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rness Justified

这是一篇拖了很久的乐评,一方面是因为手里事情太多,另一方面是因为我这次有点小小的ambitious,以前的乐评都主要是在分析曲风,这一次我想做一下歌词解析。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本人专门步行了二十分钟取booklet.对着真家伙写应该会更有感觉。
这张专辑的封面非常妖娆。
Strato的封面设计似乎总是很诡异,每次都会追求一些不知所云的概念然后得出莫名其妙的效果。其中最莫名其妙的要数Infinity,我不知道它要想达什么概念,我能读出的信息就是:”图没P好。“ Polaris出来的时候我很是兴奋了一把,心想叔们终于脱离胖T的阴影了。可哪知时隔不过一年半又给囧了回去……第一眼看到这个封面,我的反应是:“叔们要拍武侠么?” 如此鲜明的卡斯特地貌特征,很难让我相信它不是要表现”桂林山水甲天下“……P飞行器也就算了,还P只鸟上去,是想暗示大家Elysium=”鸟顶你“还是怎样?我一直在猜测到底是谁出的馊主意用这样一个封面。TK?从他个人专辑的设计风格来看,应该不至于这么2。JM?一向不管事儿,估计也不太可能。LP跟MK?年纪太轻,说话不够分量,估计也不太可能。于是就剩下唯一一个在长城跟熊猫馆都 “留过影” 的技术党……XX?
Crazy idiots!
好了,封面吐槽结束,下面进入正题。
--------------------------------------------------------
这张专辑原定于在新年假结束后的第二天推出,但事实上新年刚过网上就把音频给放出来了,正好在我乘Viking Line去赫尔辛基的前一天。于是,这张专辑顺理成章的成了我的旅伴儿。从哥德堡到斯德哥尔摩的路上,我一直尝试记录点什么,但却未果。首先,风格转变太厉害,我一时半会儿适应不了;其次,我一直感觉这张专辑传达了一些很特别的信息,我尝试着去读取,但始终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直到我第二天走下viking line,踏上赫尔辛基的土地,我才明白这张专辑告诉了我什么。
过去我一直以为胖T的音乐是赫尔辛基的真实写照,但当我亲身走进这个城市的时候,我发现我错了,过去的Strato其实一点都不赫尔辛基。现在的strato,Elysium才是真正的赫尔辛基。那么厚重的历史,那么深沉的宏伟,那么纯净的气息,我竟然感动到要哭泣,只想把自己蒸发在赫尔辛基的空气里。
没错,这就是一张很赫尔辛基的专辑。很纯,很正,尤其是冬季的赫尔辛基。带着-20°C的霸气。
1. Darkest Hours
我在EP的乐评中对这首歌的风格进行过剖析,这首单曲最大的亮点是节奏乐器的处理非常漂亮,贝斯干净利索,鼓点舒缓却毫不拖沓,非常progressive,完全已经突破了TT时代的模式。(详见http://music.douban.com/review/4545137/)至于歌词,在没拿到CD的时候,我就猜测这首歌有可能出自于TK之手,因为它总让我想起eagle heart、hunting high and low,deep unknown,higher we go……
其实我一直觉得strato走的是两条线路,一条是属于胖T的古典交响风,而另一条则是TK的前卫硬摇风。两种风格交融在一起便形成了独一无二的strato. 我知道很多人喜欢strato都是从胖T的宏大叙事开始,可我却恰好相反,最先触动我神经的是小精干的TK作品开始。不多,就那么几首便足以鼓舞我走过无数的黑暗。不记得曾经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评论,说strato的东西会让人热血沸腾。没错,就是热血沸腾。但是对于热血沸腾的原因,我却揣测了很久。我知道在首席旋律金属奠基人面前,任何人都显得无比渺小。在他面前,其它人只是instrumentalists和vocalist. 他可以在录音棚里一遍又一遍的叫他的vocalist重来,再重来!也可以突然扔出一打稿子,说:you play,you sing, we will be on the road in three months.如果我说那个vocalist不只贡献了一张脸和一副唱腔,估计没有人相信。因为连我自己都很难相信。即使他再有才华,在面对TT的时候一切也都荡然无存。 “平庸”他得到的唯一的头衔。包括我自己也误以为他“平庸”。
可是,他,真的平庸么?
AOA出来后,大家对于TT和TK的路线分歧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向TT转型暗黑系表示出无限惋惜。可TT的暗黑真的是转型么?如果是转型,那么destiny算什么?twilight symphony算什么?forever 又算什么?
