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沙龙】Fusioon:Minorisa(1975)

Fusioon:Minorisa(1975)
Eclectic Prog/Jazz Rock
这张专辑是我近段时间听的最出人意料的、最令人着迷的一张前卫摇滚专辑,于是便迫不及待想与大家分享。我之前有说过前卫摇滚的一大要旨就是“融合”,把不同的音乐元素用摇滚乐的形式融合并展现出来,而这张专辑仿佛一幅巨大的拼贴画,把古典、爵士、电子、民谣、即兴、摇滚等众多元素都纳入其中,展现出非常丰富多彩、绚丽灿烂、以至于让人眼花缭乱的音乐图景,做到了让听众根本无法想象下一首歌曲、下一段乐章、下一个音符是什么样子,可以说挑战着人们的听歌极限,即使在Progressive Rock里面,它也是最疯狂的那一批——疯癫是我对这张专辑最深的印象。
Fusioon是一支来自巴塞罗那的西班牙乐队,从乐队名称中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乐队理念:比Fusion更加Fusion。乐队由键盘手Manel Camp、贝斯手Jordi Camp、吉他手Marti Brynet、鼓手Santi Arisa组成,且受Gentle Giant、The Egg、ELP、King Crimson等乐队影响。他们以稳定的四人阵容在1972、1973、1975年发行了三张录音专辑,这张《Minorisa》就是最后一张。Minorisa意为小岛,总共只有三首曲目,在后来的CD中把第三首曲子拆成了两首。19+11+8的时长配置很像Yes的《Close To The Edge》,彰显出乐队的野心,这张专辑把乐队的才华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奇思妙想的创作境界。如果你是前卫摇滚的狂热爱好者,且热衷于寻找奇奇怪怪的、不同寻常的音乐,这张专辑是必听之作。
第一首曲子名为《Ebusus》,是伊比萨岛的古称,它已经是专辑中最“正常”的一首歌了。19分钟的长曲段落十分丰富,歌曲以一种非常Gentle Giant 和坎特伯雷味道的开头拉开了序幕。各种乐器的窸窸窣窣之后,穿插进入小型的合奏,只留下右后方的键盘还偷感十足演奏音符,这种很有偷感的段落在后面还会有很多出现。随后人声显现,其实这张以器乐为架构的专辑里,人声部分是非常少的,有的也只是一些吟唱念咒一般的段落,这里就是这样,还伴随着背后呼啸而过的合成器音效。这段歌词重复了一句加泰罗尼亚语的句子,意为“从1930年起,我们将铭记这一段历史,希望多年以后我们仍能愉快地回忆起它”,之后的段落中他们念出了许多这个地方的在历史上的各种别称,且反复闪烁出现。行进之中以沉重的贝斯打底,跳动的鼓点,哇音的吉他和鬼魅的键盘共同交织,用这些许重复的段落和切片一样的人声将曲子推行下去。到5:40左右,戛然而止的器乐非常突兀,一段嘈杂的车流采样被霸道蛮横地穿插进来,而后的键盘也更加沉重有力,随即又被一声“啊~”的吟唱打断——这里也让我想到《Close To The Edge》开头“啊”的吟唱。
之后音乐进入了具有Jazz味的键盘和贝斯的主场,伴着底部叮叮叮的节奏组,在你以为这段爵士键盘段落会持续很久的时候,它再次被两个声道之间来回闪动的碎片化的人声打断,非常出人意料,衬着急促的古典再度进入爵士韵味十足的键盘段落。突然,长笛声响起,很有加泰罗尼亚民间风味的旋律一下子把人拉到了另一个静谧的世界,但之后又是乐器齐鸣,很有即兴实验的味道——专辑随处可见这种突兀的转折和意想不到的展开,着实让人抓狂又欲罢不能。到11分左右,重复的旋律段中突然又插入左声道的合成器音效(恕我水平有限,我只能听出这应该是合成器弄出来的奇怪音效,而不是什么原声乐器),旋律一转,在右耳的“嘟嘟”声中,合成器的迷幻电子音效取代原声键盘和原声乐器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你以为它又会这么电子化发展下去的时候,人声再一次打断了乐曲进程,让听众的听觉惯性和音乐思路都受到了猛烈冲击——比如我自己就是这样。
咒语念完之后,乐器似乎又是不甘心地抽搐了几下,在12:15左右来到了这首歌最为鬼畜洗脑的地方。流水声似乎展现了岛屿美丽、安心、舒适的氛围,仿佛轻柔海浪拍打着脚背。但是,左声道幽灵一样、鬼魅一般、神经病似的旋律(原谅我根本分辨不出这是个啥乐器)打破了这种静谧,在耳畔喋喋不休着,恍惚间你又觉得是五个字五个字的中文,而且是类似“石氏食狮史”这样的鬼畜洗脑玩意,又或者是哪位得道高僧在耳边做法念咒,而耳朵右边又是无比优美、舒缓、顺畅的笛声,伴着后方悠悠流水、温暖海岸,之后又是缓缓的贝斯吉他慢慢加入,这种精神分裂一样的感触只有听众自己听了才能体会,真的可以给人逼疯——你完全无法想象乐队在写着一段的时候是一个怎么样的精神状态。持续两分钟的“妖法念咒”“精神分裂”终于在合奏中暂时得到解脱,但是左声道的合成器依旧不依不饶持续输出着,似乎还想一展怪异幽灵的迷人魅力。“真正的解救”在15:50左右,深沉的风琴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正常人的曙光,具有古典味道的吉他铿锵有力,解救失心疯的人于迷茫和妖孽之中,一下子让人放松身心。——显然并不是,一惊一乍的抽搐人声又可以吓你一跳,短暂的庄重正常之后再度回归混乱无序,临近结尾才回归到正常的前卫摇滚音乐该有的样子。结尾部分吉他和键盘的对话很有意思,鼓像是激昂上头的主持人,贝斯一直是坚强有力的背景板,这出闹剧真正直到一曲终了才结束,在神圣庄严的风琴中归于永恒。
