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可谓“爱久见人心”
每个人对任何事物都有贬责或褒奖的权利,只是我想对你说:“请给我好一点的理由。”
似乎从《情歌没有告诉你》开始,对于梁静茹的专辑就开始出现了一大批“不和谐”的声音,褒奖的部分暂且不予评论,对于大肆抨击的部分,初步总结了一下,理由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结了婚却还唱着腻腻歪歪的“小爱情”;
2.没有突破没有亮点,假装文艺又清新实际肤浅又口水;
3.远不如多少多少年前的《某某某》专辑...
我想说一下我的看法。(至于那些说“衣服太丑”,“唱功太差”等等的这类人,在此不屑评论。)
1.“情与爱”是这个世界上永恒的话题,所以“情歌”也顺理成章的变成了人们争先恐后传递的主题,梁静茹因为天生的嗓音和情感表达能力以及恰到好处的作品,挑起了这个时代“情歌代言人”的重任,她的音乐从第二度的千禧年开始,就一直陪伴着大多数人的成长,毫不夸张的说,她参与了我们这一代几乎绝大部分人的生活,哪怕只是一句旋律或者歌词,从一开始她就很低调的唱着情歌,很多人也理所当然的每年都会等待着她的声音来疗伤,来治愈。
但是人总是会成长的,我们在成长,她也在成长,所以渐渐的,我们可能不再适合那些又甜又腻的小情歌,但是我们却忘记了,我们也是在这些现在看来“又甜又腻”的歌声中成长起来的。我曾经在想,是不是当我们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后代,那时候她还在唱歌的话,她还要因为我们是老人了,所以专门为你我唱一首“情歌之夕阳红”?
我们总是用自己的要求和标准来框定别人,有些人觉得自己成熟了,不适合小情小爱了,所以梁静茹也要跟着你一样不能再唱小情小爱了,再唱就是装嫩,就是做作,如果你真的用这样的想法来对待一个伴随你成长的歌手,我不知道应该说你自私还是残忍。
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想过,当你步入二十岁甚至三十岁的时候,还有一群十多岁的人正像当年的我们一样,正什么都不懂的在情情爱爱面请摸爬滚打,跌跌撞撞,就像当年的你我听到《分手快乐》,听到《第三者》,听到《我喜欢》,听到《无条件为你》的时候的那种心情,可能你说你已经忘记了,你已经成熟了,但是你却不应该忘记,那一段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无法忘记的时光。
“心是唯一不锈的东西,爱是唯一珍贵的东西”,不管年过半百还是两鬓斑白,每个人都仍然有资格谈着情说着爱,这与结不结婚无关,与多大年纪无关,与是否成熟无关,居然有人说:“都结婚了还在唱‘我有我的小爱情’合适吗?”,我真的觉得很可笑,谁说结婚了就不能有小爱情了?这样的逻辑难免让人觉得很奇怪,我不知道这样的人他自己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是不是冰冷如磐石。
2.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总是会给很多人说着他们自己所谓的“正确观点”。就拿梁静茹来说,有人抨击她装嫩,结婚了还不安分,有人抨击她苦情,理由同样是结婚了。我一直觉得很纳闷,那她到底应该唱什么样的歌曲?太欢乐有人说太腻,太舒缓有人说太苦逼,那要怎么样的音乐才能安抚你们这部分人的内心呢?或者说她不要在唱歌了从此退出歌坛吗?我也很想说一句:“既然你的生命中不再需要她的音乐来陪伴,那你何必不放过她?为何还要在每每有新歌的时候都来献上你的‘忠言逆耳’?”
我不懂什么叫做“假装文艺”,我也不懂什么叫“假装小清新”,更读不懂某些人眼里所谓的“有深度有内涵不口水”。总有这样一些人,整天无病呻吟,却要到处说别人活得太过于“琼瑶”,在他们眼中,别人都是“玻璃心”,我却以为,这样一群人才是真正的“玻璃心”。我也不知道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太过去世俗还是处于什么理由,总是喜欢通过贬低别人来凸显自身的高贵与典雅,高深到让所有人都难以捉摸,显示出自己“曲高和寡”的灵魂。
豆瓣上永远不缺“文艺小青年”,陈老师,张悬等一系列创作型歌手永远高居榜首,梁静茹作为当今唱着流行音乐的一线歌手,如此“大众”,能在这里存活已经是一个奇迹了,唯一能说得过去的理由就是这样一个唱着情歌的女人的确是打动了不少人,那么她既然打动了你,你为何又忍心用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来抨击她?是不是可以把此理解为“需要你的时候你就是宝贝,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就是垃圾”的狭隘行为?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这样一部分成天把“毫无可听性”这样看似专业的术语挂在嘴边的人,你们真的懂什么是“音乐”吗?你们真的懂什么叫“可听性”吗?甚至你们真的懂什么是“爱情”吗?还是仅仅是为了满足一下你们作为所谓的“文艺小青年”,三观特别的与众不同的抽离感?