其实TT从来都不曾真正的转型。他曾经所表现的些许阳光,只不过是因为身边有另一个人。
那个被舞台火焰烫伤后捂条毛巾继续演唱的TK;
那个声音哑到只能说话,每天做理疗还要坚持演出的TK;
那个内敛、坚毅、友好、温柔的TK……
原来一切只是一场误会。
连我这个死忠都误会。
当我拿到扉页上印着TT大名的Kotipelto专辑时,我终于明白,所有的猜测都错了。
即使是2007年两人的关系恶化到那样的境界下,TK仍然在寻求与TT的合作,而TT在干什么?!
我相信TK说的:“I respect him as a musician."
不相信TT说的:“He is pretending to be a good boy."
All the bad things that were said will not leave me be.
这就是答案。
如果一定要说他有什么缺点,那么就是他对于任何事情都过于较真,他俊美的外形又无法让人相信他不是花花公子。
那枚带了五年又拿下的订婚戒指,还有机会再带上么?
这个人格几近完美的男人,经历着世上最悲催的人生,却依旧用自己的光芒照亮别人。
如果说TT的词强在总有启发式提问,那么TK的词则强在总是确定的答案。他从来不会写出TT那种忽然光芒忽然希望的梦幻式YY,但是他会告诉你不要放弃,艰难之后必有胜利。
I'll make my way through the darkest hours of my days.这才是真正的strato,真正的TK!
2. Under flaming Skies.
这是一首气氛比较诡异的歌,开场带点industrial grind,一听就知道是Matias的东西,但是riff却很Kotipelto,特别是vocal line。狠辣的贝斯,果断的节奏,永远是TK风格的最大亮点。至于歌词,很明显是在做概念。估计本来是想做暗黑风格,但TK太过明亮坚实,完全没有暗黑的感觉。歌词本身也有形式化的倾向。
3. Infernal maze
http://music.douban.com/review/4545137/
这首歌我要强调的仍然是prelude,TK的vocal啊,真的是纯净到了极致!虽然他的techinc一直是大家吐槽的对象,演唱会走音也是常事,不过大概正因为他的嗓音没有过多的修饰,所以反而显得比较真诚吧。这在这首歌的主体部分,TK再次展示了他在Father Time中的实力--惊人的肺活量,以及--尖叫!
4.Fairness Justified
看到这首歌名,我的第一反应也是TK,因为它有着太重的暗示意味。他曾经无数次地在公开场合说:“XX的成功已经证明即使没有TT我们也可以做得很好。”大概他这生最幸运和最不幸的事都是遇到了另外一个Timo,因为那个Timo,他走上了金属乐的巅峰,也因为那个Timo,他的头顶始终笼罩着一层阴影。跟绝大多数粉丝一样,我也一直把strato成功的原因归结为TT的创作。只是当我亲手拿到Kotipelto的专辑时,我才恍然大悟strato的成功不是一个人的成功,如果TK在乐理方面没有过人的实力,他不可能把strato风格演绎得淋漓尽致。Polaris作为TT跑路后的实验专辑,能打榜打到第二已经充分说明strato确实是一只牛团,它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缺席就失去创造力。Elysium打上TOP1更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Fairness Justified,虽然我一直很诟病TK抓着TT不放,但事实就是如此,即使没有TT,他们也做得很好,甚至更好。
这首歌的prelude由大提琴引出,铺垫些许哥特气氛。平和的鼓点衬托沉静的vocal,riff部分的chorus很霸气,而monologue 又很温柔。两者交错,把TK的温柔与刚毅发挥到了极致。
说道歌词,TK似乎总喜欢写点充满保护欲的情歌,beauty has come 是这样,after the rain也是这样。这次的FJ又是这样一句:“I'm close to you and keep you warm.“绝对让女粉丝沸腾!不过至于歌词内容所指,个人觉得更像是升华后的TK-MK关系,那种相知相许恐怕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在女人身上找到的。
5.The game never ends
这是第一轮听下来本人最喜欢的一首。精炼流畅的riff,诡异的键盘。prelude后段出人意料的用走音处理,鼓点干脆利落,第二节又是狠辣的bass。2‘14开始的guitar solo啊,matias不愧是天才吉他手!歌词也写得超大气,喜欢那句let me turn on the horizon and reset the sky.
