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换素衣 归中原

大约半个月之前,莫依依的生日的时候,大家一起去K歌,我用蹩脚的白话和大家K了几首很老的歌,咬字发音真的很痛苦。但是,那,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的K歌,不是比什么都重要吗?恩,下面进入正题。
我身骑白马 走三关
我改换素衣 归中原
放下西凉无人管
我一心只想王宝钏…
直到吴君唱完了这首,我只是觉得蛮好听的,而且貌似听过,但并没有特别的感觉。直到后来一个和意外的机会,让我接触了这首歌背后的故事。
在唐朝的时候,有个少年叫薛平贵。是个穷学生,武艺高强、京郊户口,没车没房。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他走在路上,东晃晃西看看,却在前方路上的拐角处,遇到了一个叫王宝钏的姑娘,但他们的初次相遇并不浪漫,那位叫王宝钏的姑娘正被几个无赖调戏。还好当时的社会风气还比较好,这位薛平贵遇到这种事情必然也不会袖手旁观,二话不说,上前和几个无赖厮打起来。毕竟武艺高强,几个回合之后把那几个无赖摆平了,无赖跑掉了之后,他转过身来,对着她笑了笑,“你没事吧。”
或许是那日子正好是个春暖花开的时节,又或许刚为女生打完架并且打赢了的少年会特别的有魅力,也可能是那位姑娘关切的眼神特别的好看,总之,据后来的事情推断,这对只见过一面的年轻人。。。相爱了。(这里要特别的说明一下,这里说的相爱并不是说“看起来不错,不如先试试合不合适”的感情。而是在那一刻就有了“我们在一起一辈子吧”的觉悟。)
很可惜,生活不是电视剧,男主角不是那种整天翘课还每次拿第一、家里巨有钱父母常年在国外的家伙,他只是个很穷的人,家徒四壁。而女方,是个。。。。官二代(她爹是当朝宰相)。
在那种年代,出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的命运,而要改变这一切的方法,就是考科举。但是由于家里穷,在那个九年义务教育和助学金尚未普及的年代,薛平贵的学习成绩直接决定了他是不可能考上的。本来故事到这里就该结束了,穷小子见义勇为了一把,之后可能会得到宰相的帮忙找了份工作,平平淡淡的过完自己的一生。富家女会慢慢的清醒过来,之后嫁给一个对自己不错的有钱人,时不时去奢侈品店去扫下货,然后继续过待在家里相夫教子的生活。但是幸运的是,他们还相信爱情。。。。
情感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就和梦想和尊严一样,首先价值就难以估量,当你看重它的时候,千金不换,但是你看轻它的时候,它就立刻一文不名。他不能让一个人一夜暴富,不能创造GDP,不能换人文馆的票。但是每时每刻在改变人的生活,不断的创造奇迹,不断的让人生变得有意义,如此廉价,又如此奢侈。让我们明白做人得吃饭和活着,但是不能只是吃饭和活着的道理。成为了人类不断发展和前进的最主要源动力之一。
扯远了,继续说,姑娘的名字叫王宝钏,在当朝宰相王允的三女儿,在抗住在父母无数次安排的相亲后,终于遇到了喜欢的家伙,想了很久,和父亲说,自己想结婚了,但是要抛绣球招亲。我估计他爹听到这消息时肯定半差点没晕过去,可是宰相不愧是宰相,多年的政坛经验和无比发达的情报网让他在最短的时间里明白了女儿的想法。好吧,那就抛绣球吧,反正经过安排后,能到我们家后院接绣球的,必然也是非富即贵的公子。
而王宝钏在听到抛绣球招亲通过,但是要指定场地的时候必然也是愣了半天,可是能怎么办呢。通告都发出去了,你总不能对接到通知的人说,活动因天气原因取消吧。
一天后,长安城郊的一座破宅子里,薛平贵面对着桌面的一封信和一副玉佩,犹豫了很久,抬起头,淡淡对面前的丫鬟说声:“好。”
三天后,宰相府后院热闹非凡,各家的贵公子都挤在后院的观景亭下,亭上的姑娘捧着绣球,望着远方。既然上天给我们设了这样的考验,那我们就来面对它吧,如果失败了,我们就面对我们各自的命运。
