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有木有
本来,对于这样一个题目,张靓颖的文章并不值得期待。事实上她一直在(标榜)改变,不管是有着类似含义的《Update》还是加盟环球扯起转型旗帜的《我相信》,我并没有看到她有本质上的变化。这并不是曲风上有什么偏差,抑或是演绎上有什么缺陷,而是总觉得她还是在不停的探索,没有真正找准“改变”或者“升级”的方向。事实上,张靓颖大红的歌曲,如画心,如我们说好的,如如果这就是爱情,都实在和这些“改变”或者“升级”的理念没有太大关系。要建立张靓颖的独特品牌,吊一句洋文来说,就是You have to sell it.
或许是先入为主,当《改变》先行开跑的《追爱》也并没有得到我的好评。并不十分出色的摇滚旋律,配上张靓颖中规中矩的演绎,既没有清新,也没有酣烈,甚至连质感上,也无法打上一个鲜明的张靓颖的标签。
然而一切都在我完整听到这张专辑时候颠覆了。如同在白纸上看似肆意泼洒的色块忽然间联系成了生动的形象、侦探小说最后揭示真相时整本小说种种细节一下子串联成了惊人的峰回路转。
如果说《我的模样》是这张专辑的热身操,那么这无疑是一套让人出汗愉悦、一开始就热到顶点的剧烈运动。一开始的关门声、跑步声切入强烈的电音和古典,强势的唱腔仿佛找到了靓颖演唱欧美歌曲时候的感觉,还有一种以前从来未感觉到的新的东西。不知不觉,当《追爱》紧接着响起,仿佛还是第一曲的余韵,轻松简单的节奏让人不禁随之摇摆。让自己怀疑这真是和从前给予恶评的那个《追爱》同一个版本么?也许这就好像一篇绝佳的文章,一定有这么几句句子,单独拿出来是再普通不过的语言,放在对的地方,是如此的恰如其分,是如此的锦上添花,是如此的挠到痒处,以至于人们会记住,在这篇文章里,有这么一句平凡但是炫目的句子。
《出境入境》,一点jazz,一点清新,颇让人想起许多小资歌手的游戏之作。但即便是这样带上了一些风格的歌曲,旋律上却依然保持了相当的流畅上口,并没有走曲高和寡的自怜之路。靓颖的演绎倒出乎我意料,在这样一张基调很high的专辑中,本可以恣意呼喝、放纵声线、唱出funk的酣畅;专辑里这样不卑不亢的演绎不能不说克制,这或许正体现着“改变”这张专辑的理念?
《错就错》可以说是上一张《我们都辜负了爱》的延续,《为爱疯狂》又和《我相信》有几分相似之处,《上一章》甚至直接改编于上一张专辑的《低high》,体现了专辑并不意在不断折腾否定、另起炉灶,而力图将之前的音乐探索更进一步。
《有时候》是专辑中真正严格意义上一首中慢板传统情歌。也是最打动我的一首歌——而且这是张靓颖的情歌中,第一次并没有依靠歌词、直接用声音打击到我心上的作品。回头再听之前的几首歌曲,才终于明白了,从第一首开始一直给我“新的东西”的感觉,就是这一点“改变”。
我之前一直诟病张靓颖的演唱太过拿捏唱腔,缺乏“像说话那样唱歌”的真诚感,以至于唯美有余、动人不足,一个二十多岁的女歌手,每每只能依靠鼻腔中的哭音演绎苦情歌来动人,不能不说是一个硬伤和遗憾。我曾经拿张靓颖和范玮琪做对比,认为范的音域唱功远不如张,而在中音区其实两人的音色相似,但恰恰在这个中音区,范范演绎出了无数温暖人心、让人无法忘怀的作品,当然音乐本身的优秀是原因之一,但范范赋予这些音乐的独一无二的温馨和真实,却是张所欠缺的东西。
这一张里,靓颖的声音前所未有的松弛和润滑,不再追求细枝末节的顿头捺脚,而是在轻松自然中融化到了音乐中去。《有时候》打动我的正是其中毫不拿捏的如泣如诉。是否可以认为,从这一张开始,张靓颖终于找到了唱中文流行歌的秘诀?