对于这首歌的作者,我猜测了很久。TK是硬摇党,写出这种流畅旋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JM向来不创作,直接忽略。LP倒是有可能写出这种流畅的曲子,不过他的歌词一般比较偏暗偏阴柔,以”环保“这种不痛不痒的主题来创作的可能性很小。剩下的就只有Jens跟Matias,从键盘的编排来看,Jens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从他以往的作品来看,这种很旋律的东西似乎也不是他的菜。而Matias是个全能型,从旋律到碾核样样精通,很难说不是他的东西。
后来拿到专辑我确实吃了一惊,其实没想到Jens会写这种风格。严格的说这就是一首带着TT色彩的Jens版paradise.不过歌词虽然相似,编曲却已大相径庭。无论是弦乐还是节奏,都不是TT的风格。说的难听点,就是TT做不出来的东西。这是叔们源于TT高于TT的地方。
6 Life time in a moment
prelude很哥特,特别是monologue用了女声尤其阴冷压抑。1'30电吉发力,bass跟进,vocal以平缓开始,与乐器的激进形成强烈的反差。这首歌最大的亮点是bass,有着TK风格的硬朗干练,但跟多了一分气势,犹如军队出征一般的雄壮。Riff部分的的气势更是突出,干练的乐器编排加上TK极富冲击力的vocal,再现当年soul of vagabond的风范。
其实从这编曲的亮点就基本可以确定是谁的东西——Polaris中五首歌,四首都有着同样气势汹汹的贝斯编排。毕竟主业是贝斯手,特征明显也很正常。另一方面,LP对阴柔和暗黑的偏好也尽在其中。Elysium整张专辑的色彩之所以比Polaris更明亮些,大概就是因为只收录了两首LP的作品。由此可见个人风格对乐队专辑整体风格的影响很严重啊。
歌词写得短小精干却很有深意: from the dark hour I watch you go away看似写的人,其实对象是时间。歌词的前半部分用象征手法刻画出时间流逝给人带来痛苦——I am slowly fading into the void. 然后,像Forever is today一样,在riff部分甩出Moment in a lifetime, lifetime in a moment.并在第二段给出答案:cherish every moment before it's gone. 从歌词来看,这首歌本应该是一首充满热血的歌,但编曲却表现的有些哥特。LP的个人风格跟TK有着很搞笑的极差,那张被TK写满悲情歌词的Coldness编曲出奇的硬朗,而LP那些热血作品却又披着暗黑的外衣,比如Emancipation suit.
7.Move the montain.
这是一首似是而非的ballad,有着ballad的prelude和body,但riff却一点也不ballad.值得一提的是,这首带着歌真的非常Helsinki. Prelude部分的女声仿佛来自波罗的海,纯净、安详。主体部分则低沉厚重,像极了赫尔辛基的城市风格。乐器编排方面,破天荒地插入了钢琴做背景,营造出凝重气质。从键盘和钢琴的混用便可以得知这是谁的作品。
从歌词上看,这又是一首带着TT色彩的启发式反问的浪漫主义作品。Jens跟TT果然有JQ,连创作都那么搭调。跟TK不同,JJ的词通常不会有意的寻求押韵,而是努力通过细节营造出完整的画面,这首歌也一样。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这首歌的风格虽然带着TT特点,但其内容却似乎在吐槽TT,特别是那句:”swam around in circles in the angry ocean……could a faded notion make you find your way back to shore,looking for more?"不过JJ就是JJ,一如他多年来对TT的包容,最后还是选择了爱和宽恕,I brush the shadows from your scary nightmare......would you help me carry my cross, and set me free?
8. Event Horizon
这又是一首不痛不痒偏形式化的作品。说它出自TK之手着实有点出乎我意料。TK虽然喜欢做概念,但这种space风情的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不过不管是出自他也好,还是MK也好,能够有新的尝试总是不错的。
虽然作曲者和作词者分开挂了两个人的名字,但乐器编排上还是有着浓浓的Kotipelto风格,尤其是鼓点,让我想起了once upon a time.毫无疑问,这首歌最大的亮点当之无愧的是guitar solo,就连我这个向来不怎么待见电吉的人都obsess了。我只能说从1‘49到2’52那段超长的solo真的是太棒了,完全不亚于李康敏!果然是guitar hero啊, guitar hero!