正午过后,三声鼓响,姑娘将手上的绣球用尽力气扔向远方,扔向了后院大门的方向,本来各位公子都拼命的挤到离亭子近的地方,以为姑娘会像他们想象中的大家闺秀一样,动作温柔的把绣球轻轻抛下,哪知道姑娘一下挽起袖子,以及其标准的铅球动作,把绣球玩命的抛出那么远。
而就在不久前,在姑娘在暗暗的做准备活动的同时,后院三层围墙之外,一位穿着厨师服,正在炒菜的年轻人,听到第一声鼓声响起的时候,毅然扔下手中了锅铲,顾不得解下围裙,就拔腿向屋外跑去,依靠着墙边一颗大树的帮助,顺利的翻过了围墙,穿过长廊,向后院奔去,留下了身后一群目瞪口呆的厨子、丫鬟和随从。
而守在后院的家丁看见一个厨子远远的玩命奔来,开始也愣了一下,但毕竟是受过训练的人,来忙拥了上去,打算把那家伙截住再说,但是那位厨子却爆发出了惊人的速度和技巧,在放到了、晃到了、撞倒了好几个人后,终于,用尽全力撞开了后院的大门。
后面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猜到了,随着一声石破天惊的撞门声,薛平贵顺利的接到了姑娘手里抛来的绣球。正如后来戏曲里所唱的“王孙公子千千万,彩球单打薛平郎。”
绣球顺利抢到了,可是王允真的会答应吗?薛平贵后来为什么“归”中原,他去了哪里,而王宝钏得命运又将如何,那首歌究竟是怎么唱的,敬请大家休息下,继续关注
(接上回)
王允自然不会答应让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这个穿着厨子衣服,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家伙。在无数次和女儿的争吵后,终于受不了来自同事和流言的压力,声明如果要女儿坚持嫁给那个家伙,就和女儿断绝关系。但是事情的发展却不像她想的那样,最后女儿选择了和他三击掌,断绝了父女关系,毅然下嫁。
有些事情,无法分析,没有来由,因为我认为那是我的幸福。
王允呆住了,在经历了无数的尔虞我诈,利益争夺的官场争斗后,见过了无数为了名利出卖朋友、抛妻弃子的人,却想不到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的人,而且居然还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女儿。面对着朝中的嘲笑和恶意的玩笑,他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而另一方面,薛平贵一家则是过着并不富足而快乐的生活,妻子并不像其他的大户小姐那么娇贵,每天两个人男耕女织,但是薛平贵心里却始终无法让自己心安,在他们在一起一段时间后,战争爆发了。薛平贵从了军,他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让妻子过上富足的生活。但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战争会持续了整整。。18年。
而“王宝钏苦守寒窑18年。18年来,王宝钏贫病困顿,苦度日月。还好不时靠着母亲的偷偷接济,才勉强度日。”
故事里战争描写的部分我已经不感兴趣了,薛平贵和家里断绝了音讯,彼此不知道过得如何,我不断的跳到了后面的部分,直到我看到了,“薛平贵娶了西凉国公主玳瓒,当上了西凉国的国主。”
等了半天怎么是个这么个结果?可是后面的故事再次让我大出意料,在薛平贵当上国主的第二天,他换回了唐服,一人一马,飞奔回了中原,奔向长安城郊,奔向那个在记忆深处埋藏了18年,不知道是否还存在的家。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段被传唱了千百遍的唱段。
我身骑白马 走三关
我改换素衣 归中原
放下西凉无人管
我一心只想王宝钏…
一段让人传唱千年的唱段,在很多年前有一个人,背着西凉城纵马奔驰
他抛下了生后的荣华富贵,抛下了很多了人宁愿用一切来换的地位
一人一马,在茫茫的大漠上狂奔
