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璀璨如钻,却又锈迹斑斑。
我曾将之于我最重要的音乐人艰难的排了前十的序,依次为:李志,周杰伦,王菲,GALA,李健,万青,超载,左小,尧十三,曾轶可。并不是说这些人最好或其他人不好,只是或多或少的在人生的某个路口以一种特定的情绪陪伴着你成长,然后成了某种特定的情结。
然后不管我是30岁,40岁,50岁,60岁,排在第一的永远会是李志。
07年的时候,在杨杭极力推荐下第一次听到了李志,那时候《梵高先生》真是开口跪,《被禁忌的游戏》更是一击就倒,在大家都在听王力宏,陈奕迅的年代里放佛第一次接触到了一种更深刻宏大的东西。
十年过去了,李志出了一张又一张专辑,在无数个悲喜的夜晚陪伴着我们一起度过,留下了一场又一场经典,在11年imagine跨年演唱会里唱《山阴路的夏天》自己哭成狗,在13年勾三搭四跨年演唱会唱《和你在一起》观众哭成狗。
原本想在坎坷的2016年去南京一同跨年,可是现在真的是越来越火,内场票都1200了还被秒抢。
有人说,喜欢他的都是事业无成,没有对象,漂泊不定的人。
有人说,他在装逼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走的着急了些。
是吗?
也许花20块钱去收听一张专辑大家接受不了,可是这正是契约精神的最好体现啊。
也许《在每一条伤心的应天大街上》里确实没有诸如《热河》《定西》这种入脑入心耳熟能详的歌,对于李志的歌迷来说,这张专辑最多4星,作为普通乐迷来说,这张专辑最多3星,可是作为专辑来说,这张专辑至少5星。
李志的歌不会永远是一些人想要的情绪宣泄口。有的人装模作样,有的人自作聪明,然而优秀的作品首先忠于并属于歌者自己。
这些年听李志,有时候已经分不出好听还是难听,从《F》开始,有些开始觉得难听的歌随着听的次数越多反而觉得越好听,听了新砖明显感到三点惊喜:一是从扁平化的歌词平铺到更晦涩隐深的寓意;二是逐渐突出编曲弱化人声;三是副声和音贯穿始末极具情景氛围感。
李志是明显想要变化的,历史上每一个大师都会像纯音乐过度,以全专唯一一张纯音乐《在每一条伤心的应天大街上》作为专辑名,也一定是有原因的。
希望有一天李志可以做出一张牛逼的后摇专辑,这样人生就完整了哈哈哈。
然后不管我是30岁,40岁,50岁,60岁,排在第一的永远会是李志。
07年的时候,在杨杭极力推荐下第一次听到了李志,那时候《梵高先生》真是开口跪,《被禁忌的游戏》更是一击就倒,在大家都在听王力宏,陈奕迅的年代里放佛第一次接触到了一种更深刻宏大的东西。
十年过去了,李志出了一张又一张专辑,在无数个悲喜的夜晚陪伴着我们一起度过,留下了一场又一场经典,在11年imagine跨年演唱会里唱《山阴路的夏天》自己哭成狗,在13年勾三搭四跨年演唱会唱《和你在一起》观众哭成狗。
原本想在坎坷的2016年去南京一同跨年,可是现在真的是越来越火,内场票都1200了还被秒抢。
有人说,喜欢他的都是事业无成,没有对象,漂泊不定的人。
有人说,他在装逼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走的着急了些。
是吗?
也许花20块钱去收听一张专辑大家接受不了,可是这正是契约精神的最好体现啊。
也许《在每一条伤心的应天大街上》里确实没有诸如《热河》《定西》这种入脑入心耳熟能详的歌,对于李志的歌迷来说,这张专辑最多4星,作为普通乐迷来说,这张专辑最多3星,可是作为专辑来说,这张专辑至少5星。
李志的歌不会永远是一些人想要的情绪宣泄口。有的人装模作样,有的人自作聪明,然而优秀的作品首先忠于并属于歌者自己。
这些年听李志,有时候已经分不出好听还是难听,从《F》开始,有些开始觉得难听的歌随着听的次数越多反而觉得越好听,听了新砖明显感到三点惊喜:一是从扁平化的歌词平铺到更晦涩隐深的寓意;二是逐渐突出编曲弱化人声;三是副声和音贯穿始末极具情景氛围感。
李志是明显想要变化的,历史上每一个大师都会像纯音乐过度,以全专唯一一张纯音乐《在每一条伤心的应天大街上》作为专辑名,也一定是有原因的。
希望有一天李志可以做出一张牛逼的后摇专辑,这样人生就完整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