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赌注

题记:这不是一篇严格意义上的乐评,而是一段可以看作心情脚步的纪录.我以最诚实的心态把她写给自己,没有华丽,也送给即将过生日的Tongxin.
我:"不管了,你把它当作你干儿子吧,哈哈."
TX:"哈,这个礼物太贵重了,我一定好好收藏."
“We never look at one another, only when another suffered…”
记下上述歌词时完全有超脱空间的感觉,在时隔三年半后再次听见那个苏格兰男人的歌唱 。从未料想这次离去的长度,又有谁会来弥补残缺的空白。或许会有让心中的血液顿时沸腾的魔力,却无念观望沙漏的无休止。未然已晚,却心归于安。记忆又是何种形状的?有些美好的事情应该选择被忘却,否则当他们被唤起,将瞬间吞没主人的躯体。
恍恍惚惚地瞄见镁光灯边缘的身影,心中滋味又恰巧被忘记如何说起。一年前那个冻的人骨发脆的冬日里听到Closer的现场,不禁心头一颤,双眸披上了一抹湿润。今年的五月七日,Travis的第五张录音室大碟《The Boy With No Name》正式发行,一切的猜想和赌博也有了定数,包括那些被支撑了许久的梦。
这次,请允许我叫它为赌注,是架于诚实之上的,俨然一套本质的权衡。《3 Times And You Lose》是个保守的孩子,可以模糊的看出与以前作品的藕断丝连。有些含糊的发音,拨乱连续的旋律,一经泻出,受攻击的不止是听觉感官了。我人为地扩展了它所能容纳的重量,便好比半埋于泥土之中的人的残喘呼吸。一如既往的快乐的忧伤,完全围绕在一个密封的空间,放任体温的灼烧,直至那亘古不变的熔点。畅然的弦琴袭来,冷却顶点的沸腾。这份情感却终究归宿为脆弱、小心。我从未听到过Travis在《Selfish Jean》里这么有趣的鼓,敦实短促,丰富了节奏变化。《All I Want To Do Is Rock》之后Fran的第二次敞开,尽情比喻吧,时光磨砺后的青春! 或许真正动人的歌听起来不应该那么沉重,整顿下节奏,添入快乐的错觉,《Closer》具备的不止是个承诺。正如在海边沙滩上享受日光带来的温暖,《Closer》的到来是如此舒适。懒懒切切,洋洋洒洒。只有在失意时才能认识到世间什么最为可贵,才能正视幸福的价值,你灵魂得到自由的依赖到底在哪里?与你近在咫尺的关注,可曾嗅到了他的呼吸?《Big Chair》应与《Selfish Jean》属一门,当然仅仅是处于个人的主观臆断。硬性节奏中穿梭的钢琴和吉他是阴柔的闪光,乘上流畅的副歌直奔到十字路口,左手渺小,右手迷失。“你怎么可能不知道,爱你这件事情不能轻易出口。”《Battleship》是个标志的清新小品,恰如其分的展示出一派洁净图景。提琴绵绵无终,将间断的思绪传送。又有水的情节,正如人生一样,从未停止过它的漂流。《My Eyes Open》是和上一首玩反差,像是两首柔和小曲中间的过渡挡隔。好吧,我承认我已经厌倦了歌曲里的“cry”的情节,恰巧唱腔中的点点发狠蒙蔽了我的耳朵。可以在小心的荒诞中寻到些许锋芒。锐利?总是不够坚强。一切过于明了的时候,便会无意地用双手去选择忧愁,这只是对自己不够仁慈的归结。停止哭泣时,世界才有重生的价值。去年Fran和Nora的宝贝儿子出生了,从那时开始,Fran便多了一个伟大的头衔----父亲。《My Eyes》则是一个父亲写给儿子的充满慈爱的歌谣。直白可爱的歌词浸满了太多的欢笑与感动,仿佛间我们可以听到父子间的耳语,察觉到心脉的相互驱动。一种心底催生的春泉激起荡漾的涟漪,pretty soon you’ll see tears in my eyes. 《One Night》有婉转悠扬的旋律,诡秘地在不为人知的角落眨眼睛,隐隐约约的有些扎人.不知何处冒出对此歌如此的喜爱,只是过于使人绷紧心里的那根弦,引到肌肉的抽搐.有趣, 《One Night》后的歌都是属于夜的. 