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镜子里的纷繁宇宙

对于时间的洄溯无需波澜壮阔,由于个人记忆存储的局限性和选择性,对于往事的再现更依赖于对关键影像的聚焦和珍贵声音的重拾。重返袖珍时光乐队(后简称“重返”)就是一支醉心于对细碎时光不断解析与深掘的后摇乐队,从而给听众打开一个袖珍物件内部的繁茂内景,让你在他们的音乐中饱览到的不再是一个平面的浮华,而是一个点睛之处纵深维度下的新鲜和深邃,以及更多迷雾外围的个性化景致构建。重返的音乐重心并不简单的停滞于旋律的动听性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精细准确,冷静理性的音乐设计。音乐的内核深具一种内倾性和严肃性,也更注重氛围的浓抹和心境的酝酿。
重返袖珍时光乐队于2015年初发表了他们的首张全长正式录音专辑《山峦之南》,包含了他们从成立至今创作的6首精品。创作主题指向多元,涉及时光回眸,物象解读和情感演绎等。由于摈弃了歌词和人声对听众的干涉,使得他们的音乐能够海涵万千。专辑中音乐的流淌即寓意了时间的迁徙,也呈现了事物景致的延伸,同样也是心灵空间的一次探险之旅。
纪录一个时代无需繁琐地搬弄全貌,只需将某个重要物像不断萃取和提纯,就能准确遏中时代要脉,从而拎起整段历史的旧梦。The last medal 就复述了群体心境在历史性时刻的推演和裂变。编曲的推进呈现了旅途的漫长和抵达之后的雄状图景,编曲的构思也呼应了心绪囤压和失控过程的来龙去脉。重返用无色的音波冲洗出了历史时刻的心境影像,辅以微度失真和略显斑驳的人声采样,更加彰显了一种旧胶片般的真实记录。
未曾涉足的神秘领域总让人心生向往,但又无时不刻以他的未知和陌生警示着外来者。聆听A path in forest就如你在森林深处迷了路,但在恍惚之中看见了一条借着月华飘逸起来的轻雾,就如森林女神的裙带一路穿越葳蕤丛生,穿越层峦叠嶂,穿越春夏秋冬。而你也在这种雾气神性的召唤中,踏上一条未知的旅程。
Silent night应该是我在整张专辑中最钟爱的一首曲子,音乐展示出如水一般的流态,律动均匀,节奏冷峻,如波浪在受控状态里的扩张和涟漪的无声蔓延。继人声采样闯入之后,音乐速度陡然飙升和充盈起来,在视觉想象里如一条横跨天空的银河,突然急转直下向着大地倾泻下来。音乐的聆听既能享受到稳健律动的酣畅淋漓,也能感受到暗潮涌动般的不安躁动。
Cut以清亮的吉他拨弦开场,就如嶙峋山石间陡现的一道缝隙,这细如发丝的裂纹,顺应了岩石脆弱的纹理,瞬间蜿蜒成闪电的形态。随着鼓点的加入和失真吉他的辅设,预示了一股暗藏的力量正在从压抑中释放,最终一股无法抵挡的熔浆从山峰的尖端迸发出来。音乐的徐缓推进表面貌似平静,却在乐曲的终点蓄积成一种可怕的内应力,在纷繁器乐声决堤的一瞬间,摧枯拉朽。
3279km是一个客观的里程纪录,但在记忆的感性割据中他却是一片混沌之国。在呼麦声的围拢逼近的氛围里,就如只身一人驶入一片无法突围的荒漠,在宏大的背景中如孤舟荡漾。对于这首音乐的理解更像是一次心境的流浪和转乘之旅。随着画面的不断清晰和音符的加速流动,聆听者的情绪会趋于一种良性的开启状态:不惧去路,也无憾来途。
在Leave me alone这首曲目里,乐手们将曾经炽热的情绪用手中的乐器冷却后,当作自己的嗓音把早已矿化的心结倾吐出来。乐曲弥漫出一种迷离忧伤的氛围,也有一种创伤之后的平静。在乐符此起彼伏,藕断丝连般的连缀中,让你仿佛陷入了回忆的泥淖,粘滞在一种无法摆脱的情绪之水里。
重返袖珍时光的音乐也可以理解为难以解锁的私人秘镜,专辑曲目多元、解构而抽象。回顾他们早期的音乐创作,有一首曲目名为“蓿”,其寓意更为深刻:他们试图用声音跨跃语言解释维度的局限,以一种声响的和谐集萃来展示某个植物符号的深层意境,以及“蓿”这个符号的葱郁形态。所有以上要素的呈现,正是基于乐手们私人记忆存储的随机显现。他像是一个袖珍缩影,或是冰山一角,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对未知图景的宏大想象与思考。