9. Elysium
这是本张专辑的标题曲。MK写着这首歌整整写了8个月,我酝酿这部分的评论也酝酿了5个月。从新年夜拿到专辑到现在,可以说我已经听了不下100遍,但我却迟迟不敢下笔,因为我担心自己的文字无法诠释出整首歌的内涵。
这是一首太过出色创作。是的出色,并且出色得太过。以至于我都开始忧虑以后是否还会有超越它的作品。
这张专辑的封面非常妖娆。
Strato的封面设计似乎总是很诡异,每次都会追求一些不知所云的概念然后得出莫名其妙的效果。其中最莫名其妙的要数Infinity,我不知道它要想达什么概念,我能读出的信息就是:”图没P好。“ Polaris出来的时候我很是兴奋了一把,心想叔们终于脱离胖T的阴影了。可哪知时隔不过一年半又给囧了回去……第一眼看到这个封面,我的反应是:“叔们要拍武侠么?” 如此鲜明的卡斯特地貌特征,很难让我相信它不是要表现”桂林山水甲天下“……P飞行器也就算了,还P只鸟上去,是想暗示大家Elysium=”鸟顶你“还是怎样?我一直在猜测到底是谁出的馊主意用这样一个封面。TK?从他个人专辑的设计风格来看,应该不至于这么2。JM?一向不管事儿,估计也不太可能。LP跟MK?年纪太轻,说话不够分量,估计也不太可能。于是就剩下唯一一个在长城跟熊猫馆都 “留过影” 的技术党……XX?
Crazy idiots!
好了,封面吐槽结束,下面进入正题。
--------------------------------------------------------
这张专辑原定于在新年假结束后的第二天推出,但事实上新年刚过网上就把音频给放出来了,正好在我乘Viking Line去赫尔辛基的前一天。于是,这张专辑顺理成章的成了我的旅伴儿。从哥德堡到斯德哥尔摩的路上,我一直尝试记录点什么,但却未果。首先,风格转变太厉害,我一时半会儿适应不了;其次,我一直感觉这张专辑传达了一些很特别的信息,我尝试着去读取,但始终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直到我第二天走下viking line,踏上赫尔辛基的土地,我才明白这张专辑告诉了我什么。
过去我一直以为胖T的音乐是赫尔辛基的真实写照,但当我亲身走进这个城市的时候,我发现我错了,过去的Strato其实一点都不赫尔辛基。现在的strato,Elysium才是真正的赫尔辛基。那么厚重的历史,那么深沉的宏伟,那么纯净的气息,我竟然感动到要哭泣,只想把自己蒸发在赫尔辛基的空气里。
没错,这就是一张很赫尔辛基的专辑。很纯,很正,尤其是冬季的赫尔辛基。带着-20°C的霸气。
1. Darkest Hours
我在EP的乐评中对这首歌的风格进行过剖析,这首单曲最大的亮点是节奏乐器的处理非常漂亮,贝斯干净利索,鼓点舒缓却毫不拖沓,非常progressive,完全已经突破了TT时代的模式。(详见http://music.douban.com/review/4545137/)至于歌词,在没拿到CD的时候,我就猜测这首歌有可能出自于TK之手,因为它总让我想起eagle heart、hunting high and low,deep unknown,higher we go……
其实我一直觉得strato走的是两条线路,一条是属于胖T的古典交响风,而另一条则是TK的前卫硬摇风。两种风格交融在一起便形成了独一无二的strato. 我知道很多人喜欢strato都是从胖T的宏大叙事开始,可我却恰好相反,最先触动我神经的是小精干的TK作品开始。不多,就那么几首便足以鼓舞我走过无数的黑暗。不记得曾经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评论,说strato的东西会让人热血沸腾。没错,就是热血沸腾。但是对于热血沸腾的原因,我却揣测了很久。我知道在首席旋律金属奠基人面前,任何人都显得无比渺小。在他面前,其它人只是instrumentalists和vocalist. 他可以在录音棚里一遍又一遍的叫他的vocalist重来,再重来!也可以突然扔出一打稿子,说:you play,you sing, we will be on the road in three months.如果我说那个vocalist不只贡献了一张脸和一副唱腔,估计没有人相信。因为连我自己都很难相信。即使他再有才华,在面对TT的时候一切也都荡然无存。 “平庸”他得到的唯一的头衔。包括我自己也误以为他“平庸”。
可是,他,真的平庸么?
AOA出来后,大家对于TT和TK的路线分歧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向TT转型暗黑系表示出无限惋惜。可TT的暗黑真的是转型么?如果是转型,那么destiny算什么?twilight symphony算什么?forever 又算什么?
