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八卦之南管王心心
说实话,这张《静夜思》与我印象中的南管还是有差异的,一首首作品都太过清雅细致,所以,我把它看作一张音乐专辑而不是曲艺专辑。
不厚道的说,我更喜欢它封面,喜欢王心心精致的打扮和高贵的神情,而从诸多信息中也可以获知,她最受人关注的也多是她在表演方面的吸引力,或者是,她的魅力更多的实在视觉方面,而不是听觉方面。据说,一些世界媒体报导她是最具有东方古典美的演唱家。而他的粉丝中,也包括叶锦添、林怀民这样的人物,都是跟曲艺跟音乐扯不上关系的。
当然,这些只是一些外行人的主观猜测。从各种报道来看,王心心对于南管本身的虔诚以及所作所为,还是让人感动的。各种场合她都毫不掩饰对南管的热爱,“南管是我的摇篮曲”这句见于专辑文案的话,也道出了王心心成长经历中与南管的难舍难分。
从网上搜罗各种信息,可以发现王心心的经历还是颇为“沧桑坎坷”的,所以她如今所表现的平和淡定,也就显得更加可信了。
王心心1965年生于福建泉州,成长于“南管世家”,这个出身并没有看上去那样光鲜。即使后来她学有所成被泉州市南音乐团网罗,并接连获得“全国曲艺新曲目”三等奖、福建南音广播大选赛等大奖,就像你能知道的一个地方剧团的演员处境一样,这些所谓的成功,她所背负的家族传统,并没有给她带来关于“南管”的成功。
后来,很俗套的,她奉命出国“走穴”。当时泉州市政府甄选十一位精英,组成参访团赴菲律宾交流。到达当地却发现,演出者与观众间隔着一层厚玻璃,玻璃外的观众打麻将的打麻将、划拳的划拳,完全不在乎玻璃内的乐师。
这种出国演出,自然不是“交流”那样简单,说成“走穴”,因为她们就是打着艺术的幌子取悦有钱人而已。在物质上,菲律宾那些华人暴发户对她们的确不错,王心心自己也说:“看人而定,如果你平常努力地认干爹的话,能带很多钱回家。”可认干爹这事,怎么看上去都是极不靠谱的。后来,王心心没认干爹,却找了个台湾的老公。
王心心下嫁台湾怎么看都像是一场“政治婚姻”。所谓政治,跟大陆与台湾的政治争端无关,而是说,这是王心心出于事业考虑而策划的一场婚姻。
1989年,台湾汉唐乐府艺术总监陈美娥与她的兄长、乐府行政总监陈守俊赴泉州交流。陈美娥也是一位南管艺人,也是致力于南管事业的铁杆,很自然的与王心心成为知音。此时,汉唐乐府需要一个色艺双绝的台柱子,王心心也需要一个更大的表演舞台,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婚姻成了实现双方愿望的惟一途径。至于王心心与陈守俊是否有感情基础,已经没人关心了。
据说,这个婚姻成为当年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件大事,北京多位学界艺界大佬都來参加婚礼,他们在北京举行的婚礼,由当时的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亲自授予证书。
两年后,1992年,王心心定居台湾,但是生活并不如意。她的一位学生就写道:“然而心心老师看起来就是不快乐,似乎有无限的心事在心头。其实,不用是明眼的人都看得出来,心心老师的婚姻并不登对。年龄差距不说,外形,气质等皆毫不匹配。 最多只能说是,汉唐乐府把一位表演台柱娶回来替他们演出,而她也可能只是为了一种移民梦的憧憬而结婚的……”她那时候因为国语不太流利,所以干脆不说话,她那沉静忧郁的古典气质,也许跟这种经历有关系吧。
在汉唐乐府,虽为台柱子,王心心却没有收到多大的礼遇。“一个女人家什麽样的活都要会做,出门演出服装、乐器都得自己搬,我常说自己下了台是个不折不扣的搬运工。”这也许跟她与陈美娥的关系恶化有关。关于两个人具体有何矛盾,基本上找不到相关八卦信息,只有这样一句描述:“过去她与陈美娥是无话不说的南管战友,彼此惺惺相惜,2002年只叹缘份已尽,她带著两名幼子、两只皮箱,离开了汉唐乐府。”2003年丈夫陈守俊也因病去世。
2002年离开汉唐后,在一群学生的支持下,王心心创立了“心心南管乐坊”,全心投入南管教学推广工作,她的艺术生涯,也开始走向辉煌……
看着王心心的经历,对于大陆来讲是一件挺惭愧的事情。起源泉州并在泉州有着很好民间基础的南管,却最终在台湾赢得声誉。王心心出走台湾之前是泉州“南音乐团”的顶梁柱,一年的演出却不到30场。平常做的最多的就是开会和签到。而那些演出,也不过是装点政府门面的官方活动。而在台湾,可以在百度上搜索到大量谈及南管的部落格,它的影响力可见一斑。也难怪有人说,真正的民族文化还要到港台去寻找。所谓“礼失求诸野”,也真是讽刺啊。