山峦之南让我想起张枣的一句诗,“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这又何尝不是诗意在音乐里的遥相呼应,一种充满了婉约意蕴的契合。
不知道有没有一种可以放大时间的显微镜,让我们看到那些袖珍时光里隐藏的微妙细节?如果你一直坚信,那他就是存在的,比如,你现在正听到的音乐。
重返袖珍时光乐队于2015年初发表了他们的首张全长正式录音专辑《山峦之南》,包含了他们从成立至今创作的6首精品。创作主题指向多元,涉及时光回眸,物象解读和情感演绎等。由于摈弃了歌词和人声对听众的干涉,使得他们的音乐能够海涵万千。专辑中音乐的流淌即寓意了时间的迁徙,也呈现了事物景致的延伸,同样也是心灵空间的一次探险之旅。
纪录一个时代无需繁琐地搬弄全貌,只需将某个重要物像不断萃取和提纯,就能准确遏中时代要脉,从而拎起整段历史的旧梦。The last medal 就复述了群体心境在历史性时刻的推演和裂变。编曲的推进呈现了旅途的漫长和抵达之后的雄状图景,编曲的构思也呼应了心绪囤压和失控过程的来龙去脉。重返用无色的音波冲洗出了历史时刻的心境影像,辅以微度失真和略显斑驳的人声采样,更加彰显了一种旧胶片般的真实记录。
未曾涉足的神秘领域总让人心生向往,但又无时不刻以他的未知和陌生警示着外来者。聆听A path in forest就如你在森林深处迷了路,但在恍惚之中看见了一条借着月华飘逸起来的轻雾,就如森林女神的裙带一路穿越葳蕤丛生,穿越层峦叠嶂,穿越春夏秋冬。而你也在这种雾气神性的召唤中,踏上一条未知的旅程。
Silent night应该是我在整张专辑中最钟爱的一首曲子,音乐展示出如水一般的流态,律动均匀,节奏冷峻,如波浪在受控状态里的扩张和涟漪的无声蔓延。继人声采样闯入之后,音乐速度陡然飙升和充盈起来,在视觉想象里如一条横跨天空的银河,突然急转直下向着大地倾泻下来。音乐的聆听既能享受到稳健律动的酣畅淋漓,也能感受到暗潮涌动般的不安躁动。
Cut以清亮的吉他拨弦开场,就如嶙峋山石间陡现的一道缝隙,这细如发丝的裂纹,顺应了岩石脆弱的纹理,瞬间蜿蜒成闪电的形态。随着鼓点的加入和失真吉他的辅设,预示了一股暗藏的力量正在从压抑中释放,最终一股无法抵挡的熔浆从山峰的尖端迸发出来。音乐的徐缓推进表面貌似平静,却在乐曲的终点蓄积成一种可怕的内应力,在纷繁器乐声决堤的一瞬间,摧枯拉朽。
3279km是一个客观的里程纪录,但在记忆的感性割据中他却是一片混沌之国。在呼麦声的围拢逼近的氛围里,就如只身一人驶入一片无法突围的荒漠,在宏大的背景中如孤舟荡漾。对于这首音乐的理解更像是一次心境的流浪和转乘之旅。随着画面的不断清晰和音符的加速流动,聆听者的情绪会趋于一种良性的开启状态:不惧去路,也无憾来途。
在Leave me alone这首曲目里,乐手们将曾经炽热的情绪用手中的乐器冷却后,当作自己的嗓音把早已矿化的心结倾吐出来。乐曲弥漫出一种迷离忧伤的氛围,也有一种创伤之后的平静。在乐符此起彼伏,藕断丝连般的连缀中,让你仿佛陷入了回忆的泥淖,粘滞在一种无法摆脱的情绪之水里。
重返袖珍时光的音乐也可以理解为难以解锁的私人秘镜,专辑曲目多元、解构而抽象。回顾他们早期的音乐创作,有一首曲目名为“蓿”,其寓意更为深刻:他们试图用声音跨跃语言解释维度的局限,以一种声响的和谐集萃来展示某个植物符号的深层意境,以及“蓿”这个符号的葱郁形态。所有以上要素的呈现,正是基于乐手们私人记忆存储的随机显现。他像是一个袖珍缩影,或是冰山一角,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对未知图景的宏大想象与思考。
山峦之南让我想起张枣的一句诗,“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这又何尝不是诗意在音乐里的遥相呼应,一种充满了婉约意蕴的契合。
不知道有没有一种可以放大时间的显微镜,让我们看到那些袖珍时光里隐藏的微妙细节?如果你一直坚信,那他就是存在的,比如,你现在正听到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