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Listening -- 荒岛肖邦
我已经给朋友们无数次的刻录过这套唱片, 因为它是如此精彩, 录音也好, 所有热爱Chopin却难以忍受历史录音的人都会喜欢. 对我个人而言, 这也是desert-island-choice. 如果让我只留一张Chopin的唱片, 目前可能就是它了.
战后的美国(籍)钢琴家里, 有三个人可以真正称的上是欧洲浪漫主义传统的后裔, 除了Earl Wild, Shura Cherkassky以外, 就是Jorge Bolet. 也许不是巧合, 这三个人同时也都拥有惊人的技术. Bolet六岁入Curtis音乐学院以后, 未等毕业就已经是个明星. 他能轻松的弹任何东西, 读任何东西, 或是记住任何东西, 并且在技术上已经是个顶尖的钢琴家. 也许和他早年曾师从过几位大名鼎鼎的欧洲浪漫派大师(包括M.Rosenthal, L.Godowsky和Josef Hofmann -- 每一个名字后面都值得打上个惊叹号)有关, 战后的Bolet等到毕了业并在欧洲游历了一番之后, 发现自己诠释音乐的方式竟然过时了, 没有一个经纪人希望与他签约, 因为没有一个地方的公众再对他感兴趣. 这是上世纪40到50年代之间的事情, 也是新的艺术时代即将来临的转折点. 这给了Bolet一个难得的机会. 可以说, 十年的韬光养晦发展了Bolet的智力, 他得以有时间来思考, 并也有时间来"实验"自己对音乐的思考. 他不再只是一个技巧吓人的演奏家, 而成了真正的"音乐家".
大器晚成, 咸鱼翻身, 这就是了. Bolet利用这十年沉寂的日子潜心钻研他的这些浪漫主义曲目, 在70年代的一系列纽约音乐会之后一举成名. 那些其实早已将他遗忘的经纪人把他带到巴黎, 带到伦敦, 带到柏林, 所到之处尽是疯狂的喝彩.
这张唱片, 就是奠定他人生转折的那一系列音乐会的一些现场录音. 听一听就知道, 那些欧洲的姨太太们不疯狂是不太可能的. 用如此飞一般的速度弹一首小品, 却还如此make sense, 同时代恐怕很难再找到第二人. 他的技术是可以让早年的Horowitz流汗的. 他能用两只手创造出一支管弦乐队的色彩. 即便他弹三个forte, 声音还是层次分明. 而他的自由速度, 使他的Chopin听上去既不绵软无力, 也不夸张滥情.... 这是听得会让人飘起来的Chopin, 会让你觉得只有在他手下发声的这架乐器, 才是真正的钢琴.
Bolet的走红让当时的唱片公司也急了眼, 赶紧签了合同. 这又是Bolet的一个不幸. 他晚年在Decca公司的大把大把录音室录音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他实际上的能耐, 很应该打个问号. 事实证明, 和老一代大师们一样, 他也是on-stage型的艺术家, 录音室里的麦克风很难真正捕捉他的艺术(这并不绝对, 也有例外). 只有登上了舞台, 面对下面那些活生生的观众, 他才能顺利的找到兴奋点. 上面的两首Waltz就能最大程度的体现这种差别. (Phillips那套"伟大"系列里面的Bolet专辑, 收录了他著名的卡内基音乐会现场录音, 同样是must have)
Ward Marston是著名的录音师和唱片制作人, 专门重整和发行历史录音. 这张唱片是他自己的厂牌出版的Bolet现场录音第一辑. 而他们将在什么时候发行第二辑(其中可能会囊括Liszt的曲目--Bolet的为人所知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Liszt), 成了圈里人最大的悬念. 现在看来, 最快也只能等到明年了.
战后的美国(籍)钢琴家里, 有三个人可以真正称的上是欧洲浪漫主义传统的后裔, 除了Earl Wild, Shura Cherkassky以外, 就是Jorge Bolet. 也许不是巧合, 这三个人同时也都拥有惊人的技术. Bolet六岁入Curtis音乐学院以后, 未等毕业就已经是个明星. 他能轻松的弹任何东西, 读任何东西, 或是记住任何东西, 并且在技术上已经是个顶尖的钢琴家. 也许和他早年曾师从过几位大名鼎鼎的欧洲浪漫派大师(包括M.Rosenthal, L.Godowsky和Josef Hofmann -- 每一个名字后面都值得打上个惊叹号)有关, 战后的Bolet等到毕了业并在欧洲游历了一番之后, 发现自己诠释音乐的方式竟然过时了, 没有一个经纪人希望与他签约, 因为没有一个地方的公众再对他感兴趣. 这是上世纪40到50年代之间的事情, 也是新的艺术时代即将来临的转折点. 这给了Bolet一个难得的机会. 可以说, 十年的韬光养晦发展了Bolet的智力, 他得以有时间来思考, 并也有时间来"实验"自己对音乐的思考. 他不再只是一个技巧吓人的演奏家, 而成了真正的"音乐家".
大器晚成, 咸鱼翻身, 这就是了. Bolet利用这十年沉寂的日子潜心钻研他的这些浪漫主义曲目, 在70年代的一系列纽约音乐会之后一举成名. 那些其实早已将他遗忘的经纪人把他带到巴黎, 带到伦敦, 带到柏林, 所到之处尽是疯狂的喝彩.
这张唱片, 就是奠定他人生转折的那一系列音乐会的一些现场录音. 听一听就知道, 那些欧洲的姨太太们不疯狂是不太可能的. 用如此飞一般的速度弹一首小品, 却还如此make sense, 同时代恐怕很难再找到第二人. 他的技术是可以让早年的Horowitz流汗的. 他能用两只手创造出一支管弦乐队的色彩. 即便他弹三个forte, 声音还是层次分明. 而他的自由速度, 使他的Chopin听上去既不绵软无力, 也不夸张滥情.... 这是听得会让人飘起来的Chopin, 会让你觉得只有在他手下发声的这架乐器, 才是真正的钢琴.
Bolet的走红让当时的唱片公司也急了眼, 赶紧签了合同. 这又是Bolet的一个不幸. 他晚年在Decca公司的大把大把录音室录音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他实际上的能耐, 很应该打个问号. 事实证明, 和老一代大师们一样, 他也是on-stage型的艺术家, 录音室里的麦克风很难真正捕捉他的艺术(这并不绝对, 也有例外). 只有登上了舞台, 面对下面那些活生生的观众, 他才能顺利的找到兴奋点. 上面的两首Waltz就能最大程度的体现这种差别. (Phillips那套"伟大"系列里面的Bolet专辑, 收录了他著名的卡内基音乐会现场录音, 同样是must have)
Ward Marston是著名的录音师和唱片制作人, 专门重整和发行历史录音. 这张唱片是他自己的厂牌出版的Bolet现场录音第一辑. 而他们将在什么时候发行第二辑(其中可能会囊括Liszt的曲目--Bolet的为人所知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Liszt), 成了圈里人最大的悬念. 现在看来, 最快也只能等到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