不厚道的说,我更喜欢它封面,喜欢王心心精致的打扮和高贵的神情,而从诸多信息中也可以获知,她最受人关注的也多是她在表演方面的吸引力,或者是,她的魅力更多的实在视觉方面,而不是听觉方面。据说,一些世界媒体报导她是最具有东方古典美的演唱家。而他的粉丝中,也包括叶锦添、林怀民这样的人物,都是跟曲艺跟音乐扯不上关系的。
当然,这些只是一些外行人的主观猜测。从各种报道来看,王心心对于南管本身的虔诚以及所作所为,还是让人感动的。各种场合她都毫不掩饰对南管的热爱,“南管是我的摇篮曲”这句见于专辑文案的话,也道出了王心心成长经历中与南管的难舍难分。
从网上搜罗各种信息,可以发现王心心的经历还是颇为“沧桑坎坷”的,所以她如今所表现的平和淡定,也就显得更加可信了。
王心心1965年生于福建泉州,成长于“南管世家”,这个出身并没有看上去那样光鲜。即使后来她学有所成被泉州市南音乐团网罗,并接连获得“全国曲艺新曲目”三等奖、福建南音广播大选赛等大奖,就像你能知道的一个地方剧团的演员处境一样,这些所谓的成功,她所背负的家族传统,并没有给她带来关于“南管”的成功。
后来,很俗套的,她奉命出国“走穴”。当时泉州市政府甄选十一位精英,组成参访团赴菲律宾交流。到达当地却发现,演出者与观众间隔着一层厚玻璃,玻璃外的观众打麻将的打麻将、划拳的划拳,完全不在乎玻璃内的乐师。
这种出国演出,自然不是“交流”那样简单,说成“走穴”,因为她们就是打着艺术的幌子取悦有钱人而已。在物质上,菲律宾那些华人暴发户对她们的确不错,王心心自己也说:“看人而定,如果你平常努力地认干爹的话,能带很多钱回家。”可认干爹这事,怎么看上去都是极不靠谱的。后来,王心心没认干爹,却找了个台湾的老公。
王心心下嫁台湾怎么看都像是一场“政治婚姻”。所谓政治,跟大陆与台湾的政治争端无关,而是说,这是王心心出于事业考虑而策划的一场婚姻。
1989年,台湾汉唐乐府艺术总监陈美娥与她的兄长、乐府行政总监陈守俊赴泉州交流。陈美娥也是一位南管艺人,也是致力于南管事业的铁杆,很自然的与王心心成为知音。此时,汉唐乐府需要一个色艺双绝的台柱子,王心心也需要一个更大的表演舞台,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婚姻成了实现双方愿望的惟一途径。至于王心心与陈守俊是否有感情基础,已经没人关心了。
据说,这个婚姻成为当年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件大事,北京多位学界艺界大佬都來参加婚礼,他们在北京举行的婚礼,由当时的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亲自授予证书。
两年后,1992年,王心心定居台湾,但是生活并不如意。她的一位学生就写道:“然而心心老师看起来就是不快乐,似乎有无限的心事在心头。其实,不用是明眼的人都看得出来,心心老师的婚姻并不登对。年龄差距不说,外形,气质等皆毫不匹配。 最多只能说是,汉唐乐府把一位表演台柱娶回来替他们演出,而她也可能只是为了一种移民梦的憧憬而结婚的……”她那时候因为国语不太流利,所以干脆不说话,她那沉静忧郁的古典气质,也许跟这种经历有关系吧。
在汉唐乐府,虽为台柱子,王心心却没有收到多大的礼遇。“一个女人家什麽样的活都要会做,出门演出服装、乐器都得自己搬,我常说自己下了台是个不折不扣的搬运工。”这也许跟她与陈美娥的关系恶化有关。关于两个人具体有何矛盾,基本上找不到相关八卦信息,只有这样一句描述:“过去她与陈美娥是无话不说的南管战友,彼此惺惺相惜,2002年只叹缘份已尽,她带著两名幼子、两只皮箱,离开了汉唐乐府。”2003年丈夫陈守俊也因病去世。
2002年离开汉唐后,在一群学生的支持下,王心心创立了“心心南管乐坊”,全心投入南管教学推广工作,她的艺术生涯,也开始走向辉煌……
看着王心心的经历,对于大陆来讲是一件挺惭愧的事情。起源泉州并在泉州有着很好民间基础的南管,却最终在台湾赢得声誉。王心心出走台湾之前是泉州“南音乐团”的顶梁柱,一年的演出却不到30场。平常做的最多的就是开会和签到。而那些演出,也不过是装点政府门面的官方活动。而在台湾,可以在百度上搜索到大量谈及南管的部落格,它的影响力可见一斑。也难怪有人说,真正的民族文化还要到港台去寻找。所谓“礼失求诸野”,也真是讽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