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的cookie

这样形容《心象》并非要抹杀dead j对音乐所下的功夫,cookie,难道不是一些人的生活必需品么。
当然,这种电子音乐既不是舞曲也不是流行歌,不会让人肾上腺素分泌增生手舞足蹈,也不能让人能学了去在KTV热情演绎。这是一种用高频的电子合成音色铺展旋律,配合同样搞频率的节奏的电子小调。一个产生了情感的机器如果想唱歌,就会是这个样子吧?dead j或许不喜欢我的这种形容,那就干脆说成这样:一个人用机器的方式唱出了自己的情感。
这年头的电子音乐,就像2000多年以前印度的佛教一样,流派分化、衍生的速度快得惊人,稍不注意就冒出了一大把分类的名词。他们专业的管《心象》这种东西叫“智慧舞曲”(IDM-Intelligent Dancing Music)。智慧大概是指这种音乐在当下体现出的先锋感;舞曲,还是要说,这种东西和舞曲没太大关系,如果是舞台上的舞蹈表演配乐兴许还能有点关系,不过那又和舞曲有什么关系。
关键还是要谈谈先锋,先锋的意义是,小众从某种想法出发作一种极端的试验,然后这种想法再被有限地应用于大众领域。《心象》正是介于这两者间的一种尝试,既是小众的,又不那么极端。用西方腐朽的生活形态举个形象的例子,一些小众对大麻食品化产生了兴趣,于是他们尝试制作一种大麻烤火鸡,他们成功地把大麻填进火鸡的肚子,然后放进烤箱里烤,试验就这样成功了。这时候,小众众的一部分人主张,老吃大麻烤火鸡是不行的,太飞了,而且又撑得慌;于是他们还是用烤箱,只是把大麻和五谷杂粮结合,做出了一种大麻cookie。这种东西,即便是大众偶尔一尝,也不妨事。当然这种东西最终还是无法再大众领域成为主流,主流的做法是打着古柯的幌子,造出一种叫coca cola的饮料。挂着驴头卖马肉才是工业文明以来最切实有效的市场法则,今天流行歌曲何尝不是如此?
《心象》,是让人听上去就会很散漫,不自觉放松下来的东西。我可以听着这张专辑,肉体极度放松,摊作一团,同时丝毫不受影响地看一本情节跌宕、悬念丛生的《死亡笔记》。很少有好听的音乐能做到这一点,往往催生了一笔多余的肾上腺素,搞得人很兴奋,哪儿还有心思看悬念啊?我甚至可以放松地听着这张专辑来写这篇乐评,作过乐评的人都知道,在写作的同时,聆听是一种负担而绝非享受。你往自己blog上随便介绍个专辑试试就明白我的意思了。评价这样的音乐我能很放松,因为无论我怎么描述,沉浸在流行那廉价的快感中的人还是无法体验;而又过体验的人,看到标题也大概知道我说的什么意思了。
抛开感受说点业内的话,从《心象》中听到的dead j是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人,初次听着张专辑,真的以为是哪个日欧混血的作品呢。专辑的完整程度正象dead j自己说的那样,是一个阶段的灵感的汇集。整张专辑就像一床柔软的电气鸭绒被,完全没有割裂或是拼凑的意思。虽然《心象》本身还不算丰满、尽善尽美,但我相信这正是那些灵感本身的要求。如果dead j的下一张专辑是一套与《心象》扯不上一点关系的作品,我绝不吃惊,这就是我心目中的dead j。
按惯例为大家点几首曲子
04.Game Attack 游戏击:虽然这首最单薄,但曾经深受任天堂红白机毒害的一代人还会有感觉
06.Right shift 右移:与头文字D没有任何关系,我个人非常喜欢,特别是后半段旋律呈现的痉挛和周而往复
07.Brain melody 脑音律:如果梦是这个样子的,那一定睡了个好觉。