他是否想起了在18年前,那时的自己也是这样向着喜欢的人奔去,不顾身后一切
是不是也这样闯过了一关又一关,只为奔向你的笑容
满身伤痕累累,也来不及痛,那是指引我走向你的清楚感受
不管危不危险,都要放下一切跟你走
只要一起承担,只要你不放手
但故事的结局。。。却让我很想不通。
首先是“功成名就的薛平贵只身步行来到武家坡的寒窑中,终于与分别达十八年之久的妻子王宝钏见面了。那情那景,已是用文字难以描述,总之,夫妻相见,直从正午呜咽流泪到黄昏。王宝钏终于走出了寒窑,被接入薛平贵府中。这时薛平贵已有了王宝钏与朱邪春花两位妻子,两个人不分大小,平起平座,相处得甚为和睦。
看到这里还比较正常,但是最后。。。。“后记:王宝钏和丈夫重逢后,仅仅过了18天荣华富贵的日子,亡于闺中。死因不详……”
坑爹啊!守18年就换18天啊,怎么可能这么巧。你以为你是莎士比亚啊,写悲剧赚眼泪显得你很厉害是吧,带着各种的不甘心,我查了各种资料。最后的结果是。。。。。。。虚构的,历史上根本没有薛平贵这么一个人,而这个故事也没有明确的作者,于是我的郁闷又加深了一层,玩伤感明明是那些吃饱了撑着玩伤感的作家才会写的结局,劳动人民怎么可能弄这个一个结局来让大家看了半天闹心呢。
直到后来想到了一个《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桥段,我才恍然大悟,这是万恶的封建社会留下来的剧本啊,这么离经叛道的东西怎么能流传开来呢?那权贵的女儿岂不是都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去了,这样根本不利于维护权贵的地位和社会稳定啊,所以,有关部门下令,给我改结局!前面的不能改,改的差太多改了会留破绽,那就加一句,让那个女的18天就死了吧。。。。。于是,这个让统治阶级舒心却让百姓闹心的坑爹结局出现了。
那,所以真正的结局是,他们夫妻经历了重重阻碍,最后在一起过上了美满的日子。
只是不知道在某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他们是否会不经意的想起初次的相识?
过程的艰辛,抉择的痛苦都无所谓。
只是感谢我在那样的年华,遇到了那样的你。。。。。。
我身骑白马 走三关
我改换素衣 归中原
放下西凉无人管
我一心只想王宝钏…
直到吴君唱完了这首,我只是觉得蛮好听的,而且貌似听过,但并没有特别的感觉。直到后来一个和意外的机会,让我接触了这首歌背后的故事。
在唐朝的时候,有个少年叫薛平贵。是个穷学生,武艺高强、京郊户口,没车没房。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他走在路上,东晃晃西看看,却在前方路上的拐角处,遇到了一个叫王宝钏的姑娘,但他们的初次相遇并不浪漫,那位叫王宝钏的姑娘正被几个无赖调戏。还好当时的社会风气还比较好,这位薛平贵遇到这种事情必然也不会袖手旁观,二话不说,上前和几个无赖厮打起来。毕竟武艺高强,几个回合之后把那几个无赖摆平了,无赖跑掉了之后,他转过身来,对着她笑了笑,“你没事吧。”
或许是那日子正好是个春暖花开的时节,又或许刚为女生打完架并且打赢了的少年会特别的有魅力,也可能是那位姑娘关切的眼神特别的好看,总之,据后来的事情推断,这对只见过一面的年轻人。。。相爱了。(这里要特别的说明一下,这里说的相爱并不是说“看起来不错,不如先试试合不合适”的感情。而是在那一刻就有了“我们在一起一辈子吧”的觉悟。)
很可惜,生活不是电视剧,男主角不是那种整天翘课还每次拿第一、家里巨有钱父母常年在国外的家伙,他只是个很穷的人,家徒四壁。而女方,是个。。。。官二代(她爹是当朝宰相)。
在那种年代,出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的命运,而要改变这一切的方法,就是考科举。但是由于家里穷,在那个九年义务教育和助学金尚未普及的年代,薛平贵的学习成绩直接决定了他是不可能考上的。本来故事到这里就该结束了,穷小子见义勇为了一把,之后可能会得到宰相的帮忙找了份工作,平平淡淡的过完自己的一生。富家女会慢慢的清醒过来,之后嫁给一个对自己不错的有钱人,时不时去奢侈品店去扫下货,然后继续过待在家里相夫教子的生活。但是幸运的是,他们还相信爱情。。。。
