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都只会为自己悲伤
最早学英文是初中的事了,相比现在的小孩子来说,这算是起点很晚的了。大学的时候,曾经给一个私家老板的孩子做家教,小姑娘一年级就开始学英文,从字母开始教给她,但是孩子们总是不喜欢的,而且经常会弄得父母不悦。我记得那个时候其实中学还没有正式开学,学校为了笼络一些所谓的尖子生,就提前请老师开课,从音标讲起。但是想在想来,当时的那个老师本身就水平有限,很多基础的知识都没有教好,到现在很多重音的问题我都弄不准。我们上一届的学长们的课本还是小32开的那种版本,除了开始的字幕和音标,我还记得第一篇课文是”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king”。
到我们真正开学的时候,课本换掉了,就是对我们影响还蛮大的韩梅梅这个版本。在没有开始学新课本的时候,学音标的过程中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那一课学到dr的发音,老师说不是简单的d和r的音的连接。老师课堂提问,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读,只有一个女生读对了。那个女生黄黄的头发,身体很羸弱的样子。后来我一年后转学,与开始的那些同学联系减少。多年后返家,发现那个当年黄黄头发的女生已经嫁给我的邻居——一个脑袋不太灵光的男生。再见面时,我记起了当时课堂的情景,但是彼此再没有交谈过。
转到新学校的时候,课堂上还出过一个小小的囧事。就是our这个单词的发音,我的第一个老师交给我们的发音是ao e,被新老师提问的时候,我还信心满满地读了课文,结果老师愣了一下,问我这个单词怎么读,我又读了一遍,然后很多同学笑了——当时好像大家都以此为乐。老师纠正了我的发音,然后之后再没犯过类似的错误。那天下班路上跟sanner讲起当时上学的种种,她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深刻的记忆留存。比如我们那些人在遇到how are you的时候,必然回答I am fine ,and you?她说,这样的回答是最傻的。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一个觉王春妍的女孩子。当时他的父亲是附近工厂的副厂长,记得当时父亲为了办事还去他们家送礼,当时的自己还觉得不好意思。有一课是学时间和数字。当时那个女生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老师问她,what’s the time?女生抬手看看自己的手表,但是大概是不知道怎么读吧,然后把自己的袖子拉下来盖住手表,说,sorry,I don’t have a watch.这个桥段发生的时候,全班同学都看到了她动作的转变,从看表到说自己没表,大家当时都震惊了。
那天下午在抽烟的时候,说起最近听到的那首歌,说几乎都要飙泪的一首歌——也许是因为当时的情绪不好,抑或是真的撩动了心底的那根弦。特别是那一句,“当初不曾遥想的以后”,时间的迁转与人生的无常全部包含在一句话里,心底的酸楚非一言能表达。
初中的时候我读一班,教外语的老师是二班的班主任,有时候讲解试卷的时候会上合堂,也就是两个班的同学坐在一个教室里。我们经常去他们的教室,坐在课桌之间的走廊里听课。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小学同学姓王的,学习不是很好,人却是很厚道的,每次遇见都高高兴兴的打闹。记得每一次上合堂,我都会坐在他的旁边。大前年路上遇见他,走路蹒跚的样子,且走的很慢,戴了一顶鸭舌帽,瘦的有些吓人,母亲告诉我他得了淋巴癌,晚期。去年回家,遇见他的父亲,老人脸上掩不住的悲伤和疲惫,那个同学已经离去了。
另有一则往事,跟这个课本相关的,就是曾经那个让我耿耿于怀的人。其实最初相遇也是初中时候,只是当时不相识。某次合堂,我坐在他的旁边,还不知道他的名字。许多年后枕畔耳边说出曾经已经相见过,他却未曾有过任何印象。后来终于做了同班同学,某次课堂讲“二手车”,上一次课老师买那个白说过second hand,他却说是two hands,被老师当堂责骂。再后来失去消息,大概是想老死不相往来。
大学时候曾经看过一个flash,名字是《我和MM》。中间有一个桥段,跟这个课本相关的一段是妹妹只学会了that’s a pen,男生为了妹妹每次都有所指,总会在身上带一支钢笔。而后来许多运命缱绻,谁也未能守在谁的身边。后来想,其实就我们这些人而言,这种情景下,每个人都是李雷或者韩梅梅。时间过去这么久,人生曲线的波动,谁能掌控的了呢?不可预知的以后,不能回去的过去,什么才让你惊慌?奥威尔在《1984》里写过“控制了过去便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便控制了过去”,但是我们又能控制的了什么呢?
