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e come my tears
買下brett anderson與bernard butler的新樂隊the tears的here comes the tears。聽了也呆了,沒有反應。情況就似劇本因為某某橋段某某橋段而產生了一種特別的氣氛,演員半明白半迷茫,希望把情緒演繹出來卻總留下排除不了的一裂縫。做觀眾的,也只能在那達不到的彼岸前不知所措胡思亂想。
bernard在suede第二張大碟尚未出版前已經受不了而離隊。有關suede的故事,最有趣的地方,大概是雖然suede連coming up在內後再多出版了四五張大碟,換言之,如果要以音樂追溯suede的性格,bernard只參與構成suede的「性格」的前一小部份,但那卻可能是最重要,也是最傳奇最凌厲的一部份。metal mickey、animal nitrate、asphalt world、 so young等等的狂妄自殘,brett當時的妖型bb fat當然功不可抹,但berarnd的一手聽得人淚流滿面的結他難道沒有責任?
有點不情願,但我還是想斗膽說,suede在bernard離開之後,聽眾之所以能夠保持對suede的一種穩定的觀感,sic-fi lullaby這張b-sides大碟實不能隱沒不提。brett喜好比較電子重型的取向不要緊,至少在sci-fi中我們還能找到那種市郊的滄涼,同性與異性的曖昧和不顧一切,這對於緩衝a-side的suede的up-beat與昂揚實在是不可或缺。
在這意義下,聽here comes the tears,能不錯愕嗎?首先,歌仍是圍繞某兩個人的創傷關係,但故事沒有了,推進沒有了,每首歌都只是某一意像的闡釋,無論是詞還是音樂的鋪排。第二,即使同樣是描寫創傷關係,但歌曲的氣氛卻是格外不協調的高漲。沒錯在寫兩個像有過任何能夠得到的經歷的人,有猶疑有後悔有麻木有回味有大膽寄望有自我欺騙不出奇,但這些情緒怎都寄在輕快高揚的節奏裡了?最後,bernard根本上在十三首歌中完全沒有獨奏的機會,詞唱完了歌也就完了,沒有揮的餘地他變成了伴奏樂師了嗎?brett的詞還是一樣擾人,諷刺celebrity是空洞的middle class還是期望中的大快人心,唯他的演繹可是太自制太四平八穩。若是真的不同了,可以給老追隨者來點事先預告嗎?
http://yeahayeah.blogspot.com/2005/07/here-comes-my-tears.html
bernard在suede第二張大碟尚未出版前已經受不了而離隊。有關suede的故事,最有趣的地方,大概是雖然suede連coming up在內後再多出版了四五張大碟,換言之,如果要以音樂追溯suede的性格,bernard只參與構成suede的「性格」的前一小部份,但那卻可能是最重要,也是最傳奇最凌厲的一部份。metal mickey、animal nitrate、asphalt world、 so young等等的狂妄自殘,brett當時的妖型bb fat當然功不可抹,但berarnd的一手聽得人淚流滿面的結他難道沒有責任?
有點不情願,但我還是想斗膽說,suede在bernard離開之後,聽眾之所以能夠保持對suede的一種穩定的觀感,sic-fi lullaby這張b-sides大碟實不能隱沒不提。brett喜好比較電子重型的取向不要緊,至少在sci-fi中我們還能找到那種市郊的滄涼,同性與異性的曖昧和不顧一切,這對於緩衝a-side的suede的up-beat與昂揚實在是不可或缺。
在這意義下,聽here comes the tears,能不錯愕嗎?首先,歌仍是圍繞某兩個人的創傷關係,但故事沒有了,推進沒有了,每首歌都只是某一意像的闡釋,無論是詞還是音樂的鋪排。第二,即使同樣是描寫創傷關係,但歌曲的氣氛卻是格外不協調的高漲。沒錯在寫兩個像有過任何能夠得到的經歷的人,有猶疑有後悔有麻木有回味有大膽寄望有自我欺騙不出奇,但這些情緒怎都寄在輕快高揚的節奏裡了?最後,bernard根本上在十三首歌中完全沒有獨奏的機會,詞唱完了歌也就完了,沒有揮的餘地他變成了伴奏樂師了嗎?brett的詞還是一樣擾人,諷刺celebrity是空洞的middle class還是期望中的大快人心,唯他的演繹可是太自制太四平八穩。若是真的不同了,可以給老追隨者來點事先預告嗎?
http://yeahayeah.blogspot.com/2005/07/here-comes-my-tear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