情感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就和梦想和尊严一样,首先价值就难以估量,当你看重它的时候,千金不换,但是你看轻它的时候,它就立刻一文不名。他不能让一个人一夜暴富,不能创造GDP,不能换人文馆的票。但是每时每刻在改变人的生活,不断的创造奇迹,不断的让人生变得有意义,如此廉价,又如此奢侈。让我们明白做人得吃饭和活着,但是不能只是吃饭和活着的道理。成为了人类不断发展和前进的最主要源动力之一。
扯远了,继续说,姑娘的名字叫王宝钏,在当朝宰相王允的三女儿,在抗住在父母无数次安排的相亲后,终于遇到了喜欢的家伙,想了很久,和父亲说,自己想结婚了,但是要抛绣球招亲。我估计他爹听到这消息时肯定半差点没晕过去,可是宰相不愧是宰相,多年的政坛经验和无比发达的情报网让他在最短的时间里明白了女儿的想法。好吧,那就抛绣球吧,反正经过安排后,能到我们家后院接绣球的,必然也是非富即贵的公子。
而王宝钏在听到抛绣球招亲通过,但是要指定场地的时候必然也是愣了半天,可是能怎么办呢。通告都发出去了,你总不能对接到通知的人说,活动因天气原因取消吧。
一天后,长安城郊的一座破宅子里,薛平贵面对着桌面的一封信和一副玉佩,犹豫了很久,抬起头,淡淡对面前的丫鬟说声:“好。”
三天后,宰相府后院热闹非凡,各家的贵公子都挤在后院的观景亭下,亭上的姑娘捧着绣球,望着远方。既然上天给我们设了这样的考验,那我们就来面对它吧,如果失败了,我们就面对我们各自的命运。
正午过后,三声鼓响,姑娘将手上的绣球用尽力气扔向远方,扔向了后院大门的方向,本来各位公子都拼命的挤到离亭子近的地方,以为姑娘会像他们想象中的大家闺秀一样,动作温柔的把绣球轻轻抛下,哪知道姑娘一下挽起袖子,以及其标准的铅球动作,把绣球玩命的抛出那么远。
而就在不久前,在姑娘在暗暗的做准备活动的同时,后院三层围墙之外,一位穿着厨师服,正在炒菜的年轻人,听到第一声鼓声响起的时候,毅然扔下手中了锅铲,顾不得解下围裙,就拔腿向屋外跑去,依靠着墙边一颗大树的帮助,顺利的翻过了围墙,穿过长廊,向后院奔去,留下了身后一群目瞪口呆的厨子、丫鬟和随从。
而守在后院的家丁看见一个厨子远远的玩命奔来,开始也愣了一下,但毕竟是受过训练的人,来忙拥了上去,打算把那家伙截住再说,但是那位厨子却爆发出了惊人的速度和技巧,在放到了、晃到了、撞倒了好几个人后,终于,用尽全力撞开了后院的大门。
后面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猜到了,随着一声石破天惊的撞门声,薛平贵顺利的接到了姑娘手里抛来的绣球。正如后来戏曲里所唱的“王孙公子千千万,彩球单打薛平郎。”
绣球顺利抢到了,可是王允真的会答应吗?薛平贵后来为什么“归”中原,他去了哪里,而王宝钏得命运又将如何,那首歌究竟是怎么唱的,敬请大家休息下,继续关注
(接上回)
王允自然不会答应让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这个穿着厨子衣服,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家伙。在无数次和女儿的争吵后,终于受不了来自同事和流言的压力,声明如果要女儿坚持嫁给那个家伙,就和女儿断绝关系。但是事情的发展却不像她想的那样,最后女儿选择了和他三击掌,断绝了父女关系,毅然下嫁。
有些事情,无法分析,没有来由,因为我认为那是我的幸福。