其实TT从来都不曾真正的转型。他曾经所表现的些许阳光,只不过是因为身边有另一个人。
那个被舞台火焰烫伤后捂条毛巾继续演唱的TK;
那个声音哑到只能说话,每天做理疗还要坚持演出的TK;
那个内敛、坚毅、友好、温柔的TK……
原来一切只是一场误会。
连我这个死忠都误会。
当我拿到扉页上印着TT大名的Kotipelto专辑时,我终于明白,所有的猜测都错了。
即使是2007年两人的关系恶化到那样的境界下,TK仍然在寻求与TT的合作,而TT在干什么?!
我相信TK说的:“I respect him as a musician."
不相信TT说的:“He is pretending to be a good boy."
All the bad things that were said will not leave me be.
这就是答案。
如果一定要说他有什么缺点,那么就是他对于任何事情都过于较真,他俊美的外形又无法让人相信他不是花花公子。
那枚带了五年又拿下的订婚戒指,还有机会再带上么?
这个人格几近完美的男人,经历着世上最悲催的人生,却依旧用自己的光芒照亮别人。
如果说TT的词强在总有启发式提问,那么TK的词则强在总是确定的答案。他从来不会写出TT那种忽然光芒忽然希望的梦幻式YY,但是他会告诉你不要放弃,艰难之后必有胜利。
I'll make my way through the darkest hours of my days.这才是真正的strato,真正的TK!
2. Under flaming Skies.
这是一首气氛比较诡异的歌,开场带点industrial grind,一听就知道是Matias的东西,但是riff却很Kotipelto,特别是vocal line。狠辣的贝斯,果断的节奏,永远是TK风格的最大亮点。至于歌词,很明显是在做概念。估计本来是想做暗黑风格,但TK太过明亮坚实,完全没有暗黑的感觉。歌词本身也有形式化的倾向。
3. Infernal maze
http://music.douban.com/review/4545137/
这首歌我要强调的仍然是prelude,TK的vocal啊,真的是纯净到了极致!虽然他的techinc一直是大家吐槽的对象,演唱会走音也是常事,不过大概正因为他的嗓音没有过多的修饰,所以反而显得比较真诚吧。这在这首歌的主体部分,TK再次展示了他在Father Time中的实力--惊人的肺活量,以及--尖叫!
4.Fairness Justified
看到这首歌名,我的第一反应也是TK,因为它有着太重的暗示意味。他曾经无数次地在公开场合说:“XX的成功已经证明即使没有TT我们也可以做得很好。”大概他这生最幸运和最不幸的事都是遇到了另外一个Timo,因为那个Timo,他走上了金属乐的巅峰,也因为那个Timo,他的头顶始终笼罩着一层阴影。跟绝大多数粉丝一样,我也一直把strato成功的原因归结为TT的创作。只是当我亲手拿到Kotipelto的专辑时,我才恍然大悟strato的成功不是一个人的成功,如果TK在乐理方面没有过人的实力,他不可能把strato风格演绎得淋漓尽致。Polaris作为TT跑路后的实验专辑,能打榜打到第二已经充分说明strato确实是一只牛团,它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缺席就失去创造力。Elysium打上TOP1更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Fairness Justified,虽然我一直很诟病TK抓着TT不放,但事实就是如此,即使没有TT,他们也做得很好,甚至更好。
这首歌的prelude由大提琴引出,铺垫些许哥特气氛。平和的鼓点衬托沉静的vocal,riff部分的chorus很霸气,而monologue 又很温柔。两者交错,把TK的温柔与刚毅发挥到了极致。
说道歌词,TK似乎总喜欢写点充满保护欲的情歌,beauty has come 是这样,after the rain也是这样。这次的FJ又是这样一句:“I'm close to you and keep you warm.“绝对让女粉丝沸腾!不过至于歌词内容所指,个人觉得更像是升华后的TK-MK关系,那种相知相许恐怕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在女人身上找到的。
5.The game never ends
这是第一轮听下来本人最喜欢的一首。精炼流畅的riff,诡异的键盘。prelude后段出人意料的用走音处理,鼓点干脆利落,第二节又是狠辣的bass。2‘14开始的guitar solo啊,matias不愧是天才吉他手!歌词也写得超大气,喜欢那句let me turn on the horizon and reset the sky.
