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绵绵无绝期

这张封面其实特别好看,是没穿衣服的John和Yoko的合影,他们在Ringo Starr的地下室里定时自拍而成。(而不是Annie Leibovitz的作品,annie帮他们拍的时候Yoko不肯脱衣服,后来没穿衣服的John和穿着衣服的Yoko上了滚石杂志的封面。)两个人站在一起眼神坚定,身后堆着脱下来的生活琐碎。下面有炮儿麦卡特尼的一句话:when two great Saints meet it is a humbling experience. the long battles to prove he was a Saint. 里面CD上印的是一只青涩的苹果。
可惜豆瓣大概只能传这张被挡了纸的封面,只看得见两张脸和专辑名字。
整张专辑就是冗长的情绪化的,与其说是音乐,不如说是声像。是两个人的对话与对峙,完全不再是《Oh, Yoko!》那般的甜言蜜语,就像炮儿同学说的,两个音乐圣人之间的较量。这种旁若无人自我发神经的先锋实验音乐,在那个年代估计是没什么人听得懂的。就算放到现在,这成了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对于内容,我们也只能摊手表示不懂。
有时候真觉得John特别有心机,说他们自己是“two innocents, lost in a world gone mad”,把自己隔离于尘世之外,将自己奉为two virgins,纯洁无暇。而这种纯洁,有时候是极端的“纯洁”却被后人所苦苦追求,在他死后更是永垂不朽。
不过披头士的乐迷们都不喜欢Yoko,这个面目有些狰狞的东方女人。她介入了John的婚姻,使他离婚,使乐队解散。她的音乐太尖锐,无法被大众所接受,就像她为人一样。她穿着John原配妻子辛西亚的睡衣坐在Lennon家的沙发上等她回家,看着辛西亚饱受挣扎的面孔。她制造的恐怖与诡异是她为自己筑造的与世隔离的高墙。她的一切简直无法从逻辑和道德上找到立足点,只有一种解释可以任她铺张——行为艺术。而JohnLennon,憨厚欢朗,看起来完全是这个诡异东方女人的对立面,却深深被她的行为艺术所俘获了。
他爱上了她,也爱上了她所谓的先锋艺术。他们开始疯狂过活,为爱情和艺术抛弃所有,做所有在念想中一闪而过地事。John的人生开始进入了另一个阶段,你很难说清他的高潮是披头士的时候还是和YokoOno在一起之后。他们俩可以说是艺术上的对立面,生活上的左右脚,把一种不可能搭配到极致。
在爱情面前人们很难说出“永远”,一旦说出来便会觉得有点假惺惺。但是如果一定要说有一段感情可以配得上这两个字,我觉得这一段可以算。无所谓闲言碎语,轰轰烈烈,亘古永恒。
有什么呢,人生不过是一场行为艺术而已。
可惜豆瓣大概只能传这张被挡了纸的封面,只看得见两张脸和专辑名字。
整张专辑就是冗长的情绪化的,与其说是音乐,不如说是声像。是两个人的对话与对峙,完全不再是《Oh, Yoko!》那般的甜言蜜语,就像炮儿同学说的,两个音乐圣人之间的较量。这种旁若无人自我发神经的先锋实验音乐,在那个年代估计是没什么人听得懂的。就算放到现在,这成了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对于内容,我们也只能摊手表示不懂。
有时候真觉得John特别有心机,说他们自己是“two innocents, lost in a world gone mad”,把自己隔离于尘世之外,将自己奉为two virgins,纯洁无暇。而这种纯洁,有时候是极端的“纯洁”却被后人所苦苦追求,在他死后更是永垂不朽。
不过披头士的乐迷们都不喜欢Yoko,这个面目有些狰狞的东方女人。她介入了John的婚姻,使他离婚,使乐队解散。她的音乐太尖锐,无法被大众所接受,就像她为人一样。她穿着John原配妻子辛西亚的睡衣坐在Lennon家的沙发上等她回家,看着辛西亚饱受挣扎的面孔。她制造的恐怖与诡异是她为自己筑造的与世隔离的高墙。她的一切简直无法从逻辑和道德上找到立足点,只有一种解释可以任她铺张——行为艺术。而JohnLennon,憨厚欢朗,看起来完全是这个诡异东方女人的对立面,却深深被她的行为艺术所俘获了。
他爱上了她,也爱上了她所谓的先锋艺术。他们开始疯狂过活,为爱情和艺术抛弃所有,做所有在念想中一闪而过地事。John的人生开始进入了另一个阶段,你很难说清他的高潮是披头士的时候还是和YokoOno在一起之后。他们俩可以说是艺术上的对立面,生活上的左右脚,把一种不可能搭配到极致。
在爱情面前人们很难说出“永远”,一旦说出来便会觉得有点假惺惺。但是如果一定要说有一段感情可以配得上这两个字,我觉得这一段可以算。无所谓闲言碎语,轰轰烈烈,亘古永恒。
有什么呢,人生不过是一场行为艺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