3.人都是这样,喜欢回忆,比较念旧,对于记忆中的东西总是印象深刻,喜欢把当下的东西和过去做比较。但是我觉得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人在不一样的阶段总是有不一样的心境和状态,不知道十年前的你和现在的你是不是一样的?总有人喜欢把现在的梁静茹和十年前唱着“你是闪亮的星,在我生命里…”的梁静茹相比较。这样的比较有任何意义吗请问?
可能你会说,人总是要不断进步的,当然要比较才能看得出。但是我想说的是,除了年龄变化,所以嗓音在变化以外,其他任何比较都是没有意义的。可能你无比怀念《美丽人生》给你带来的惊喜,可能《sunrise我喜欢》在你心里有无可代替的地位,这些作品的确很优秀,但是那些总是这样比较的人,你是否想过,之所以它们在你心里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难道真的因为它们所谓的“音乐性”很强?难道真的是因为它们“真文艺真内涵真不口水”?摸着你那“高雅又清新”的闪闪红心默默地问一下自己,不用回答出来。那你是否又想过,十年后,对于现在那些和当年的你我一样的男生女生们来说,《暖暖》,《小爱情》等这些你们“不齿”的口水歌是不是在他们心里的地位也是无可替代的呢?难道也仅仅都是因为这些歌曲的“音乐性”很强?“内涵又不口水”?这些真的是评价一张专辑客观的理由吗?
“我的青春是已经走了,但还有别的青春需要梁静茹。”
音乐本来就是一件感性的东西,除了制作上的水平,对于音乐本身,任何人都没有资格站在一个所谓“专业”的角度给与评价,更不应该用一种“抨击”,“讽刺”,“嘲笑”的心态来评价一首歌到底是不是好的作品。可能你觉得《宁夏》很口水,你觉得《暖暖》很脑残,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这些“口水又脑残”的歌却参与了太多人的感情过程,而这个世界正式由这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感情拼凑而成的,如果你认为这些歌和你太格格不入,只能说明你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我认为太多的人评价一首歌的标准都是“是不是符合我当下的心情和状态”,既然是这样,那如果一个歌手的音乐不再适合你了,你是否可以选择默默地离开,是否可以把她曾经带给你的感动藏在心里,抱着一颗感恩和感动的心离开?
我觉得最不可理喻的一句话就是:“你不再是我心里的那个梁静茹了。” 我想说,梁静茹难道对你说过,她发誓要做你心里的梁静茹吗?这些人,你们不要忘了,是在某年某天的某一个时刻你们自己亲手把她装进你们心里的,没有人强迫你们,既然装进去的时候没有问过她同不同意,为什么在你们不需要她的时候却要以种种原因来质疑她?
对于一部分“我从来就没有喜欢过她”的人来说,更是让人无法理解。她既然不是你的菜,你为何总是要抓着她那些在你们眼中所谓的“软肋”苦苦不放?你完全可以选择绕道而行的啊?有人可能会说,音乐就是让人听让人评价的,那我想问你,既然是你自己选择的要听听看,最后的结果是不喜欢,那你可不可以抱以”愿打愿挨”的原则,礼貌一点的离开?
真的就像这张专辑《爱久见人心》一样,什么东西久了都可以看见他的本质。就像哪怕曾经的梁静茹再是多么的感动过你,当她的歌声不再适合你的时候,你却能180度大转弯毫不留情的贬责,这就是人心,这次的歌里唱着:“我们都走了,我们都不一样了,缘份没有再一次选择。” “多嫉妒你爱恨都随意,能那么自由,想放开就能舍弃。”说的就是同样的道理, 既然你觉得不合适了,就请把感动留下,把埋怨带走。
有些歌曲,有些情绪,不经历生活的洗礼和时间的沉淀,是永远也体会不到其中真正的含义的。很多人都喜欢装成熟装知性,但真正的“成熟”和“知性”恐怕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没有几个能弄懂的东西,就像这张专辑的主题一样。
最后我只想说,这真的是一张很值得用心去听的专辑,值得听的不仅是那个依旧没有所谓的亮点,但却仍然像一杯纯净水一样滋养着我们的梁静茹,更值得听的是这一次从她的歌声中穿透出来的感情观:经得住时间,才成得了永恒。
选择你喜欢的那一首,放下不适合你的那一首。如果每一首都无法留住你的心,请尊重歌手和喜欢这些歌的人,别人怎么说,我都不介意,请你默默地关上音乐然后转身离开,真心谢谢你。
似乎从《情歌没有告诉你》开始,对于梁静茹的专辑就开始出现了一大批“不和谐”的声音,褒奖的部分暂且不予评论,对于大肆抨击的部分,初步总结了一下,理由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结了婚却还唱着腻腻歪歪的“小爱情”;
2.没有突破没有亮点,假装文艺又清新实际肤浅又口水;
3.远不如多少多少年前的《某某某》专辑...
