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的19分钟

如果从今年听的爵士乐中推荐一首,我会选择Jim Hall领衔演奏的Concierto de Aranjuez。
这首长达19分钟的乐曲录制于1975年,改编自西班牙作曲家华金·罗德里戈(Joaquín Rodrigo Vidre )1939年创作的名曲《阿兰胡埃斯协奏曲》(Concierto de Aranjuez)。参与这张专辑的演奏者包括:吉它Jim Hall、小号Chet Baker、萨克斯Paul Desmond、钢琴Roland Hanna、贝司 Ron Carter、鼓手Steve Gadd,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爵士演奏家,各乐器演奏技术的天花板。六人中,Ron Carter和Steve Gadd两人还在世。

《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的创作者罗德里戈1901年出生于西班牙瓦伦西亚,三岁因高烧导致双目失明,创作出《阿兰胡埃斯协奏曲》旋律可谓上帝对他的弥补与垂青。此曲是向内探寻极致灵性的范例,是悲伤和快乐之间的辩证。
Jim Hall的六重奏爵士改编,从头至尾都灵光闪现。每个演奏者都像嗑了药,独奏合奏都是神来之笔。
乐曲一开始,Ron Carte贝斯的颤音之后,Jim Hall用吉他弹奏出了Concierto de Aranjuez的主旋律。Chet Bake的小号、Paul Desmond的萨克斯陆续轻声混入,漫不经心之间,缓慢悠扬,周而复始,不知去路。
转折发生在3分39秒。半秒留白之后,贝斯拉扯鼓点从空中降落,钢琴附和着节奏而来,全曲调性骤变,让人精神为之一震。接下来的十几分钟,吉他(4分5秒)、萨克斯(6分37秒)、小号(9分15秒)、钢琴(11分46秒)陆续成为前台主角,一上一下的衔接皆堪称天衣无缝的艺术品。10分10秒之后,长达一分多钟的小号,以及接下来与钢琴之间的对话,我认为是全曲最美的一段。贝斯和鼓声的每一个节奏都敲击在神经“G点”,令人窒息。
14分20秒进入全曲第三部分,到17分节奏终于慢了下来,时间流逝,心中怅然,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不过不再是出发的迷惘,而是坚定的消失,比想象更快的消失,终归一望无际的平静。
好的音乐让你想起生命中刻骨铭心的每一段——流浪的冲动、别离的空虚、倒数的期盼、无常的感慨、黄昏的忧伤、穿透云层的曙光……19分钟犹如一生,就这样过去。
这张专辑的封面是圣阿古斯丁(哥伦比亚)墓地的巨石像。圣阿古斯丁墓地是世界文化遗产,巨石雕塑群矗立在一片壮观的荒原之中,象征已故祖先与超自然力量之间的联系。雕像的共同特征是空白的眼睛,如同3分39秒处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