专辑在同名主打《改变》中结束,阿弟仔完全追随国际潮流的编曲,让听惯欧美流行的人初听都有一种山寨的感觉,何况副歌部分广告歌的气质十分浓厚。但是同样,放在专辑中恰当的地方,完全不辱豹尾的使命。反复听下来,更觉得它确实是一款佳作——它将电子风和华语糅合得非常浑然天成,并不是一首口水歌配上电子编曲、抑或是电子风音乐点缀上华语歌词这么简单的作业。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一年它一定会在大江南北街头巷尾的喇叭里不断响起、引人摇摆。
整张专辑起承传合、动静相宜,而且就算相对来说并不是最出色的几首歌,也绝非敷衍充数的类型作品,即便是最近如孙燕姿、张惠妹这样的天后的专辑,都没有做到这样的完整和饱满。因此我要说出我的结论——《改变》是我今年来听到的最出色的主流华语专辑。它是如此的給力、如此的让人精神一振。这样说绝不是因为它使用了大量电子乐和摇滚的节奏——电子乐是世界流行乐的风潮,近年来在华语圈这么做的歌手也并不在少数,优者有之,劣者更多。
看看后舞娘时期的蔡依林,再绚烂再华丽的编曲也掩饰不了旋律性上的日益走弱、风格和个人气质的日益偏差;作为电音女王的萧亚轩固然对欧美流行的敏感和理解过人一筹,但自从1087以后难以恢复巅峰的嗓音大大限制了她作品的潜力和张力;最近杨千嬅的《Ready or Not》也不过是对Lady Gaga的拙劣致敬。至于那些仍然在山寨韩风电子乐的,不提也罢。我认为,从《改变》专辑呈现的质量,张靓颖的这条路线,如果有同样甚至更强的后续,超越前人是完全可期的。
说起Lady Gaga,她曾经这么描述自己向流行音乐的转变:“流行文化是一种艺术。痛恨流行文化并不能让你变酷,于是我拥抱了它。”这里的关键词是“拥抱”,仅仅是“喜欢”、“尝试”、“制造”流行音乐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优秀的车手必然了解他的车甚于自己的身体;一个顶尖的枪手会告诉你枪是他身体的一部分;那么一个优秀的流行歌手也必然应该能够将身心和流行文化融为一体,不只是表演流行,更应是自己成为流行。
流行音乐万众齐欢、下里巴人的本质和当今Web盛筵的时代是完全契合的。要拥抱它,必然需要一个平和谦逊的心,不再做音乐的女神,而做一个穿着牛仔裤、眯着眼睛摇头晃脑忘情哼唱、甚至不在意转音是否完美是否有破音的普通女生——庄子曰“道在屎溺”,我觉得,流行音乐真正的神,正是在这种心态里,会显现。
于是当我们再次回过头看张靓颖五年来五张专辑的足迹,一个清晰的脉络便渐渐浮现了出来。如果说《Jane爱》EP是充满打造中国Diva野心的试水,《The One》则是踏实在华语音乐中学步的第一个脚印;《Update》是不甘于走传统流行天后路线,想要走出一点个人特色的探索;《Jane@Music》便是依然没有摆脱迷茫、因而放手实验;《我相信》是坚定了市场化道路之后小心翼翼的中规中矩之作;那么这一张《改变》,应该是张靓颖和她的团队终于完全明白了前进的方向,稳准狠拿下的惊艳一张。
当然,说张靓颖从《改变》这张专辑开始华丽绽放还为时尚早。大陆的流行音乐,太多的是短视和浮躁,太缺的是默默坚持和踏实经营;娱乐圈不测的风云也有很多。我无法预测她的下一张会是什么样子。但是至少对于这一张,我可以毫不吝啬的打上90分,并期待她,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尝试、继续改变、写出更华丽的续集。
或许是先入为主,当《改变》先行开跑的《追爱》也并没有得到我的好评。并不十分出色的摇滚旋律,配上张靓颖中规中矩的演绎,既没有清新,也没有酣烈,甚至连质感上,也无法打上一个鲜明的张靓颖的标签。
然而一切都在我完整听到这张专辑时候颠覆了。如同在白纸上看似肆意泼洒的色块忽然间联系成了生动的形象、侦探小说最后揭示真相时整本小说种种细节一下子串联成了惊人的峰回路转。
如果说《我的模样》是这张专辑的热身操,那么这无疑是一套让人出汗愉悦、一开始就热到顶点的剧烈运动。一开始的关门声、跑步声切入强烈的电音和古典,强势的唱腔仿佛找到了靓颖演唱欧美歌曲时候的感觉,还有一种以前从来未感觉到的新的东西。不知不觉,当《追爱》紧接着响起,仿佛还是第一曲的余韵,轻松简单的节奏让人不禁随之摇摆。让自己怀疑这真是和从前给予恶评的那个《追爱》同一个版本么?也许这就好像一篇绝佳的文章,一定有这么几句句子,单独拿出来是再普通不过的语言,放在对的地方,是如此的恰如其分,是如此的锦上添花,是如此的挠到痒处,以至于人们会记住,在这篇文章里,有这么一句平凡但是炫目的句子。
《出境入境》,一点jazz,一点清新,颇让人想起许多小资歌手的游戏之作。但即便是这样带上了一些风格的歌曲,旋律上却依然保持了相当的流畅上口,并没有走曲高和寡的自怜之路。靓颖的演绎倒出乎我意料,在这样一张基调很high的专辑中,本可以恣意呼喝、放纵声线、唱出funk的酣畅;专辑里这样不卑不亢的演绎不能不说克制,这或许正体现着“改变”这张专辑的理念?