我想说一下我的看法。(至于那些说“衣服太丑”,“唱功太差”等等的这类人,在此不屑评论。)
1.“情与爱”是这个世界上永恒的话题,所以“情歌”也顺理成章的变成了人们争先恐后传递的主题,梁静茹因为天生的嗓音和情感表达能力以及恰到好处的作品,挑起了这个时代“情歌代言人”的重任,她的音乐从第二度的千禧年开始,就一直陪伴着大多数人的成长,毫不夸张的说,她参与了我们这一代几乎绝大部分人的生活,哪怕只是一句旋律或者歌词,从一开始她就很低调的唱着情歌,很多人也理所当然的每年都会等待着她的声音来疗伤,来治愈。
但是人总是会成长的,我们在成长,她也在成长,所以渐渐的,我们可能不再适合那些又甜又腻的小情歌,但是我们却忘记了,我们也是在这些现在看来“又甜又腻”的歌声中成长起来的。我曾经在想,是不是当我们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后代,那时候她还在唱歌的话,她还要因为我们是老人了,所以专门为你我唱一首“情歌之夕阳红”?
我们总是用自己的要求和标准来框定别人,有些人觉得自己成熟了,不适合小情小爱了,所以梁静茹也要跟着你一样不能再唱小情小爱了,再唱就是装嫩,就是做作,如果你真的用这样的想法来对待一个伴随你成长的歌手,我不知道应该说你自私还是残忍。
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想过,当你步入二十岁甚至三十岁的时候,还有一群十多岁的人正像当年的我们一样,正什么都不懂的在情情爱爱面请摸爬滚打,跌跌撞撞,就像当年的你我听到《分手快乐》,听到《第三者》,听到《我喜欢》,听到《无条件为你》的时候的那种心情,可能你说你已经忘记了,你已经成熟了,但是你却不应该忘记,那一段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无法忘记的时光。
“心是唯一不锈的东西,爱是唯一珍贵的东西”,不管年过半百还是两鬓斑白,每个人都仍然有资格谈着情说着爱,这与结不结婚无关,与多大年纪无关,与是否成熟无关,居然有人说:“都结婚了还在唱‘我有我的小爱情’合适吗?”,我真的觉得很可笑,谁说结婚了就不能有小爱情了?这样的逻辑难免让人觉得很奇怪,我不知道这样的人他自己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是不是冰冷如磐石。
2.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总是会给很多人说着他们自己所谓的“正确观点”。就拿梁静茹来说,有人抨击她装嫩,结婚了还不安分,有人抨击她苦情,理由同样是结婚了。我一直觉得很纳闷,那她到底应该唱什么样的歌曲?太欢乐有人说太腻,太舒缓有人说太苦逼,那要怎么样的音乐才能安抚你们这部分人的内心呢?或者说她不要在唱歌了从此退出歌坛吗?我也很想说一句:“既然你的生命中不再需要她的音乐来陪伴,那你何必不放过她?为何还要在每每有新歌的时候都来献上你的‘忠言逆耳’?”
我不懂什么叫做“假装文艺”,我也不懂什么叫“假装小清新”,更读不懂某些人眼里所谓的“有深度有内涵不口水”。总有这样一些人,整天无病呻吟,却要到处说别人活得太过于“琼瑶”,在他们眼中,别人都是“玻璃心”,我却以为,这样一群人才是真正的“玻璃心”。我也不知道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太过去世俗还是处于什么理由,总是喜欢通过贬低别人来凸显自身的高贵与典雅,高深到让所有人都难以捉摸,显示出自己“曲高和寡”的灵魂。
豆瓣上永远不缺“文艺小青年”,陈老师,张悬等一系列创作型歌手永远高居榜首,梁静茹作为当今唱着流行音乐的一线歌手,如此“大众”,能在这里存活已经是一个奇迹了,唯一能说得过去的理由就是这样一个唱着情歌的女人的确是打动了不少人,那么她既然打动了你,你为何又忍心用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来抨击她?是不是可以把此理解为“需要你的时候你就是宝贝,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就是垃圾”的狭隘行为?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这样一部分成天把“毫无可听性”这样看似专业的术语挂在嘴边的人,你们真的懂什么是“音乐”吗?你们真的懂什么叫“可听性”吗?甚至你们真的懂什么是“爱情”吗?还是仅仅是为了满足一下你们作为所谓的“文艺小青年”,三观特别的与众不同的抽离感?
