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痛仰,哪里就有热泪盈眶
我还是要说,重型和抒情并不是区分一支乐队是否摇滚的唯一标志。如果说重型时期的痛仰能让你在现场不由自主地POGO,那么现在的痛仰则完全能让你在现场和内心之间同时起舞,你可以在痛仰现在的音乐中与他们一起完成心里的旅行。
在上一张正式专辑中,痛仰还有《低处穿巡》、《角色》两首有着从前影子的歌曲,而这一张EP中,他们已开始完全地抒情,做得更加彻底。与第一张专辑相比,现在的痛仰的确变化很大。但是变化和妥协永远是两个概念。我不喜欢把“妥协”这个字眼儿加诸于痛仰身上,我更喜欢蜕变这个词。没有改变,就意味着原地踏步。痛仰成军十年有余,他们在音乐上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我相信这样的选择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刻意的或者迎合。一直有态度的乐队,无论它的形式如何,都应该赢得听众的尊重,无论你是否喜欢他们的形式。在我看来,坚持和做自己是痛仰非常宝贵的两个优点。坚持,才可以在逐步的感悟中摸索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而做自己,不去管别人怎么说,才能强大到形成一个气场。痛仰现在已经开始具备这样的气场,不信,你就去现场看看那些前奏一响起时就试图摇摆的人群吧。
我不会忘记李豫川时代的痛仰吉他,也乐意陶醉于现在田然行云流水般的吉他中。对我而言,这只是同样乐队的两种不同面孔,或者两幅表情。这些,和我和你和任何人都是一样的。那些看过痛仰插电或者不插电并在现场大叫牛逼的人,我相信他们都是有感而发。我相信“牛逼”这两个字从他们嘴里崩出,是因为他们真的在现场感受到了什么。无论这种感受来自于震撼还是打动,我都毫不怀疑它们的真实性。
我还相信上路是一个改造自我并不断进行思考的好方法。在不同的时空当中,你面对不一样的人与物,感受不同的生活和世界,会对你的想法或者创作方式都产生异常重大的影响。我喜欢像《在路上》、《安阳》、《博卡拉》、《再见杰克》这样的歌。因为这样的歌,你呆在北京的家中是无法想象出来的。只有通过不断地上路,感悟,在路上持续地体验与经历才可以。这些从体验中获得的感悟,可能远比自我营造的批判更加真实也更有力量也更加直指人心。正如从前的痛仰在影响我,现在的痛仰在打动我一样。
信仰原本就是很虚幻的东西,它始终痛苦疼痛。伴随个体成长,不断令人觉悟。那些天经地义的道理,在现实面前往往都支离破碎,不堪一击。与其自哀自怜,不如让自己活得更有力量一点。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痛仰,哪里就有热泪盈眶。反抗与热泪盈眶,两个都是痛苦的信仰。这是一支逐渐成长的乐队所经历的两个不同阶段,这也同样是那些听痛仰歌曲的人们必将经历的两个阶段。
在上一张正式专辑中,痛仰还有《低处穿巡》、《角色》两首有着从前影子的歌曲,而这一张EP中,他们已开始完全地抒情,做得更加彻底。与第一张专辑相比,现在的痛仰的确变化很大。但是变化和妥协永远是两个概念。我不喜欢把“妥协”这个字眼儿加诸于痛仰身上,我更喜欢蜕变这个词。没有改变,就意味着原地踏步。痛仰成军十年有余,他们在音乐上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我相信这样的选择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刻意的或者迎合。一直有态度的乐队,无论它的形式如何,都应该赢得听众的尊重,无论你是否喜欢他们的形式。在我看来,坚持和做自己是痛仰非常宝贵的两个优点。坚持,才可以在逐步的感悟中摸索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而做自己,不去管别人怎么说,才能强大到形成一个气场。痛仰现在已经开始具备这样的气场,不信,你就去现场看看那些前奏一响起时就试图摇摆的人群吧。
我不会忘记李豫川时代的痛仰吉他,也乐意陶醉于现在田然行云流水般的吉他中。对我而言,这只是同样乐队的两种不同面孔,或者两幅表情。这些,和我和你和任何人都是一样的。那些看过痛仰插电或者不插电并在现场大叫牛逼的人,我相信他们都是有感而发。我相信“牛逼”这两个字从他们嘴里崩出,是因为他们真的在现场感受到了什么。无论这种感受来自于震撼还是打动,我都毫不怀疑它们的真实性。
我还相信上路是一个改造自我并不断进行思考的好方法。在不同的时空当中,你面对不一样的人与物,感受不同的生活和世界,会对你的想法或者创作方式都产生异常重大的影响。我喜欢像《在路上》、《安阳》、《博卡拉》、《再见杰克》这样的歌。因为这样的歌,你呆在北京的家中是无法想象出来的。只有通过不断地上路,感悟,在路上持续地体验与经历才可以。这些从体验中获得的感悟,可能远比自我营造的批判更加真实也更有力量也更加直指人心。正如从前的痛仰在影响我,现在的痛仰在打动我一样。
信仰原本就是很虚幻的东西,它始终痛苦疼痛。伴随个体成长,不断令人觉悟。那些天经地义的道理,在现实面前往往都支离破碎,不堪一击。与其自哀自怜,不如让自己活得更有力量一点。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痛仰,哪里就有热泪盈眶。反抗与热泪盈眶,两个都是痛苦的信仰。这是一支逐渐成长的乐队所经历的两个不同阶段,这也同样是那些听痛仰歌曲的人们必将经历的两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