣畅淋漓的一曲“Give Me All Your Love, Boy”名字像舶来曲,其实是原创。刘美君当仁不让是他御用女歌手,齐成乐队的几首英文歌后来都给了她改编成粤语版,着实难忘她和林保怡合唱的那首暗香浮动Sexy版“偷窥”。 相比较描写旧爱逝去与分手回忆的“为你而生”、“请求”两首慢热本地创作,父爱题材的主打歌“一对旧皮鞋”绝对令人印象深刻。曾在上录音乐万花筒电台节目里初初听见,主持人当年推介这是一首给父亲的歌。监制陈永良作曲的中国风小调,头发可能还未全白的潘源良借物喻情的词,刘美君真情流露的代表作。细数那些年港乐里致敬父爱的歌曲屈指可数,林子祥的“追忆”,夏韶声的“空凳”,Beyond的“大地”,当然少不了这一首。时过境迁,如今化身健身达人常常夜跑的刘美君,2010年在微博里曾提到一段配图文字:“小時候就這附近住,爸爸每天早上都會帶我走路去學校上課。現在每次走過界限街都會回味一番。剛剛又跑步路過了。”不知她有没有忆起这首给父亲的歌?后来2018年《胡枫86破晒纪录演唱會》台上,他们合唱的正是这首应景的歌。 2008年她站在香港红馆舞台上开大开色界演唱会唱“浮花”,一曲回应这数十年的心路历程。被贴上“情花”标签的她,出道拒绝了唱片公司“少女偶像”包装,于是前卫、艳曲、风尘的帽子被统统扣了上去。你是否真的能听懂这首“自甘堕落”。1992年首次来内地开唱时,台下观众一直高呼着要听这首,这又让刘美君诧异。她问了三次,你们怎么会晓得这首。她自己形容为一首“又暗又晦涩”的歌,虽没有曲折的旋律,但不动声色的字词之间那些隐藏的惊心动魄,据说作词者始终一个谜,留下了各种传说。结尾的念白灵感来自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世间没有自甘堕落,听得懂的人自然明白,一曲唱尽的究竟是谁的心声?确认过“浮花”的前世今生,无疑就是这几分坎坷几分痴的“自甘堕落”,这首当之无愧是我藏于《点解》的遗珠,开始压抑的声线娓娓道来,中间歌中提及是谁已不重要,只为谁的人生又不是,到头来堕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听说八十年代的港乐,与黑胶唱片更相配。其实哪里有最好的音乐载体,磁带CD黑胶或是其他什么数字格式都不重要。只是有一种人把自己的那些青春时光都寄放了里面,因为他们始终相信,当你注视着唱片以33又1/3的速度在旋转,静心去聆听昨日的旋律,那些往事也在亦真亦幻的浮现眼前。一个下午我听着三十几年前的这张《点解》,点解情似无情、点解不知怎讲,点解听出了不一样的“情花”刘美君。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