对于这首歌的作者,我猜测了很久。TK是硬摇党,写出这种流畅旋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JM向来不创作,直接忽略。LP倒是有可能写出这种流畅的曲子,不过他的歌词一般比较偏暗偏阴柔,以”环保“这种不痛不痒的主题来创作的可能性很小。剩下的就只有Jens跟Matias,从键盘的编排来看,Jens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从他以往的作品来看,这种很旋律的东西似乎也不是他的菜。而Matias是个全能型,从旋律到碾核样样精通,很难说不是他的东西。
后来拿到专辑我确实吃了一惊,其实没想到Jens会写这种风格。严格的说这就是一首带着TT色彩的Jens版paradise.不过歌词虽然相似,编曲却已大相径庭。无论是弦乐还是节奏,都不是TT的风格。说的难听点,就是TT做不出来的东西。这是叔们源于TT高于TT的地方。
6 Life time in a moment
prelude很哥特,特别是monologue用了女声尤其阴冷压抑。1'30电吉发力,bass跟进,vocal以平缓开始,与乐器的激进形成强烈的反差。这首歌最大的亮点是bass,有着TK风格的硬朗干练,但跟多了一分气势,犹如军队出征一般的雄壮。Riff部分的的气势更是突出,干练的乐器编排加上TK极富冲击力的vocal,再现当年soul of vagabond的风范。
其实从这编曲的亮点就基本可以确定是谁的东西——Polaris中五首歌,四首都有着同样气势汹汹的贝斯编排。毕竟主业是贝斯手,特征明显也很正常。另一方面,LP对阴柔和暗黑的偏好也尽在其中。Elysium整张专辑的色彩之所以比Polaris更明亮些,大概就是因为只收录了两首LP的作品。由此可见个人风格对乐队专辑整体风格的影响很严重啊。
歌词写得短小精干却很有深意: from the dark hour I watch you go away看似写的人,其实对象是时间。歌词的前半部分用象征手法刻画出时间流逝给人带来痛苦——I am slowly fading into the void. 然后,像Forever is today一样,在riff部分甩出Moment in a lifetime, lifetime in a moment.并在第二段给出答案:cherish every moment before it's gone. 从歌词来看,这首歌本应该是一首充满热血的歌,但编曲却表现的有些哥特。LP的个人风格跟TK有着很搞笑的极差,那张被TK写满悲情歌词的Coldness编曲出奇的硬朗,而LP那些热血作品却又披着暗黑的外衣,比如Emancipation suit.
7.Move the montain.
这是一首似是而非的ballad,有着ballad的prelude和body,但riff却一点也不ballad.值得一提的是,这首带着歌真的非常Helsinki. Prelude部分的女声仿佛来自波罗的海,纯净、安详。主体部分则低沉厚重,像极了赫尔辛基的城市风格。乐器编排方面,破天荒地插入了钢琴做背景,营造出凝重气质。从键盘和钢琴的混用便可以得知这是谁的作品。
从歌词上看,这又是一首带着TT色彩的启发式反问的浪漫主义作品。Jens跟TT果然有JQ,连创作都那么搭调。跟TK不同,JJ的词通常不会有意的寻求押韵,而是努力通过细节营造出完整的画面,这首歌也一样。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这首歌的风格虽然带着TT特点,但其内容却似乎在吐槽TT,特别是那句:”swam around in circles in the angry ocean……could a faded notion make you find your way back to shore,looking for more?"不过JJ就是JJ,一如他多年来对TT的包容,最后还是选择了爱和宽恕,I brush the shadows from your scary nightmare......would you help me carry my cross, and set me free?
8. Event Horizon
这又是一首不痛不痒偏形式化的作品。说它出自TK之手着实有点出乎我意料。TK虽然喜欢做概念,但这种space风情的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不过不管是出自他也好,还是MK也好,能够有新的尝试总是不错的。
虽然作曲者和作词者分开挂了两个人的名字,但乐器编排上还是有着浓浓的Kotipelto风格,尤其是鼓点,让我想起了once upon a time.毫无疑问,这首歌最大的亮点当之无愧的是guitar solo,就连我这个向来不怎么待见电吉的人都obsess了。我只能说从1‘49到2’52那段超长的solo真的是太棒了,完全不亚于李康敏!果然是guitar hero啊, guitar hero!
9. Elysium
这是本张专辑的标题曲。MK写着这首歌整整写了8个月,我酝酿这部分的评论也酝酿了5个月。从新年夜拿到专辑到现在,可以说我已经听了不下100遍,但我却迟迟不敢下笔,因为我担心自己的文字无法诠释出整首歌的内涵。
这是一首太过出色创作。是的出色,并且出色得太过。以至于我都开始忧虑以后是否还会有超越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