《Under The Moonlight》自不必说,虽只有烟花般的璀璨. 《Out In Space》是故人月下的触膝长谈,量出彼此眼神的温度,看穿防御的最底线.万事冷下来后,有的只是夜一般漆黑的脸.末段漫游的哼唱,无心附和的女生,护送每个个体走完一周星际之旅.对冷的固执偏好使我喜爱《Colder》这个名字,虽然曲调和词句不是十分地讨巧我,倒是轻佻冷淡之上的一屡哗然反射出星星微亮.Travis的结尾曲向来是出色的,又以品质上佳的隐藏曲闻名. 《New Amsterdam》开头连串的人名也许会使你有些不知所云,但是无形之中扩充了我们知识的容量。有昙花一现般的低调美艳却有持久的芳醇.夕阳下的迎辉漫步,挽起的,不止是明朝.《New Amsterdam》消失在沉默里近4分钟之后听到的是《Sailing Away》,以它随波远去的讨巧流畅为这次回归画上了句号.或许Travis再也写不出《Driftwood》那样优秀的歌词,也不能重现2001年的顶峰,那么回忆只留下了一丝玩味,苦涩也应抛在脑后.Whatever you’re going through is not worth dying…这句歌词也似乎可以说明Travis现在的心态吧.
没有了激起我狂热的因素,残存的更多的是亲人之间的恒久不变之诚.无论如何,这都是张极其诚实的唱片.卸下了烦琐的华丽包装,以平和的心态及最真诚的音乐态度面对残酷的音乐市场。可能没有人说过,但,这张承载了太多意义的唱片是Travis献给他们真正的歌迷的.
如果说《The Man Who》和《12 Memories》是Travis在风格上的两次赌博,那么《The Boy With No Name》更多的则是要争取每一颗细腻的心.喜泣,Travis抓住了这仅有的第三次.
3年间看清的东西太多,视觉倦怠,心无完肤.偶然点上这张已经很熟悉的唱片,仍然可以挖出刺心的利点.我已经学着放走本不属于自己的不凡,重新做一个无名的小孩,再次感谢每一个陪我走过日月的人.感谢你们闪耀在我的生命中,无论我处于怎样的分水岭,都呼唤着我,不要轻易地回头.
我:"不管了,你把它当作你干儿子吧,哈哈."
TX:"哈,这个礼物太贵重了,我一定好好收藏."
“We never look at one another, only when another suffered…”
记下上述歌词时完全有超脱空间的感觉,在时隔三年半后再次听见那个苏格兰男人的歌唱 。从未料想这次离去的长度,又有谁会来弥补残缺的空白。或许会有让心中的血液顿时沸腾的魔力,却无念观望沙漏的无休止。未然已晚,却心归于安。记忆又是何种形状的?有些美好的事情应该选择被忘却,否则当他们被唤起,将瞬间吞没主人的躯体。
恍恍惚惚地瞄见镁光灯边缘的身影,心中滋味又恰巧被忘记如何说起。一年前那个冻的人骨发脆的冬日里听到Closer的现场,不禁心头一颤,双眸披上了一抹湿润。今年的五月七日,Travis的第五张录音室大碟《The Boy With No Name》正式发行,一切的猜想和赌博也有了定数,包括那些被支撑了许久的梦。
这次,请允许我叫它为赌注,是架于诚实之上的,俨然一套本质的权衡。《3 Times And You Lose》是个保守的孩子,可以模糊的看出与以前作品的藕断丝连。有些含糊的发音,拨乱连续的旋律,一经泻出,受攻击的不止是听觉感官了。我人为地扩展了它所能容纳的重量,便好比半埋于泥土之中的人的残喘呼吸。一如既往的快乐的忧伤,完全围绕在一个密封的空间,放任体温的灼烧,直至那亘古不变的熔点。畅然的弦琴袭来,冷却顶点的沸腾。这份情感却终究归宿为脆弱、小心。我从未听到过Travis在《Selfish Jean》里这么有趣的鼓,敦实短促,丰富了节奏变化。《All I Want To Do Is Rock》之后Fran的第二次敞开,尽情比喻吧,时光磨砺后的青春! 或许真正动人的歌听起来不应该那么沉重,整顿下节奏,添入快乐的错觉,《Closer》具备的不止是个承诺。