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下了少女的青春印记

喜欢谢春花的音乐,喜欢的就是她那不带修饰,无添加的少女情怀。所以根本不在乎,谢春花《知非》有没有进步,也不在乎谢春花的创作是不是太过于套路化,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在谢春花如花似玉的这个年纪,她唱出的这一首首歌曲能够反映出她当下最真实的情怀,并且这些情怀能够令人感染,这就是谢春花音乐的迷人之处。
专辑取名为《知非》,后来才知道原来“知非”是谢春花的本名,如此一来,这也赋予了这张专辑很自我的特色。这所谓的自我特色,并不是说专辑因此就有了概念性,有了高度的完整性,这些其实有没有都没有关系,对于这个阶段的谢春花而言,这些都很多余,过分强调这些反而会让她的音乐失去原味,而这个自我特色指的是她通过音乐传达出了她最真我的情怀。事实上,《知非》专辑中每一首歌无不是如此,用她的视觉,她的感知,她的理解去表达她在这个年龄阶段对爱情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会有欢愉、俏皮如《我一定会爱上你》的时候,也有满是愁绪如《俗人言》的时候,也有庸人自扰,因为一个梦而迷茫如《心空空》的时候,这些都是关于青春情绪的写实记录,谢春花唱得自在、自我,不管是欢乐的,还是忧愁的,无不是在撩动人心,令人随着她的情绪一同摆动。
在大众的眼里,谢春花的音乐有民谣的特质,有清新的色彩,有文艺的情怀,更想说的是谢春花的音乐很纯粹,并且有着古香的韵味,这正是她的音乐能够在本质上成为标识的关键所在。她很直接地用音乐记录着所思所想,读她的歌词,听她的歌就像是在读一本少女日记,不过这本日记并不矫情,也不做作,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有的是属于她在这个阶段不算成熟却有意味的思考,一如《只道寻常》,不只是融入了四季的观感,抒发了久别再聚的思绪,当中也不乏有“其实我并没有太多期盼/毕竟一生很短少有圆满”这类很有体悟的字句,这就是她的不同之处,与那些同样是抒发少女情怀的歌曲相比,谢春花的作品就显得有韵味,有内涵不少。
而所谓的古香韵味,这是谢春花音乐中独有的本质色调,这种色调犹如弥漫般地存在,或是在旋律之中,或是在编曲的手法上,也或是在内容的体现上。《知非》专辑中的一首《俗人言》成为了代表作,那是从旋律、内容、编曲上都散发出了古韵的色彩,旋律的线条平和、流畅,配以宫廷配乐营造出古香的气息,如此柔和、唯美、舒服,最有意思的是《俗人言》本来要表达的是愁绪,不过因为编曲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愁绪,也可以说是中和了愁绪,于是就有一种释然的感受在其中。提到谢春花的文字,或是没有太随旋律曲调而行,但的确她有她的文学底蕴,她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喜欢融入带有侠情古韵的字眼,尤其在押韵方面表现得极致,继而使得一首词读下来生动而富有韵味,好比《妄为》、《俗人言》等,对于这些词作,用“春风已过,花香满庭”来形容真是再贴切不过。
只就音乐本身来说,谢春花的旋律也的确写得优美、动听,简单而真切,自然而流畅,说她有才气不为过,一曲《我一定会爱上你》是多年前的创作品,而多年前的创作就如此成熟,架构如此完整,可想她的创作功底。事实上,整张专辑的创作水准都保持得很好,至少旋律是充满自我的色彩与灵气的,清新不矫情,流行不流俗,一切都刚刚好。还值得一提的是,在《知非》专辑中,谢春花有意调整了部分音乐的基调,让青春的味道不只是忧愁,《雀斑少女》、《远辰落身旁》、《我一定会爱上你》在编曲的作用下都显得极为轻快、明亮,其中最喜欢的是《唱不了一首欢乐的歌》,犹如放大式的Demo更为简单、明亮,她的演唱口吻生趣、活泼,喜欢的就是她这种不带修饰的天然感。
不需要什么企图心,也不需要刻意改变,22岁的花季就应该如《知非》这般无所顾虑,唱己所唱,畅享心扉。也正是如此,才会为谢春花的音乐所动容,在她的音乐中让人再次感受到了青春的悸动与激动,如此真实可触,可以让人有所共鸣,也可以让人有所慰藉。青春,只有一次,也只是一瞬间,过了不再来,就让谢春花继续肆意地挥霍而不留遗憾。
《知非》,不只是一张音乐专辑,更是关于一个少女22岁青春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