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和大家的意见不太相符的看法

我体感上,目前相对简中互联网的如潮差评,这张专辑被低估的程度比较严重。
首先,我想回应目前对本专辑声量较大的几种批评声音。
陶喆摆烂/水平相距他自己的前四张专辑差距巨大?的确,这张专辑和他本人的前几张专辑的差距是显著的。然而,在现代流行音乐的一般情况下,56岁对于solo artist而言处于创作生涯的晚年。Prince和Stevie Wonder等以创作生命力长青闻名的天才艺术家在这个年纪交出的答卷也未见得有多出色。
陶喆旋律写作难听/songwriting水平下降严重?的确,这张专辑的songwriting水平很难说高明。但事实上,陶喆自《太平盛世》之后的songwriting就已经下滑显著。很难说《再见你好吗》或者《太美丽》的旋律写作整体水平优于本专。因此,熟悉陶喆discography的听众可能很多都会预设本专旋律写作不会太出色的事实。
其次,我认为它是一张结构完备,有较高完成度的流行音乐专辑。本专最突出的地方在于编曲和录混贡献的,统一而完整的vibe。专辑以明朗厚实的band sound为编排基础,同时在一半左右的单曲中都有独特的可圈可点之处。
《Moonchild》很像久保田利伸在四十年前会做出来的音乐。明艳、行云流水。陶喆的乐队展现了顶尖的状态。可以尝试注意吉他、贝斯和鼓三大件单独提供的律动,每一样都加花得当、足够亮眼。同时,陶喆对管乐的使用很节制。萨克斯的功能类似第二把主音吉他,其余管乐更多像大多数funk、disco一样,演奏间断的单音丰富律动,避免让氛围过度玩乐和嘈杂。
在相同类型下,《In the Morning》的编曲处理在前段更加收敛。《Moonchild》里演奏放克切分和布鲁斯独奏的吉他不见了,贝斯也没那么花哨。主歌电钢琴演奏的和弦比较块状。而副歌转瞬热烈起来的氛围让人心情大好。请注意副歌中左耳不时闪现的电钢琴琶音和右耳像《Moonchild》里一样的贝斯加花!
《一点点》我个人也很喜欢。吉他和鼓共同贡献的律动太好了。
《千言万语》有陶喆最好的groove,也是陶喆音乐生涯中化用嘻哈元素最精彩的单曲之一。从第一段musiq Soulchild风味的电钢琴到后面加入贝斯和scratch 构成的,Erick Sermon和Redman风味的泥泞律动。在这样的扎实制作下翻唱的却是邓丽君在五十余年前的老歌。进一步来说,它的创作思路和后黄金年代/早期硬核说唱是恰好相反的——后者以对老唱片的挖掘和再造为基础填上Emceez妙趣横生的说唱。而前者却用相对先进的制作/编曲技术重新包装老歌。这样的处理既新鲜(华语流行音乐场域中我想不到其他歌曲吸收EPMD/Erick Sermon的bass-heavy制作)又有让人会心一笑的digger(狭义)趣味。同样的主旨下,这首甚至比月亮代表谁的心都亮眼太多。
当然,专辑也有令人迷惑的时刻。比如同名曲中段突然挂起autotune输出低幼歌词的段落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陪你》可能想要复刻Susan说的成功。但后者出色的地方在于节奏组贡献的坚实的groove和出色songwriting带动的从单一到柳暗花明的氛围。相比之下,前者主歌中的那个木鱼节奏组和民乐音色听感实在有些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