正如在海边沙滩上享受日光带来的温暖,《Closer》的到来是如此舒适。懒懒切切,洋洋洒洒。只有在失意时才能认识到世间什么最为可贵,才能正视幸福的价值,你灵魂得到自由的依赖到底在哪里?与你近在咫尺的关注,可曾嗅到了他的呼吸?《Big Chair》应与《Selfish Jean》属一门,当然仅仅是处于个人的主观臆断。硬性节奏中穿梭的钢琴和吉他是阴柔的闪光,乘上流畅的副歌直奔到十字路口,左手渺小,右手迷失。“你怎么可能不知道,爱你这件事情不能轻易出口。”《Battleship》是个标志的清新小品,恰如其分的展示出一派洁净图景。提琴绵绵无终,将间断的思绪传送。又有水的情节,正如人生一样,从未停止过它的漂流。《My Eyes Open》是和上一首玩反差,像是两首柔和小曲中间的过渡挡隔。好吧,我承认我已经厌倦了歌曲里的“cry”的情节,恰巧唱腔中的点点发狠蒙蔽了我的耳朵。可以在小心的荒诞中寻到些许锋芒。锐利?总是不够坚强。一切过于明了的时候,便会无意地用双手去选择忧愁,这只是对自己不够仁慈的归结。停止哭泣时,世界才有重生的价值。去年Fran和Nora的宝贝儿子出生了,从那时开始,Fran便多了一个伟大的头衔----父亲。《My Eyes》则是一个父亲写给儿子的充满慈爱的歌谣。直白可爱的歌词浸满了太多的欢笑与感动,仿佛间我们可以听到父子间的耳语,察觉到心脉的相互驱动。一种心底催生的春泉激起荡漾的涟漪,pretty soon you’ll see tears in my eyes. 《One Night》有婉转悠扬的旋律,诡秘地在不为人知的角落眨眼睛,隐隐约约的有些扎人.不知何处冒出对此歌如此的喜爱,只是过于使人绷紧心里的那根弦,引到肌肉的抽搐.有趣, 《One Night》后的歌都是属于夜的. 《Under The Moonlight》自不必说,虽只有烟花般的璀璨. 《Out In Space》是故人月下的触膝长谈,量出彼此眼神的温度,看穿防御的最底线.万事冷下来后,有的只是夜一般漆黑的脸.末段漫游的哼唱,无心附和的女生,护送每个个体走完一周星际之旅.对冷的固执偏好使我喜爱《Colder》这个名字,虽然曲调和词句不是十分地讨巧我,倒是轻佻冷淡之上的一屡哗然反射出星星微亮.Travis的结尾曲向来是出色的,又以品质上佳的隐藏曲闻名. 《New Amsterdam》开头连串的人名也许会使你有些不知所云,但是无形之中扩充了我们知识的容量。有昙花一现般的低调美艳却有持久的芳醇.夕阳下的迎辉漫步,挽起的,不止是明朝.《New Amsterdam》消失在沉默里近4分钟之后听到的是《Sailing Away》,以它随波远去的讨巧流畅为这次回归画上了句号.或许Travis再也写不出《Driftwood》那样优秀的歌词,也不能重现2001年的顶峰,那么回忆只留下了一丝玩味,苦涩也应抛在脑后.Whatever you’re going through is not worth dying…这句歌词也似乎可以说明Travis现在的心态吧.
没有了激起我狂热的因素,残存的更多的是亲人之间的恒久不变之诚.无论如何,这都是张极其诚实的唱片.卸下了烦琐的华丽包装,以平和的心态及最真诚的音乐态度面对残酷的音乐市场。可能没有人说过,但,这张承载了太多意义的唱片是Travis献给他们真正的歌迷的.
如果说《The Man Who》和《12 Memories》是Travis在风格上的两次赌博,那么《The Boy With No Name》更多的则是要争取每一颗细腻的心.喜泣,Travis抓住了这仅有的第三次.
3年间看清的东西太多,视觉倦怠,心无完肤.偶然点上这张已经很熟悉的唱片,仍然可以挖出刺心的利点.我已经学着放走本不属于自己的不凡,重新做一个无名的小孩,再次感谢每一个陪我走过日月的人.感谢你们闪耀在我的生命中,无论我处于怎样的分水岭,都呼唤着我,不要轻易地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