Skyscape 云景:出现两个版本,如果是试听,先听后面那个,能比较快的听到内容
当然,这种电子音乐既不是舞曲也不是流行歌,不会让人肾上腺素分泌增生手舞足蹈,也不能让人能学了去在KTV热情演绎。这是一种用高频的电子合成音色铺展旋律,配合同样搞频率的节奏的电子小调。一个产生了情感的机器如果想唱歌,就会是这个样子吧?dead j或许不喜欢我的这种形容,那就干脆说成这样:一个人用机器的方式唱出了自己的情感。
这年头的电子音乐,就像2000多年以前印度的佛教一样,流派分化、衍生的速度快得惊人,稍不注意就冒出了一大把分类的名词。他们专业的管《心象》这种东西叫“智慧舞曲”(IDM-Intelligent Dancing Music)。智慧大概是指这种音乐在当下体现出的先锋感;舞曲,还是要说,这种东西和舞曲没太大关系,如果是舞台上的舞蹈表演配乐兴许还能有点关系,不过那又和舞曲有什么关系。
关键还是要谈谈先锋,先锋的意义是,小众从某种想法出发作一种极端的试验,然后这种想法再被有限地应用于大众领域。《心象》正是介于这两者间的一种尝试,既是小众的,又不那么极端。用西方腐朽的生活形态举个形象的例子,一些小众对大麻食品化产生了兴趣,于是他们尝试制作一种大麻烤火鸡,他们成功地把大麻填进火鸡的肚子,然后放进烤箱里烤,试验就这样成功了。这时候,小众众的一部分人主张,老吃大麻烤火鸡是不行的,太飞了,而且又撑得慌;于是他们还是用烤箱,只是把大麻和五谷杂粮结合,做出了一种大麻cookie。这种东西,即便是大众偶尔一尝,也不妨事。当然这种东西最终还是无法再大众领域成为主流,主流的做法是打着古柯的幌子,造出一种叫coca cola的饮料。挂着驴头卖马肉才是工业文明以来最切实有效的市场法则,今天流行歌曲何尝不是如此?
《心象》,是让人听上去就会很散漫,不自觉放松下来的东西。我可以听着这张专辑,肉体极度放松,摊作一团,同时丝毫不受影响地看一本情节跌宕、悬念丛生的《死亡笔记》。很少有好听的音乐能做到这一点,往往催生了一笔多余的肾上腺素,搞得人很兴奋,哪儿还有心思看悬念啊?我甚至可以放松地听着这张专辑来写这篇乐评,作过乐评的人都知道,在写作的同时,聆听是一种负担而绝非享受。你往自己blog上随便介绍个专辑试试就明白我的意思了。评价这样的音乐我能很放松,因为无论我怎么描述,沉浸在流行那廉价的快感中的人还是无法体验;而又过体验的人,看到标题也大概知道我说的什么意思了。
抛开感受说点业内的话,从《心象》中听到的dead j是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人,初次听着张专辑,真的以为是哪个日欧混血的作品呢。专辑的完整程度正象dead j自己说的那样,是一个阶段的灵感的汇集。整张专辑就像一床柔软的电气鸭绒被,完全没有割裂或是拼凑的意思。虽然《心象》本身还不算丰满、尽善尽美,但我相信这正是那些灵感本身的要求。如果dead j的下一张专辑是一套与《心象》扯不上一点关系的作品,我绝不吃惊,这就是我心目中的dead j。
按惯例为大家点几首曲子
04.Game Attack 游戏击:虽然这首最单薄,但曾经深受任天堂红白机毒害的一代人还会有感觉
06.Right shift 右移:与头文字D没有任何关系,我个人非常喜欢,特别是后半段旋律呈现的痉挛和周而往复
07.Brain melody 脑音律:如果梦是这个样子的,那一定睡了个好觉。
Skyscape 云景:出现两个版本,如果是试听,先听后面那个,能比较快的听到内容