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还要苛责一个幸福的已婚女士
我是姿迷,狂热但理智。
这首单曲质量确实一般。不难听是它唯一的优点。这种单曲换个人唱,比如郁可唯,刘惜君,会毫无水花。
最近的单曲,打包起来都是一样的问题。飘忽不定,缺少艺术人格,没有生命力。
问题在哪?根源其实还是歌手的审美和原动力。
如Adele,燕姿艺术生涯没有跌宕起伏的drama。从出道就是万众瞩目。当年堪比周杰伦的基础盘,足够她消耗。即便掉粉50%,她的粉丝基数依然是艾怡良,徐佳莹这类优质非人气歌手望尘不及的。她从来就未曾想过创造出舞娘和阿密特的分身将演绎事业从低谷拉回巅峰。而婚后的幸福生活更是将那点本就可怜的野心消耗殆尽。唱歌这件事情,对于她来说,真的就变得单纯的是一种分享,一种表达,以及对粉丝的馈赠或者交代。所有的目的里排在最末尾的可能才是挽回人气,重回巅峰。
分享,是很随性的。没有统一的概念。
分享,也是与自己的审美强烈关联的。
燕姿审美,在国语歌这一块,还停留在一个比较保守的层面。相比下来,对英语歌的品味要好一些。她太需要一个团队去为她打磨艺术人格和形象。
她曾翻唱的百年孤独是适合她的。她的声音包括年纪和阅历,并不适合过于浅表和直白的歌曲。
当歌手的审美与市场和用户的诉求脱节了,就特别需要一个团队。可她又比较独立,自我,咖位也在那,一般的团队压不住她,就导致产出的唱片是一种拧巴的状态,里面看到的是一种折中的妥协。两边不沾,两边不讨好。
早起燕姿没有特别独立的时期,是兼容并包的。才有了那么多经典的作品。
这里我要批评她。既然还决定要唱,就不要过于保守,多听。听歌,听意见。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唱歌,永远都不是只要自己满意就好。歌曲不能在受众中获得认可,它就是没有价值的。
多练发声,咬字。多练练气息。
当然如果真的没有企图心了。那就随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