如今我已经能畅快地念出6098724,“书中他们的喜与悲,书外身后的是与非”,却真实发生在我们身上。说80后集体失恋也好,说集体怀旧也好。当时作为唯一有故事可讲的教材,我实在是后悔当时没有留下来。那些用拼音标注的单词,那用钢笔描过的插图,都在记忆里了。最后一课,miss.gao对大家说出,goodbye,everyone,good luck,如今想来竟然有些莫名的感伤。
然而,即使听到这首歌我有多么难过,或者你有多么难过,其实都还是为了我们自己吧。事实上,我们也只会为自己难过和痛苦。
到我们真正开学的时候,课本换掉了,就是对我们影响还蛮大的韩梅梅这个版本。在没有开始学新课本的时候,学音标的过程中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那一课学到dr的发音,老师说不是简单的d和r的音的连接。老师课堂提问,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读,只有一个女生读对了。那个女生黄黄的头发,身体很羸弱的样子。后来我一年后转学,与开始的那些同学联系减少。多年后返家,发现那个当年黄黄头发的女生已经嫁给我的邻居——一个脑袋不太灵光的男生。再见面时,我记起了当时课堂的情景,但是彼此再没有交谈过。
转到新学校的时候,课堂上还出过一个小小的囧事。就是our这个单词的发音,我的第一个老师交给我们的发音是ao e,被新老师提问的时候,我还信心满满地读了课文,结果老师愣了一下,问我这个单词怎么读,我又读了一遍,然后很多同学笑了——当时好像大家都以此为乐。老师纠正了我的发音,然后之后再没犯过类似的错误。那天下班路上跟sanner讲起当时上学的种种,她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深刻的记忆留存。比如我们那些人在遇到how are you的时候,必然回答I am fine ,and you?她说,这样的回答是最傻的。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一个觉王春妍的女孩子。当时他的父亲是附近工厂的副厂长,记得当时父亲为了办事还去他们家送礼,当时的自己还觉得不好意思。有一课是学时间和数字。当时那个女生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老师问她,what’s the time?女生抬手看看自己的手表,但是大概是不知道怎么读吧,然后把自己的袖子拉下来盖住手表,说,sorry,I don’t have a watch.这个桥段发生的时候,全班同学都看到了她动作的转变,从看表到说自己没表,大家当时都震惊了。
那天下午在抽烟的时候,说起最近听到的那首歌,说几乎都要飙泪的一首歌——也许是因为当时的情绪不好,抑或是真的撩动了心底的那根弦。特别是那一句,“当初不曾遥想的以后”,时间的迁转与人生的无常全部包含在一句话里,心底的酸楚非一言能表达。
初中的时候我读一班,教外语的老师是二班的班主任,有时候讲解试卷的时候会上合堂,也就是两个班的同学坐在一个教室里。我们经常去他们的教室,坐在课桌之间的走廊里听课。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小学同学姓王的,学习不是很好,人却是很厚道的,每次遇见都高高兴兴的打闹。记得每一次上合堂,我都会坐在他的旁边。大前年路上遇见他,走路蹒跚的样子,且走的很慢,戴了一顶鸭舌帽,瘦的有些吓人,母亲告诉我他得了淋巴癌,晚期。去年回家,遇见他的父亲,老人脸上掩不住的悲伤和疲惫,那个同学已经离去了。
另有一则往事,跟这个课本相关的,就是曾经那个让我耿耿于怀的人。其实最初相遇也是初中时候,只是当时不相识。某次合堂,我坐在他的旁边,还不知道他的名字。许多年后枕畔耳边说出曾经已经相见过,他却未曾有过任何印象。后来终于做了同班同学,某次课堂讲“二手车”,上一次课老师买那个白说过second hand,他却说是two hands,被老师当堂责骂。再后来失去消息,大概是想老死不相往来。
大学时候曾经看过一个flash,名字是《我和MM》。中间有一个桥段,跟这个课本相关的一段是妹妹只学会了that’s a pen,男生为了妹妹每次都有所指,总会在身上带一支钢笔。而后来许多运命缱绻,谁也未能守在谁的身边。后来想,其实就我们这些人而言,这种情景下,每个人都是李雷或者韩梅梅。时间过去这么久,人生曲线的波动,谁能掌控的了呢?不可预知的以后,不能回去的过去,什么才让你惊慌?奥威尔在《1984》里写过“控制了过去便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便控制了过去”,但是我们又能控制的了什么呢?
如今我已经能畅快地念出6098724,“书中他们的喜与悲,书外身后的是与非”,却真实发生在我们身上。说80后集体失恋也好,说集体怀旧也好。当时作为唯一有故事可讲的教材,我实在是后悔当时没有留下来。那些用拼音标注的单词,那用钢笔描过的插图,都在记忆里了。最后一课,miss.gao对大家说出,goodbye,everyone,good luck,如今想来竟然有些莫名的感伤。
然而,即使听到这首歌我有多么难过,或者你有多么难过,其实都还是为了我们自己吧。事实上,我们也只会为自己难过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