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喜欢伍佰的“白鸽”:好开心,好兴奋,感觉要跳起来了

女儿一直以来都喜欢周杰伦,最近却告诉我,第一喜欢的男歌手换人了。
妈妈:“不是周杰伦了?那是谁呀?”
女儿:“伍佰。”
妈妈:“因为‘白鸽’吗?”
女儿:“对。”
想起来,好像是上次路过书城的时候,听到广场上的歌手唱歌,很好听。随手打开qq音乐“听歌识曲”,听出来是“白鸽”,便把这首歌收藏了起来。
回家后,我重新听这首歌,第一感觉,好吵,便没有再仔细听完。没想到6岁的女儿,却对“白鸽”情有独钟。不知什么时候反复听了好多遍,结果不但喜欢上这首歌,还爱屋及乌的,对“伍佰”的喜欢竟然超过了她曾经最爱的周杰伦。
今天,她又在一边听这首“白鸽”,我便上了心,专门到百度上查一查这“白鸽”的前世今生。原来,这首歌讲述的是关于自由的故事,“白鸽”不但是一首歌,也是伍佰的一张专辑的名字,其中凝聚着伍佰对于自由飞翔的音乐哲学意识。“即使受了伤,流着血,还是可以继续坚强的飞下去。伍佰认为,挫折是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的,重要的是如何寻求心灵的自由而再度展翅高飞。”
没想到“白鸽”的创作有着这样不凡的背景,甚至还包含着音乐人对台湾的寄语,“白鸽”看到台湾生活中的困境,也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就像歌词里写的,“纵然带着永远的伤口,至少我还拥有自由。
重新认真的一句句阅读歌词,慢慢试着去体会伍佰通过歌曲对音乐本质的回归和思考。他对灵魂自由的向往都注入到了音乐中,歌词与旋律结合在一起,现在听来似乎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昨晚在给女儿洗澡的时候,一向普通话标准的女儿唱着“白鸽”却专门学着伍佰的声音,故意把几个歌词发音发的特别不准确,我还正儿八经的纠正她,让她好好唱。现在觉得,是自己不懂,瞎较真儿。看完这首歌创作的背景,我问女儿:“你最喜欢哪几句歌词呢?”她一行行看下来,说:“都喜欢。”
妈妈:“那你唱完这首歌有什么感觉呢?”
女儿:“好开心,好兴奋!感觉要跳起来!”
我很惊讶,赶紧把她说的话打下来,不小心把“兴奋”打成了“幸福”,她还特别纠正我:“不是幸福,是兴奋!”说着,看她满脸都是兴奋。
音乐,看来是不分年龄的。才6岁的女儿,估计不一定能懂得歌词的含义,但她从演唱者的歌声中、旋律里,就能听出一种“兴奋”,一种要跳起来的兴奋,多少有些不可思议啊。看见她眼睛里的光芒,感受到她对音乐的喜爱,我心里涌起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看着她,我也觉得,看到了未来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