到了专辑B面两首歌,乐队真正开始放飞自我,你都不知道你所听到的东西是一个什么玩意。第二首同名曲把专辑的疯劲儿更推上了山巅(山颠)。开头一分钟就用Moog合成器营造出了一幅阴森可怖,仿佛外星人要入侵地球一样的阴间音乐景象,用在恐怖片里也完全没问题的那种,一下从美丽的岛屿变成索命的鬼怪。然后又是一段毫无章法、出人意料的转折,不过我想听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习惯他们特色的转折方式了。肃穆的吉他和古典的钢琴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现实的世界,强有力的鼓点和吉他仿佛林正英附体,驱散一切鬼魅——也可以说是太公在此,诸神退位了。又是一分多后,多变轻快,像小孩子玩耍一样的钢琴又被从中斩断,肃穆的吟唱和飞速的键盘快速掠过,随后再度陷入“各顾各”的混乱之中。一会儿是轻快民谣的旋律,一会儿仿佛Camel附体,又一会儿又像是喝大了ELP,过一会儿再次回到了阴间的外星人小调,五花八门,很是好玩。5分多的钟声在复古失真的效果中让人感觉在梦游一样,同样一惊一乍的演奏惊醒梦中人,又哄睡迷茫的顽童——写到这里我决定不作删改,把我的真实听歌体验记录一下。
梦醒之后,5:50的笛声伴随着不知道是什么的采样又把人带回了中古世纪,这是一段优美而充满田园风情的段落——你无法想象这跟开头的外星人入侵是同一首歌。鼓点像在模拟行军的军队,大颗粒且粗糙猛烈,与飞舞的笛声形成鲜明的对比,又带来一种的迷幻的、梦幻的不真实感。随后节奏越来越快,器乐再度迎来一次小的合奏爆发,但这里的旋律是动听流畅、悦耳舒缓的。可惜,美梦总会戛然而止,喝断片与电影走马灯一样的音乐画面不断闪烁着,在7:50又在急促的键盘中飞升到了另一个世界,诡异的合成器演奏着同样的旋律,只是基调和音乐底色完全改变了——外星人再度夺回音乐控制权。注意一下9:40左右的吉他,抡出了一种琵琶的质感,左右声道依旧是各说各话、各找各妈,一直到最后的40秒才算归于一处,在一段猝不及防的电子音色中终结,同时也预示着下一首歌的样子。
最后一首歌《Llaves del Subconsciente》意味“潜意识的钥匙”,从标题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意识流的、实验即兴的癫狂小曲。这是一首以电子元素为主导的音乐,仿佛是Robert Fripp、Brain Eno和Klaus Schulze以及Tangerine Dream的联合产物。这是1975年,想象着乐队的几个音乐人摆弄着他们的各种合成器和效果器,海草一样的电线缠绕在他们身边,用着各式的按钮旋钮整出了这8分钟无比鬼魅的音乐。第一部分更有明显的碎片感,又像是嚎叫哭号一般,且很有批判、古筝那样的轮指质感,最后的结尾让我想到Pink Floyd的《On The Run》,各种音效的运用还是挺有趣的。又是在突然间,原本的电子氛围戛然而止,一下子跳跃到未来感十足的电子迷宫。第二部分的Kraut感就更加明显,真的仿佛Klaus Schulze附体,对着一堆合成器念念有词,有些地方又好像来到了医院急救室,听着各种仪器滴滴作响,且紧张而慌乱,结尾“不出意料”再度毫无征兆终结了,但其实非常欧亨利: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部分既有明显的太空科幻元素,又充满着独特的探索精神,已经不是我完全能用语言和感受三言两语说得清的了,便交给听众自行体会了。
总的来说,这张不到38分钟的专辑把几乎能塞的音乐元素和乐器都融入到了里面,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前卫摇滚流派,真正做到了“海纳百川”。诚然,它会被诟病过于纷繁复杂、不协调和谐,甚至毫无章法、乱拼一气,以及毫无记忆点和极致碎片化,但是,这并不妨碍Fusioom乐队对前卫摇滚和音乐实验的伟大探索。他们像一群古老的音乐魔法师,探索着前卫音乐和现代音乐的终极形态,并且做出了十分有趣的作品。一言以蔽之,我是蛮喜欢这张专辑的,也希望有缘的你也能同样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