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e: 平淡无奇却稳扎稳打

认识Mae这个乐队实属偶然,某个晚上有位朋友给我发来一个网址,说这个网站上的游戏很有意思,闲暇无事的我就点开来看看。那是个制作精美的Flash网页,让我在那儿停留许久的理由既不是漂亮的美工,也不是有趣的游戏,而是动听迷人的背景音乐。原来那个网站是一个叫Mae的乐队今年发表的新专辑《Everglow》的专署网站,于是我通过其中的链接了解到了关于Mae更多的信息。
Mae的名字简单而亲切,其实是来自于日语里“前”这个字的发音。这支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四人乐队成立于2001年,他们的早期作品倾向于重型的Hardcore,之后逐渐变得温和起来。在2003年签约在以Punk风格为主的独立厂牌Tooth & Nail旗下之后,Mae于当年发表了处男大碟《Destination: Beautiful》。
《The Everglow》作为乐队的二年级之作,除了继续沿袭首张专辑的温情格调之外,Mae还从Jimmy Eat World等带有平和乐风的EMO乐队身上大胆的借鉴了一些特点,让他们自己的音乐变得更加丰富而扎实。专辑中的首支单曲《Suspension》正是一首上佳作品,它以幽雅的弦乐启首,随之而来的则是大气磅礴的吉他失真和低沉回旋的鼓点,耐听的旋律以及跌宕起伏的歌曲编配无不突显出Mae的独特气质。而《The Ocean》则是一曲带有悲情色彩的挽歌,呜咽的钢琴贯穿了歌曲全篇。当然,整张唱片则包容了许多音乐元素,既有象《Mistakes We Knew We Were Making》这样的Indie Pop清新小品,也有如《Cover Me》、《Painless》那样强劲有力的EMO乐章。但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Mae所擅长的Post Grunge乐风与吉他流行曲的华丽结合,再加上动听迷人的旋律,这让他们在多如牛毛的一众EMO乐队中显得独树一帜。
尽管如今Mae已经背负上了弗吉尼亚年度最佳乐队、网络最受欢迎团体等诸多头衔,《The Everglow》这张新片也被AMG评了四颗星,但对于我来说,Mae这支偶然发现的乐队,就如同他们的独立摇滚属性一般,平淡无奇却稳扎稳打。
文/小黄大夫
艺人:Mae
唱片:The Everglow
厂牌:Tooth & Nail
时间:2005年3月
注:本文初次发表于2005年4月上旬《音乐周刊》,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Mae的名字简单而亲切,其实是来自于日语里“前”这个字的发音。这支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四人乐队成立于2001年,他们的早期作品倾向于重型的Hardcore,之后逐渐变得温和起来。在2003年签约在以Punk风格为主的独立厂牌Tooth & Nail旗下之后,Mae于当年发表了处男大碟《Destination: Beautiful》。
《The Everglow》作为乐队的二年级之作,除了继续沿袭首张专辑的温情格调之外,Mae还从Jimmy Eat World等带有平和乐风的EMO乐队身上大胆的借鉴了一些特点,让他们自己的音乐变得更加丰富而扎实。专辑中的首支单曲《Suspension》正是一首上佳作品,它以幽雅的弦乐启首,随之而来的则是大气磅礴的吉他失真和低沉回旋的鼓点,耐听的旋律以及跌宕起伏的歌曲编配无不突显出Mae的独特气质。而《The Ocean》则是一曲带有悲情色彩的挽歌,呜咽的钢琴贯穿了歌曲全篇。当然,整张唱片则包容了许多音乐元素,既有象《Mistakes We Knew We Were Making》这样的Indie Pop清新小品,也有如《Cover Me》、《Painless》那样强劲有力的EMO乐章。但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Mae所擅长的Post Grunge乐风与吉他流行曲的华丽结合,再加上动听迷人的旋律,这让他们在多如牛毛的一众EMO乐队中显得独树一帜。
尽管如今Mae已经背负上了弗吉尼亚年度最佳乐队、网络最受欢迎团体等诸多头衔,《The Everglow》这张新片也被AMG评了四颗星,但对于我来说,Mae这支偶然发现的乐队,就如同他们的独立摇滚属性一般,平淡无奇却稳扎稳打。
文/小黄大夫
艺人:Mae
唱片:The Everglow
厂牌:Tooth & Nail
时间:2005年3月
注:本文初次发表于2005年4月上旬《音乐周刊》,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