王允呆住了,在经历了无数的尔虞我诈,利益争夺的官场争斗后,见过了无数为了名利出卖朋友、抛妻弃子的人,却想不到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的人,而且居然还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女儿。面对着朝中的嘲笑和恶意的玩笑,他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而另一方面,薛平贵一家则是过着并不富足而快乐的生活,妻子并不像其他的大户小姐那么娇贵,每天两个人男耕女织,但是薛平贵心里却始终无法让自己心安,在他们在一起一段时间后,战争爆发了。薛平贵从了军,他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让妻子过上富足的生活。但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战争会持续了整整。。18年。
而“王宝钏苦守寒窑18年。18年来,王宝钏贫病困顿,苦度日月。还好不时靠着母亲的偷偷接济,才勉强度日。”
故事里战争描写的部分我已经不感兴趣了,薛平贵和家里断绝了音讯,彼此不知道过得如何,我不断的跳到了后面的部分,直到我看到了,“薛平贵娶了西凉国公主玳瓒,当上了西凉国的国主。”
等了半天怎么是个这么个结果?可是后面的故事再次让我大出意料,在薛平贵当上国主的第二天,他换回了唐服,一人一马,飞奔回了中原,奔向长安城郊,奔向那个在记忆深处埋藏了18年,不知道是否还存在的家。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段被传唱了千百遍的唱段。
我身骑白马 走三关
我改换素衣 归中原
放下西凉无人管
我一心只想王宝钏…
一段让人传唱千年的唱段,在很多年前有一个人,背着西凉城纵马奔驰
他抛下了生后的荣华富贵,抛下了很多了人宁愿用一切来换的地位
一人一马,在茫茫的大漠上狂奔
他是否想起了在18年前,那时的自己也是这样向着喜欢的人奔去,不顾身后一切
是不是也这样闯过了一关又一关,只为奔向你的笑容
满身伤痕累累,也来不及痛,那是指引我走向你的清楚感受
不管危不危险,都要放下一切跟你走
只要一起承担,只要你不放手
但故事的结局。。。却让我很想不通。
首先是“功成名就的薛平贵只身步行来到武家坡的寒窑中,终于与分别达十八年之久的妻子王宝钏见面了。那情那景,已是用文字难以描述,总之,夫妻相见,直从正午呜咽流泪到黄昏。王宝钏终于走出了寒窑,被接入薛平贵府中。这时薛平贵已有了王宝钏与朱邪春花两位妻子,两个人不分大小,平起平座,相处得甚为和睦。
看到这里还比较正常,但是最后。。。。“后记:王宝钏和丈夫重逢后,仅仅过了18天荣华富贵的日子,亡于闺中。死因不详……”
坑爹啊!守18年就换18天啊,怎么可能这么巧。你以为你是莎士比亚啊,写悲剧赚眼泪显得你很厉害是吧,带着各种的不甘心,我查了各种资料。最后的结果是。。。。。。。虚构的,历史上根本没有薛平贵这么一个人,而这个故事也没有明确的作者,于是我的郁闷又加深了一层,玩伤感明明是那些吃饱了撑着玩伤感的作家才会写的结局,劳动人民怎么可能弄这个一个结局来让大家看了半天闹心呢。
直到后来想到了一个《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桥段,我才恍然大悟,这是万恶的封建社会留下来的剧本啊,这么离经叛道的东西怎么能流传开来呢?那权贵的女儿岂不是都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去了,这样根本不利于维护权贵的地位和社会稳定啊,所以,有关部门下令,给我改结局!前面的不能改,改的差太多改了会留破绽,那就加一句,让那个女的18天就死了吧。。。。。于是,这个让统治阶级舒心却让百姓闹心的坑爹结局出现了。
那,所以真正的结局是,他们夫妻经历了重重阻碍,最后在一起过上了美满的日子。
只是不知道在某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他们是否会不经意的想起初次的相识?
过程的艰辛,抉择的痛苦都无所谓。
只是感谢我在那样的年华,遇到了那样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