3.人都是这样,喜欢回忆,比较念旧,对于记忆中的东西总是印象深刻,喜欢把当下的东西和过去做比较。但是我觉得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人在不一样的阶段总是有不一样的心境和状态,不知道十年前的你和现在的你是不是一样的?总有人喜欢把现在的梁静茹和十年前唱着“你是闪亮的星,在我生命里…”的梁静茹相比较。这样的比较有任何意义吗请问?
可能你会说,人总是要不断进步的,当然要比较才能看得出。但是我想说的是,除了年龄变化,所以嗓音在变化以外,其他任何比较都是没有意义的。可能你无比怀念《美丽人生》给你带来的惊喜,可能《sunrise我喜欢》在你心里有无可代替的地位,这些作品的确很优秀,但是那些总是这样比较的人,你是否想过,之所以它们在你心里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难道真的因为它们所谓的“音乐性”很强?难道真的是因为它们“真文艺真内涵真不口水”?摸着你那“高雅又清新”的闪闪红心默默地问一下自己,不用回答出来。那你是否又想过,十年后,对于现在那些和当年的你我一样的男生女生们来说,《暖暖》,《小爱情》等这些你们“不齿”的口水歌是不是在他们心里的地位也是无可替代的呢?难道也仅仅都是因为这些歌曲的“音乐性”很强?“内涵又不口水”?这些真的是评价一张专辑客观的理由吗?
“我的青春是已经走了,但还有别的青春需要梁静茹。”
音乐本来就是一件感性的东西,除了制作上的水平,对于音乐本身,任何人都没有资格站在一个所谓“专业”的角度给与评价,更不应该用一种“抨击”,“讽刺”,“嘲笑”的心态来评价一首歌到底是不是好的作品。可能你觉得《宁夏》很口水,你觉得《暖暖》很脑残,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这些“口水又脑残”的歌却参与了太多人的感情过程,而这个世界正式由这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感情拼凑而成的,如果你认为这些歌和你太格格不入,只能说明你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我认为太多的人评价一首歌的标准都是“是不是符合我当下的心情和状态”,既然是这样,那如果一个歌手的音乐不再适合你了,你是否可以选择默默地离开,是否可以把她曾经带给你的感动藏在心里,抱着一颗感恩和感动的心离开?
我觉得最不可理喻的一句话就是:“你不再是我心里的那个梁静茹了。” 我想说,梁静茹难道对你说过,她发誓要做你心里的梁静茹吗?这些人,你们不要忘了,是在某年某天的某一个时刻你们自己亲手把她装进你们心里的,没有人强迫你们,既然装进去的时候没有问过她同不同意,为什么在你们不需要她的时候却要以种种原因来质疑她?
对于一部分“我从来就没有喜欢过她”的人来说,更是让人无法理解。她既然不是你的菜,你为何总是要抓着她那些在你们眼中所谓的“软肋”苦苦不放?你完全可以选择绕道而行的啊?有人可能会说,音乐就是让人听让人评价的,那我想问你,既然是你自己选择的要听听看,最后的结果是不喜欢,那你可不可以抱以”愿打愿挨”的原则,礼貌一点的离开?
真的就像这张专辑《爱久见人心》一样,什么东西久了都可以看见他的本质。就像哪怕曾经的梁静茹再是多么的感动过你,当她的歌声不再适合你的时候,你却能180度大转弯毫不留情的贬责,这就是人心,这次的歌里唱着:“我们都走了,我们都不一样了,缘份没有再一次选择。” “多嫉妒你爱恨都随意,能那么自由,想放开就能舍弃。”说的就是同样的道理, 既然你觉得不合适了,就请把感动留下,把埋怨带走。
有些歌曲,有些情绪,不经历生活的洗礼和时间的沉淀,是永远也体会不到其中真正的含义的。很多人都喜欢装成熟装知性,但真正的“成熟”和“知性”恐怕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没有几个能弄懂的东西,就像这张专辑的主题一样。
最后我只想说,这真的是一张很值得用心去听的专辑,值得听的不仅是那个依旧没有所谓的亮点,但却仍然像一杯纯净水一样滋养着我们的梁静茹,更值得听的是这一次从她的歌声中穿透出来的感情观:经得住时间,才成得了永恒。
选择你喜欢的那一首,放下不适合你的那一首。如果每一首都无法留住你的心,请尊重歌手和喜欢这些歌的人,别人怎么说,我都不介意,请你默默地关上音乐然后转身离开,真心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