《错就错》可以说是上一张《我们都辜负了爱》的延续,《为爱疯狂》又和《我相信》有几分相似之处,《上一章》甚至直接改编于上一张专辑的《低high》,体现了专辑并不意在不断折腾否定、另起炉灶,而力图将之前的音乐探索更进一步。
《有时候》是专辑中真正严格意义上一首中慢板传统情歌。也是最打动我的一首歌——而且这是张靓颖的情歌中,第一次并没有依靠歌词、直接用声音打击到我心上的作品。回头再听之前的几首歌曲,才终于明白了,从第一首开始一直给我“新的东西”的感觉,就是这一点“改变”。
我之前一直诟病张靓颖的演唱太过拿捏唱腔,缺乏“像说话那样唱歌”的真诚感,以至于唯美有余、动人不足,一个二十多岁的女歌手,每每只能依靠鼻腔中的哭音演绎苦情歌来动人,不能不说是一个硬伤和遗憾。我曾经拿张靓颖和范玮琪做对比,认为范的音域唱功远不如张,而在中音区其实两人的音色相似,但恰恰在这个中音区,范范演绎出了无数温暖人心、让人无法忘怀的作品,当然音乐本身的优秀是原因之一,但范范赋予这些音乐的独一无二的温馨和真实,却是张所欠缺的东西。
这一张里,靓颖的声音前所未有的松弛和润滑,不再追求细枝末节的顿头捺脚,而是在轻松自然中融化到了音乐中去。《有时候》打动我的正是其中毫不拿捏的如泣如诉。是否可以认为,从这一张开始,张靓颖终于找到了唱中文流行歌的秘诀?
专辑在同名主打《改变》中结束,阿弟仔完全追随国际潮流的编曲,让听惯欧美流行的人初听都有一种山寨的感觉,何况副歌部分广告歌的气质十分浓厚。但是同样,放在专辑中恰当的地方,完全不辱豹尾的使命。反复听下来,更觉得它确实是一款佳作——它将电子风和华语糅合得非常浑然天成,并不是一首口水歌配上电子编曲、抑或是电子风音乐点缀上华语歌词这么简单的作业。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一年它一定会在大江南北街头巷尾的喇叭里不断响起、引人摇摆。
整张专辑起承传合、动静相宜,而且就算相对来说并不是最出色的几首歌,也绝非敷衍充数的类型作品,即便是最近如孙燕姿、张惠妹这样的天后的专辑,都没有做到这样的完整和饱满。因此我要说出我的结论——《改变》是我今年来听到的最出色的主流华语专辑。它是如此的給力、如此的让人精神一振。这样说绝不是因为它使用了大量电子乐和摇滚的节奏——电子乐是世界流行乐的风潮,近年来在华语圈这么做的歌手也并不在少数,优者有之,劣者更多。
看看后舞娘时期的蔡依林,再绚烂再华丽的编曲也掩饰不了旋律性上的日益走弱、风格和个人气质的日益偏差;作为电音女王的萧亚轩固然对欧美流行的敏感和理解过人一筹,但自从1087以后难以恢复巅峰的嗓音大大限制了她作品的潜力和张力;最近杨千嬅的《Ready or Not》也不过是对Lady Gaga的拙劣致敬。至于那些仍然在山寨韩风电子乐的,不提也罢。我认为,从《改变》专辑呈现的质量,张靓颖的这条路线,如果有同样甚至更强的后续,超越前人是完全可期的。
说起Lady Gaga,她曾经这么描述自己向流行音乐的转变:“流行文化是一种艺术。痛恨流行文化并不能让你变酷,于是我拥抱了它。”这里的关键词是“拥抱”,仅仅是“喜欢”、“尝试”、“制造”流行音乐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优秀的车手必然了解他的车甚于自己的身体;一个顶尖的枪手会告诉你枪是他身体的一部分;那么一个优秀的流行歌手也必然应该能够将身心和流行文化融为一体,不只是表演流行,更应是自己成为流行。
流行音乐万众齐欢、下里巴人的本质和当今Web盛筵的时代是完全契合的。要拥抱它,必然需要一个平和谦逊的心,不再做音乐的女神,而做一个穿着牛仔裤、眯着眼睛摇头晃脑忘情哼唱、甚至不在意转音是否完美是否有破音的普通女生——庄子曰“道在屎溺”,我觉得,流行音乐真正的神,正是在这种心态里,会显现。
于是当我们再次回过头看张靓颖五年来五张专辑的足迹,一个清晰的脉络便渐渐浮现了出来。如果说《Jane爱》EP是充满打造中国Diva野心的试水,《The One》则是踏实在华语音乐中学步的第一个脚印;《Update》是不甘于走传统流行天后路线,想要走出一点个人特色的探索;《Jane@Music》便是依然没有摆脱迷茫、因而放手实验;《我相信》是坚定了市场化道路之后小心翼翼的中规中矩之作;那么这一张《改变》,应该是张靓颖和她的团队终于完全明白了前进的方向,稳准狠拿下的惊艳一张。
当然,说张靓颖从《改变》这张专辑开始华丽绽放还为时尚早。大陆的流行音乐,太多的是短视和浮躁,太缺的是默默坚持和踏实经营;娱乐圈不测的风云也有很多。我无法预测她的下一张会是什么样子。但是至少对于这一张,我可以毫不吝啬的打上90分,并期待她,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尝试、继续改变、写出更华丽的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