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
由张亚东监制的《浮躁》虽然赢得业界的一致口碑,却未能延续王菲以往的销售成绩。于是,2000年的专辑《寓言》一再权衡之后,让张亚东与梁荣骏各自监制专辑的一半作品,以求得艺术与商业间的平衡。而专辑请来林夕一手包办概念词作可谓煞费苦心,力图淡化寓言两部分矛盾的方向性显而易见。
唱片开首的《寒武纪》以一分多钟的弦乐铺陈前奏,电子鼓点的介入恍而未觉,背景人声的流动更是理所当然浑然天成,猝不及防中王菲一句:故事从一双玻璃鞋开始……令人窒息的美感骤然袭来。史诗一般的《寒武纪》伏地而行,奠定了《寓言》的唯美基调,使人折服。紧接的电子舞曲《新房客》在一连串电子音效渲染下出场,节奏的渐重又给了我们聆听的内容加上悬念。《香奈尔》节奏感更甚,悠扬的弦乐贯穿始终,跳跃音场下体达的却并非兴高采烈的意念,值得一再回味。而硬核摇滚的《阿修罗》则是一个完美的休止,这也是个人最为中意的作品,苍老的叹息在空阔音场中回旋往复,他们的容颜一夜之间,与村庄一同灰白。以涅磐形式再现的《彼岸花》将《阿修罗》里低徊的阴霾延缓淡化,往生里劫难再度,善恶互为因果,随沧海桑田循环不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五首作品如同一粒喑呜的泪水,一幕天蓝,神出鬼没,惊动忧伤。
专辑前半部分的概念串联是《寓言》表达的重点。编配上,张亚东运用了大量的弦乐烘托渲染,电子效果的运用更是锦上添花。林夕的隐晦唯美在这五首作品里接近极至,而王菲的精彩诠释也再一次证明,演唱是一件多么需要天赋的事。
专辑后半部分以《如果你是假的》打头,ERIC KWOK自组建SNOW MAN以后作品都以轻巧畅快见长,且格调不低。老搭档ADRIAN CHAN的一首《不爱我的我不爱》同样是个人钟爱之作。高格的流行曲风,在林夕妙曼的笔触下暗香浮动。潘协庆的民谣小品《你喜欢不如我喜欢》胜在词作的俏皮精致。“你是一间美术馆/你的脸谁来看你都不能管”这样的容状,非林夕不能作。CYKONG的两首作品《再见萤火虫》是《百年孤寂》的延续,林夕写得刻毒绝望,《笑忘书》则在一把钢琴的键声中娓娓细述“从开始哭着嫉妒/变成了笑着羡慕”的爱恨情态,有着强烈的自省意味。
2000年的《寓言》专辑大玩概念,在内容表达上,坚持了王菲、林夕、张亚东等一贯的抽象隐晦。对于王菲的作曲能力,有人嘲笑其不成章法,认为那是“熟读唐诗”的自发结果,而非自主创作。其实这种观念未免偏颇。“熟读”是进行音乐创作的先决条件,后天的体验相当重要,除了少数那些圣人天才,没有谁生来便是一骑绝尘的。何况在经年创作当中,王菲已渐渐摆脱了《DIDAR》《浮躁》时期的“窦氏”衍生风格,有了相当的个人特色。更不用提她对音乐那卓然的感悟力与驾驭能力了。林夕的词作同样在《寓言》中到达颠峰,林夕写得有灵性,读林夕也要有灵性。林夕传达的主观感受是需要靠细腻的触觉去把玩的。这一点笔者曾试专文论述。然而阻碍评论无法给予《寓言》绝对赞誉的是专辑在整体性上的严重割裂。可是王菲巨大的个人魅力仍使得专辑获取巨大的成功。每一次我眼睁睁听《寓言》,都无法确定观感,手心瘫软微声的细汗,如同握紧一片灼烧的树叶。(文/五饼二鱼)
唱片开首的《寒武纪》以一分多钟的弦乐铺陈前奏,电子鼓点的介入恍而未觉,背景人声的流动更是理所当然浑然天成,猝不及防中王菲一句:故事从一双玻璃鞋开始……令人窒息的美感骤然袭来。史诗一般的《寒武纪》伏地而行,奠定了《寓言》的唯美基调,使人折服。紧接的电子舞曲《新房客》在一连串电子音效渲染下出场,节奏的渐重又给了我们聆听的内容加上悬念。《香奈尔》节奏感更甚,悠扬的弦乐贯穿始终,跳跃音场下体达的却并非兴高采烈的意念,值得一再回味。而硬核摇滚的《阿修罗》则是一个完美的休止,这也是个人最为中意的作品,苍老的叹息在空阔音场中回旋往复,他们的容颜一夜之间,与村庄一同灰白。以涅磐形式再现的《彼岸花》将《阿修罗》里低徊的阴霾延缓淡化,往生里劫难再度,善恶互为因果,随沧海桑田循环不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五首作品如同一粒喑呜的泪水,一幕天蓝,神出鬼没,惊动忧伤。
专辑前半部分的概念串联是《寓言》表达的重点。编配上,张亚东运用了大量的弦乐烘托渲染,电子效果的运用更是锦上添花。林夕的隐晦唯美在这五首作品里接近极至,而王菲的精彩诠释也再一次证明,演唱是一件多么需要天赋的事。
专辑后半部分以《如果你是假的》打头,ERIC KWOK自组建SNOW MAN以后作品都以轻巧畅快见长,且格调不低。老搭档ADRIAN CHAN的一首《不爱我的我不爱》同样是个人钟爱之作。高格的流行曲风,在林夕妙曼的笔触下暗香浮动。潘协庆的民谣小品《你喜欢不如我喜欢》胜在词作的俏皮精致。“你是一间美术馆/你的脸谁来看你都不能管”这样的容状,非林夕不能作。CYKONG的两首作品《再见萤火虫》是《百年孤寂》的延续,林夕写得刻毒绝望,《笑忘书》则在一把钢琴的键声中娓娓细述“从开始哭着嫉妒/变成了笑着羡慕”的爱恨情态,有着强烈的自省意味。
2000年的《寓言》专辑大玩概念,在内容表达上,坚持了王菲、林夕、张亚东等一贯的抽象隐晦。对于王菲的作曲能力,有人嘲笑其不成章法,认为那是“熟读唐诗”的自发结果,而非自主创作。其实这种观念未免偏颇。“熟读”是进行音乐创作的先决条件,后天的体验相当重要,除了少数那些圣人天才,没有谁生来便是一骑绝尘的。何况在经年创作当中,王菲已渐渐摆脱了《DIDAR》《浮躁》时期的“窦氏”衍生风格,有了相当的个人特色。更不用提她对音乐那卓然的感悟力与驾驭能力了。林夕的词作同样在《寓言》中到达颠峰,林夕写得有灵性,读林夕也要有灵性。林夕传达的主观感受是需要靠细腻的触觉去把玩的。这一点笔者曾试专文论述。然而阻碍评论无法给予《寓言》绝对赞誉的是专辑在整体性上的严重割裂。可是王菲巨大的个人魅力仍使得专辑获取巨大的成功。每一次我眼睁睁听《寓言》,都无法确定观感,手心瘫软微声的细汗,如同握紧一片灼烧的树叶。(文/五饼二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